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目前杉木分子标记数量无法满足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需求,需要开发更多的杉木SSR标记十分重要。【方法】以陈山红心杉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进行EST-SSR标记的检测和开发,并对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9 122 394个reads片段,包含了14.87 Gb的序列数据。序列组装后,获得76 597个unigene,共计104.18 Mb数据,平均长983 bp。寻找到8 072个SSR位点,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总数的66.30%和17.48%,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占总数的12.31%。AT/TA和AG/TC是主要的双碱基重复序列,分别占总位点数的6.79%和1.93%。AGA/TCT和AAG/TTC是主要的三碱基重复序列,分别占总位点数的1.45%和1.44%。从随机挑选的15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引物。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SSR位点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4个,有效等位基因为2.4个;群体平均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33 5、0.563 8、1.003 4,表明该种子园遗传多样性较高。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40 0~0.977 8之间,平均值为0.589 3,说明这一群体有较宽的遗传基础。在阈值0.62处可将无性系划分为6个亚群体,亚群体内个体数量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基于陈山红心杉转录组数据开发出11对EST-SSR标记,丰富了杉木分子标记库,这些标记可用于杉木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2002年营建的陈山红心杉1代种子园41个半同胞家系子代14年生林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心杉1代种子园子代家系1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1.31 m、15.44 cm、0.0578 m3。树高和单株材积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参试家系14年生的材积指标初步筛选出优良家系30个,入选家系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为11.45 m、15.75 cm、0.0605 m3,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3.94%、2.79%和13.13%,现实增益分别为10.94%、13.75%和36.89%。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2月10日讯:近日,江西省安福县陈山林场传来消息,经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质量检查组抽检认定,陈山林场2014年生产的陈山红心杉种子和苗木质量各项技术指标全部合格。陈山红心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确保陈山红心杉种源纯正、品质优良,去年,陈山林场严格按照  相似文献   

4.
对29个陈山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1年生嫁接苗进行穗条长度和粗度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陈山红心杉嫁接苗平均穗条长度为54.2 cm,平均变异系数为27.90%;平均穗条粗度为9.17 mm,平均变异系数为24.61%,无性系间穗条长度和粗度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综合评价,选出了3个陈山红心杉优良无性系,其平均穗条长度为66.6 cm,平均现实增益23.00%,遗传增益为11.91%;平均穗条粗度为9.77 mm,平均现实增益6.59%,遗传增益为4.05%,选择出的优良无性系可进一步测定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a)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的种子品质性状和遗传差异,提升种子园管理要求和技术,从出籽率、千粒重、优良度、涩粒率、空粒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木生长量等方面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红心杉各无性系出籽率和种子品质遗传差异极显著(P<0.01)。出籽率为3.0%~9.0%,60%以上的无性系出籽率大于5.0%;优良度为33.3%~83.3%,69%以上的无性系优良度大于50.0%;发芽率13.0%~78.0%之间,无性系平均发芽率为46.8%。总体来看,出籽率及种子发芽情况良好。无性系平均空粒率为6.7%,而平均涩粒率达37%,且有75%以上的无性系涩粒率大于30%,种子品质受涩粒率的影响较大。根据无性系间的遗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降低涩粒和空粒含量,有利于提高红心杉种子园种子的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6.
掌握陈山红心杉母树林和种子园的遗传背景信息,为陈山红心杉种子园的生产经营和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分析陈山红心杉母树林、1代和1.5代种子园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陈山红心杉(母树林+种子园)平均等位基因数4.8,有效等位基因数1.826,观测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08和0.398,Shannon′s信息指数0.747。与母树林相比,1代和1.5代种子园的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发生变化,但没有显著差异。遗传结构和PCoA分析显示陈山红心杉遗传聚类不明显,遗传背景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应北京地区气候的耐热白桦种源,丰富北京园林绿化植物种类,本试验对收集的5个不同种源白桦种子做发芽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种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千粒重等指标,是研究不同种源种子之间的差异性的定性指标。(2)东北4个种源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均表现良好,KYY种源最差,但种子耐高温能力最强。(3)白桦自交,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发芽率、发芽势)明显低于杂交组合。(4)白桦生殖生长受气候环境影响较大,气温高种子质量差。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不同种源的黄连木种子为研究对象,对种子横纵径比、千粒重、绝对发芽率、发芽率和发芽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千粒重范围为37.56~56.20g,横纵径比范围为0.55~0.75,形态较好;发芽率的范围为15.25%~56.85%,发芽势在20.55%~54.85%之间。不同种源间种子的横纵径比、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等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竹子果实形态及质量的观察和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13个属40种竹子果实的形状、颜色、长度、直径等形态特征以及竹子种子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等质量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其中20个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带壳颖果一般为椭圆形、圆锥形、卵圆形,颜色以灰褐色、紫褐色和黄褐色为主,长度、直径和千粒重分别为10~20 mm、2~6 mm、20~40 g.去壳颖果一般为卵形、纺锤形、椭圆形,颜色以黄褐色和紫褐色为主,长度、直径和千粒重分别为5~9 mm、2~5 mm、15~25 g.种子纯净度、含水量、病虫害感染度、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80%~95%、10%左右、低于10%、60%~80%、40%.坚果一般为墨绿色和褐色,种子长度、直径、大型坚果千粒重、小型坚果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10 mm以上、10 mm左右、500 g左右、低于200 g、90%左右、60%(较高)、80%左右、60%左右.梨果为绿色、褐绿色,种子长度、直径、千粒重、纯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15~20 mm、14~18 mm、大于500 g、90%左右、60%左右、70%左右、4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陈山红心杉优树自由授粉子代苗木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洪雅林场对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的32个自由授粉优树子代进行苗期生长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陈山红心杉的平均苗高为14.08 cm,平均变异系数为17.58%;平均地径为3.10 mm,平均变异系数为16.65%,家系间苗高和地径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苗高、地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866和0.889,表明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评价,选出了3个优良家系,其平均苗高为16.31 cm,平均遗传增益为13.72%;平均地径为3.49 mm,平均遗传增益为11.18%,经选择的优良家系可进一步测定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竹子种子品质测定和发芽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时间采集的12个种源地竹子种子进行随机抽样,得到12个样品,利用恒温发芽箱进行发芽率实验及种子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种子的纯净度、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为32.4% ~ 96.7%、11.5 ~107.5 g、0%~72%、0% ~ 44.5%.多数种子发芽率为10% ~50%,巨竹种子发芽率较高,可达50%以上.种源不同,种子保存条件不同,种子发芽情况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陈山红心杉不同良种和初植密度对其幼龄期生长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旨在为红心杉良种的初植密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5年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白云山林场营造的红心杉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连续5年树高、胸径等调查数据,分析2个陈山红心杉种子园良种(1代良种和1.5代良种)和4个初植密...  相似文献   

