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伪血茸片的PCR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梅花鹿和马鹿与驯鹿、鸡、猪的种属性差异 ,设计了 1对特异性鉴别引物 ,对血茸片的真品和伪品进行PCR扩增 ,结果表明 ,真品与伪品扩增片段的数目和长度不同 ,以此便能够鉴别出血茸片真伪。  相似文献   

2.
新疆马鹿的生存现状与饲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是我国马鹿(Cerous elaphus)的重要分布区,分布范围广,资源储量丰富,栖息地环境多样,亚种分化繁多。丰富的野生资源,促进了养鹿业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新疆马鹿的生存状况,受到有关部门和动物学工作者的关注。高行宜等(1986),谷景和等(1987)对新疆马鹿的分布、栖息地、亚种和资源作了研究报道。潘怀玉等(1986—1988)对圈养马鹿的配种技术、仔鹿哺乳和产品加工等进行了研究。新疆中药普查办公室(1988)对新疆马鹿的分布、资源、饲养、产品及其贸易情况  相似文献   

3.
梅花鹿前景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鹿是特种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生产繁殖,其主要产品鹿茸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鹿的其他产品如鹿肉、血、鞭、胎、皮及心、肾、肝等内脏都有很好的食和、药用价值,其中鹿肉以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其独特风味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饲养的鹿主要有梅鹿、马鹿、白唇鹿、麋鹿与水鹿等,其中主要的是茸用梅花鹿与马鹿。  相似文献   

4.
根据线粒体保守序列检测鹿属动物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鹿线粒体mtDNA细胞色素b中的保守序列 ,设计了针对鹿属动物的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 tion,PCR)得到 1 94bp的特异片段 ,而其它动物如鸡、牛、羊、兔、猪、鱼、骆驼、马等中则无此条带。通过内切酶AlwI酶切可对扩增结果进行验证。该方法对鹿成分的检测低限为 0 1 % ,可作为饲料中鹿属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也可作为鹿类药材真伪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外鹿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新疆天山马鹿养殖有了较快的发展.一部分野生马鹿驯化为舍养,兼用自然繁殖繁育仔鹿,养鹿数量逐年增多,目前,伊犁地区天山马鹿存栏数达6 000余头。由于养鹿数量的增加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变化,在野生条件下一些未见过的疾病也随之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对基于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筛选出的马鹿特异性SNPs位点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为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的鉴别提供可靠的分子遗传标记。随机选取30个马鹿特异性SNPs位点,根据SNPs位点前后各200 bp的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6.0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随机选取的验证样本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进行Sanger测序,对测序结果利用BioEdit软件进行峰图的观察,利用Mega 6.0软件对测序得到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观察每个特异性SNP位点在不同验证群体中的基因型,对每一个马鹿特异性位点的峰图和比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0个马鹿特异性位点中有28个和前期研究结果一致,其中1个SNP位点(SNP3)中G等位基因在梅花鹿中的基因频率为0.05,而G等位基因在马鹿中的基因频率为1,G等位基因在马鹿个体中的基因频率比在梅花鹿个体中高,同时,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位点在马鹿和梅花鹿中基因型分布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1个SNP位点(SNP5)中T等位基因在梅花鹿的基因频率为0.15,而在马鹿中的基因频率为1,且这个SNP位点在梅花鹿和马鹿中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所以这2个位点仍然可以作为马鹿的特异性SNPs位点。研究结果说明了GBS测序筛选出的马鹿特异性SNPs可以作为鉴定的分子标记,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的鉴别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家养天山马鹿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地区是新疆天山马鹿的主要产地 ,现全地区家养天山马鹿 6 0 0 0余头 ,鹿源的解决主要靠捕抓野生仔鹿 ,由于鹿源和马鹿生产环节的特殊性 ,我区家养马鹿的死亡率远远高于其它家畜。据我区养鹿基地县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科委养鹿服务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 ,该县家养马鹿年平均死亡率在1 5%左右。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农牧民养鹿的积极性。为了摸清我区家养马鹿死亡的主要原因 ,减少马鹿死亡 ,笔者对我区家养马鹿的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材料来源  (1 )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科委养鹿服务中心 1 992年~ 1 998年马…  相似文献   

