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生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有些内生真菌可以促进植物营养吸收、提高植物抗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刺激植物产生活性物质等。因此,内生真菌是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就内生真菌与寄主共生的分子基础、内生真菌对植物影响机制、内生真菌与寄主特异性相互作用、特殊的内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内生真菌形成的分子机制和内生真菌研究展望等6个方面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叙述,期望为科学地利用内生真菌资源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树叶面真菌与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宇玲  李小容  杨民和 《江西植保》2010,33(1):18-22,24
采用常规真菌分离法对健康茶树叶片叶面真菌和内生真菌进行分离,比较了叶面真菌和内生真菌的种群和数量差异。结果表明:从茶树品种黄旦(HD)共分离得到叶面真菌26个形态型,内生真菌18个形态型;从铁观音(TGY)共分离获得叶面真菌16个形态型,内生真菌15个形态型:分离所得真菌大多数为半知菌和子囊菌,少数为担子菌。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叶片组织黏附法两种不同的真菌分离方法,获得叶面真菌优势种的种类基本一致,但各种菌的数量差异明显;对黄旦和铁观音两品种比较,采用叶片组织黏附法分离所得叶面真菌的数量没有差异,但采用稀释平板法所获不同真菌的数量差异明显。真菌分离结果表明在茶树叶片表面和内部组织中生长有显著不同的真菌群落。  相似文献   

3.
真菌病毒是在真菌体内复制和增殖的病毒,在真菌中广泛存在。农业生产中70%~80%的植物病害由病原真菌侵染导致,真菌病毒能够减弱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还可以将其转换为内生真菌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和抗病,因此真菌病毒是一类重要的生防资源。本文综述了真菌病毒减弱寄主致病性机理及其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真菌病毒用于生物防治的前景和面临的问题,为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菌病毒是一类感染真菌和卵菌并在其中复制的病毒,普遍存在于各大类群的真菌和卵菌中。本文从真菌病毒的定义、分类、传播、检测技术、起源与进化、对寄主真菌(卵菌)的影响、与寄主真菌(卵菌)的分子互作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上的应用等方面对真菌病毒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旨在在全面了解真菌病毒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为真菌病毒的利用和将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病原真菌主要通过体壁侵染昆虫,在害虫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昆虫病原真菌研制杀虫真菌农药的主要技术难点是选育高毒力杀虫真菌工程菌,本文综述了高毒力杀虫真菌工程菌构建技术的现状和菌株选育的进展,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昆虫病原真菌致病机制、害虫新靶标发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高毒力杀虫真菌工程菌选育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杀虫真菌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杀虫真菌在杀虫微生物中所占种类最多,分布于真菌的各个亚门,据1991年统计,世界上已记载杀虫真菌约100属800多种。我国杀虫真菌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报道的杀虫真菌,已达405种,其中虫草属(Cordyceps)80种,捕食和寄生线虫真菌10种,寄生昆虫真菌215种,报道的新种达24种。我国自50年代以来,开发应用的杀虫真菌共20种(表),其中以白僵菌和绿僵菌产量最大,防治面积最广。本文拟就我国杀虫真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述了当前长小蠹及其真菌种类的研究成果,讨论了长小蠹与真菌的共生类型、长小蠹与真菌在互惠共生中的相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颉抗关系,探讨了长小蠹携带真菌的结构,并对长小蠹与真菌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稻曲病和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的2种重要真菌病害.真菌病毒是一类以真菌和卵菌为寄主的病毒,一些引起寄主真菌低毒力的真菌病毒具有生防潜力,可用来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评述了从稻曲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中分别发现并完成测序...  相似文献   

