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乌鲁木齐市内植物配置特色明显的3处地产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调查区内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公建设施绿地4类绿地的实地调研,结合新疆地域及环境特点对其植物配置模式及配置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从调查区内植物运用的丰富度情况、运用特点以及4类绿地类型中植物景观的构建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概括出我区优秀地产景观中植物造景的特色,并例举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3种典型植物配置模式,以期为今后乌鲁木齐市地产项目建设中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这3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高校校园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对其不同功能分区的植物配植的多样性、观赏性和季相变化等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后期乌鲁木齐市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冬季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植物景观是北方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季相景观及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与查阅文献资料,统计出乌鲁木齐市冬季景观植物有常绿树、观形树、观枝干树、观果树及其他观赏树5大类共计26科48属111种,并对其配置形式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乌鲁木齐市冬季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提出改善乌鲁木齐市冬季植物景观的建议,推荐了4种冬季景观的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以期为更好地营造乌鲁木齐冬季景观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作为“一带一路”的中亚区域经济中心,其城市动态演变对干旱区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1990- 2020 年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急剧扩张,主城区扩张加速。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复 杂性与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1990-2020 年主城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各类用地的稳定性与均匀性加强。上述对于乌鲁木 齐市主城区的时空动态演变研究,有助于我们审视乌鲁木齐市扩张所造成的景观生态脆弱性表现与隐患,这对其未来 的城市扩张具有良好的科学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春季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各类园林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筛选出乌鲁木齐市主要的春季景观树种,分为观花和观叶两大类型,共计12科35属52种,并分析这些主要树种在不同类型绿地中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春季应用的景观树种种类较少,配置形式单一.针对乌鲁木齐市春季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园林景观营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市医院户外环境植物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景观是医院户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自然康复景观及提升医院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表明,乌鲁木齐市医院户外环境中木本绿化植物有乔木、灌木、藤本3大类,计22科30属52种,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乌鲁木齐市医院户外环境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利用植物营造康复景观的方法,提出改善医院户外环境植物景观的对策,建议在乌鲁木齐市医院户外环境中可利用的园林植物种类,以期为更好地营造医院户外环境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技术(eCognition)和乌鲁木齐市QuickB ird数据,从绿地景观着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比分析乌鲁木齐市新城区和老城区的绿地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新城区绿地景观多样性较高,分布较均匀,绿地缀块破碎度小,绿地廊道密度和分维数都较低;老城区绿地景观优势度大,分布分散,较破碎,廊道密度和分维数都较高.还对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生态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遥感的乌鲁木齐市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0、1999和2010年的3期Landsat TM/ETM影像及数字高程图像(DEM)为数据源,综合利用RS、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乌鲁木齐市近20a间的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各景观类型空间转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建设用地和林地的增加及未利用地的减少较为明显,其他植被有减少的趋势,水体面积有所增加;城市景观类型转移变化上,5种景观类型相互之间转化频繁,其他植被和未利用地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因地形条件的制约,城市以"T"字形轴向式扩展显著,各景观类型发生转换的空间主要位于城市的西北和东北地区。在景观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景观的优势度增强、边界越来越复杂和聚集度呈增长;其他植被优势度下降,破碎化程度增加;水体景观形状较为规则,破碎化程度降低;未利用地破碎化程度加强,优势度和聚集程度下降。在景观水平上,城市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增加,形状趋于复杂,景观异质性增强,表现出多样化和均匀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利用乌鲁木齐市2002年QuickBird遥感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应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系统分析.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绿地斑块面积3 612 hm2,斑块数量47 280块,新市区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水磨沟区绿地面积较小斑块数量最少.附属绿地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数量最多,生产绿地斑块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少.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98,最大多样性指数2.58,绿地分布不均匀.景观斑块密度为1 308.97块/km2,沙依巴克区绿地斑块破碎,水磨沟区绿地斑块相对较完整.各种绿地类型中,居住绿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公共绿地、生产绿地景观较完整.  相似文献   

10.
园林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其具有区别于一般综合性公园的景观特征,通过对各景观特征的分析,得出地形、植物、建筑、道路、小品等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内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将其分为动态景观要素和静态景观要素,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旨在得出景观要素在农业科技园区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罗立权  何金春  晋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75-11076,11123
分析了新疆鸟鲁木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现状,着重研究了乌鲁木齐城市道路景观乡土植物的配置。探讨了乌鲁木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2.
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的城市园林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并分类。河南省的城市园林建设水平很不平衡,地级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城市园林建设水平,其中郑州市的城市园林建设水平最高,南阳、洛阳、焦作、濮阳、新乡、平顶山、许昌等市的城市园林建设水平也较高。县级市的城市园林建设水平不容乐观,在23个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城市中占18个。用聚类分析将38个城市的园林建设水平分为三类并总结了各类园林绿地的特征。根据评估结果对河南省城市园林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和GIS的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QuickBird数据,采用eCognition面向对象技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景观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绿地景观分布不均匀,新市区最破碎,水磨沟区最完整,附属绿地、居住绿地较破碎;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较完整,空间分布格局趋向于随机分布;城市绿地景观形状简单,各区绿地廊道分布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对乌鲁木齐市城市绿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2013年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航空影像,应用Arcgis,Fragstates软件平台,选取适合的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浙江宁波鄞州新城区城市景观格局.结果表明:鄞州新城区景观格局主要有建筑等硬铺装地面、水域、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农田及生态涵养绿地和道路等6种类型.建筑等硬铺装地面和道路为城市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49.96%,破碎化最为严重;水网密集且均匀分布;道路连接性较好,形成较完整的道路体系;农田及生态涵养用地主要分布在鄞州大道以南的区域,面积较大,景观类型较为单一;公共绿地表现出较高的斑块密度和边缘密度,破碎化比较严重,景观类型复杂.各景观类型斑块大部分以小尺度斑块为主,总体比例达到71.01%.鄞州新城区景观组分较多且分布均匀,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均质景观.图1表5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目前新疆乌鲁木齐市文化景观构成的分析,提出市区特色景观模式是以民族文化、军垦文化、现代都市文化为特征的三大主线景观的融合,同时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文化景观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梳理哈尔滨的自然特征和文化传播过程,提出城市景观节点评价方法,筛选哈尔滨城市特色节点,分类整理;利用Tobii T60XL眼动仪和Tobii Studio软件对筛选出的24处节点进行城市景观特色的视线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哈尔滨各类型城市特色的数量和价值比例,明确哈尔滨的城市特色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找到哈尔滨城市景观的典型特征,提出城市特色保护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2018年5月20日的上杭县城区航空影像图为信息源,2017版上杭县城区修测地形图为基础数据,ArcGIS10.2为平台,结合GPS定位外业调查数据,在Fragstats4.2上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归纳出上杭县城市景观格局的特点。结果表明,上杭县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是主城区阻塞了重要动物的迁徙通道;公用设施景观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周边大量农业景观未良好利用;“城中村”布局散乱。由此提出了景观格局优化对策:优化布局结构;控制人工景观面积,增加城市绿地;发展农事旅游;改造“城中村”;整合小型工业企业。该研究可为上杭县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引种的3种鸢尾属植物(鸢尾、黄菖蒲、有髯鸢尾)的生长习性、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鸢尾属植物在乌鲁木齐地区生长良好,适应性强;在栽培方面,具有管理粗放,省工省力,成活率高的特点.随着乌鲁木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鸢尾属植物将在未来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