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种加工包括脱绒、精选、药剂处理和计量包装等过程,其中棉种脱绒目前我区主要采用泡沫酸脱绒工艺,药剂处理广泛采用包衣技术。泡沫酸加工技术是用最少量的酸液渗透尽量多的棉绒,减少了硫酸用量。由于棉籽是和泡沫化的硫酸接触后,泡沫酸溶液迅速均匀地渗透到棉籽表面的短绒内,  相似文献   

2.
棉种泡沫酸脱绒可以克服手工脱绒和机械浓硫酸脱绒选种难、污染大的缺点,同时经泡沫酸脱绒棉种的种子播种品质好,棉苗素质高,可降低植棉成本,提高植棉效益。因此泡沫酸脱绒设备及其产品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但其产品质量标准未定,各项技术质量指标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是在1989年如东县浒零乡7000亩大田示范的基础上另设的小区试验,通过对不同残酸率棉种,经不同时间贮存后,其发芽率、出苗率差异的测定,探讨其残酸率指标、贮存期与生活力的相互关系,为棉种加工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种高效低耗棉籽残绒刷绒机的探讨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王荣德 《北京农业》2013,(15):206-207
棉籽制油行业脱绒,普遍采用锯齿剥绒机,其光籽残绒率3.5%-5.0%之间,且锯片损耗较大。为此专门设计了1种针对棉籽残绒棉籽进行进一步清理回收的装置-棉籽残绒刷绒机,专门针对2道或3道锯齿剥绒机之后的棉籽残绒,进行再清理、刷绒、回收。经过近3a的研究,反复试验,其光籽残绒率1.0%-2.0%之间,短绒回收率提高1.5%-2.5%,降低能耗,、提高短绒回收数量和质量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棉花经过轧花后,在棉花种子上面多带有短绒。在精量点播时必须脱掉短绒,否则不能保证精量点播质量。棉花种子脱绒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机械脱绒;另一类是化学脱绒。而化学脱绒又分三类:①硫酸脱绒;②稀硫酸脱绒;③干盐酸或称干气脱绒。另外,近几年来又发展一种泡沫酸脱绒。机械脱绒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将棉籽用空气吸进筛选机进行粗选,然后进入一排脱绒机进行脱绒,将脱绒后的棉籽用火焰烧一下,再进行筛选、风选,将种子分成二级,最后拌药、装袋。一般机械脱绒是脱不净的。因为带绒的种子在重力筛上影响振动和移动,所以分选的结果是不理想的。在三种化学脱绒法中,目前多采用稀硫  相似文献   

5.
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加工新技术系将传统过量稀硫酸脱绒技术(对照)的毛子剥3次短绒改为剥1次短绒,将燃煤系统改为燃油自动控温系统。研究表明,毛子剥1次短绒比剥3次短绒显著降低了破损率(降低2.47个百分点);燃油自动控温系统脱绒工段比燃煤供热系统的种子发芽率提高7.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提高1.1、残酸率降低0.02个百分点、残绒率降低0.25个百分点;采用新技术加工后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薄膜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平均为84.8%、活力指数为9.84、残酸率为0.10%,薄膜包衣种子、光子发芽率分别提高3.2、9.3个百分点,均达到了GB4407.1—2008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优质棉种 种子包衣首先要采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良种。健籽率达80%以上,发芽率达85%以上。然后进行泡沫酸脱绒,脱绒后的种子残绒率控制在80%以内,残酸率控制在0.15%以下。  相似文献   

7.
泡沫酸棉籽脱绒是美国近年来棉籽脱绒的一种新工艺。与其它方法比较具有很多优点:节约能源、减少劳动力、污染比较少。此外,因为酸是以泡沫接触种子,处理的比较均匀。如种子外壳有裂缝时泡沫酸渗入机会减少,不会降低发芽率。而用机械脱绒会使种子受到机械损伤。要更好的维持棉籽的质量,最基本的就是要去掉适当数量的棉绒。使种子不会过热或受到机械损失。轧花后的棉籽要进入仓库贮存,在贮存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承担的“1吨/小时棉籽泡沫酸脱绒及精选设备”,于1987年12月在山西新绛县通过部级科研鉴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设备的研制是成功的,在发泡剂、泡沫酸发生系统、脱绒系统、氨中和系统及精选系统等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居国内领先地位。为我国的棉种加工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利用该设备进行棉籽加工,加工后不增加棉籽的原始含水率,而且也不会降低棉种的原始发芽率。其生产率:1吨/小时(原籽残绒量为8—9%);酸籽比:不小于1:45(H_2SO_4浓度为96—98%);酸水比:1;10左右(H_2SO_4浓度为96—98%);耗  相似文献   

9.
棉花除提供棉纤维和棉籽油外,还有棉短绒、棉籽壳、棉仁饼、棉秆皮、棉秆、棉叶等副产物,这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一、棉短绒的利用籽棉轧花后还留有一层短绒,用剥绒机三道剥绒,100公斤棉籽可剥短绒7公斤~10公斤。头道绒可纺粗纱,生产棉毯、绒衣、绒布,还可生产高级纸;二道绒可制造硝酸纤维,生产无烟火药、喷漆、赛璐珞等;三道绒可制粘胶纤维、醋酸纤维,用于生产人造毛、人造丝、玻璃纸、清漆、塑料、胶卷等。棉籽剥短绒,提高产值3倍~4倍,短绒制成化…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因市场上没有小型棉种脱绒设备可用,我国棉花育种单位对众多小量的育种材料一直沿用浓硫酸脱绒法,用手工进行脱绒。该法将加热的浓硫酸掺入棉籽中,利用浓硫酸在高温下的强碳化特性,通过搅拌,把棉籽种壳上的短绒腐蚀掉,再经过多次水洗,将附着在棉种种壳上的残酸洗净,使带有短绒的棉籽变为光籽,  相似文献   

