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3年的研究表明: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利用蜜蜂传粉制种,在密度30 000株/hm2左右,父本∶母本为1∶4,放置15~22.5箱/hm2蜜蜂时,种子产量可达750 kg/hm2; 与人工授粉相比,蜜蜂传粉虽然在铃重和每铃种子数上显著降低,但每个人工生产种子量较高,在以不育系制种生产中进行蜜蜂传粉制种或者蜜蜂传粉辅助人工授粉制种是极其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对不育系的遗传构成的剖析表明,不育系一般配合力由不育胞质配合力,不育胞核配合力和核质互作配合构成;不育胞质基因组通过胞质配合力,与不育胞核的互作,与恢复胞核的互作以及与不育胞核和恢复系的二级作四种遗传机制影响杂交稻组合性状的表现,供试三种不育胞质基因组有产量组分配合力上的差异,以K型胞质产量组分配合力较好,胞质配合力在不育系配合力构成中随性状的不同有0-51%的相对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不育系的配合力  相似文献   

3.
棉花胞质不育恢复系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具有哈克尼西棉胞质遗传背景的骨干胞质不育系与育性恢复系为亲本,配制3个杂交组合,以杂交结铃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处理下胞质育性恢复系花粉和花后不同时间不育系柱头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2 ℃低温保存可有效延长恢复系花粉活力的保持时间,但在低温条件下恢复系花粉活力受到抑制,离体室温放置过夜、离体室温放置过夜加短时适当高温(35 ℃)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恢复系花粉活力。不育系开花次日上午柱头活力显著下降,但仍有10%左右的成铃率。胞质不育三系杂交制种可改只上午授粉的传统杂交制种方式为全天授粉制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3年的研究表明,棉花双隐性核不育系利用蜜蜂传粉技术制种,在密度2000株/667m2,父本:母本为1:4~1:6,每667m2放置1~1.5桶意蜂时,种子产量可达50kg/hm2;与人工授粉相比,昆虫传粉在铃重和每铃种子数上显著较低,而铃重与每铃种子数有很高的正相关,每铃种子数实际又是由杂交花粉量决定,所以提高昆虫传粉的杂交花粉量,从而增加每铃种子数是提高其制种产量的关键;蜜蜂传粉虽然每个工种子产量较高,但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尚存在困难。在不育系少量保纯繁殖时,或者在成片的棉花制种生产中,蜜蜂传粉制种或者以蜜蜂传粉辅助人工授粉制种是非常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种安全是影响两系杂交稻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安全隐患途径。【方法】以16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4个反温敏核不育系配组并对F1育性进行观察,选择矮紫S(温敏核不育系)和矮雁s(反温敏核不育系)为构建永久核不育系的供源亲本。通过回交将矮紫S和矮雁s的育性基因导入到桥梁亲本天丰B中,分别育成天丰B的近等基因系天丰S和天丰s。【结果】天丰S和天丰s杂交获得的天丰Ss即为永久核不育系。对天丰Ss的育性、可恢性等特性的研究表明,天丰Ss在自然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下均表现不育;天丰Ss及其3个亲本与5个恢复系杂交的F1组合结实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永久核不育系的创制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两系杂交水稻的制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棉花三系杂交种F1代出现不育株的根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三系杂交种中常出现一定比例的不育株,而影响了产量。通过以Wnafstu-1、Wnafstu-2两个不育系群体,恢复系Fan’s1号和恢复系原材料b两恢复材料为试材,严格控制授粉和开放授粉两种制种方式进行制种试验,研究产生不育株现象的原因。结果表明,恢复系种质不纯、制种过程中制种条件控制不严,是导致棉花三系杂交种中出现一定比例不育株现象产生的重要根源;在棉花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制种中,恢复系种质纯度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决定因素,制种条件控制不严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人为因素。同时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培育中,恢复系的选育标准和三系制种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玉米雄性不育胞质姐妹种和恢复系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当前常用的玉米骨干系转育成雄性不育胞质系和恢复系,选配出通用型的不育胞质姐妹种cms-Y18×478,既可代替U8112和478用于玉米制种,显著提高制种产量,又能保持原单交种产量水平.按理想的玉米种子生产方式选配杂交种,不仅杂交种产量高,制种产量也高,而且确保种子质量,为开发长江下游玉米种子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水稻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天源903S是以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华201S为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和低温筛选育成的水稻早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8月通过湖北省种子管理局组织的技术鉴定.该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稳定,开花习性和品质性状好,繁殖和制种产量高.利用其配制的杂交晚稻组合天两优...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5,(6):18-20
为了对江苏盐城发展两系杂交稻制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笔者利用该地区最近46 a历史气象数据,借助"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与时段选择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了江苏省盐城市两系杂交稻制种的气象风险,提出了应对策略。分析表明,江苏盐城两系杂交稻制种不育系育性敏感始期安排在7月25日为最佳,不育起点温度高于23℃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该地区制种风险较大。提出了合理控制盐城地区两系杂交稻制种面积、选用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两用核不育系制种、重视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科学安排制种时段、建立有效的种业保险模式的对策,以规避制种风险。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抗虫核不育系及其杂交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有人工去雄法、核不育两系法、术关键有:制种方法有待重大突破,杂种优势有待进一步提高。杂种优势广泛利用。核不育三系法、胞质不育三系法等。棉花杂交制种要解决的技随着生物尖端技术在棉花杂交育种上的广泛利用,将促进棉花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福建省科技厅设立了"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专题。文章主要介绍了该专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取得主要进展与成效。  相似文献   

