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西乡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及成效,总结了西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好的经验与做法,提出了今后西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加快西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陕西省西乡县油料生产及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论述了西乡县油料生产潜力,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油料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西乡县的茶树种植进行了适宜性区划研究。针对茶树种植立地要求,选取土壤pH,海拔高度,坡度,年≥10℃积温,年降水量5项评价因子,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将各项指标进行叠加分析,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实现西乡县茶树种植适宜性评价,并且提出针对性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4.
韩星海 《农业考古》2000,(4):316-318
一秦地无闲草,陕南出佳茗。话说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结合部的秦巴山区西乡县,由于天然的生态环境所产的午子绿茶,是一种纯绿色、全天然、富锌硒、无污染、微量元素含量高,具有口感清醇这一独特的内在品质,曾被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是陕西和全国名副其实的“著名茶乡”……值得欣慰的是按照中央和陕西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的安排部署,要求省财政厅对口帮扶汉中市西乡县,要实现脱贫目标。为此,西乡县就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当地茶叶资源、技术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及时建立起骨干龙头企业,经过多方…  相似文献   

5.
袋料香菇夏季栽培技术难度大,市场供应小,价格高。西乡县农技部门通过探索与创新,总结出采用双层遮阳网覆盖、增加喷水、风机加强通风等降温措施,成功实现了夏季袋料香菇规模化种植,取得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133-134
我国地质灾害损失救济途径单一,建立完备的地质灾害保险体系有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我国地质灾害保险现状的考量,提出了完善我国地质灾害保险制度的相关措施,以诣对构建我国地质灾害保险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西乡县种植油菜,钾肥最佳使用量:667m2用6公斤氧化二钾,最佳使用时间:元月初。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西乡县引种的大樱桃普遍发生褐斑病,严重时造成叶片早期全部脱落,并引起当年二次发芽,甚至开花,严重影响来年正常的生长和结果,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的控制病害,通过药剂试验,为大田推广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试验设在西乡县城关镇余家山村余炳明的果园。供试验大樱桃为8年生"红灯"、"先锋"等,株距3m、行距4m,树形为细长纺锤形。果园为丘陵缓坡地,土壤土层深厚,黄褐土,较肥沃,pH值6.5左右,没有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9.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地层岩性多样,雨水充沛,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陡坡耕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矿床资源开发等人类工程活动使区内地质环境不断恶化,从而加速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该研究通过查阅资料、野外现场调查和室内资料整理获取数据,研究景谷县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初步认识了景谷县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InSAR检测法、无人机航拍法以及人工现场踏勘法调查湖南湘江湘潭段、资江大新集段等典型河段,发现其存在崩塌、滑坡及河岸崩岸等地质灾害,分析两河段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并针对性采取排水导渗法、抛石护岸法等治理措施进行整治,旨在为河段地质灾害调查及处理提供参考意见,有效预防和解决相应河段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1.
以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沿线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有地质资料分析和野外调查,采用因子叠加法对地质灾害发育的基本条件、灾害诱发因素以及灾害现状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了管道区域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和管道沿线地质灾害危险度分段区划。区划结果与管道沿线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段沿线地质地貌、区域稳定性、地震活动等资料,结合实地踏勘,识别出管道沿线共发育78个潜在地质灾害点和6种地质灾害类型(冻土冻融、河道塌岸、崩塌、水土侵蚀、盐渍土化学腐蚀与盐胀、滑坡)。在识别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对管道沿线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和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研究表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龙江段沿线地形较平缓,地质构造稳定,断裂及地震活动不发育,整体地质灾害发育较少,其中管道沿线地貌及年平均温度是影响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管道沿线主要地质灾害是冻土冻融和河道塌岸,地质灾害危险性均较小。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模型研究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维英  李明  杜继稳  王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88-12591
利用黄土高原47年降雨型地质灾害资料和相对应降雨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建立诱发地质灾害日综合雨量方程,得出崩塌和滑坡启动值、加速值、临灾值的临界日综合雨量。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区划、降雨影响系数、日综合雨量,以高时空分辨率自动气象站降雨观测资料和定量降雨预报预警为基础,建立地质灾害逐时动态日预报和逐时预警相互衔接的精细化、无缝隙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模型。通过实例检验表明将降雨型地质灾害动态预报模型和预警模型结合起来应用,提高预报时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统计2012—2018年墨脱县地质灾害和降雨资料,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开展区内地质灾害进行预警报研究,并提出合理可行的预警预报模式,实现地质灾害的提前预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33+5044-5033
临沂市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通过分析五年来临沂市汛期降水情况和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指出了临沂市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任务时段,为临沂市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全国范围开展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获得的海量地质灾害数据(属性数据、文档资料、成果图件、多媒体文件等)具有显著的“5多”特征,即多来源、多类别、多方法、多时段和多主题.为高效利用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充分挖掘数据的潜在信息价值,加强和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需要一套兼容性强、可扩展性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基于此,研发完成具有成果浏览、灾点查询、资源检索、数据统计和综合评价等功能的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国土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高效的决策、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安阳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安阳市自动雨量站资料得出降水与安阳市地质灾害的关系判别式,运用上级气象台的指导预报产品和前期降水,采取计算机程序自动读取数据制作未来安阳市地质灾害分级预报。  相似文献   

18.
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付立武  贾韶辉  郭磊 《油气储运》2012,31(4):307-309,313,326,327
每年汛期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严重威胁我国上万公里管道及附属设备的运行安全。对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进行研究,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将预警分类及响应标准固化到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中,实现了预警信息的收集、发布、共享、通知的集成。同时通过多种传递方式,实现了灾害预警信息的直达传送,使基层单位的生产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所属企业的受灾害影响程度。以管道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实例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产业脱贫工作现状,总结好的经验模式、存在问题等,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参考,特开展此次产业脱贫调研。通过调研,总结了陕西省西乡县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措施,归纳了几个产业发展模式,探讨了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使用YAAHP软件建立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通过矩阵求解确定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因子的权重。结合GIS技术,将梅河口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为高、中、低3个区,以期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