11.
棉花种子脱绒技术与设备的运用是棉花种子工程中的基础环节和棉花机械化精量播种、节本增效的关键技术,是影响种子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目前普遍应用的化学脱绒方式有过量式稀硫酸脱绒和泡沫酸脱绒两种。  相似文献   

12.
带绒棉籽介电分选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带绒棉籽介电式分选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论证了采用交流电进行二级分选作业的可行性。对利用二级滚筒对带绒棉籽进行分选作业的试验结果做了分析。解决的技术关键是利用介电分选原理可以对带绒棉籽进行分选,为实现带绒棉籽丸化工或棉籽脱绒前分选加工提供了可行性工艺。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棉花种植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缺乏良种繁育、良种加工和良种推广系统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良种加工系统在我国基本上是空白。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棉花新品种的推广和植棉新技术的实施,影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为此,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产品加工室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泡沫酸脱绒工艺,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制出了“1吨/小时棉籽泡沫酸脱绒及精选设备”,1987年12月通过农业部科研鉴定。经生产试验考核和专家鉴定认为,主要性能及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了国际水平。一、成套设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生产率:1吨/小时(原籽残绒量6—10%)2.酸绒比:>1∶4.8(H_2SO_4浓度96—98%)3.酸水比:1∶10左右(H_2SO_4浓度96—98%)4.耗发泡剂:2公斤/吨棉籽5.耗液氨:≯3公斤/吨棉籽6.残酸量:≯0.2%(不含自身游离酸)7.残绒量:≯1%8.破碎率:不大于原籽1%9.加工后棉种不低于原始发芽率10.吨棉籽加工成本75—90元  相似文献   

14.
1.含绒率毛棉种的含绒率多少决定了成套设备生产能力,又决定了用酸量,一般酸绒比为1:5.5~6(含短绒率6%~8%,1公斤酸脱5.5公斤~6公斤绒),将浓硫酸稀释加入的水只是一种中介物,主要功能是将浓硫酸稀释后,增加酸液体积,以增加硫酸与纤维混合的均匀性。  2.成熟度毛棉种的成熟度主要是指种子饱满、健壮成度及棉籽含仁率等。  (1)由于种仁不饱满,籽指低,在烘干、摩擦机内由于气流作用,而停留时间比正常的短,导致脱绒不净,光籽残酸、残绒都较高。  (2)成熟度低的种子,由于本身的活力较差,抵御恶劣的加工条件能力差,加工…  相似文献   

15.
荣誉与鞭策     
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会会员,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工程师朱明同志,获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科技奖。朱明同志自1984年以来,分别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经委下达的“5吨/小时棉籽泡沫酸脱绒设备消化吸收”和“1吨/小时棉籽泡沫酸脱绒及精选设备新产品开发”两项课题,在全国推广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和国家专利。本杂志社社长秦京光同志自1984年以来,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工作,勤勤恳恳、不畏辛  相似文献   

16.
棉花除提供棉纤维和棉油外,还有棉短绒、棉籽壳、棉籽饼、棉秆皮和棉秆等副产品可进行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棉短绒的利用籽棉轧花后还留有一层短绒,用剥绒机三道剥绒,100公斤棉籽可剥短绒7~10公斤。头道绒可纺粗纱,生产棉毯、绒衣、绒布,还可生产高级纸;二道?..  相似文献   

17.
1.严格检疫。黄萎病一旦传人土壤则很难根除.故要严格保护无病田。①严格检疫,严禁病地棉种不经硫酸脱绒凋出,对调出毛子也必须进行硫酸脱绒处理.消除种子短绒带菌.并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检疫措施,以控制病害的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设计的一吨/小时棉籽泡沫酸脱绒精选成套设备,1988年在江苏如东县棉花良种厂安装就绪,并顺利调试投产。1989年共加工了1.1万公斤盐棉48成品光籽。该套设备加工的棉籽,与机械浓硫酸脱绒和手工脱绒相比有效地克服了污染大、选种难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种子质量。1989年如东县种子公司利用该套设备加工的棉籽产品在浒零乡安排了6600亩示范棉田的对比试验。根据当地棉农对  相似文献   

19.
在优良的种子外面再包一层药膜,就像古人穿盔甲一样,可以大大提高良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保证良种发挥更大的效益。近年来,随着良种繁育工作的发展,这项实用的种子加工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采用种衣剂包在泡沫酸脱绒后的棉籽外面形成药膜,对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已取得明显效果。棉籽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已开始投入种子加工工业市场,目前正在我国棉花生产中推广使用。种衣剂是由具有成膜性好的粘合剂同若干助剂与经超微粉碎的农药活性组份配制而成,包在种子上能迅速固化成膜形成种衣,种衣在水中只能溶胀而不被溶解,这是保证种子正常发芽和药剂缓解,延长持效期的关键。当带有种衣的种子播入土中,药膜在种子周围形成保护屏障,防止某些经土壤和种子传染的病虫害侵袭,随着种子  相似文献   

20.
王旗  张平 《河北农业》2005,(9):39-40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我国推广的“棉花泡沫酸脱绒制种”新工艺的成套设备,的确为中国的棉种生产加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今天仍方兴未艾,它以自动化程度高,出种速度快,种植质量好而著称,然而世隔二十年,这种设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的显现出来,尤其是对环境的污染,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农业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