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上接第9期第11页) (七)母猪产后瘫痪 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性。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潮湿等所致,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母猪产后瘫痪的治疗取维丁胶性钙注射液(每毫升含维生素D25000IU、钙0.5mg)14ml,分别注入百会穴、交巢穴,进针5cm,每穴注7ml。轻症一次治愈,重者隔日再注射一次。母猪产后瘫痪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一)病因母猪软脚、产前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妊娠后期胎儿快速生长、泌乳消耗以及母猪生产应激引起的缺钙、缺磷、缺维生素D和生物素等物质引起肌体钙磷代i射紊乱。(二)症状该病表现为急性神经功能障碍,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产后瘫痪多发生于产后2~5天。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瘫痪的病因浅述及诊治黄全云(青海畜牧兽医总站兽医院,810003)母猪产后瘫痪是经产母猪较易发生的疾病,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有产后瘫痪、产后风湿性瘫痪、外伤性瘫痪等三种,笔者将近年来诊治该病的方法简述如下。1母猪产后瘫痪因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以及...  相似文献   

5.
母猪瘫痪是一种常见病,母猪的怀孕后期或分娩后,突然知觉丧失和后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俗称为“软骨病”),引起本病的病因不定,大多是由于日粮缺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调,母猪在产前瘫痪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容易引起产死胎或弱胎,初生仔猪体重偏轻,产后瘫痪发生母猪泌乳力下降,影响仔猪生长。多年来本人在基层接诊68例,治愈64例。母猪瘫痪只要及时治疗,如无并发症的一般很少死亡。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瘫疾是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神经障碍性疾病,多因母猪体质量瘦弱、饲料过于单一、母猪营养不良、饲料中钙磷失调以及食盐含量不足,导致母猪产后血糖血钙过底,以至母猪产后瘫痪。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相似文献   

7.
<正>产后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风,是产后母猪经常发生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产后母猪站不起来,轻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可治愈,重者失去种用价值而遭到淘汰,从而给生猪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实践产后母猪瘫痪:1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1.1由于大部分母猪饲养在定位栏里,不能正常运动,使母猪接触光照较少,导致母猪产前缺乏足够的运动和光照而造成母猪钙磷吸收过少。1.2由于母猪产前、产后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日粮中钙磷比例  相似文献   

8.
母猪瘫痪的发病机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是以产前产后母猪四肢运动丧失或者减弱为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比例失调性疾病.可分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缺钙引起的瘫痪属于营养代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当会终身瘫痪,并降低母猪的生殖能力。通常,母猪缺钙多发生在怀孕期间或产后,其原因是饲料中的含钙物质不能满足母猪的摄取需求。一般母猪在产前以及产后对钙的需求量要大于平时,所以产后和产前如果没有在饲料中增加钙会钙物质摄取不足,易瘫痪。本文介绍了母猪缺钙的症状以及瘫痪后的诊治方法,供养猪者参考。1母猪缺钙性瘫痪的病因1.1怀孕母猪缺钙病因  相似文献   

10.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产后体质衰弱,产仔后四肢不能站立且知觉减退而发生瘫痪的疾病,又称产后风,是母猪的常见多发病。1发病原因1.1大量血钙在分娩前后进入初乳,血中流失的钙不能迅速得到补充,致使血钙急剧下降。1.2母猪怀孕的后期,钙严重不足。因胎儿发育的需要和骨骼吸收能力减弱,使骨骼中贮存的钙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瘫痪,俗称奶瘫,多发生于仔猪断奶前后。母猪产后瘫痪以代谢旺盛、泌乳性能好、带仔多的母猪多发。其原因主要是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或钙、磷缺乏。 预防母猪产后瘫痪,应供给泌乳母猪足量的含钙、磷丰富的饲料,每头猪日供给骨粉或石粉25~50克左右,并注意钙、磷比例,其比例一般在2:1、1  相似文献   

