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规模化的发展和鹅的饲养密度增加,新的传染病在不断发生,直接影响养鹅业的健康发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存 《中国家禽》2012,34(7):40-41
我国传统的养鹅方式是农户散养,随着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兴起,我国鹅养殖数量不断扩大,达到4亿只,并且逐年增加。我国鹅的主要养殖区域分布在东北、华东和西南等区域。鉴于鹅的养殖效益较高,农户养殖量较大。  相似文献   

3.
农村大鹅养殖,多数以放牧为主,因为绿色养殖,鹅肉安全无公害,肉味鲜美,低脂肪高蛋白,而备受民众青睐.这些年,农村养鹅数量大增,但是,养殖水平和技术千差万别,严重影响最终的养殖效益.笔者总结多年来农村养鹅的关键要点,就科学搭建鹅舍;重视鹅苗育雏;加强成年鹅管理,这几方面就健康养鹅,提升养鹅效益,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辽北地区盛产昌图豁鹅,这里养鹅场、养鹅户较多。到了严寒的冬季,鹅主要饲养在封闭的鹅舍内。鹅舍南墙面上有一个与活动场相通的通道,温度适宜时,鹅就放到舍外运动场上活动。去年冬季,东北地区连续低温,舍外温度均在零下20℃以下,并接连下了几场大雪。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鹅就只能在舍内饲养了。由于养殖密度的增加,舍内相对湿度也逐步升高。恶劣的环境造成了鹅慢性呼吸道病的普遍发生。经笔者现场诊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水禽世界》2014,(6):54-54
12月19日河南汇丰源鹅业新建成的肉鹅养殖场2000只鹅苗进入育雏鹅舍进行保温育雏。来自陕西西安的养鹅农民同时进场实地学习操作鹅苗育雏和肉鹅养殖技术,也显示又一个全国农民养鹅技术免费培训基地正式运作。  相似文献   

6.
雏鹅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是草食性家禽,具有生长快、耐粗饲、耗料少、抗病力强。养鹅投资少,效益高,是农村养殖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近年来我区出现了果园养鹅、草地养鹅、水库养鹅等多种养殖形式,养鹅数量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7.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俗称“蛋子瘟”。随着养鹅数量的增加、密度的增大,本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同时,本病易与鹅的其他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给养鹅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一养鹅业是家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养鹅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规模和总产值增长明显,2011年鹅出栏量接近5亿只,鹅业产值达到260亿元以上(详见表1、表2),成为家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地区,养鹅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养鹅是河南省一个新兴的养殖产业,鹅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效益相对稳定等优点。其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传统的养殖产业。但是,由于鹅不适宜于大型集约化养殖,主要靠农户小规模饲养,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养鹅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鹅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养鹅业发展较快。2003年,我市白鹅的饲养量突破30万只,养殖大户达到123户,发展势头很好,但是,随着规模养殖的不断增加和产品流通的日益频繁,鹅大肠杆菌病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影响养鹅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笔者从多年的技术推广工作中摸索出防治鹅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对鹅综合产品需求的增加,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种鹅养殖在整个养殖中效益提高明显.养鹅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项目.随着养鹅业的迅速发展,种鹅数量不断增加,种鹅的选留与繁殖扩群已成为发展养鹅业的重要工作.开产前选留种鹅,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提高鹅群开产整齐度,提高种蛋受精率和种蛋质量,同时淘汰不良个体,降低养殖成本.选择种鹅要针对品种特点,确定选育目标,与此同时,注意加强鹅群的饲养管理,以使其生产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鹅群整体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五河县因其境内有淮、浍、漴、潼、沱五条河流而得名,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五河水禽业的发展,河流两岸人们素有养鹅的传统,近几年养鹅效益逐年提高,养殖量逐年增大.笔者经调查:鹅矛形剑带绦虫是五河县境内鹅的主要寄生虫,部分养鹅户因不重视预防驱虫工作而致养殖失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以草食为主的肉鹅养殖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户的青睐,种草养鹅已成为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养殖项目,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好路子。鹅的养殖关键在育雏,脱温前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养鹅的成败,因此,把好鹅苗育雏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养鹅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深受广大农民喜爱,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国家又大力推广发展草食动物和鼓励开发绿色食品工作,养鹅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在我国得到迅速壮大,并朝规模饲养方向发展,然而随着规模化的发展、饲养密度的增加、对生物安全的忽视以及受养殖者技术水平制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鹅的传染病,甚至是烈性传染病,能使全群覆灭,造成毁灭性的损失,鹅副粘病毒病便是其中之一。鹅副粘病毒病是97年由王永坤教授等首次在江苏发现,它以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在我国很快流行,并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养鹅业。它的病毒属于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15.
陆方善 《中国家禽》2007,29(4):56-56
畜牧业特别是养鹅业近年来是农民增收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据一项调查,畜禽养殖(当然包括养鹅)也是农村污染的首要影响因子。同时在候鸟活动区,水网地区放牧的肉鹅增加了与野鸟接触的几率,给禽流感防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也给广大农村的公共卫生带来了隐患。因此转变生产方式(包括建立养殖小区、养殖聚集点),突破传统的饲养模式成为畜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现结合生产实践,谈谈肉鹅旱养中的关键技术控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区境内水网密布,滩地较多,鹅产业一直是我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我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增长点。近年来,我区袁集乡党委、政府把发展四季鹅产业列为农民增收的主产业,把大力培植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以销促养,作为不断扩大四季鹅饲养量和养殖规模的重要抓手,有力的推进了全乡鹅业产业化进程。目前,全乡已形成6支鹅业营销队伍,共有从业人员382人,拥有货车7辆,机动三轮车297辆,年贩运总量达400余万只,年创销售利润达1000万元左右。贩运业的发展,促进了四季鹅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2003年底该乡四季鹅累计出栏量达80余万只,形成产销两旺的…  相似文献   

17.
滕小华 《中国家禽》2008,30(11):50-51
最近几年,我国养鹅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朝着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养鹅已经成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1].种鹅养殖基地建设或生产过程中,建筑材料、人工费、饲料费、产品价格等均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预期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2],评估种鹅养殖基地建设可能承担的风险,确定种鹅养殖基地建没在经济上的可靠性,从而为经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8.
吴娟  彭越  李静  雷文科  刘行 《兽医导刊》2022,(6):101-102
鹅养殖是畜禽养殖的常见类型,对于增加养殖户经济收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鹅养殖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导致鹅极易感染传染病.基于此,下文笔者主要就鹅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广大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投资养鹩以饲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养殖效益好而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和养殖户的热切关注,特别是在粮食不断涨价的情况下.养鹅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鹅从育雏到出栏大约需要85天左右。在这期间。育好鹅雏是养鹅成败的关键,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鹅好养,雏难育”之说,据调查,部分养鹅户养殖效益低.甚至亏损,就是因为育雏成活率低造成的。现把我们多年的育雏经验总结如下.供养鹅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和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国养鹅业有很大的发展,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随着规模化的发展和鹅的饲养密度增加,老的一些疫病没有消灭,新的烈性传染病电不断发生,已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养鹅业健康的发展。因此疫病防冶的重点就是要预防和控制危害生产的群发性疾病,特别是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应用生物制剂是我国鹅业生产中防治传染病不可缺少的综合性措施之一。了解和正确使用生物制剂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