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徽省芝麻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芝麻的生产、加工现状进行了调研,阐述了芝麻的种植、生产规模、生产方式,以及芝麻加工技术、生产企业、销售流通情况;通过分析安徽省芝麻产业的优势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芝麻产业化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宿州市是国家及安徽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其中大豆是宿州市重要作物之一。对2017年度宿州市大豆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包括生产特点、品种与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技术需求、问题及建议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刘泽  孔令聪  汪强  王光宇  胡永年  管叔琪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228-3229,3231
芝麻是安徽省出口创汇支柱农产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但目前安徽省芝麻生产存在一些问题,产品质量尚不能很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分析了安徽省芝麻生产的现状和出口创汇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芝麻产量是由每667m2株数、单株蒴数、每蒴粒数、千粒重构成,该文通过近几年芝麻试验产量结果,分析出目前芝麻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还有很大差距,提出了宿州市芝麻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期提高芝麻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宿州市化工厂安徽省宿州市化工厂位于宿州市墉桥区东十里,紧傍宿灵公路。是生产民用粮食仓储熏蒸杀虫剂的厂家。投产20年来,信守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曾获得过多种荣誉称号,但企业并未在荣誉面前驻足,现仍在为产品的内在及外观质量继续作不断地努力。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安徽省发展芝麻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芝麻生产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做大做强芝麻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宿州市是安徽省畜牧大市,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文分析了宿州市发展现代畜牧业潜力、面临的困难与机遇,并就宿州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芝麻是我县的大宗油料作物,属经济作物中的优势产业,以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良而享誉中外.我县芝麻加工龙头企业生产的"盛和牌"麻油、"隆昌牌"精制芝麻,于2002年获得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迎仙牌"麻油、"迎仙牌"水洗芝麻,于2003年获得安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临泉县又被安徽省定为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芝麻种植县.现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针对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农机安全工作开展的情况,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的做法,以促进当地农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安徽省宿州市維桥区农机安全工作开展的情况,提出进一步提高农机安全生产的做法,以促进当地农机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安徽省芝麻优异种质资源收集、引进、创制与利用的概况,对选用优良基因创新种质的研究进行了论述,介绍了利用优异种质选育的新品种,最后对安徽省芝麻优异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安徽省芝麻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9):1588-1588
2005年9月24日,由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徽省遗传学会、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三家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暨宿州生命科学与农业”科技论坛在宿州市隆重召开。论坛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响应,收到高质量的学术论文48篇。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棉花所、宿州市人民政府、宿州市直单位及四县一区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领导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安徽省农科院获悉,该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7年攻关研究,目前选育出安徽省第一个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0176和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皖芝2164,结束了安徽省无自主选育芝麻杂交品种及常规品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通讯》2006,(3):56-56
近日从安徽省农科院获悉,该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7年攻关研究。日前选育出安徽省第一个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0176和第一个常规芝麻新品种皖芝2164.结束了安徽省无自主选育的芝麻杂交品种及常规品种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小麦苗情监测现状,阐述了主要监测内容、监测开展现状及技术措施,通过分析近年来监测的经验与不足,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当地小麦生产集约、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油料作物生产重心演变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安徽省各地油料种植在资源禀赋、政策及科技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别,供需矛盾将成为未来油料业的困境,必须进一步研究油料作物演变格局,探索如何保障油料安全。[方法]运用GIS技术和重心理论,定量分析2004-2016年安徽省油料作物、花生、油菜籽及芝麻产量时空演化过程,研究重心轨迹空间演变规律。[结果]安徽省油料作物重心分布地域差异明显,产量重心分布规律为:花生纬度最高,芝麻次之,油菜籽纬度最低;(2)总体而言,油料作物生产重心相对稳定向南转移,年均移动速度为5.42km·a~(-1)。分种类来看,花生、芝麻生产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油菜籽重心向西南方向运动;(3)在重心转移路径图上,某指标(如花生产量)重心移动距离大小能客观地指示该指标在移向地区相对增长的幅度值;(4)3种油料作物生产重心年均移动距离波动差异程度明显不同,由弱到强依次为花生、油菜籽、芝麻。[结论]分析了安徽省油料作物时空演化规律和演化机制,对提升安徽省油料作物产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安徽省油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入世对安徽油料产业发展的冲击 ;详细阐述了安徽省油菜籽、花生和芝麻及其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找出了这些国产制品及其生产过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为进一步发展安徽省油料作物产业和提高国产油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杨杰  苏霞 《现代农业科学》2008,(11):35-35,46
皖麦53系宿州市农科所以豫麦29为母本,皖麦1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先后参加了安徽省小麦联合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通过国家级审定。详细阐述了其特征特征和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06,(3S):75-75
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过7a攻关研究,日前选育出安徽省第1个杂交芝麻新组合皖杂芝1号(皖杂芝0176),2006年1月14日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评审委员会审定,刷新了我省无自主选育的芝麻杂交品种历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安徽省宿州市小麦孢囊线虫发生规律。[方法]2015—2018年,通过定点采集小麦田土壤和小麦样本,监测土壤中小麦孢囊线虫的孢囊数量、卵量、2龄幼虫数量以及小麦根系内部孢囊线虫的发育情况,鉴定田间小麦孢囊线虫群体类型。[结果]安徽省宿州市试验田内小麦孢囊线虫群体为禾谷孢囊线虫和菲利普线虫的混合种群,其中以禾谷孢囊线虫为主;其孵化和侵染高峰期为2月下旬至3月上旬,3至4龄幼虫发育高峰期为4月上旬,5月上旬根部可见白雌虫。[结论]明确了安徽省宿州市小麦孢囊线虫的种类和发生动态,为其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