12.
<正>母猪由于缺钙引起的瘫痪是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产后母猪,容易造成产后母猪瘫痪,失去种用价值而惨遭淘汰。下面笔者将一例母猪缺钙引起瘫痪病例剖析如下:1发病病因1.1妊娠母猪或者母猪产后钙吸收不足,导致不能满足母猪生长需要而诱发本病。1.2仔猪断奶时间过迟,母猪营养物质流失严重,导致母猪钙流失严重,容易诱发本病的发生。2主要症状2.1患病母猪后躯瘫痪呈犬做姿势,正常情况下患病母猪体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风瘫或产后寒,是母猪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不分品种、年龄、胎次及膘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运动和光照不足,圈舍潮湿等所致,高产母猪发病率更高,由于母猪瘫痪后不能行走,采食困难,乳汁缺乏,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力和仔猪的成活率。根据多年的基层诊治,繁殖母猪瘫痪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产后瘫痪,二是风湿性瘫痪,三是缺钙性(营养代谢性)瘫痪。  相似文献   

14.
程洪花 《中国猪业》2008,3(11):42-42
1病因 由于饲料单一或配合比例不当,致使钙、磷和维生素D缺乏;饲料不足或营养不全;产后气血亏损;早春气候寒冷,母猪缺乏运动;或钙、磷比例不合适,形成体内钙、磷缺乏而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症。特别是高产母猪发病更多;  相似文献   

15.
母猪生产瘫痪多见于初产母猪一新培育的母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至产后1个月内,有的母猪产后几天就发生腰部麻痹、瘸腿和瘫痪现象。母猪生产瘫痪可导致缺奶、少奶,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使仔猪存活率降低,甚至死亡,经济效益下降,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临床实践中,往往由于连续多次用药,而总钙量严重超量或因一次钙量过大和未能监听心脏而使母猪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为了提高母猪生产瘫痪的治愈率,防止死亡等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6母猪产后瘫痪怎么办? 有的母猪在产后1~3天发生瘫痪.其原因是母猪怀孕期间,胎儿的发育消耗了母体大量钙、磷等矿物质,再加上大量分泌乳汁又消耗大量营养.如果饲料单一,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缺乏,就会从母体自身中动用大量钙、磷造乳,致使母猪瘫痪.还有助产器械使用不当,使骨盆神经受伤,或者圈内阴冷潮湿,受贼风侵袭,也易引起瘫痪.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后瘫疾多因在泌乳过程中,钙磷等矿物质随乳汁大量排出,而日粮中营养成分不合理或钙磷比例失调,钙磷等矿物质得不到补充,致使出现产后瘫痪;有时也因胎儿过大、胎位不正、难产时间过长或强力拉出胎儿,伤及支配后肢的神经也可引起瘫痪。笔者在几年的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母猪产后瘫痪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临床症状产后瘫痪的症状是运动障碍,四肢僵硬,行走时拱腰,有时出现独特的踏步动作,有的母猪甚至出现兴奋症状,跳墙爬圈,盲目乱跑,强迫行走,步态摇晃,稍后即用前肢跪地爬行直至长时间卧地。有的病猪常伴有异食…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分娩后发生的急性疾病,表现为四肢瘫痪、低钙向糖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病。工厂化养猪大多采用网床分娩,母猪产后瘫痪的病例日趋增多,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母猪患病影响全窝的生存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两年的种猪饲养管理实践,就母猪产后瘫的防治作深入探讨,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瘫痪是以产后四肢运动障碍或者运动能力减弱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钙磷不足或者比例失调引起的一种疾病,一般发生在产后几天内出现。引起母猪产后瘫痪的因素有很多种,母猪生产能力高,产仔数量多、泌乳能力强,母猪分娩和哺乳过程中身体中大量钙元素消耗,并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引起发病,此外,母猪日粮营养不平衡,钙磷元素严重不足,钙磷比例失调,影响到钙磷元素的正常吸收。还有在母猪饲养过程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导致钙磷元素吸收障碍,影响到母猪的利用价值和仔猪的健康生长,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母猪产后瘫痪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控该种疾病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后瘫痪是指母猪在分娩后由于营养不良而引起身体机能紊乱,进而出现昏迷、四肢瘫痪等低血糖症状,该病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母猪体内缺乏钙、磷元素而引起。母猪产后瘫痪会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了解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造成母猪产后瘫痪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