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多样性的营建为目标,结合国内外湿地公园设计进展,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生态意义的结合做了一次尝试性的分析,对滨江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景观建设中的成败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杭州西溪湿地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43-5044
对杭州西溪湿地特别是对其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植被、景观格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今后西溪湿地科研的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余年来,全国各地新建、改建的城市湿地公园如雨后春笋,虽都属于自我探索的结晶,均对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美化环境、净化水质、提供休闲游览场地,发挥了积级作用。本文仅就当前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植物利用、建筑物设置、服务项目、科普教育及人文景观等方面,举出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对策,或有助其总结经验,完臻功能。  相似文献   

4.
毕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53-15455,15462
概述了场地分析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所处阶段和作用。以宜昌市运河公园为例,探析了公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将该案例的设计思路归纳为:延续场地历史与文化脉络;形成稀有的城市湿地景观;尊重周边环境,融休闲游憩及理想山水格局于一体;通过核心景点展现地域风情;利用植物规划体现地域特色5方面。通过分析运河公园的项目特色,揭示了城市公园特色营建的4条路径,即以围绕城市发展的需求,用新思想引导;体现地域风情;挖掘当地的历史资源;充分表达公园性质。认为城市公园特色营建应从场地分析入手,通过对该场地显性的自然景观特色和隐形的人文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提炼,分解、加工、整合之后使之成为具体的概念,借由具体的景观要素体现该场地乃至该城市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卜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443-1445,1449
人工湿地在净化水质的同时,逐步成为城市一种重要的生态景观类型。该研究探讨了生态理念下人工湿地的特点及设计关键,并以湖北钟祥镜月湖为例,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以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为出发点,对不同入流水体进行工艺设计,应用生态理论探讨湿地的功能布局与景观设计,以实现城市湿地生态环境的构建和湿地生态景观的塑造。  相似文献   