8.
药用鹿茸是指马鹿和梅花鹿的雄性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鹿茸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功效。鹿茸含有比人参更丰富的氨基酸、卵磷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鹿茸价格昂贵,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问题,给消费者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对鹿茸产品的准确、简便的鉴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根据鹿科动物线粒体DNA的Cyt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1对,可对真伪鹿茸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9.
鹿耳号是鹿只及其产品的品质评定,登记,销售,实施鹿的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产品加工等项技术,乃至科学试验研究所必有的。在我国,养鹿业开始至今多延用类同猪的刻耳号标记法,这在许多本养鹿教材和书中常见:近廿年来,又有相当多的养鹿场家采用国内外牛羊的打耳牌标记方法,并按牌的不同颜色表示出性别,如公鹿为红色牌,母鹿为黄色牌或白色牌;或表示出不同种类的鹿,如在马鹿方面,有的单位黄牌系东北马鹿,红牌系东天杂交F1,白牌系东天杂交F2,兰牌系天山马鹿;而一般又将公鹿的红牌打戴在左耳,牌上写单号,母鹿的黄牌或白牌打戴在右耳,牌上写双…  相似文献   

10.
旨在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基因组的SNP特征进行分析。本试验采用GBS技术对梅花鹿(63个)、马鹿(12个)及其杂交后代(F1代112个,F2代38个,未知类型个体1个)共226个个体的血液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利用本实验室前期110只梅花鹿、197只马鹿和1只F1代杂交鹿的测序数据,以梅花鹿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26个个体共产生Clean data 322.683 Gb,平均每个样品1 427.802 Mb;将所有样本作为一个群体检测SNP变异,共检测出SNP位点23 943 582个,质控过滤后得到SNP位点31 630个。对31 630个SNPs使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显示,梅花鹿、马鹿、F1及F2代区分明显。对梅花鹿和马鹿的SNPs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可用于鉴别马鹿、梅花鹿、F1、F2的物种特异SNP位点1 032个(马鹿特异SNP位点474个,梅花鹿特异SNP位点558个),计算结果显示,F1代个体包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40%~60%之间,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10%~30%之间,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梅花鹿中55.49%的个体不含马鹿特异SNPs,17.34%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低于1%,13.29%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在1%~10%之间,其余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10%~20%(其中有一个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33.3%)。该研究为花马杂交鹿后代的鉴定提供了可靠标记,并定量估计了F1和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这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鹿群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利用漂浮法和沉淀法,对新疆盛华马鹿驯养繁育基地的天山马鹿、阿勒泰马鹿和梅花鹿进行了调查。在检测的432份鹿粪便样品中,发现了蛔虫卵、鞭虫卵、球虫卵和钩虫卵,平均感染率分别为53.24%、34.72%、6.25%和2.31%,感染强度(EPG)分别为37.12、16.78、0.19和0.06。各品种鹿寄生虫感染情况略有差异,蛔虫卵和鞭虫卵发现于所有被检测的鹿种;球虫卵发现于天山马鹿和阿勒泰马鹿;而钩虫卵仅发现于天山马鹿。不同性别与年龄寄生虫感染率存在差异性,雌性鹿的感染率高于雄性鹿,成年鹿的感染率高于幼龄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清原马鹿、双阳梅花鹿及其杂交一代鹿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采用对比分析法测定30头父本清原马鹿、30头母本双阳梅花鹿及其18头杂交一代鹿血液样本。结果表明:杂交一代鹿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数目、嗜碱性粒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肌酐与父本和母本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1.选择良种鹿:我国驯养的鹿主要是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人工饲养最多的是梅花鹿,其次是马鹿.梅花鹿和马鹿的经济价值基本相同,在鹿茸质量上,马鹿次于梅花鹿.养鹿首先要选择良种鹿,因为高产鹿和低产鹿相比,不但鹿茸产量差别较大,而且茸的质量和价格也有较大差异,二者的经济效益悬殊.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利用基因分型测序(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技术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基因组的SNP特征进行分析。本试验采用GBS技术对梅花鹿(63个)、马鹿(12个)及其杂交后代(F1代112个,F2代38个,未知类型个体1个)共226个个体的血液基因组DNA进行测序,并利用本实验室前期110只梅花鹿、197只马鹿和1只F1代杂交鹿的测序数据,以梅花鹿全基因组为参考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226个个体共产生Clean data 322.683 Gb,平均每个样品1 427.802 Mb;将所有样本作为一个群体检测SNP变异,共检测出SNP位点23 943 582个,质控过滤后得到SNP位点31 630个。