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温室辣椒生产中,长期过量施用化肥易对土壤造成板结和盐化,影响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施用有机肥可改良土壤,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产量,增加产值。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沃土绿丰”牌有机肥对辣椒的增产效果明显,当每667m^2的施用量为280kg时,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微生物菌剂蔬得康对温室番茄和辣椒的防病促生作用.[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并调查番茄和辣椒不同生育期园艺性状和病害发生情况.[结果]微生物菌剂蔬得康对番茄植株生长促生作用不显著,但对辣椒植株促生作用显著;菌剂处理的番茄产量较空白对照增产5.8;,菌剂处理的辣椒较空白对照增产14.4;;蔬得康对辣椒白粉病防效为22.4;,对辣椒疫霉病防效为66.5;,对番茄叶霉病防效为29.7;.[结论]蔬得康能够促使辣椒植株生长,但不能促使番茄植株生长.蔬得康对番茄和辣椒都有增产作用,其中辣椒增产率较番茄高.微生物菌剂蔬得康对番茄和辣椒叶部病害防效低,但对辣椒疫霉防效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EM生物菌剂发酵处理的不同有机肥对温室辣椒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EM生物菌剂发酵处理的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在相同条件下,施用EM生物菌剂发酵处理的鸡粪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比普通有机肥增产40.39~69.75%,Vc含量增加26.8~41.0 mg/kg,硝酸盐含量降低13.1~33.2 mg/kg。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改良果实性状并达到增产目的,以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施用不同底肥对辣椒生长、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生物菌肥能促进辣椒植株的生长,提高抗病性,改良果实性状,并可提高产量,比未使用EM菌剂堆肥的处理增产18.8%,比只用生物有机肥做底肥的处理增产35.6%。因此,EM生物菌肥可以更好的应用于田间生产。  相似文献   

5.
生物菌肥对土壤性状及辣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增施4种生物菌肥对土壤性状及辣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阿姆斯复合微生物菌剂后,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增加;增施沃卜十三金后,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生命绿洲复合生物菌肥对辣椒素有明显增加作用,沃卜十三金对辣椒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有明显增加作用,阿姆斯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可溶性糖有明显增加作用.增施生命绿洲复合生物菌肥后辣椒产量明显提高,折合产量达73500 kg/hm2,较不施生物菌肥增产11.0%.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配施对温室辣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处理后的不同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的不同有机肥能明显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以鸡粪60%+猪粪20%+羊粪20%配施的辣椒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比施用单一有机肥增产32.64%~68.70%,Vc含量增加35.4~37.8 mg/kg,硝酸盐含量降低22.9~14.9 mg/kg。  相似文献   

7.
利用功能型混合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探究其对日光温室越冬茬辣椒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剂、化肥配施情况下,辣椒植株长势、产量较施用全量化肥无显著差异,辣椒单果重随着菌剂、化肥用量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辣椒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果实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较全量化肥增加。综合考虑辣椒植株长势、辣椒果实产量及品质构成等因素,本试验条件下最适配施方式为每667 m2施用蔬菜硫基长效肥64 kg、微生物菌剂8 kg,此方式可以作为西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辣椒化肥减量增效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4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处理能显著降低辣椒结果期土壤中真菌数量,而增加细菌数量,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处理后真菌数量下降54.8%,而细菌数量增加69.2%。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辣椒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辣椒品种‘苏椒5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在育苗基质中添加4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处理能显著降低辣椒结果期土壤中真菌数量,而增加细菌数量,与对照相比,芽孢杆菌处理后真菌数量下降54.8%,而细菌数量增加69.2%。芽孢杆菌显著提高辣椒叶片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而其他微生物菌剂对光合色素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与对照相比,经芽孢杆菌、菌根菌、丛枝菌根菌和安克菌剂处理后,Pn分别增加了41.5%、30.2%、19.8%和24.0%。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微生物菌剂提高了辣椒植株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研究表明,育苗基质中添加微生物菌剂,调节辣椒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和植株净光合速率,并优化根围微生物区系,促进辣椒生长,提高产量,其中以添加芽孢杆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百绿丰液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于2018年在水稻上进行了百绿丰液肥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百绿丰液肥可促进水稻成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率达5.37%。喷施百绿丰液肥具有增产效果,但不能替代穗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1.
