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湛江市现有对虾养殖面积近40万亩,其中旧虾塘近15万亩,同时还有大量的海滩涂鱼类养殖池塘,单一品种的养殖以及池塘环境、技术、市场经济因素的限制,旧池塘实行养殖品种更换和轮  相似文献   

2.
湛江市现有对虾养殖面积近40万亩,其中旧虾塘近15万亩,同时还有大量的海滩涂鱼类养殖池塘,单一品种的养殖以及池塘环境、技术、市场经济因素的限制,旧池塘实行养殖品种更换和轮换养殖已是大势所趋;发展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并示范推广对我市改造旧虾塘、实行品种的轮换养殖、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利用一块已使用超过十年的旧虾池进行改造养殖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现对试验结果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2006年开展了白斑狗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条件和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本所鱼类养殖试验场的池塘2  相似文献   

4.
养殖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生产,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的粪便、残饵和有机肥料等不断积累,加上泥沙混合,在池底淤积成厚厚的淤泥,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既破坏了养殖水体的生产能力,又对水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北方池塘水质改良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北方池塘水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高产池塘一旦出现水质问题,会严重影响渔民的经济效益。如何改良池塘水质呢?建议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彻底进行池塘改造池塘底泥是影响池塘水质的主要因素,过厚的淤泥不仅大量耗氧,还会产生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危害鱼类。目前,北方地区许多池塘多年没有清淤,淤泥过厚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甚至厚达1m多,养殖池塘越来越浅,水质越来越差,严重影响了养殖效果。池塘清淤是改良水质的关键措施。黑龙江省巴彦县渔民通过池塘改造,彻底改良了池塘养殖环境,显著提高鱼产量和效  相似文献   

6.
池塘养殖河蟹技术王欣宁(江苏省镇江市水产技术推广培训中心212001)陈发华(江苏省丹徒县高桥乡多种经营综合技术服务站)钱祖武(江苏省丹徒县林副业局)龚国兴(江苏省镇江市水利局)为探索河蟹池塘养殖技术,1990、1992和1993年在丹徒县高桥乡进行...  相似文献   

7.
曹洪颜 《水产养殖》2009,30(12):19-19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一些养殖户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由虾蟹养殖转向利用廉价的青饲料和畜、禽粪肥养殖常规鱼类,达到了高产高效的效果。这种池塘养殖模式,投入较少,产量、效益可观,风险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鳜鱼规模性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鳜鱼(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鱼旨科。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淡水鱼类中的佳品。鳜鱼是凶猛鱼类,以活饵料为生,喜在富氧水域中生存,若实施大面积高密度池塘养殖,风险与困难肯定不小。江苏省太湖渔管会鱼种场在50hm2连片池塘中开展鳜鱼单品种养殖。1997年用16.8hm2池塘水面养殖鳜鱼,用33.2hm2池塘水面养殖饵料鱼(按1v2的水面配套),采用南方培育之早苗,当年育成商品鳜52.4t,产值314万元,其中利润106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v1.96,平均每公顷产3.1t、经济…  相似文献   

9.
正高密度、集约化的池塘养殖,容易造成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等沉积在池塘底部,形成恶性积累;加之大量的人工饲料、消毒剂等投入养殖水体,使水体造成污染,影响鱼类正常生长,造成鱼病暴发。集约化的池塘养殖中饲料成本占整个养殖成本的80%,饲料质量的好坏,投喂技术直接影响鱼类生长和养殖经济效益。所以,通过科学投喂配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是健康养殖的主要条件。1严把饲料质量鱼用配合饲料其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养殖户选择配合饲料时应该全面了解性价比和安全性,饲料中必须能完全满足饲养对象的生长需求,而且绝对  相似文献   

10.
白水 《内陆水产》1995,21(8):19-19
山区池塘套养鳜鱼的技术要点鳜鱼素有“淡水石斑”之称,属高档优质鱼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调整山区池塘养殖品种结构,逐步提高名优鱼类的产量,可利用鳜鱼以活鱼、虾为食的特性,在池塘中套养适当数量的鳜鱼,这样,既消除了与养殖鱼类争饵料、争溶氧的野杂鱼,又...  相似文献   

