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种鱼和2种蛙表皮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鲫鱼(Carassiusauratus)、红鲫(Carassiusauratus)、斑马鱼(Daniorerio)、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YeetFu)、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Heckel)、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条纹拟鲿(PseudobagrustaeniatusG櫣nther)、白缘鱼央(LiobagrusmarginatusG櫣nther)、拟缘鱼央(Liobagrusmarginatoides)、黑尾鱼央(LiobagrusnigricaudaRegan)、虎纹蛙(Ranatigrina)以及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Hallowell)等4个目5个科的动物表皮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0种鱼类表皮大多具有比较相似的以紧密排列的条纹结构为基础的立体结构,鱼央属鱼表皮有五边形或六边形结构,黑斑蛙表皮结构比较接近鱼类。这些“隆起”和“沟壑”拥有与外界更多的接触面,很可能就是上皮细胞的分泌点或呼吸点。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认为红鲫较鲫鱼进化,无鳞鱼较有鳞鱼进化,两栖类较鱼类进化,虎纹蛙较黑斑蛙进化。  相似文献   

2.
3种[鱼央]属鱼X/Y异型性染色体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肾脏细胞法和空气干燥法制片以及Giemsa染色.确定了采自长江水系的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s Gunther)、拟缘鱼央(Liobagrusmar ginatoides Wu)和黑尾[鱼央](Liobagrusnigricauda Regan)的核型和臂数.并对X/Y异型性染色体的“各自”相对比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鱼央属(Liobagrus Hilgendorf)鱼的X染色体相对大小顺序为;拟缘鱼央、黑尾鱼央和白缘[鱼央];Y染色体相对大小顺序为:拟缘[鱼央]、白缘[鱼央]和黑尾鱼央;Y染色体相对于x染色体的大小顺序为:白缘[鱼央]、拟缘鱼央和黑尾[鱼央]。  相似文献   

3.
鱼类骨骼标本是鱼类进化研究的基础样本。以洞庭湖水系沅水中三种野生鱼类:鲫鱼(Carassius auratus)、大眼鳜鱼(Siniper cakneri)、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例,在实验室制作鱼类骨骼标本,探索三种鱼类骨骼的标本制作方法。分析讨论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三种鱼类骨骼之间的对比,从而熟悉鱼类运动系统的结构与特点,进一步了解沅水典型经济鱼类游泳和生活习性,为常见经济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Sanger测序法对天然雌核发育的缩骨鲫(Carassius auratus var. Suogu)线粒体DNA的Cyt b基因和控制区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已发表的其他鲫属鱼类的Cyt b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探讨缩骨鲫与其他鲫属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缩骨鲫线粒体DNA中Cyt b基因和控制区全序列分别长1 141和924 bp;其中,Cyt b基因的碱基含量为29.1%(T)、27.9%(C)、28.7%(A)和14.3%(G),控制区序列的碱基含量为32.6%(T)、20.7%(C)、32.6%(A)和14.1%(G);2种序列中G+C含量均明显低于A+T含量,且G含量偏低,显示了与其他脊椎动物线粒体核苷酸碱基含量相似的特征;控制区序列可以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均识别到了对应的保守序列;基于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缩骨鲫与其他鲫属鱼类Cyt b基因的系统进化树表明,缩骨鲫与红鲫和淇河鲫的亲缘关系最近,而缩骨鲫与野鲫、淇河鲫和红鲫分布在同一个姐妹支系,进一步说明缩骨鲫可能起源于野鲫,是野鲫的一个地方种群。  相似文献   

5.
湘云鲫和湘云鲤是由以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筠院士为主的课题组培育成功的经多代自交且能保持稳定遗传性状的四倍体(4N)新型鱼类种群(简称“基因库鱼”)做父本,与日本白鲫(2N)母本和鲤鱼母本杂交而产生的后代(3N)。它既具有杂交鲫、鲤鱼的优点,也具有与普通鲫、鲤鱼和一般杂交鱼不同的生物学和养殖特征。1.湘云鲫与其他鲫鱼的外形差异湘云鲫外观与普通白鲫相似,体色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与其他鲫鱼相似,但较小,有两对较小须突(市场假冒品种口须较长);侧线鳞一般为30~32片,背部后侧鳞式较乱;由于性腺不育,腹部比其他鲫鱼小,肌肉明…  相似文献   

