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日粮中添加绿宝素和益生健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体重7.0~12.5kg的长大二元杂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A、B、C三个组,每组分为20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伍猪基础日粮;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中0.1%绿宝素;C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绿宝素益生健。通过28天的饲C组和B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A分别提高11.06%和6.76%,C组比B组的日增重提高4.0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显著(P〈0.05);A、B、C三组的饲料利用率差异不  相似文献   

2.
苜蓿替代乳牛日粮中部分粗饲料的效益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40头泌乳荷斯坦牛随机等分为4组,其中1组饲喂基础日粮作为对照,Ⅱ、Ⅲ、Ⅳ组分别以1、2、3kg苜蓿干草替代等量的秸秆,于试验初期和末期测定血液学指标(RBC、WBC、MCV和MCH)、乳脂率、乳比重和乳干物质含量,记录每头乳牛日产奶量。结果表明,Ⅲ、Ⅳ组的日增奶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脂率略有增高(P〉0.05),各组血学指标、乳比重和乳干物质含量无明显变化。每头日添加2kg苜蓿干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高蛋白质、高脂肪精饲料对驴产乳量和乳成分的影响。选择 3~7岁的健康泌乳母驴 34头,设 A(12头)、B(10头)和 C(12头)3个区,共 5个处理。所有驴饲喂基础饲粮。每个区均设对照组,各试验组驴分别补饲粗蛋白质水平为 31.44%(试验 1组,A区,4头)、粗脂肪水平为 25.77%[20%棉籽油(试验 2组,A区,4头)、20%葵花籽油(试验 3组,B区,5头)、20%菜籽油(试验 4组,C区,6头)]的试验精饲料 1.5kg/d。预试期 14d,正试期14d。结果表明:1)除含 20%葵花籽油的试验精饲料外,其余试验精饲料采食量(>1300g/d)均达到预期的采食量,且未出现消化异常,表明所用精饲料适口性较好,驴对它们有较好的适应性;2)补饲含 20%棉籽油和含 20%菜籽油的试验精饲料均显著提高了驴日均产乳量(P<0.05),驴日均产乳量可达 1.5kg/d,而日均总泌乳量可达 4kg/d;3)补饲不同试验精饲料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驴乳中乳蛋白、乳糖、粗灰分含量较稳定,而乳脂含量变化非常大。总之,补饲高蛋白质、高脂肪的精饲料可提高驴产乳量,但对乳成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选用144羽伊莎公雏,7日龄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玉米基础饲粮(CC),大麦基础饲粮(BC);大麦基础饲粮+01%Avizyme-1100酶制剂(BF);大麦基础饲粮+0.1%浙江酶制剂(BZ)。结果表明7~21日龄雏鸡增重添酶组均高于大麦基础饲粮对照组;采食量增加不显著;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1)。21日龄时雏鸡血清T3水平添酶组亦高于大麦饲粮组,而T4水平则无多大差异;淋巴细胞转化率21日龄时BZ、BF组分别比大麦对照组高2457%和3101%(P<005),28日龄时分别高3953%(P<005)和7415%(P<001)。  相似文献   

5.
饲喂百奥美速酵源对荷斯坦乳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喂百奥美速酵源试验组头日产奶量比对照组增2.01千克,提高7.1%,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率和乳千物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乳脂量、乳干物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投入产出比为1:4。  相似文献   

6.
在 奶 牛 的 饲 养 过 程 中 ,奶 农 为 了 单 纯 追 求 更 高的 利 润 ,不 断 提 高 奶 牛 的 精 料 饲 喂 量 ,特 别 是 产 前增 加 精 料 催 乳 房 发 育 ,生 后 加 料 催 乳 。 加 之 粗 饲 料的 质 量 差 ,加 工 调 制 不 细 ,青 贮 料 酸 度 过 高 ,而 又 不注 意 添 加 碳 酸 氢 钠 等 予 以 中 和 ,引 起 瘤 胃 内 环 境 的改 变 ,从而 发 生 瘤 胃 酸 中 毒 ,如 发 现 治 疗 不 及 时 ,极易 造 成死 亡,给奶 牛 的养 殖造 成 极大 威胁 。 1 临 床 症 状 急 性 的 一 般 无 明 显 症 状 , 常 于食 后 3~5h 死 亡,多 见 于停 乳后 …  相似文献   

7.
人工诱导黑白花处女牛泌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7头16月龄以来,体重不低于340kg的黑白花处女牛,主要依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5组,用5种诱服方法进行人工诱导泌乳试验,结果:5组牛诱乳有效率和成功率均达100%,17头牛305d头匀总产奶量为2150.02kg,日均产权7.05kg,其中以使用人工诱乳注射+利血平的第5组产奶量最高,305d头均总产奶3358.38kg,日均产奶11.01kg,显著高于1组,4组牛的产奶量(P〈0.05),  相似文献   

