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愧则愧     
智者千虑,常有一失。名家亦有不明处。对待“一失”和“不明处”,当愧则愧,才不失智者风度和名家风范。真正的智者和名家就是这样做的。我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就是其一。沈括错误地讥讽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大林寺静卧某山之中。由于山上气温低于山下,所以山下是4月的气候时,山上刚刚步入阳春3月。阴差阳错的温差,造就了山下山上桃花的一番奇景:4月的山下,众花凋谢,芳菲消歇,而山顶的桃花却争芳吐艳,春色迷人。白居易用生花的妙笔描绘了一幅独特的“桃花图”:人间当愧则愧●陈伯齐四月芳菲尽,山…  相似文献   

2.
从园林建筑、园林楹联匾额、园林造景、园林雕塑和景观小品、园林设施5个方面探讨竹文化景观的表现形式,提出通过竹文化景观创建达到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进而促进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安岳县南山生态公园为例,在解读地方文化和生态公园的基础上,结合公园现状、设计思路以及公园布局,以雕塑小品、建筑、植物造景、整体文化景观空间结构等为切入点,探寻地方文化与生态公园的契合点与融合方法,最后提出些许建议以供今后当代巴蜀园林建设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植物外源激素对观赏桃花的花期及花径的影响情况,以‘照手桃’为材料,分别在其花前期、花中期、花后期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GA)、6-苄基腺嘌呤(6-BA,常见的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水杨酸(SA)3种植物外源激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花前期、花中期及花后期喷施GA,均可使‘照手桃’的花径增大,从而提高桃花的观赏品质。花前期,喷施浓度为120 mg/L的GA可使其花径达到最大值(49.80 mm);花中期,喷施浓度为150 mg/L的GA可使其花径达到最大值(52.94 mm);花后期,喷施浓度为90 mg/L的GA可使其花径达到最大值(50.61 mm)。而喷施不同浓度的6-BA和SA对其花径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在花期调控方面,花前期及花中期喷施GA、6-BA及SA均不能使其进入始花期的时间提前;而在花后期,SA处理可使其开花持续的天数较对照组延长1~2 d。在应用实践中,可于观赏桃的花芽萌动期与始花期之间喷施90~150 mg/L的GA,且在始花期时喷施30~45 mg/L的SA,这样可以提高桃花的观赏性并且延长其观赏时间。  相似文献   

5.
我国桃花文化及其植物景观配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传统花文化。作者浅析了我国传统的桃花文化的内涵及其对植物造景的启示,探讨了桃花专类园、桃花与其他园林要素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以期为今后设计以桃花为主题的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岭南园林具有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浓郁的地方风格。文章以第20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主会场--海珠湖公园再现瑶溪文化景观为例,从“瑶溪二十四景”诗的意境体验、再造手法创新、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弘扬和发展岭南园林风格和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诗经》中脍炙人口的佳句,它不但赞美了桃花的芳菲烂漫、妩媚鲜丽;而且说明了早在三千多年前,美丽的桃花,就繁茂地盛开在我国的大地上了。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喜爱妖艳媚人的桃花。所以,桃花是我国传统园林花木。唐代诗人白敏中赞美桃花的诗云:“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广州人民喜欢把桃花比作美好和幸福的象征,每年除  相似文献   

8.
一、《草堂记》里的庐山草堂白居易真不愧是一代文豪 ,不仅诗词写得好 ,而且散文也是非常优美。短短的 82 5字的散文 ,不仅把庐山草堂的建筑写得一清二楚 ,而且是把草堂周围的园林胜景描绘得淋漓尽致。从文中的一字一句 ,我们可以了解到作为当世文人自然山水园代表人物的白居易的造园思想。《草堂记》分四段 ,百余字一气呵成。开篇述选址 ,次段述草堂建筑 ,第三段写草堂园林 ,末段抒居园感怀。经他如此一番描写 ,一幅庐山草堂园林总体布局图跃然纸上。我们暂把整个园林分成七个区。其中以草堂建筑作为组景中心 ,周围环以六区园林景观。他们…  相似文献   

