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植物类胡萝卜素是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花瓣呈色和种子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合成、贮存、降解、转录和表观调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了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研究现状,并结合基因组测序和基因编辑技术,对园艺植物类胡萝卜素积累调控机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虎刺梅、变叶木、夹竹桃等52种植物中含有促癌物质,但在正常养护过程中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这些促癌物质,从本质上来说,都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体产生的一大批结构和种类复杂、并不直接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合物.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从橡胶到香料,从精油到植物中提取的药物,这些物质基本上都来自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存在,除了能够起到吸引昆虫传粉及植株间信息传递的作用外,最为重要的作用是赋予植物抵抗外界环境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植物产生的特异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抗虫的化学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与植物抗虫有关化学物质的遗传学研究的结果。同其它植物性状一样,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异也是受遗传控制的;由于次生代谢物的产生是整个合成途径中大量酶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大多表现为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次生代谢由主代谢分支而来,必然受到主代谢的控制,其变异的幅度是有限的;某种化学物质只对特定的昆虫种或亚种起作用,表现为化学抗性的专一性;近几年生物技术和分子数量遗传的发展为数量性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一些农作物的抗虫性状数量基因定位工作也得已开展。文中分析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长处,以典型实例说明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技术对以化学物质介导的植物抗虫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植物源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次生代谢产物丰富,主要成分可作为植物源农药应用.文章综述了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成分及提取工艺,并对桉树次生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杀菌活性和除草活性的研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椴树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直接影响着昆虫的趋性、取食、代谢反应、生长发育和繁殖.本文通过对椴树科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定性分析及抑虫试验,阐述了椴树科树种次生代谢产物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 pennis Motsch.有抑制其幼虫生长发育和渐进毒杀作用,将为椴树科树种在害虫的综合治理中的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毛状根是产生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生物反应器。本文简述了发根农杆菌Ri质粒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影响因子,对毛状根培养次生代谢物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作了概述,并提出其产业化前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松萝属地衣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但对其化学成分及活性作用的研究少、起步晚、基础资料积淀薄弱,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在综述了松萝属植物的初生代谢产物多糖(地衣多糖、异地衣多糖、半乳甘露聚糖、地衣杂多糖)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以及次生代谢产物地衣酸(单苯环衍生物、缩酚酸类、缩酚酸环醚类、二苯并呋...  相似文献   

8.
长叶榧不同营养器官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叶榧不同营养器官的鞣质、黄酮、生物碱、游离蒽醌、绿原酸、皂甙、总酚等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长叶榧不同营养器官7种次生代谢产物总量以叶片最高,不同器官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叶>幼根>树皮>1年生枝>根>老枝>茎,其中叶的总含量为茎的7.2倍。不同营养器官7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也以叶片最高,除鞣质含量叶与幼根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次生代谢产物含量叶与其它器官的差异均极显著,表明叶可能是次生代谢产物的主要产生器官。幼根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也比较高,幼根也可能合成和积累部分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9.
红树植物对水淹缺氧的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淹缺氧是红树植物主要的胁迫因子之一。因其水淹耐性不同,不同种类的红树植物分布在不同高程的潮滩上。长期生长在受周期性海水浸渍、缺氧的淤泥中的红树植物已特化出一套适应水淹缺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文中着重论述红树植物在生长与营养分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碳氮代谢、抗氧化机制等方面的适应机制,并对红树植物在水淹缺氧胁迫下根系代谢途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次生代谢等方面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西藏八角莲含有木脂素、鬼臼毒素等物质,是名贵药材。