9.
从国内采集了毒麦种子进行毒麦内生真菌Gloeotiniatemulenta的分离培养,没有能够成功分离到毒麦内生真菌的菌株,苯胺蓝染色镜检观察毒麦种子内的内生真菌带菌率为0~65.4%。直接从毒麦种子中挑取内生真菌菌丝,用基因释放剂(genereleaser,BioVenture)处理后扩增测序获得了毒麦内生真菌的ITS序列(DQ235697),经过相似性比对和分析,所得序列和GenBank中的内生真菌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4%~100%,排除了毒麦种子表面真菌和毒麦种子序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虫生真菌血清学研究的概况。阐述了虫生真菌的血清学性质与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以及血清学技术在虫生真菌中的应用,并对血清学技术在虫生真菌研究中的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胡杨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额济纳天然胡杨林根系为实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深度根系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土壤微生物类群分布为:在0cm时,真菌>细菌>放线菌;10cm时,放线菌>细菌>真菌;20cm时,细菌>放线菌>真菌;30cm时,细菌>真菌>放线菌;40cm时,细菌>放线菌>真菌;50cm时,细菌>放线菌>真菌。其中真菌12个属、细菌13个属、放线菌12个属,在微生物的总量中,以细菌的数量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真菌(Plant endophytic fungi)是生活在植物体内的一类真菌,在寄主中度过全部或近乎全部生活周期而不使寄主表现任何症状.迄今为止已发现禾本科80多个属的290多种植物中含有内生真菌,禾本科内生真菌主要是子囊孢子类核菌纲麦角菌科中的一些菌类,其中研究较多的是麦角菌属、瘤座菌属和香柱菌属.内生真菌长期生活在植物体内的特殊环境中,并与寄主协同进化,在演化过程中二者形成了互惠共生的关系.一方面,内生真菌可从寄主中吸取营养供自己生长所需,另一方面,内生真菌在寄主的生长发育和系统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内生真菌在寄主体内只需少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带有内生真菌的草与不带菌的草在外观上没有任何不同,  相似文献   

13.
生防荧光假单胞菌CPF-10对西瓜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胜菊  杨洁  旭热  王伟 《农药学学报》2013,15(2):188-197
探讨了生防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PF-10对西瓜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法,结合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研究了施用CPF-10后不同生育期西瓜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施入生防菌CPF-10后2周,其对土壤真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3~7周时,CPF-10对土壤真菌尤其是部分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CPF-10对丛枝菌根真菌(AMF)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维持3周左右;收获期后则检测不到CPF-10对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生防菌CPF-10对西瓜根围土壤真菌群落产生的短暂影响不会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长期威胁。对比土著真菌及丛枝菌根真菌的DGGE图谱和切胶条带测序结果,发现DGGE技术更适用于分析小范围特定菌属如丛枝菌根真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检疫性真菌截获年份、来源国、寄主和货物业务类别等层面对2010~2014年全国口岸截获检疫性真菌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真菌检疫现存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全国口岸在植物真菌检疫截获和风险分析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荒漠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到目前为止,在全球荒漠生态系统中,共报道了69个科389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寄主植物,其中,Compositae,Gramineae和Leguminosae 3个科的植物为荒漠生态系统中丛枝菌根真菌寄主植物的优势类群;共发表了7个属的89种丛枝菌根真菌,其中,Acaulospora和Glomus 属的真菌为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类群.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AM真菌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荒漠生态系统中AM真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在土壤中生存着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其中真菌除以寄生和腐生的方式存在外,还有以共生方式和寄主共存的。菌根的形成是真菌与高等植物共生的结果。形成菌根的真菌多属伞菌目的真  相似文献   

17.
有关真菌除草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对真菌除草剂的概念、真菌除草剂品种及近年真菌除草剂的有关进展作了简要论述,并分析了影响真菌除草剂商品化的因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梅岭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研究梅岭高校园区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采用孢子弹射分离法和组织分离法分离菌种,按Ainsworh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共采集到野生大型真菌标本115个,整理鉴定出77种大型真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和腹菌纲,共5目22科44属,其中食用菌31种,木腐菌16种,药用菌9种,毒菌17种和菌根菌4种,发现江西省新记录9种;不同植物群落中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有所差异,优势类群为口蘑科和多孔菌科;获得52种大型真菌的纯培养物,初步建立了一个校园大型真菌的菌种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真菌除草剂的概念、真菌除草剂品种及近年真菌除草剂的有关进展作了简要论述,并分析了影响真菌除草剂商品化的因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不同形态磷肥对棉花生长和AM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两室根箱栽培棉花新陆早13号实验,研究了磷酸二氢钾、植酸钠(Na-phytate)2种磷源形态对AM真菌Glomus mosseae接种效应的影响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磷肥的条件下,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时,棉花的生长势没有显著差异,棉株地上部磷含量显著高于没有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的处理。施磷酸二氢钾时,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对棉花生长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棉株地上部磷含量也显著提高;施用植酸钠时,接种Glomus mosseae真菌对棉花生长势与棉珠地上部磷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对Glomus mosseae真菌接种处理而言,不同形态磷素处理,植物室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磷酸二氢钾>植酸钠>对照。磷素形态对Glomusmosseae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不施磷肥Glomus mosseae真菌的侵染率要显著高于施用磷酸二氢钾、植酸钠磷肥的处理,这说明,Glomus mosseae真菌在土壤磷较低时有利于侵染棉花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