8.
不同形式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魁梧  庄苏 《畜牧与兽医》1996,28(4):151-153
为了比较两种不同类型微量元素添加剂对奶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1991年3月~1992年5月在南京取单产在6000kg以上的荷斯坦奶牛48头,按年龄、泌乳量配对分A、B、C三组,分别饲喂901奶牛添加剂和经螯合的多微蛋白料精。结果表明(1)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均产奶分别增加1.6~1.78kg和2.83kg,增奶率分别为7.3%(P<0.05)和12.97%(P<0.05)。(2)参试牛试验前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出现变化,除LDH、γ-GT、ALB上升外,AST、ALT、AKP、P、Ca、G、血清1分钟胆红素有程度不同的下降。进而表明微量元素添加剂有保护家畜免疫系统、提高奶牛生产效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全棉籽比例对奶牛泌乳性能和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 4×4拉丁方试验设计,选择 8头泌乳早期的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胎次、产犊日期接近,健康无疾病),分为 4组,每组 2个重复,每个重复 1头牛。A组饲喂基础饲粮,B、C和 D组分别饲喂含 5%、10%、15%全棉籽的试验饲粮。每期试验 28d,其中预试期为 7d,正试期为21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全棉籽比例的增加,奶牛产奶量有提高趋势(P>0.05),校正乳产量极显著提高(P<0.01)。全棉籽极显著地提高了奶牛的乳脂率(P<0.01),对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非脂固形物率无显著影响(P>0.05)。全棉籽极显著降低了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P<0.01),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含量(P<0.05或 P<0.01);短链脂肪酸和中链脂肪酸含量都显著降低(P<0.05),长链脂肪酸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或 P<0.01)。结果提示,饲粮中添加全棉籽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优化乳脂脂肪酸组成,改善乳脂品质,并以 10%为泌乳早期奶牛最佳饲粮全棉籽比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粗饲料组合对奶牛饲粮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 16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处于干奶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 4组,每组 4头。以常用的粗饲料设计 A(玉米青贮 +玉米秸秆)、B(玉米青贮 +羊草)、C(玉米青贮 +玉米秸秆 +羊草)、D(玉米青贮 +苜蓿草 +羊草)4种粗饲料组合的饲粮。结果表明:饲粮D干物质、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饲粮(P<0.05),其次为饲粮B和饲粮 C,饲粮 A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饲粮(P<0.05),各饲粮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粗饲料组合显著影响饲粮摄入总能、能量消化率和能量代谢率(P<0.05),饲粮 D甲烷能占摄入总能比显著低于其他 3种饲粮(P<0.05)。各饲粮的粪氮、尿氮占摄入总氮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 D的氮消化率显著高于饲粮 B与饲粮 C(P<0.05),且饲粮 B显著高于饲粮 A(P<0.05);饲粮 B、饲粮 D的氮利用率显著高于饲粮 A(P<0.05)。由此可见,玉米青贮 +苜蓿草 +羊草型饲粮的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均优于其他各饲粮,羊草与玉米秸秆之间存在正组合效应,两者搭配使用可提高玉米秸秆的消化率,优化能量和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纤维素复合酶由辽宁星河生物有限公司提供。1.2试验场地及设计在沈阳市辉山牛奶公司二洼奶牛分场进行,供试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3组牛接受3种处理:第1组为纤维素复合酶组;第2组为增脂灵组;第3组为对照组。18头供试牛全为中国荷斯坦牛,平均年龄5.28岁,平均胎次为3.22胎。18头泌乳牛均处于产后100d之内。1.3试验日期自1998年4月9日开始,6月14日结束。预试期7d,试验期59d。1.4试验方法加酶组每头日喂量为50g,分3次喂给。增脂灵是用于提高奶牛…  相似文献   

