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塞罕坝林场目前的树种结构与林分生长状况,提出了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冠下引种红松的建议,通过对红松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分布区与塞罕坝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的分析,认为塞罕坝林冠下引种红松是技术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塞罕坝林场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观点,对塞罕坝林场今后的森林经营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改进次改迹地和次生林的抚育经营管理,实行采伐迹地更新项目责任承诺制,对偏远难地段的人工林间伐加大采伐强度,人工林间伐适当保留林下灌木与人工林经营采伐避免集中连片等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3.
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天然次生林为试验材料 ,采用方差分析 ,用偶数同阶打分法 ,对天然次生林的各小班 ,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并绘制林场的立地质量评价图和立地质量等级 ,使以后的林场经营更加可靠、科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燕山山地白桦天然次生林的空间结构,以河北省孟滦林场和黑龙山林场的白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角尺度和混交度等空间结构特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孟滦林场和黑龙山林场的白桦天然次生幼龄林均呈聚集分布,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8和0.55,孟滦林场的白桦天然次生幼龄林的聚集程度高于黑龙山林场;2个地区的白桦天然次生中龄林也呈明显的聚集分布。孟滦林场白桦天然次生林平均混交度为0.32,混交树种只有2个;黑龙山林场平均混交度为0.47,混交树种达到5个。  相似文献   

5.
<正>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河北省最北部,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和多仑县接壤,海拔1010~1939.6m,年均气温-1.4℃,气候寒冷,气候和降水等自然条件比较适合白桦的生长。在全场1.6万余公顷天然次生林资源中,有将近80%树种均为白桦,且长势良好。但是林场自1983年转入营林阶段以来,大面积的人工落叶松、云杉、樟子松纯林作为塞罕坝林区林分的主体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表现为林分整体抗性差、不稳定和多发病虫危害等特点,为合理调整塞罕坝林区林分树种结构、增加混交造林比例、增强林分抗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引种白桦等适生乡土树种已迫在眉睫,200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开始了东北白桦的引种和造林试验,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现将其育苗和造林技术要点做简要介绍,仅供相关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30日会见了河北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报告团成员和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表示亲切问候,对学习宣传塞罕坝林场先进事迹提出要求。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55年来,一代代林场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拼搏奉献,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  相似文献   

7.
塞罕坝系蒙汉混合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在清朝前期,塞罕坝曾是古木参天、森林茂密、水草丰沛的皇家猎苑,时属“木兰围场”的一部分,由于清末政治腐败、国力衰退,实行开围放垦,加之连年战火,到解放初,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仅有以白桦、山杨为主的天然次生林20多万亩,成为“风沙遮天日,鸟兽无栖处”的荒原。为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保持水土,减少对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并研究积累大型机械化国营林场经营管理及高寒地区造林和育苗经验,1962年原林业部经国家计委批准组建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1969年林场划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称赞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号召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发表一周年之际,深入学习领会其深刻内涵,着力把工作推向深入,尤为重要。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  相似文献   

9.
正本报讯9月12日至14日,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到塞罕坝林场、木兰林管局调研,省林业厅办公室、造林处、机关党委、宣传中心等处室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在塞罕坝林场,周金中一行参观了塞罕坝展馆,深入到千层板林场、尚海纪念林、七星湖、三道河口林  相似文献   

10.
塞罕坝北曼甸林场始建于1964年,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北曼甸林场越塞罕坝林场所属六个林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全场总经营面积23.7万亩,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宣部授予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对塞罕坝三代务林人艰苦创业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为了铭记“时代楷模”这一崇高荣誉,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塞罕坝精神,5月27日至29日,塞罕坝林场组织总场机关、森林公安分局、电讯管理站、市政管理站、  相似文献   

12.
《河北林业》2013,(6):39
5月24日至25日,由承德市共青团主办、塞罕坝林场团委承办的助推承德"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主题实践活动在塞罕坝林场举办,承德团市委及行业企业直属团委书记、塞罕坝林场总场团委和各团支部共70余人参加。此次实践活动,以推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提高共青团干部队  相似文献   

13.
于士涛 《中国林业》2014,(15):30-33
河北省塞罕坝千层板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坝上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心,总经营面积达27.6万亩。历史上,由于过度砍伐,千层板林场一度荒漠化现象严重。如今,经过多年的科学治理,千层板林场将“植树造林、攻坚克难、增林扩绿、守护家园”的新思路运用到造林、护林之中,扎扎实实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全方位提高林场绿化水平,在广袤的塞罕坝上书写了“荒山变绿林”的生态奇迹。  相似文献   

14.
对天然次生林抚育的看法方山林场场长高喜明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区森林抚育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每年上级不仅有任务、有投资。而且专门进行抚育培训工作,从设计到施工、检查验收配备专业技术员。因而抚育质量较高,但抚育的重点是人工中幼林,忽视了对天然次生林的抚育...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2018年4月13日,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周金中顶风冒雪深入塞罕坝林场,检查指导护林防火和森林经营工作。周金中先后到塞罕坝林场护林防火检查站、防火指挥中心和驻防森警部队营房,详细询问值班值守、应急备勤、护林员分布和预警监测系统运行等情况,就塞罕坝林场当前和今后防火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  相似文献   

16.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试验研究罗文杰(宝鸡市林业工作中心站)康灵山(宝鸡市林业局)王中民(凤县黄牛铺林场)为了摸清次生林抚育间伐的强度、间隔期、选木等主要技术因子及在不同林分状况下的反应,探索间伐作业的生物及经济效果,验证宝鸡地区产生的次生林密度管理表,...  相似文献   

17.
塞罕坝于1962年由原林业部建场,1969年划归河北省林业厅(局)直属至今,是集生态公益林建没、商品林经营、森林旅游业于一体的大型人工林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有林地面积112万亩,其中人工林88万亩,次生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80%。多年来,同家、省、市各级领导对塞罕坝的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视,塞罕坝机械林场始终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立场之本、发展之本、民生之本”,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50年无较大火灾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2006年5~8月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两次系统调查,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1560头,隶属6纲22目。其中弹尾目、蜱螨目、膜翅目和啮目为优势类群,蜘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幼虫等为常见类群。通过4块样地对比可得出:天然次生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于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也高于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类群数和个体数也随之减少;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群落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有比较高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两类林分在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分布上有较大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候变化和森林经营周期的影响,塞罕坝林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种类从少到多,发生面积从小到大.该文着重研究气候变化对塞罕坝林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影响和测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塞罕坝在北京与内蒙古交界处,距北京500公里,山高路险、雪大风多。这里没有一望无际的麦田,没有温暖的寥寥炊烟,白桦、山杨为主的19万亩天然次生林和11万亩疏林地像钢铁战士一样守卫着这片土地,成为防风固沙的一道绿色长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