药用植物活性成分基因调控的研究,是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领域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初步探讨了利用活性成分生物合成基因调控技术获得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相对较高的西藏八角莲的作用机理和获得途径,以期为野生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生物工程制药提供理论指导,有望从根本上揭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调控的规律,研究道地药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理,达到人工调控道地药材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与个体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的4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对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与其次生长谢物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遗传因素)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的重要因素;芽开锭期早的个体,其次生代谢物含量高于芽开绽期晚的个体;椭圆形叶的杜仲胶含量明显高于卵形叶的个体;叶面积与杜仲胶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光皮类型的京尼平甙酸、京尼平甙含量高于粗皮类型;树木的性别、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则对次生代谢物含量无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杜仲的良种选育提供了表型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革阿里广泛分布于东南亚,是具有抗癌、抗疟疾、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等作用的药用植物.文章主要从植物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繁殖技术、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5个方面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通过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对其生长积累动态作了以下有关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在略1中含量最高(407%),略49中含量最低(127%);桃叶珊瑚甙在略1中含量最高(398%),略49中含量最低(108%);京尼平甙酸在灌3中含量最高(012%),略49中含量最低(005%);总黄酮在略11中含量最高(167%),略41中含量最低(018%);杜仲胶在略1中含量最高(380%),略0中含量最低(176%);表明树木的遗传基因(决定个体生长发育)也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因素。在年周期中,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的动态变化为:绿原酸含量以6月、11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桃叶珊瑚甙在6月、11月份含量最高,7月、8月份最低;京尼平甙酸在6月份含量最高,5月、11月份最低;总黄酮以5月份含量最高,10月份最低;杜仲胶含量以5~6月份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似乎与树体年生长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蔗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糖是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碳源,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糖的用量不仅影响着培养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量,还影响其代谢水平,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以及细胞的形态和发生,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桃江地区不同坡向坡位对毛竹林生长及土壤因子的影响,对不同坡向坡位毛竹林生长情况调查,土壤因子分析以及毛竹林林分生长指标与土壤因子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坡地毛竹林林分生长较好,相比较阴坡地,立竹度高,平均胸径低,株高稍高,而枝下高相差不大,毛竹林的生长指标由上坡至下坡逐渐转好,坡向是影响立竹度和平均尖削度主效因子,而且坡位也是影响平均尖削度的显著因子,但是交互作用不明显;阳坡地毛竹林分生物量较大,毛竹凋谢物较多,土壤因子指标明显较高于阴坡地,该时期水解氮和全氮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00 mg/kg左右和2 g/kg左右,土壤速效磷含量保持在8 mg/kg左右,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高于60 g/kg),平均值在70 g/kg以上,下坡土壤因子指标含量明显高于上坡和中坡,坡向是影响速效磷和有机质的显著因子,坡位是影响速效钾的显著因子,是影响有机质的主效因子,两个影响因子在同一水平上交互作用不明显;水解氮与平均株高呈显著相关;速效磷与平均尖削度显著相关;速效钾与立竹度极显著相关,与平均株高显著相关,与平均胸径呈负显著相关;有机质与平均株高显著相关,与平均胸径负显著相关,与立竹度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态学研究初报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通过对不同产地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及其生态因素分析,对杜仲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遵义地区的京尼平甙、绿原酸、桃叶栅瑚甙、总黄酮含量最高,慈利地区的京尼平甙酸含量最高;洛阳地区的京尼平甙含量最低,宜昌地区的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京尼平甙酸含量最低,但杜仲胶含量最高,从而说明了生态因素也是调控次生代谢物的重要因素。对各生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合成与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微量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 有效态) 与杜仲( 叶) 中微量元素( 植物吸收) 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以两者为主因素各进行的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不一致。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贵州遵义、湖南慈利、陕西略阳、四川通江4 个地区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张欢欢 《绿色科技》2013,(10):139-141
指出了污泥中不仅含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氮、磷、钾、有机质等,同时也存在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如Cd、Hg、As、Zn、Cu、Pb等有机有害成分以及病原菌,利用蚯蚓分解处理污泥,可以减少污泥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为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可能。分别从蚯蚓蚓种的选择、污泥处理过程中蚯蚓的生长繁殖状况及受温度的影响、处理后对污泥中营养元素及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蚯蚓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地形对1年生关防风生物量的影响,在同一块地上分别随机选取5个5°的坡地样方和5个平地样方,开展关防风1年生苗生物量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年生关防风整株折干率平均为27.0%;不同地形幼苗干品株茎长度、根长度、总质量、根质量差异显著,根粗度差异不显著;坡地茎长度、根长度、单株总质量、根质量高于平地。环境条件基本一致,管理措施相同的情况下,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有利于关防风生长,使其生物量积累更多。  相似文献   

19.
生物碱是一类重要植物次生代谢物,本文述及生物碱在植物保护管理中的应用,包括生物碱对有害昆虫、有害微生物、有害植物等有害生物管理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