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枸杞为试验材料,以不同灌水量为试验因素,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枸杞耗水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枸杞的水分生产函数。结果表明:枸杞对水分的消耗基本呈现为秋果采收期小、营养生长期较大、高峰为盛果期和盛花期的特点。通过对枸杞产量和耗水量进行拟合,得出水分生产函数为y=-0.00025X2+0.39276X-17.2013(r=0.9547),当耗水量为达到781.47mm,产量达到1944.05kg/hm2,即当灌水量达到675mm时,不仅可获得最高产量,使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枸杞品质,实现了高产与高效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我国10个省份的222个小麦样品制作速冻水饺皮,对质构指标做主成分分析。将强韧性、TPA硬度、咀嚼度和剪切硬度归为第一主成分Z1,将弹性和黏聚性归为第二主成分Z2,将回复性归为第三主成分Z3,用3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7个变量,并对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与感官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速冻水饺皮的质构综合评价结果与感官总评分相关系数达0.964,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定速冻水饺皮的质构品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不同评价方法对水分-沸石耦合调控策略下交替膜下滴灌番茄生长综合评价结果的影响。选取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和优化层次分析法对不同处理下番茄株高Kh、茎粗Kt、根体积Rv、净光合速率Pn、叶面积指数Lai、维生素C含量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产量Yield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共九项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计算得出各处理的综合评价得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生长品质因子和水分效率因子两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4.420%和17.02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各处理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Z6W100>Z9W100>Z0W100>Z3W100>Z6W75>Z9W75>Z3W75>Z0W75>Z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树莓的小管出流适宜灌溉制度,在滑动式防雨棚内的测坑中进行小管出流灌水方式下土壤水分对树莓生产的影响试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小管出流条件下土壤水分对树莓品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树莓整个生育期内,当土壤水分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时,树莓的产量高、品质好、水分利用效率高,可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干旱区枸杞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大田滴灌枸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滴灌枸杞土壤水分动态、生长量变化及水分对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多因素考虑提出了合理的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主要结论有:干旱区枸杞土壤水分变化敏感区域为距树干水平距离40cm处的20~70cm土层,灌水前后土壤含水率变幅在0.2%~4.3%。随灌水量的增加枸杞地径及株高随之增加,而冠幅的变化规律性不强,西侧及南侧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高于东侧及北侧。3 750m3/hm2时鲜果产量、干果产量、百粒重、粒度及枸杞多糖含量均最高,干鲜比为1∶4.66,综合认为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品质相对较好。平水偏丰年型(P=40%)条件下枸杞滴灌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3 750m3/hm2,灌水次数为14次,其中萌芽期灌水1次,营养生长期2次,盛花期、盛果期各4水,秋季生长期灌水3次。  相似文献   

6.
采取理化特性分析、面条制作、质构测定与感官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对小麦制粉生产线上的23道在线粉流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粉流制作的面条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23道粉流制作的面条综合评价模型Z值介于-15.462~34.546之间.根据主成分分析对面条品质进行排队与组合,面条品质特性的差异主要是口感的变化较显著,其次为面条的拉断力及延伸性.确定后的粉流重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1号粉制作的面条综合评价优于引进优质小麦生产的鲜湿面专用粉,但在拉断力以及延伸性方面还稍显不足.  相似文献   

7.
稻米食用品质的力学指标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米饭的力学指标为依据,评价稻米的食用品质.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稻米7个品系米饭的主要力学指标进行分析,根据累积贡献率达到80.8%以上,确定了反映稻米食用品质的2个主成分,并获得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值,进行了食用品质分析,其结果与实际相接近,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利用米饭的力学指标评定稻米的食用品质具有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灌排方案熵权系数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番茄优质高效生产的灌排方案,借助田间避雨小区试验,研究了10种不同灌排方案对番茄需水量、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将6种单个品质评价指标转化成1个品质综合主成分.以品质综合主成分、产量、需水量和灌水量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系数法计算得到了各灌排处理的熵权评价值,确定了处理9为最优灌排处理,熵权评价值为0.873;其次为处理5,熵权评价值为0.85;最差为处理1,熵权评价值仅为0.593.研究结果表明,在避雨措施下,采用60%对照灌水量,暗管埋深0.8 m的处理9,番茄产量虽然随灌水量的减少而有所下降,但可增加可溶性固体物、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等品质指标,改善果实口感与风味,同时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可作为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优质高产的番茄灌排方案.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青椒滴灌最佳灌水下限组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青椒最佳灌水下限组合,通过小区试验方法分析了滴灌条件下5种不同灌水下限组合对青椒形态、品质、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下限组合对青椒株高、茎粗、VC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对青椒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灌水下限组合进行了量化的综合评价.评价得分显示:当青椒苗期、开花着果期及结果期的水分下限分别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0%~60%、50%~60%、70%~80%时得分最高,表明该处理下青椒产量最高、品质最佳、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其为青椒最佳灌水下限组合.  相似文献   