13.
不同立地红心杉生长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利用从江西引进的红心杉母树林种苗造林,对6年生林分开展标准地调查分析,研究红心杉在将乐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红心杉表现较好,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为5.75 m、7.3 cm和0.013 68m^3。心材率较高,平均值为22.26%,红心杉木特点明显,偏心率和心材偏心率较低。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平均值为0.325 85 g/cm^3。立地条件好的林地红心杉生长优良,立地条件差的林地红心杉生长较差。偏心率、心材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不受立地条件影响。在红心杉木造林时,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以有效提高红心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利用从江西引进的红心杉母树林种苗造林,对6年生林分开展标准地调查分析,研究红心杉在将乐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红心杉表现较好,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为5.75 m、7.3 cm和0.013 68m3。心材率较高,平均值为22.26%,红心杉木特点明显,偏心率和心材偏心率较低。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平均值为0.325 85 g/cm3。立地条件好的林地红心杉生长优良,立地条件差的林地红心杉生长较差。偏心率、心材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不受立地条件影响。在红心杉木造林时,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以有效提高红心杉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由江西省林科院和安福县陈山林场承担的省科技厅“陈山红心杉材性变异及其基因资源利用的研究”课题 ,是“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该课题在 1996~ 2 0 0 0年 5年间 ,从全国 7省 10个试点的 6个优良种源 ,采回样芯近 150 0个 ,进行木材纤维长度、基本密度、晚材率及红心杉比率测定比较 ,重点研究了陈山红心杉材的遗传变化规律。不同种源间红心材比率差异极显著 ,以安福陈山的红心材比率最大 ,18年生时胸径处达 50 .5% ,比其他 5个种源大 2 8.2 %~ 4 0 .0 %。广义遗传率在 0 .67~ 0 .87,说明有较高的遗传力和较好的选择效果。杉木林分红心材…  相似文献   

16.
红凉伞种子质量及萌发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04年2月10日~5月25日在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试验地上研究了红凉伞种子的形态特征、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速,结果表明:红凉伞种子质量优良,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阳坡、阴坡种子平均千粒重分别为116.28 g、96.15 g,差异极显著;不同种子状态、不同发芽床、不同贮藏方式对种子发芽有极显著影响,带内种皮种子发芽率最高(93.5%),发芽最快(10.25天);用河沙作发芽床,种子发芽率最高(77.5%),发芽最快(12天);5℃湿沙藏80天的发芽率最高(97%),发芽最快(11天)。在试验中还观察到红凉伞具有胎萌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以陈山红心杉[Cunninghamia lanceolate(Chenshan-red-fir)]无菌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基本培养基、生长素、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芽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组培苗生根诱导率有差异,有机添加物对诱导生根影响不大,陈山红心杉组培苗诱导不定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NAA0.5mg/L+IBA 1.0mg/L+20g/L蔗糖+7g/L卡拉胶,其不定根诱导率达88.3%,平均生根数4.12条。  相似文献   

18.
安福县是江西省林业重点县,拥有森林面积20.7万hm2,森林蓄积量1017万m3。尤以拥有优质且丰富的毛竹、香樟、陈山红心杉资源而著称,素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樟树之乡"、"全国陈山红心杉故乡"之美誉。近年来,该县主打毛竹、香樟、陈山红心杉"三张名片",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不断加快林业资源大县向林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防除青海云杉花期霜冻为害和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研究了不同熏烟处理对花期林间气温、空气湿度、球果鲜重、产种量、出种率、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海云杉花期熏烟均提高林间气温、种子产量和质量。其中处理2(4个燃点/667m~2)的效果最佳,球果鲜重、产种量分别为每株82.14kg、4.07kg,出种率、千粒重和发芽率分别为4.95%、8.63g和86.44%,较对照(CK)分别提高了37.98%、225.60%、135.71%、96.58%和27.8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及单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优化陈山红心杉SCoT-PCR反应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物筛选.结果表明:SCoT-PCR反应的最优体系(20.0μL)为:模板DNA 2.5μL(50.0 ng),2×Hieff PCR Master Mix 9.0μL,引物3.0μL(即浓度1.5μmol·L-1);并在此基础上从36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14条扩增条带丰富明亮且多态性较强的引物.这为今后利用SCoT分子标记研究陈山红心杉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鉴定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