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猴头不仅是一种珍贵的名菜,古人还把它当成难得的补品。近年来人们又发现它是一种珍贵的药材。过去,猴头一直是野生的,经过人们的培植,现在可以人工栽培了。人工栽培猴头对广开副业门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的需要,增加经济收入都有营重要的意义。我们今年从上海食用菌研究所引入该菌种进行瓶栽试验取得初步成功,栽培程序如下: 准备材料→配制培养科→装瓶→灭菌→接种→发菌丝→出菇管理→采收→鲜食或加工。一、准备材料干燥、无霉烂的棉子皮,米糠或麸皮,罐头瓶或奶粉瓶、石膏粉、牛皮纸或废报纸、线绳。二、建培养室猴头菌丝体生长与子实体形成所要求的条件不同,需建菌丝体繁殖室和子实体培养室。为了保温、保湿、通风、有光  相似文献   

2.
1预防为主,源头防治 1.1场地选择 食用菌培养室应远离仓库、饲养场、垃圾场等场所,周年种植食用菌要求实行接种、培养、出菇三室配套;接种室、培养室应远离出菇场地,选择向阳、通风、干燥的房间,房屋的朝向以东西向为最佳;东西两面开窗前不留遮蔽物,让阳光充分照射,窗门应装纱网.  相似文献   

3.
菇类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每出菇一批,称为一潮,每潮菇成熟采收后,至下一潮菇再次发生相隔的时间,称为转潮。转潮的原因是由于形成子实体的菌丝需要由生殖生长阶段转入营养生长阶段,待环境等条件满足时,再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生长阶段、形成子实体。此时如果管理得当,可有效缩短栽培周期,减轻病虫危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在草菇、金针菇等产销两旺的基础上,围绕市场需求拓展新品种,积极发展鹿茸菇等珍稀类药用菌种植。为实现鹿茸菇这一食药兼用的名贵食用菌品种的工厂化生产,公司从2018年6月份开始,引进国外鹿茸菇菌种和工厂化栽培技术进行试种获得成功,又投资2 500余万元新建了鹿茸菇菌种培养室,用以该食用菌新品种的自主研发栽培。目前公司已经建成鹿茸菇工厂化生产线26 000平方米,生产的鹿茸菇品质和产量已经十分稳定,形成了日产20多吨鹿茸菇鲜菇的生产规模,并开发出了经烘干处理的鹿茸菇干菇系列产品,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  相似文献   

5.
1.选育抗病、耐病的菌株,选育无病毒的菌种。2.严格把好母种关。凡生长异常,特别是菌丝不整齐的母种要剔除;原种、生长种在培养阶段要经常检查,凡菌丝有缺刻或花斑块的要坚决淘汰。3.菇棚、培养室、接种工具要用菌室消毒王、金星消毒液等药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4.对出菇中发现感染病毒病的平菇菌袋要挑出隔离并烧毁。生产结束后对患病的菇房进行严格的消毒,将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茶薪菇高产高效栽培的新技术,选择优良菌种、选择合适的栽培时期、保持菌种菌龄一致性、菌袋制作与灭菌、栽培袋接种、培养室消毒、搔菌出菇、出菇方式、水分管理、设施配套等在保持菌种菌龄一致性和高产高效出菇方面有技术创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本地食用菌种质资源,以绥化学院校园内发现的3种野生食用菌为试验材料,对3种食用菌进行菌种分离、菌丝体生物特性测定及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两种野生食用菌菌丝体生长情况良好,且可以正常出菇,其子实体商品性状好;另一种菌丝体生长情况良好,常规栽培下未出菇;3种食用菌菌丝体都适宜在秸秆培养料下生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玛纳斯县不仅成功种植了巴西蘑菇、大球盖菇等珍稀菌类,还大面积栽培蘑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都获得成功。由于菌种生产在玛纳斯县是新兴产业,在实践过程中曾出现不少问题,经过研究都得到了较好解决,现总结如下:一、出现的问题1.菌种场地选择偏小在制种时须根据制种量的多少选择适宜场地,建立玛纳斯县菌种场时因资金有限,选择了农业中心试验场作为制种场,试验场有8个小房间,3个大房间,小房间为菌种接种室和培养室,大房间分别为装袋室、冷却室、锅炉房。菌种培养室每个房间18米2,最多能摆放1万袋菌种,由于场地小,制种量大,每  相似文献   

