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智仁  周斌  张具权 《茶业通报》2005,27(4):173-174
1有机茶开发现状2001年鹤峰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创建县之一,通过2a的创建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的认可,2003年1月,鹤峰县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先进县”,5月又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示范基地县”之一。到2004年10月,全县茶园总面积7333hm2,年产量6400t,年产值1.2亿元,为农民提供直接现金收入4500万元以上。2003年,我县白果民族茶厂、世为茶业有限公司、翠泉茶业有限公司、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骑龙茶业有限公司、猴王茶厂6家企业获湖北省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认定面积4667hm2。这些有利…  相似文献   

2.
唐克忠 《茶业通报》2001,23(2):44-44
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九华 (红桃 )有机茶专业合作社是以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为龙头 ,以贵池茶厂为纽带 ,以红桃村及毗邻的东至县高山乡高山村的 2个村民组和丁香镇柏山村胡西村民组为基地组建的贸工农一体化的有机茶专业合作社。九华 (红桃 )有机茶专业合作社基地共有 9个村民组 ,其中红桃村 6个村民组 ,入社农户 1 86户 ,830口人 ,基地座落在全长约1 5km的一条深山峡谷之中 ,境内没有田地 ,农户均靠山场以茶、林为生 ,共建有机茶园1 1 8hm2 ,人均拥有山场 1 5 .5hm2 ,茶园 0 .1 4hm2多 ,茶叶收入约占农户收入的 6 0 %左右。在省茶叶…  相似文献   

3.
岳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生态茶业优势明显;岳西生态茶业经济的框架模式是:建园生态化、品种优质化、生产无害化、加工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生态茶园建设有机茶生产,茶、果立体栽培,茶、菜(或肥、草、药)复合栽培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善国 《茶业通报》2006,28(4):179-180
茶叶是祁门农业生产的一大经济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县现有茶园9512hm2,2005年茶叶生产量3200t,总产值1.1亿元。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红茶之乡”。2001年被列入“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4年,全县9512hm2茶园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其中经欧盟BCS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基地面积712hm2。目前是安徽第一个全部通过无公害产地颁证,全面实施无公害茶生产的产茶大县。1祁门发展无公害茶产业的比较优势1.1生态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物质基础,祁门地处安徽省最南端,与…  相似文献   

5.
夏冰 《茶业通报》2004,26(1):44-44
安徽省潜山县皖茶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了“种植、养殖综合科研基地”。公司现有从事茶业产业生产加工厂5个,茶园面积67余hm2,跨全县三个乡9个行政村。为探索一条攻克丘陵地区茶叶“绿色屏障”的有效措施,应对我国即将实行的茶叶市场准入制度。于今年5月份投资2万多元,用钢丝网圈围茶园1.3hm2,放养土鸡2100只,新上了茶园养鸡项目,从事绿色茶叶的研究与开发。茶园养鸡不仅能抑制茶园杂草及虫害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鸡粪是理想的有机肥料,对降低有机肥资金的投入,提高茶叶品质,增加价值,向有机茶方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项目自建成5个月来,与…  相似文献   

6.
茶叶生产规模小、分散经营,市场抗风险能力弱,不利于茶园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不利于有机、绿色茶叶基地及新技术推广应用,不利于信息交流和品牌化经营,不适应现代茶业发展要求,严重制约茶产业发展。本文建议积极推进“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鼓励能人大户租赁或承包经营、培育茶叶市场和经纪人队伍,实行茶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宣郎广茶业总公司茶园面积达到1400hm2,占全省农垦系统茶园面积39%,年产茶叶4800t,茶叶年产值3450万元。为提高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无公害茶叶,自2000年起,对266.7hm2茶园实行统防统治,到2003年茶园统防统治面积扩大到1000hm2,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茶园植保统防统治的具体做法为从根本上降低茶叶农残,提高茶叶品质,我公司率先对茶园植保实行统防统治。1.1成立专业植保队伍,建立植保网络2000年初,我公司组建了专业队伍,成立植保中心,植保中心人员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专门从事茶园植保统防统治。植保中心每年年初与家庭…  相似文献   