6.
普安银鲫(PUAN Carassius auratus)是贵州省特有的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种质资源;它具有肉质好、生长快、杂食性、抗病力强、营养与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该文对普安银鲫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摄食习性、繁殖习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对普安银鲫养殖过程中池塘准备、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疾病防治等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鲫鱼是深收消费者青睐的最传统的优质鱼类,是我国传统淡水养殖鱼类中的第四大品种。“先科巨鲫”是由广东、湖南、浙江、上海几位资深鱼类育种、养殖专家采用传统选育技术和现代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成功选育的我国新一代鲫鱼选品种。该鱼体形、体色、肉味具佳,抗病力强、食性广、耐寒、耐低氧、耐长途运输、自身不繁育、生长特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摸清大鳞鲃在碱性水域推广的可行性,对大鳞鲃( Barbus capito)、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llus)、镜鲤( Songpu mirror carp)、鲫鱼( Carassius auratus)和白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幼鱼进行96 h急性NaHCO3碱度毒性试验,测定了水体中NaHCO3碱度对5种鱼的致死浓度,以及对鳃、肾组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鳞鲃、草鱼、镜鲤、鲫鱼和白鲢5种幼鱼NaHCO3碱度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3.325 mmol/L,91.825 mmol/L,114.262 mmol/L,134.045 mmol/L,86.246 mmol/L,其耐受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鲫鱼,大鳞鲃,镜鲤,草鱼,白鲢。观察了NaHCO3碱度对鳃和肾脏的病理组织切片,在高碱胁迫下,鳃小片缩短,细胞间隙增大,鳃小片上皮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甚至脱落;肾组织中肾小管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肾小管管腔变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巢湖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现状,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按季节对巢湖河口区、近岸浅水区、敞水区共计9个样点进行鱼类资源调查,分析鱼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共采集鱼类52种,隶属于7目15科,其中鲤科鱼类物种数最多,占63.5%。与历史资料相比,本次调查未采集到鱼类43种,洄游性鱼类大幅较少,增加了外来鱼类须鳗鰕虎鱼(Taenioides cirratus)。刀鲚(Coilia nasu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为优势种,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为重要种,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鳜(Siniperca chuatsi)等40种鱼类均为偶见种。不同样点的指示物种差异明显,季节间和样点间鱼类群落组成均有一定程度的分离,样点间鱼类物种组成结构较季节间更加离散。鱼类多样性较低,各样点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多样性指数(D)、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变化幅度分别为0.56 ~ 1.09、0.25 ~ 0.57、1.45 ~ 3.82、0.19 ~ 0.32,2018年夏季各项多样性指数高于其它季节,杭埠河口、东湖浅水区域高于其它样点。研究结果补充了巢湖鱼类群落的基础数据,为巢湖鱼类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城郊鱼甲基汞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查明成都市城郊鱼中甲基汞的安全性。[方法]分2次对成都郊区18个鱼塘进行调查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HPLC—HGAFS)的方法,进行了甲基汞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鱼肉中甲基汞质量分数(200ng/g)相比,18个鱼塘5种鱼肉中甲基汞质量分数均未超标;空间上表现为:东部〉西部〉南部,大鱼中甲基汞含量高于小鱼;不同鱼类相比,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无鳞鱼类〉有鳞鱼类,即鲶鱼〉鲫鱼〉鲤鱼〉草鱼。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成都市城郊鱼中甲基汞含量相对较低。[结论]高效液相色谱和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方法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测定甲基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嘉陵江下游白缘(鱼央)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怀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98-9301,9304
[目的]初步探讨嘉陵江下游白缘(鱼央)的年龄与生长。[方法]的以2003年采集于嘉陵江下游合川的白缘(鱼央)为对象,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渔获物由1~5龄组成,以2龄鱼为主,占统计总量的62.27%;体长范围在40.5~72.0 mm,以55.0~65.0 mm为主,占标本总数的81.31%;体重范围为1.3~7.5 g,以2.5~5.5 g为主,占总标本数的85.50%。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y=0.031 3x2.7568(r2=0.792 4),属于等速生长型。雌雄个体各龄的体长、体重生长不存在显著差异。雌性的肥满度较雄性大,且肥满度与年龄有关。雌、雄个体的肝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采用抛物线方程拟合白缘(鱼央)的生长方程所得体长、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y=0.037 4x2+0.332 7x+4.776 6;y=0.042 6x2+0.806 3x+1.912 0。[结论]为白缘(鱼央)的深入研究及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杂食性鱼类分布广、食性杂,对水生态系统影响深远,可能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对象,于室外构建了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中型水生态系统,设置鲫鱼组与无鱼的对照组,通过测定水中氮、磷营养盐、浮游植物、透明度、溶解氧、pH等指标以研究杂食性鱼类对以苦草为主要初级生产者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鲫虽未显著改变水中的总氮、氨氮含量,但显著增加了总磷含量,提高了浮游植物生物量,降低了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浓度,从而恶化水质;因此,在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水体中,减少或去除鲫等杂食性鱼类,有利于降低水中总磷含量,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从而保护或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长江口江心青草沙水库的鱼类群落结构,于2021年对该水库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和群落结构分析。共采集鱼类3 209尾,分属于9目13科36属46种,以鲤科淡水鱼类为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花(Hemibarbus maculatus)、鲫(Carassius auratus)、刀鲚(Coilia nas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长蛇(Saurogobio dumerili)、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的IRI均超过1 000,为优势种;优势种生态位分析显示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在食物资源和生存环境存在较高的生态位重叠,这两种鱼类种群规模扩大受到食物、空间等资源的限制会比生态位重叠低的更大;鲢、鳙与其他鱼类生态位重叠较低,在水库内受到的食物、空间等资源的竞争较小。年度的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为5.7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3.01,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78, Simpson优势度指数(C)为0.81...  相似文献   