9.
正羊肚菌从播种到出菇之前可以称为养菌阶段。该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确保菌丝发菌发得好,形成大且健壮的菌丝网络,之后进行"补料操作"——即外源营养袋的施放,供给菌丝储备足量的营养物质满足后期菇的生长所需。羊肚菌栽培与其他食用菌最大的不同就是菌种是播种在开放的土壤环境中,而不是经灭菌处理的菌包内部。粗放的土壤环境中有大量的各种微生物和昆虫,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群 《现代农业科技》2009,(20):155-155
介绍了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的选择、配制、消毒,菌种的选择、接种,发菌培养,菇棚选择与建立,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食用菌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的选择、配制、消毒,菌种的选择、接种,发菌培养,菇棚选择与建立,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食用菌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灰具有显著的消毒杀菌作用,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在食用菌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一、场地上的应用。包括菌种培养室、出菇场地、四周环境的应用。首先清除场地四周杂草,撒一层石灰粉,然后将培养室打扫干净,喷常规杀虫药物,再撒一层石灰粉。这样能杀灭部分杂菌,减少污染基数,特别是细菌性污染,同时也能防止蛞蝓等害虫侵入场地为害。二、培养料中的应用。大部分食用菌都能在微碱性的培养料中正常生长,除猴头等喜酸性外。在培养料中加入1% ̄2%的石灰,可基本控制生料栽培中的杂菌污染。实践证明,生料栽培平菇,加入2%的石灰与不加石灰对比,前者杂菌…  相似文献   

13.
<正> 使用优良菌种是食用菌生产获得优质高产的前提,但菌种传代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某些原来的优良性状逐渐消失或变坏,如长势差,出菇迟,产量不高,质量不好等现象。尽管不同种和不同品种的原种和栽培种的特征都不相同,但是仍有一些特征是食用菌各个种和品种优良菌苗所必备的:生长整齐,同一品种,在相同的培养基和相同的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基本相同,外观上个体间几乎无差异;生长正常;色泽正常;正常的原种和栽培种,色泽  相似文献   

14.
<正>1.投足培养料。在培养料配制时,要求投料量30~35千克/平方米,并做好培养料的堆制和后发酵工作,这样有利于克服出菇后期因营养不足而死菇,从而获得高产。2.用优质菌种。挑选菌丝生长健壮的菌种。菌种培养基养分要充足,培养室清洁卫生,空气新鲜。菌种培养过程要经常检查温度变化,使菌丝在适温下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栽培是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品种与菌种是工厂化栽培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以经过初筛的5个秀珍菇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秀珍菇工厂化最适品种和菌种剂型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成秀品种在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商品性状、平均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成秀液体菌种在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及经济效益上明显优于固体菌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食用菌袋料栽培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原材料栽培器皿及菌种的选择原则和培养料的灭菌、接种的规范、出菇期管理、培养场地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草菇又叫兰花菇、美味草菇、美味包脚菇、中国蘑菇,闽西一带称为秆菇,湖南浏阳地区称为麻菇。草菇在我国是所有栽培食用菌中栽培方法最简单、生产周期最短(15~30天),原料来源最丰富,食用又最可口的一种食用菌。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省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项目。本文以平菇为例介绍了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的选择、配制、消毒,菌种的选择、接种,发菌培养,菇棚选择与建立,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食用菌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栽培料纤维转化与食用菌酚类抗氧化营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Heim)、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和茶薪菇(Agrocybe chaxin-guHuang)为材料,分析其栽培料、子实体、菌糠中的微量营养成分,子实体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食用菌子实体的酚类成分含量与其抗氧化能力(FRAP Value)明显相关(r2=0.9082,P<0.05),子实体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因食用菌品种而异,其含量受栽培料纤维组分与食用菌生长阶段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二次种菇针对不同食用菌利用基质成分不同的特点,合理安排二次栽培的种类。前茬菇菌丝生长分泌的多种酶类,分解的基质部分木质纤维素类,被菌体吸收利用形成菇体。同时这种分解对二次栽培的菇起到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