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两优6号(厂占63—4Sx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信息》2006,(10):33-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5品种名称:红莲优6号(区试代号:红莲2号)选育单位:武汉大学品种来源:粤泰A×扬稻6号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3.
扬两优6号(广占63-4S×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5,(16):24-24
扬油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低芥酸、低硫苷油菜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定名(品种审定号:国审油2004026)。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上海等省市示范种植,普遍认定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农艺性状好。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AN001537E)  相似文献   

5.
扬两优6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高产优质新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为了加速扬两优6号在生产上的推广进程,本文以包括扬两优6号在内的多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对扬两优6号的栽培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扬辐麦二号     
《农家致富》2006,(12):24-25
扬辐麦二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2003年9月以全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03025)。该品种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2004年全国推广的主导品种之一,也作为2005年秋播江苏省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补贴项目的品种之一。2003年获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20122.0。  相似文献   

7.
扬辐粳7号(原名:扬辐粳492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稻,它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是生产无公害优质稻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理想品种,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4,(17):26-27
扬辐麦二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审定号:苏审麦200209),2003年9月以全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03025)。该品种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2004年全国推广的12个主导品种之一.并且是农业部确定的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的唯一的一个弱筋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杨辐麦二号     
扬辐麦二号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弱筋小麦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定名.2003年9月以全票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03025)。该品种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  相似文献   

10.
扬辐麦2号(原名扬辐麦979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用扬麦15 8与1 90 12杂交,F1种子经γ射线辐照选育而成。该品种2 0 0 2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0 0 3年5月获国家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 0 0 2 0 12 2 .O ;2 0 0 3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