11.
草鱼是我县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养殖模式各有不同,主要有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及池塘养殖等。不同养殖模式的鱼类品质及养鱼效益相差较大,鱼类肉质与水体溶氧量关系密切,以水体溶氧量与草鱼单位价格高低为例,依次为:江河放流增殖>水库养殖>池塘养殖。为解决草鱼池塘养殖产量与价格的矛盾(即高产并不能高效),我县水产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步伐,提高池塘养殖技术水平,实施了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淡水池塘80:20异育银鲫养殖新技术"。全县淡水池塘异育银鲫养殖发展到227hm~2,共收获成鱼197.1万kg,年产值1735.2万元,利润563.7万元。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集约化进程的深入,人工养殖单产屡创新高,饲料投喂大幅增加.有研究表明,在池塘养殖投喂的湿饲料中,有5%~ 10%未被鱼类食用,而被鱼类食用消化的饲料中又有25% ~30%以粪便的形式排出.高密度放养、大量施肥投饵的养殖模式,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相当严重,池塘的自净作用无异于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14.
《渔业经济研究》2005,(5):46-47
利用配合饲料,进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鱼类精养,是目前池塘养鱼生产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在这种养殖方式中,饲料成本可占到养殖成本的60%以上。在当前池塘养殖效益低、增效难的状况下,如何降低饲料成本,已成为池塘养殖增加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长吻鮠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池塘养殖长吻鮠,放养冬片鱼种养到年底个体重可达350~750g。本文从池塘选择与苗种放养、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了长吻鮠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黄斑蓝子鱼海水网箱单养与池塘混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属鲈形目、蓝子鱼科、蓝子鱼属,是印度洋、太平洋及地中海等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系我国东海和南海常见的暖水性近海小型鱼类。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黄斑蓝子鱼在我国东南沿海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养殖量逐渐增多,价格比较稳定,商品鱼主要销往广东、海南、香港和厦门等省市。为研究杂食性鱼类黄斑蓝子鱼养殖技术,笔者于2005~2006年在福建省漳州市分别开展了黄斑蓝子鱼海水网箱单养与池塘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渔业的发展,池塘养殖中鱼病发生率越来越高,鱼病种类也越来越多,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池塘养殖过程中鱼病综合防治措施,供水产同仁们参考。1 鱼病预防措施1.1 苗种投放前的防病措施1.1.1 清除过多淤泥池塘淤泥一般以10~20cm为宜,过厚的淤泥是导致鱼病频发的重要因素。底泥中孳生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底泥过厚池塘消毒和水体消毒都不能彻底。另外,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高温季节氧化分解,消耗水中大量的溶氧,造成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发生泛塘死鱼事故。淤泥中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毒性很强的氨态氮及硫化氢气体,轻则影响鱼类的摄食生长,重则引起氨中毒,特别是精养池塘在秋末初冬季节较易发生,我县已发生多起氨中毒事例。  相似文献   

18.
不良养殖水体主要指养殖池塘中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毒性含量超标,对鱼类产生了严重危害的水体。若不及时对不良水体加以调节处理,鱼类受其影响不仅不能正常生长,还会导致大量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9.
池塘是鱼类生活栖息、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地方。池塘条件的好坏,池塘环境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池塘水产品产量的高低和养殖鱼类经济效益的大小,还关系到鱼类能否健康生长和丰产增效。所以说,池塘清整消毒是水产养殖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取得养鱼成功的关键,必须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以利于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汤景山 《水产养殖》2014,(12):48-49
<正>新沂市草桥镇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中,推广成鱼养殖池塘套养甲鱼的养殖模式,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成鱼养殖池塘套养甲鱼是在常规鱼养殖池塘中套养经济价值高的甲鱼,充分利用池塘水域中现有的饵料生物资源,在管理技术不变且不影响常规商品鱼产量、规格,不增加饵料成本的情况下,每667 m2增产甲鱼20~30 kg,增收1 000元以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套养的甲鱼不但对池塘养殖鱼类无危害,还能有效消灭患病鱼、虾,控制养殖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