14.
赤眼鳟眼上缘有一明显的红斑,故又名红眼鳟,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它是长江名贵野生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与河沟的缓流水域,生活在水体的中层。鱼体呈圆筒形,头锥形,腹圆,后部较侧扁,被中等大小的圆鳞,体侧鳞片基部有一黑斑,形成纹列条纹,体形似草鱼,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水流速度对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比较了急流(4.2~5.0 m/s)和缓流(0.08~0.11 m/s)条件下,生长的细鳞裂腹鱼血液中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等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急流与缓流条件下细鳞裂腹鱼血液的RBC和WBC没有显著差异(P〉0.05),急流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缓流组(P〈0.01)。缓流组细鳞裂腹鱼的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等指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急流组,而缓流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急流组(P〈0.01)。[结论]急流条件下细鳞裂腹鱼的营养水平明显低于缓流条件,急流条件可能导致细鳞裂腹鱼心脏和肝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品种繁多,其中鱼类:鲢鱼(白鲢)、鳙鱼(花鲢、包头鱼)、青鱼、草鱼、鲫鱼、加州鲈鱼、鳜鱼、翘嘴红鱼白、(翘嘴巴)、罗非鱼、淡水白鲳、丁鱼岁、黄尾密鲴、花鱼骨、斑点叉尾鱼回(沟鲶)、蓝鳃太阳鱼、虹鳟、鲟鱼、黄鳝、泥鳅等,其它还有中华鳖(甲鱼)、河蟹、青虾、罗氏沼虾、棘胸蛙(石鸡)、珍珠蚌等。  相似文献   

17.
利用RAPD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芙蓉鲫及其原始亲本(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5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利用20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其中12条在5个群体中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统计分析显示:芙蓉鲫与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8757、0.7478、0.7419、0.7449,遗传距离分别为0.1327、0.2906、0.2985、0.2944。在进行微卫星标记分析时,所扩增的29对微卫星引物中共有13对在5个群体中均能扩增出特异条带。统计分析显示,芙蓉鲫与红鲫、芙蓉鲤、散鳞镜鲤、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分别为0.8717、0.7434、0.6680、0.7552,遗传距离分别为0.1374、0.2965、0.4034、0.2808。两种分析结果均表明,芙蓉鲫的遗传结构更接近于父本红鲫,与外祖父兴国红鲤的遗传相似性比与外祖母散鳞镜鲤的遗传相似性要大,其遗传结构更偏向于具红色体征的原始亲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饲料中鱼粉成本的不断升高,寻求新的饲料原料显得越来越重要。蚕豆营养丰富袁比小麦等谷粒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因而可以部分替代饲料中的小麦和鱼粉等物质,在鱼类饲料原料替代方面潜在价值可期。研究表明,蚕豆可促进鲈(Dicentrarchus labrax)的生长,改变草鱼(Ctenopharynodon idellus)、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等鱼类的肌肉品质,对摄食蚕豆鱼类的生理生化特性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蚕豆中的单宁、多酚和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鱼体的生理代谢。综述前人研究,可根据不同鱼类添加不同比例的蚕豆或消除蚕豆中抗营养因子等手段以优化蚕豆替代饲料在鱼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鱼类杂交有种研究中利用特定的血清蛋白电泳谱型作为鉴定亲本及杂交后代的遗传标记已有若干报道[李万程、刘筠,1986,李传武,1991]。笔者采用此法研究兴准鲫(F1)及其双亲血清蛋白电泳谱型的特点,并据此讨论了鱼类杂交子一代血清蛋白各种组分在电泳作用下的分高动向及遗传表达的趋势。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试验鱼取自江苏省淮阴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场,体长20cm左右,皆为2龄鱼,每种鱼各用10尾,白鲫为6♀4,散鳞镜鲤为7♀3,杂种兴准鲫为8♀2。1.2血清的制备从活鱼尾动脉或尾来脉抽取3~4ml血液注入洁净离心管内,在4C冰箱中添…  相似文献   

20.
在鱼类杂交有种研究中利用特定的血清蛋白电泳谱型作为鉴定亲本及杂交后代的遗传标记已有若干报道[李万程、刘筠,1986,李传武,1991]。笔者采用此法研究兴准鲫(F1)及其双亲血清蛋白电泳谱型的特点,并据此讨论了鱼类杂交子一代血清蛋白各种组分在电泳作用下的分高动向及遗传表达的趋势。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来源试验鱼取自江苏省淮阴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试验场,体长20cm左右,皆为2龄鱼,每种鱼各用10尾,白鲫为6♀4,散鳞镜鲤为7♀3,杂种兴准鲫为8♀2。1.2血清的制备从活鱼尾动脉或尾来脉抽取3~4ml血液注入洁净离心管内,在4C冰箱中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