12.
茉莉花干粉饲喂生长肥育猪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显锡 《养猪》1995,(4):8-9
60头22千克杜大长三元杂交小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按能量和蛋白质基本接近设计饲粮配方,A组为对照组不加茉莉花干粉,B、C、D三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5%、10%、15%的茉莉花干粉,饲养105天。结果,A、B、C三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耗料与增重比和千克增重饲料成本B组均优于A组,C组耗料与增重比稍高于A4.65%,但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下降1.81%,D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选择健康黑白花泌乳牛96头,在相同营养水平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放牧期牧草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如何解决补饲精料用量的动态变化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日产奶量15kg、20kg、25kg、30kg组内的试验组(放牧期)和对照组(舍饲期),头日均产奶量分别为17.02和16.56kg、21.48和20.65kg、26.72和26.05kg、31.65和31.13kg,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氮利用及血液激素的影响。采用重复 4×4拉丁方设计,8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 4个处理。4个处理的饲粮 CP水平分别为 12.56%、13.96%、15.53%和 16.93%。试验分为 4个周期,每个周期18d。在 4d收集期内,全量收集粪、尿,每天测量产奶量、乳成分和干物质摄入量(DMI),并在收集期最后 1d采集血样。结果表明:4个饲粮处理的 DMI基本相同(P>0.05);饲粮 CP水平12.56%的产奶量和能量校正奶(ECM)明显低于饲粮 CP水平 13.96%至 16.93%(P<0.05),饲粮 CP水平 13.96%至 16.93%的产奶量和 ECM 基本相同,其中饲粮 CP水平 13.96%和16.93%的产奶量分别为28.18和28.72kg/d,ECM分别为32.64和32.04kg/d;乳成分中仅乳蛋白率随着饲粮 CP水平增加而提高(P<0.05);饲粮 CP水平 12.56%和 13.96%的乳氮效率明显高于饲粮 CP水平 15.53%和 16.93%(P<0.05或 P<0.01);随着饲粮 CP水平的提高,尿氮排出量不断增加,乳氮排出量也缓慢上涨,体内氮沉积显著增加(P<0.05或 P<0.01),只有饲粮 CP水平 16.93%的粪氮排出量明显增加(P<0.05);饲粮 CP水平 12.56%的血液瘦素浓度最高(P<0.05),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血糖、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 β-羟丁酸(BHBA)浓度较高;而饲粮 CP水平 16.93%的血浆尿素氮(PUN)浓度最高(P<0.01),胰岛素和 GH浓度较高,IGF 1浓度较低。由此可见,饲粮 CP水平13.96%适合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28kg/d或 ECM32kg/d的泌乳性能、氮利用和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5.
奶牛泌乳盛期补饲碘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5头泌乳盛期荷斯坦牛,采用对比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碘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是:补饲K115和25mg/头.日组的日平均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3.49千克(P<0.05)和2.76千克(P<0.05)。两个试验组之间日平均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三个组牛血清中T4和T3浓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临床和产科检查正常的久配不孕母牛为试验牛,发A,B两组,A组于输精前0-2h每头肌肉注射促排卵3号200μg;B组于输精前0-2h每头肌肉注射促排3号200μg基础上,于输精前或后再肌肉注射0.25%亚硒酸钠溶液15~20ml选择与试验牛同期上站配种的正常母牛对为对照组C,输精时不做任何处理,3组牛受胎结果表明,A,B组可获得与C组相同的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P〉0.05)。  相似文献   

17.
选用荷斯坦雌犊牛64头。研究含有大豆蛋白的代用乳与发生下痢的关系以及色甘酸钠(SC)防治下痢的效果。摄取代用乳10分钟血液中氨(BA)值上升组,下痢发生率58.3%;BA值低下组为12.5%,有显著性差异。选用2BA值上各项的犊牛36头。试验组径口SC,每日2次,每次50mg,连续6日,下痢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61.5%,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用诱乳针剂诱导不孕奶牛泌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1头空怀12~34个月的黑白花奶牛(干奶)主要根据诱乳前原产奶量分为9组,应用不同药物进行了诱导泌乳试验。结果:30头牛诱乳成功,成功率96.77%,全泌乳期平均产奶298.93天,日均产奶11.98kg,头均净利润1474.98元。诱乳,调节了不孕牛的繁殖机能,受胎产犊者占63.33%。本试验还将诱乳针剂注射期由传统的7天缩短至5天,产奶量无显著差异(P>0.05);并在国内首次使用催产素配合诱乳,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试验用营养酸模鲜茎叶替代奶牛部分精料观测其对泌乳牛的饲喂效果。试验共设三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其试验组营养政模的替代率分别为12.5%、25.0%及 37.5%,经三期 300天的饲喂,其结果为试验组比对照组头日产奶量分别高 0.96bd、2.25ab、2.67kg(P<0.01或 P<0.05),比对照组(CK)提高 7.7%、18.0%、21.3%;平均乳脂率分别提高 0.63A,0.35B,0.31B个百分点(P<0 .01或 P<0.05),比CK组提高17.3%、9.6%、8.5%。经济效益显著,适应性良好。试验证实,用营养酸模替代部分精料对提高奶牛泌乳量和改善牛奶品质及口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rumen protectedarginine,RP Arg)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 15只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g/dRP Arg、2.0g/dRP Arg、1.5g/dRP Arg+3%大豆油和 2.0g/dRP Arg+3%大豆油的饲粮。预试期为5d,正试期为 45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 2只羊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样用于测定肉质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 pH、系水率和熟肉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添加 RP Arg和大豆油有提高肌肉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γ(PPARγ)、脂蛋白脂酶(LPL)mRNA表达量,降低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表达量的趋势。综合指标,以 1.5g/dRP Arg组与 1.5g/dRP Arg+3%大豆油组添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