12.
国际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引种观察和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国际水稻所引进30个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种在福州市郊观测其育性及主要不育性状,并初步配组测产。结果表明:IR46828A等15个不育系育性稳定,符合标准,IR46831A和IR46483人与明恢63的配合力好。有些组合的增产潜力可超过汕优63。  相似文献   

13.
甜菜二倍体雄性不育系杂交种合育2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育201系利用杂种优势育成的二倍体多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其母本为雄性不育系工农M203A,父本为二倍体自文系GW267-18-1-5。合育201属标准型甜菜品种,1992年生产示范结果,平均校对照品种块根增产29.4%,含糖率提高1.44%,产糖量提高41.8%。该品种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生长势强,适于丘陵、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复合油葵杂交种LD06 F1选株自交,在其F2中,有粉株和不育株成对杂交后,用菊芋(H.petiolaris)的全DNA加渗透液的混合液按时涂抹已授粉的葵盘柱头。经多代分离选育,育成了不育系CMSUA5-1和相应的保持系UB5-2。CMSUA5-1与现有不育系CMSPET-1的恢复系杂交多代试验中,不能被CMSPET-1的恢复系所恢复,证明现有的恢复系与新选出的恢复系不同,新选出的恢复系UR5-3只能恢复CMSUA5-1,说明UR5-3是一个新型栽培向日葵的恢复系。  相似文献   

15.
玉米雄性不育系C天4ms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广成  薛雁  何代元 《玉米科学》2001,9(Z1):005-006
用常规的回交转育法选育出玉米雄性不育系C天4ms.经田间鉴定其雄穗花药不外露,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用C天4ms配制的户单4号杂种一代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主要农艺性状与正常可育的户单4号基本相似,子粒产量比正常可育的户单4号增产6.9%.可以用掺合法在生产上利用C天4ms配制的户单4号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华南晚籼夜公细胞质(Y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华南晚籼迟熟品种夜公细胞质育成了Y型不育系,证明华南晚籼迟熟品种中存在着雄性不育细胞质。Y型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优于野败,其不育系表现全不育,不育性稳定,恢保关系与野败相似,生育期遗传多样化,配合力强,已由其育成一批强优组合。由Y华农A育成的华优86和华优桂99 表现高产稳产、米质优良、抗病性强,表明Y型不育系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7.
肖国樱 《作物研究》2012,26(5):527-528
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者减轻劳动强度的愿望日趋强烈,迫切要求杂交水稻制种过程的机械化.在制种过程中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遇到低温、某些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遇到异常高温均会产生自交结实,导致杂种F1代中不育系混杂,从而降低杂交种的纯度、影响大田产量.培育对一种除草剂具有抗性、同时对另外一种除草剂敏感的水稻不育系,即抗/感除草剂水稻不育系,可以一次性解决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和不育系混杂两个问题.苯达松是一种对水稻安全的除草剂,但苯达松敏感隐性突变体对苯达松敏感.草铵膦、草甘膦、咪唑乙烟酸等能杀死水稻,但对具有抗性基因的水稻安全.利用苯达松敏感核不育系185BS、926BS与抗草铵膦的水稻杂交,选育出了抗草铵膦/感苯达松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09F316BS、09F317BS、09F319BS和09F320BS.利用苯达松敏感核不育系185BS为受体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抗草铵膦和草甘膦/感苯达松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EB185BS.由于这些不育系具有抗除草剂的特点,而恢复系不具备,制种时不育系与恢复系可以混播,待授粉完成后喷施除草剂杀死恢复系,成熟后机械化收割不育系上所结杂交种子,而不需要提前人工割刈恢复系;而且恢复系在不育系中均匀分布也可以提高异交率.如果在制种过程中遇到异常低气温,造成不育系少量自交结实而混杂在杂种F1代中,可以通过在杂种F1代秧田喷施苯达松杀死混杂的苯达松敏感不育系,杂交种由于野生基因的显性作用而不受伤害,从而可以保证大田F1代的纯度;此外,秧苗期喷施除草剂可以代替田间种植鉴定杂交种纯度,减少了种植鉴定中的土地占用和人工费用.本设想也可以运用到其它作物,通过培育一种抗/感除草剂的不育系来一次性解决机械化制种和清除不育系混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恢复专效性测定和PCR归类两种方法研究了新选育的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类型。两种分类方法结果一致,表明GDS属于C型不育胞质。根据测验种的育性基因型推断GDS不育系的核基因型为rf1rf1rf2rf2rf3rf3rfCrfC。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弄清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与非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的生理生化特性是否存在差异,对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以及二个非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681A和392A,以及它们的保持系湘油15号,681B,392B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油菜雄性不育系15A与其它二个雄性不育系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其本一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收集不同熟期、不同类型的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对亲本分别按不同性状进行聚类,比较分析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亲本配组,杂种的性状一般表现为中间类型;2)亲本的抽穗期、株高对杂种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单株颖花量等多数产量性状无明显影响。亲本的穗粒结构对杂种的穗粒构成有明显影响,多穗型亲本间配组,杂种每穗总粒数及单株颖花量、产量潜力均较小;大穗型亲本间配组,杂种每穗总粒数及单株颖花量、产量潜力均较大;3)以多穗型不育系与大穗型恢复系配组,产量较高,是现有亲本配制杂交粳稻一种较好的配组方式;4)直立穗不育系与弯曲穗恢复系配组,杂种单株颖花量最多,产量潜力最大,而且株叶形态较好,如筛选到结实率高的组合,该配组方式的杂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