7.
通过腾冲北海湿地保护区动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其环境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参照拉姆沙尔全球重要湿学(Ramsar Sites)选择的评价指标,得出结果认为,北海湿地景观的特殊性、类型的复杂性和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程度为全球之罕见,其稀有性或唯一性具有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针对现阶段北海湿地资源与环境所面临的威胁,提出了北海湿地有效保护与管理的合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奕  严力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98-15502,15507
通过对湿地的介绍,引出湿地公园的概念,以上海嘉定北郊湿地公园规划案例为例,介绍了规划区现状,从交通条件、区位、用地、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景观等方面分析,提出湿地公园的规划理念及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湿地年内时间尺度上景观格局变化趋势,以干旱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为研究区,利用2015年5—10月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分析了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季相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内生长季,湿地面积变化以8月为分水岭,8月前,湿地面积稳定,占研究区面积比例在74.23%~81.15%之间浮动;8月后,湿地面积快速缩减,10月减至最小,占比38.97%。景观水平上,8月前,研究区景观破碎度增大、空间异质性增强、不同类别斑块分布趋于均衡化,8月后,景观破碎度减小、景观异质性减弱、不同类别斑块分布趋于非均衡化;类型水平上,5—10月湿地斑块破碎度增大,形状趋于复杂。湿地面积与月降水量和月均气温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0.745,P=0.045和r=0.859,P=0.014)。研究表明,月均气温是影响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呈“夏季稳定-秋季锐减”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张俊华  张冰  杨耀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258-9261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和自然格局受到了严重威胁。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水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关键因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针对城市湿地景观所面临的问题,以郑州市为例,计算了不同水平年维系城市湿地健康发展的最低需水量。并据此对城市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建设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天津团泊新城湿地资源开发及景观规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目前在新城建设中,大多数城市湿地的资源开发缺少系统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功能之间关系,是新城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天津团泊新城核心地块规划为例,以城市湿地中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潜力为前提,从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湿地资源产业开发的模式和内容,然后基于产业开发着重探讨了新城湿地景观规划的诸要点,最后总结得出湿地型场地新城建设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湿地的定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湿地被誉为“自然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蓄洪减灾、消除污染和促淤造陆等重要功能。湿地的功能和价值虽然已得到公认,但在我国不少地方对湿地的破坏却仍在继续。究其原因是由于湿地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区域性强的特点,人们没有重视湿地的地域特征和给出区域性的湿地概念,而采用了广义的概念,从而降低了真正保护湿地的力度。内蒙古湿地资源丰富,类型繁多。近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环境的破坏,内蒙古湿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面积减少和富营养化、盐碱化等现象严重,因此合理的对内蒙古的湿地进行定义对于今后内蒙古湿地的研究和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内蒙古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湿地状况,首先针对湿地的定义进行一些探讨,然后提出内蒙古湿地的定义,为今后内蒙古湿地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蒲鸭河自然湿地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筛选出26种在湿地景观营造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植物,结合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将其运用于湿地景观的色彩设计中,提出湿地景观色彩设计的植物配置模式,最终归纳总结出植物在湿地景观色彩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外,还有很高的景观价值,目前正在广泛地应用。在调查研究国内外有关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兼顾生态与景观等方面,以东莞生态园中心湿地为例,从植物选择、配置以及地形设计上,阐述人工湿地系统设计,围绕原则与要求,使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湿地农业的概念、特征与主要研究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湿地农业产生的历史背景,从降雨特征与地理特征两个方面给出了湿地农业的规范表述,湿地农业是在湿润多雨地区由自然湿地经人类开发后形成的农业湿地上的农业。阐述了提出湿地农业概念的必要性。湿地农业具有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态系统脆弱和农业生态多样性丰富等基本特征。湿地农业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湿地农业的基础性研究、湿地农业的关键技术研究、湿地农业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等。最后探讨了从事湿地农业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1980-2015年湿地景观破碎化及恢复优先性进行研究,以1980、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7期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在ArcGIS与Fragstats软件的支持下,获取景观破碎化及湿地变化信息,实现对若尔盖湿地景观破碎化及湿地动态演变过程的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湿地景观演变函数,揭示若尔盖湿地多年变化类型分布,并给出该区域湿地恢复的优先性。结果表明:1)研究区湿地景观破碎化主要表现为斑块平均面积和蔓延度指数的萎缩,斑块密度的上升及香农多样性指数的增大。整个研究时段内,研究区湿地斑块平均面积减少了249.77 hm2,斑块密度上升0.013 hm-2。2)根据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涵义,将研究区湿地划分为稳定型、退化型、恢复型和波动型4种类型,研究发现退化型湿地的面积与稳定型湿地相比,是其75.43%,与恢复型湿地相比,是其2.27倍,若尔盖湿地退化严重,亟需进行湿地恢复。3)采用熵值法,以行政乡镇为若尔盖湿地恢复单元,得出若尔盖8个受影响的乡镇中,有2个一级恢复区、3个二级恢复区、3个三级恢复区。三级恢复区(阿西乡、嫩哇乡、达扎寺镇)应当予以优先恢复。  相似文献   

18.
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公园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除湿地保护区外,对受人类活动影响,但仍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自然或人工湿地所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为给我国湿地公园建设有序、健康地发展提供样本,本文以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为例,从湿地公园功能区划及总体布局,湿地公园的建设内容,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宣教工程建设,科研监测、游览设施建设、安全卫生工程建设以及湿地公园的分期建设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董莉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08-15512
西南地区是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其特殊的地理气候为湿地公园的生态群落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德阳.绵远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依托于绵远河的生态骨架,其设计根据空间现状来确定设计方向,强调生态格局与景观格局的建立,融入多重体验的尝试,并将综合效益的策略同步其中,进行了科学分析及有效设计。希望这种研究性的景观规划设计对西南地区湿地公园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现状,讨论了规划和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园区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湿地环境的生态恢复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