EM菌剂在辣椒栽培中具有增加肥效的作用,同时对辣椒枯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施用EM菌剂,辣椒单果重、果长度、果径及产量上均有显著影响。对Fusarium属的尖镰孢菌引起的土传病害防治有较为显著的效果,综合施用EM菌剂后期辣椒枯萎病发病率15.97%,空白对照组22.22%,敌克松对照组18.06%。EM菌剂能改善土壤物化性状,有利于辣椒根系的生长,对于提高后期辣椒抗病能力与产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取 8种生化剂 ,在水稻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 ,探讨它们的增产效果及与高效绿丰素增产作用的差异 ;利用Logistic方程 ,对丰之露和植壮素 2处理的灌浆特性与高效绿丰素处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 1)除磷钾精和云大 12 0外 ,其余 6种都有增产作用 ,烯效唑的增产效果最好达 11.84%,其次为高效绿丰素、丰之露、粒粒饱、力丰、植壮素。 ( 2 )各种生化剂处理都提高了千粒重 ,除磷钾精和云大 12 0处理外 ,其余 6处理均提高了结实率。 ( 3 )喷绿丰素处理提高了籽粒灌浆强度 ,减少了灌浆持续期天数 ,丰之露和植壮素处理均增加了灌浆持续期天数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百绿丰液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笔者于2018年在水稻上进行了该肥料试验。结果表明, 喷施百绿丰液肥可促进水稻成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提高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率达5.37%。喷施百绿丰液肥具有增产效果但不能替代穗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不同生物有机肥处理对辣椒生长、品质、产量和根结线虫病防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辣椒田间种植的方法,通过底肥施入不同用量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复配处理,测定辣椒田间生长、品质、产量以及100g 土根结线虫种群数量,筛选最佳生物有机肥复配处理。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生物有机肥复配对辣椒的株高增加4.87%~8.59%;茎粗较对照增加3.86%~25.99%;单果重增加16.66%~50%;横径增加6.87%~26.58%;纵径增加8.65%~23.21%;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7.63%;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2.26%~38.68%;维生素C 增加4.41%~27.12%,根结线虫病防控效果达到了49.00%~83.00%。因此,适宜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底肥处理能够起到促生抑病的效果,可以用于赤峰地区设施辣椒的生产种植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几种生物菌剂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显著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几种生物制剂对辣椒增产作用达极显著水平,同时对辣椒疫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为今后在我省推广应用该类产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防治保护地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采集了保护地多年种植辣椒的连作土壤,分别施用自制重茬剂和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及乙醇灼烧处理后,栽植辣椒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自制重茬剂和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可以有效地促进辣椒株高、株幅、展叶数和茎粗的生长,乙醇灼烧的效果不理想.从连作土壤对辣椒植株的致死率看,施用自制重茬剂、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和进行乙醇灼烧处理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施用自制重茬剂和阿姆斯微生物菌剂还能够促进植株对养分元素的吸收,阿姆斯微生物菌剂表现较为突出,乙醇灼烧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综合分析,施用阿姆斯微生物菌剂是防治辣椒连作障碍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苏椒14为试验材料,进行专用生物菌剂宁盾和有机冲施肥真根的苗期喷施处理,测定其生物量、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冲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专用生物菌剂和有机冲施肥都显著提高了辣椒幼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和干重。从对根系的影响来看,宁盾、真根处理根表面积和分叉数与对照差异显著。与原始土样相比,宁盾处理后辣椒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均明显增加。由此可见,施用有机冲施肥对辣椒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促进作用更明显,施用专用生物菌剂可以改善植物根际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8.
新型肥料在辣椒上应用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灭活基质等新型肥料喷施在辣椒上,能明显促进辣椒生长、提高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其中以微生物菌剂的效果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对新型固体光合菌肥在蔬菜作物上的肥效及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光合菌肥不但可以提高茄子、辣椒和番茄的产量,而且还能降低茄子、辣椒番茄的坏果率。叶面喷施2 ̄3次光合菌肥,对茄子和辣椒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茄子的产量比对照增加39.03% ̄43.21%;辣椒的产量比对照增加17.33% ̄27.86%。喷施对番茄增产作用不明显。光合菌肥灌根处理对茄子和辣椒不仅没有增产作用,反而还会引起减产。但灌根对番茄增产作用明显,番茄的产量比对照增加11.06% ̄15.34%,并且产量有随施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此外,茄子、辣椒、番茄用光合菌肥灌根能显著增加耕层土壤中有效氮、磷、钾和铁、锰、铜、锌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根际促生菌能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功能有效防控作物土传病害。辣椒疫病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严重土传病害之一,然而,目前针对根际促生菌抑制辣椒疫病的效应及其与土壤微生物群落之间关联的研究欠缺。本研究以长期有机培育的健康土壤为材料,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并复配出具有显著拮抗病原菌的复合菌剂,通过盆栽实验探究该复合菌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应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拮抗实验表明,复合菌剂与单一菌株相比能够显著增加对病原菌的拮抗率。盆栽实验表明,接种复合菌剂与对照(接种辣椒疫霉菌)相比,辣椒疫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显著降低了14.3%和23.8%,细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下降,细菌群落组成发生改变,与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细菌群落双组分系统功能显著增加,其中显著增加的波特氏菌属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辣椒实际生产中应用复合菌剂防控辣椒疫病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