10.
傅晓燕  严伟 《农业工程》2016,6(3):30-33
为探明农作物秸秆工业分析成分、物理特性和元素组成等基础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对5种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秸秆为原料,测试了其基础特性数据,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因子可解释农作物特性的84.29%,前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41.27%、21.73%、12.93%和8.36%。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可对水稻、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秸秆样品进行简化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基于谐响应方法的某载货车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NSYS环境下建立了某载货车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的结果,确定了该车出现异常振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翼展式厢式货车车厢骨架强度与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NSYS 10.0软件,建立了以梁单元和壳单元为基本单元的翼展式厢式货车车厢骨架有限元模型,并对该车厢骨架进行静态分析和模态分析。计算结果可为车厢骨架结构设计、改进和轻量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开沟装置是液控精量施肥机的关键装置,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影响着施肥机的开沟效果和施肥精度。为此,运用ANSYS和EDEM软件对施肥机开沟装置进行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沟犁犁柱下端与犁铲的连接处受到较大应力,但满足强度要求;约束模态振型与对应振频比较,发现在约束模态下能有效提高其强度,降低犁柱和犁铲的变形,为施肥机开沟装置的优化设计和提高施肥精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自定心中心架是保证加工轴类工件时自定心性能和夹紧性能的关键部件,其中心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基于此,通过建立多刚体系统运动学方程,利用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自定心中心架作了运动学仿真分析及动力学仿真,在有、无磨削力作用下模拟实际工况,研究了不同驱动力对中间滑块的中夹头及上、下夹头与工件的夹紧力的变化曲线,为自定心中心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型甘蔗收获机砍蔗机构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砍蔗机构的动态特性为目的,采用虚拟设计的方法,在CAD软件中建立砍蔗机构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模态分析后,得出机构的低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分析各阶振型对甘蔗切割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模型与试验台切割器固有频率的关系,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对可能存在的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和结构改进,并绘制改进后的砍蔗机构二维工程图,为甘蔗收割机物理样机的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某型汽车仪表台模态及刚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汽车仪表台的动静态特性,对仪表台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刚度分析,获得了各阶振型、各阶频率及位移分布,并将分析结果与允许值进行了对比,为后续的结构改进及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药收获机下支撑支架是根据主旋转支撑装置的离地高度和开沟深度设计的,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链刀切削阻力、螺旋刀切割阻力、输送机构支撑力、油缸的推拉力最终都由下支撑支架承载,作用力较为复杂,容易发生变形和断裂;且链刀切入土壤产生的振动、链节和链轮齿的啮合会给链传动带来工作的不平稳性和有规律的振动,可能会引起共振。为此,在进行山药收获机工作装置设计时,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下支撑支架进行静力学分析,并在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对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8.
温室三七收获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七种植新农艺的要求,设计了一款应用于温室种植模式的三七收获机。为提高其工作性能,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取在静载荷作用应力、变形的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应力集中发生在电机安装位置及车架纵梁连接处,最大变形发生在车尾处,机架强度符合要求。对机架进行模态分析,获得其固有频率并进行谐响应分析,分析可知:在频率15Hz时电机安装位置处可能发生共振,此时电机安装位置处应力和位移达到最大,最大应力为4.34MPa,最大位移为2.03mm,机架满足激励载荷下的强度要求。对挖掘铲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挖掘阻力5 000N,挖掘铲最大变形量为1.334 4mm,最大应力为20.894MPa。本文为后续温室三七收获机的减振以及机架、挖掘铲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柴油车车身的动态修改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运用试验模态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法,对试装柴油发动机的国产微型汽车进行了模态分析,把两种分析方法所得的模态参数进行比较,经确认或修改,便可建立一种比较精确的动态设计模型。在相似性估计的准则上,提出了一种频率对比的新方法,对车身的局部振动进行修改并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变速箱输入轴将发动机提供的转矩和转速传递给变速箱,其强度和动态特性极大地影响了发动机动力传输的高效性、平稳性。运用ANSYS Workbench对输入轴进行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由强度分析结果可得出额定工况下输入轴强度满足要求,由模态分析结果可知轴的模态发生的部位和固有频率的大小,由谐响应分析结果可得出引起输入轴共振的模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