9.
香花槐又称富贵树,原产于西班牙,被称之为园林中“奇珍异宝”,经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引入进行栽培试验。香花槐1a两季盛花,花多而色泽艳丽,花形妩媚动人,姿色典雅,芳香别致。盛开的粉红色花朵与繁茂的绿叶和优美的树姿相映衬,独具特色,颇富园林木本花卉之风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公园、庭园、街道、花坛、风景区等各种园林绿化的珍品。香花槐为豆科落叶小乔木,株高达6~8m,树干褐至灰褐色。叶互生,深绿色有光泽,青翠碧绿。花粉红色,有浓郁芳香,每年开两季花,首次开花5月中旬,第2次8月开花,花期60d左右,花径4~7cm。开花时,一…  相似文献   

10.
李星宁 《绿色科技》2013,(6):109-111
指出了屯堡文化作为贵州独特的汉族文化,其截然迥异的民族风格为现代园林地域景观提供了多元化参考。通过以平坝县高烟坡山体公园景观设计为例,对屯堡文化景观元素进行了提取,以促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地域化、乡土化,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吴美霞  廖嵘 《广东园林》2008,30(3):12-14
唐代诗人白居易不仅热衷于写诗,而且热衷于造园,其造园理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其营造的庐山草堂与履道坊宅园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选址、立意、置石、理水、借景5个方面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2.
杭州南宋洞霄宫道观园林理法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整理、图文互证、调查分析等方式,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存的园林遗迹为基本依据,绘制得到南宋洞霄宫道观建筑群布局分析与园林景点空间分布图。从文献资料出发,着眼于洞霄宫道观园林对象本身以及其代表的广义的园林文化,全面细致地考察洞霄宫的历史变迁、选址建设、空间布局及造园理念,并从园林史论研究、文化观念以及弘扬传统等层面对洞霄宫道观园林的调查研究做出园林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人居文化的活标本——朱家花园,是云南建水县古建筑文化和民居建筑文化的艺术珍品。对朱家花园建筑布局、整体景观特色及空间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朱家花园整体布局、各功能分区景观艺术特色、环境空间艺术特点,并运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与评价了朱家花园实景以及其他南方私家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4.
汪永华  李昂 《广东园林》2008,30(6):60-65
美丽多姿的园林景观为新加坡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文章介绍了对新加坡的实地考察情况,介绍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概况、建设经验及其成果,并将其与广州的绿化建设进行分析比较,对广州“花园城市”行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是亚运会后广州市举办的首次大型园林展览,以“梦想·花园·家”为主题。作为园博会的重要展览项目之一的艺术园圃,打破了以往临时展园统揽全园的传统做法,分为永久性园圃和临时性园圃,目的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展品。本文以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营造为切入点,对本届艺术园圃的植物景观特点及艺术特色进...  相似文献   

16.
以元末张适的乐圃林馆为例,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梳理,重点论述园林的景貌;在此基础上,图文互证,分析绘画与园林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表达,揭示图像与空间的图式表达关系;结合园主生平经历,对其园居生活内容作进一步分析。乐圃林馆的主景山池部分沿袭了宋代乐圃的格局,建筑环池而设,掩映于竹木中。整个园林有着古朴野逸与雅致幽然两大特征。园主园居生活包括生计养病、畅饮游赏、会友赋诗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专类园之一。园区规划设计深入研究《诗经》和《辋川集》等经典诗词,提取创作元素,合理布局地形、建筑、水体、植物等要素,集中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再现中国传统园林的诗画意境。  相似文献   

18.
八景是对一个地方典型自然和文化景观的集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形式.余荫山房为富有岭南特色的古典园林,它布局精巧.本文以岭南古典园林-余荫山房为例,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余荫山房八景文化景观这一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在现代景观设计加以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新江南园林的造园范式,丰富新江南园林造园理论和方法,增强新时期风景园林文化自信,以无锡市尚林苑为例,对其造景艺术特色、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新江南园林造景理念、方法和创新手段,认为无锡尚林苑以江南园林造园艺术理论为指导,运用新材料、新格局,满足园林新功能,做到了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秦岭园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专类园之一。秦岭园的规划设计通过堆石、塑山、理水、种植再造了秦岭的典型景观片段,集中展示了秦岭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特色;同时将"秦岭四宝"等珍稀动物展示同场地结合,采用潜入式的观赏动物方式,使游人获得全方位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