对31 630个SNPs使用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 ML)法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显示,梅花鹿、马鹿、F1及F2代区分明显。对梅花鹿和马鹿的SNPs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可用于鉴别马鹿、梅花鹿、F1、F2的物种特异SNP位点1 032个(马鹿特异SNP位点474个,梅花鹿特异SNP位点558个),计算结果显示,F1代个体包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40%~60%之间,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主要在10%~30%之间,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梅花鹿中55.49%的个体不含马鹿特异SNPs,17.34%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低于1%,13.29%的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在1%~10%之间,其余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10%~20%(其中有一个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为33.3%)。该研究为花马杂交鹿后代的鉴定提供了可靠标记,并定量估计了F1和F2代个体含马鹿特异SNPs的比例,马鹿个体中不含梅花鹿的特异SNPs,这对梅花鹿、马鹿及其杂交后代(F1、F2)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每年夏季的6~8月份是新疆天山马鹿的锯茸季节,也是天山马鹿破伤风的高发时期.据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林业局养鹿服务中心的统计,2006年6月至8月,共有3760余头马鹿使用化学保定或人工保定的方法锯茸,期间因感染破伤风而发病死亡的马鹿数量达28头之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据笔者调查,天山马鹿破伤风的发生原因主要与茸鹿锯茸时的消毒不严或者消毒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天山马鹿在家养条件下因其他原因发生破伤风的比例很小.笔者曾于2006年6月份,参加过新疆天山马鹿破伤风的诊疗工作,其中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广大养鹿户重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鹿是特种经济动物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生产繁殖 ,其主产品鹿茸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鹿的其他产品如鹿肉、血、鞭、胎、皮及心、肾、肝等内脏都有很好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 ,其中鹿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其独特风味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饲养的鹿主要有梅花鹿、马鹿、驯鹿、白唇鹿、麋鹿与水鹿等 ,其中主要的茸用鹿种为梅花鹿和马鹿。1 养鹿的经济效益及市场情况养鹿业属于高效益型产业 ,其资源消耗小于其他动物。鹿为草食动物 ,具有易饲养、抗病力强等特点。与常规家畜相比 ,茸鹿饲养有很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鹿是特种经济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生产繁殖,其主产品鹿茸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鹿的其他产品如鹿肉、血、鞭、胎、皮及心、肾、肝等内脏都有很好的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其中鹿肉以其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及其独特风味等特点深受人们喜爱。我国饲养的鹿主要有梅花鹿、马鹿、驯鹿、白唇鹿、麋鹿与水鹿等,其中主要的茸用鹿种为梅花鹿和马鹿。一、养鹿的经济效益及市场情况养鹿业属于高效益型产业,其资源消耗小于其他动物。鹿为草食动物,具有易饲养、抗病力强等特点。与常规家畜相比,茸鹿饲养有很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8.
庆安县新胜马鹿养殖场自2001年9月建场以来,一直应用先进的马鹿人工授精技术和幼鹿培育新技术。通过8年对110头的幼鹿培育实践,公鹿6月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国马鹿最大的饲养地 ,位于塔里木河中下游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的现代化农场 ,从五十年代起就驯养马鹿 ,现有马鹿三万余头。马鹿生产为该师的高效特色农业 ,是各养鹿团场的经济支柱 ,年可创利润数千万元。近几年来 ,马鹿“猝死症”在该地区各养鹿单位时有发生 ,年均死亡率在1.03 %左右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部分鹿场虽经采用羊用三联四防梭菌苗免疫 ,效果不佳 ,鹿群仍有发病。笔者和有关兽医技术人员一道对马鹿“猝死症”的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 ,对病原菌及其血清型进行了研究 ,确诊病原菌血清型为“…  相似文献   

20.
鹿产品鉴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产品是名贵中药材,亦可作为保健品,价格昂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杂交鹿的产品,还有其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阻碍了中国鹿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鹿产品的鉴别变得非常重要。从历年来有关鹿产品鉴别的报道来看,现有的鉴别方法大致可分为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分子鉴别4种。本文对相关的报道作了汇总,为后续鹿产品鉴别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