8.
许裕奎 《茶业通报》2004,26(3):134-135
休宁县2001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国家级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今年又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本着以项目实施为动力,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为主题,面向市场,强注科技,把发展有机茶和无公害茶生产作为调整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增加茶农收入为突破口,到目前止,全县已通过中国茶科所有机茶中心和瑞士生态农业研究所权威机构颁证有机茶园700hm2,无公害茶园颁证2750hm2。三家企业获得省商检局“卫生注册”资格,二家企业获得茶叶自营出口权。2003年全县茶叶产量5300t,产值8146万元,其中无公害茶叶2…  相似文献   

9.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1,23(2):40-42
通过对岳西茶叶历史、现状及产业化经营意见的考查分析 ,提出岳西发展有机茶的必要性、可行性 ,以及基本目标和茶园建设基本标准。强调岳西应以有机“岳西翠兰”为先导 ,发展茶业经济 ,在五年内至少发展有机茶园 333hm2 ;在有机茶生产技术上 ,提出重点抓好茶园绿肥的种植与利用 ,同时注意抓好病虫害防治以及加工、包装、贮存等生产环节防止二度污染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罗仲兴 《茶业通报》2003,25(3):100-101
茶叶是我省乃至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又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省的产茶历史悠久;生产种类较多,有:红茶、黄大茶、绿茶与芽形、扁形、园形茶;历史名茶就达10个。到2001年我省的茶园总面积111870hm2,采摘茶园面积99280hm2,茶叶生产总量47045t。面对入世,我省茶业有以下特点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只有依靠科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应对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茶业生产现状之浅析1.1茶园单产低到2001年止,我省的茶园在全国总面积排第五,采摘面积排第四,茶叶总产量排第七位。虽然我省不泛有高产茶园,但总体而言,茶叶单产(按采摘面积计算)为473.8…  相似文献   

11.
岳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百个茶叶发展优势县、名优绿茶优势区域县。岳西茶叶历史悠久,茶叶资源得天独厚。岳西县委、县政府把茶业发展作为生态立县、做特农业的重头戏,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000hm2.2011年产茶2900t,茶业综合产值4.4亿元,茶业已成为岳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2.
论安徽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茶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根据我省茶业的特点 ,实施低耗高效综合生产技术、推进良种化进程、建立“生态型茶园”、开发有机茶以及通过制茶技术的创新和茶新产品的开发等 ,实现可持续茶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智仁 《茶业通报》2004,26(3):120-120
为推动我县茶叶机械化生产,提高茶叶采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年初从浙江引进落合、川崎两个厂家生产的修剪机106台、采茶机84台,在走马镇进行了茶树机剪机采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深受当地茶农的欢迎,为全县大面积推广茶树机剪机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基本情况1.1机剪机采面积本次试验示范在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茶园基地和世为公司红罗沟茶园基地进行,面积共266.7hm2。1.2茶叶产量266.7hm2机采示范茶园的鲜叶总产量为2400t,平均亩产干茶150kg,比非机采茶园对照平均亩产100kg增产33%。增产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生态环境优美,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五大重点产茶市之一。所辖三县一区一处80%以上乡镇盛产茶叶,茶农近10万户,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年产干茶1029.26万kg,所产茶叶都在无公害标准以上。其中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一直是祁门红茶的重要产区,产量占全省祁红产量70%,是安徽省最大的红茶出口基地。全市拥有茶园17500hm2,茶业企业450家,茶业专业合作组织87家,年生产加工茶叶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现代农业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茶场基本情况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是以茶为主,多业并举综合经营的农垦大型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高产茶园,有江南茶海的美誉。茶场始建于1954年,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现有茶园1666.7hm^2,正采茶园面积1332.3hm。,年生产干茶6000t,茶叶年总产值6000万元,其中生产名优茶200t,年生产煎茶400t,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绿魁茶业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16.
石台县加大有机茶开发力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业通报》2003,25(1):39-39
近日石台县新中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已由原皖旭绿色食品公司与丁香镇新中村联合组建成的股份制公司,该公司经过市场调研论证后,认为发展有机茶是使新中村茶叶走出困境的惟一出路。而新中村交通闭塞、四面环山,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又是安徽省委确定的开发性农业先进典型、“安徽省生态百佳村”、“全国绿化千佳村”,实施有机茶有许多优势。为此,他们申报的1070hm2有机茶基地,已获池州市经贸委的立项,其实施将为安徽省有机茶生产增添一大重要的企业,也为实施有机茶提供更成熟的经验。(茶农)石台县加大有机茶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变贵州茶叶出口贸易的被动局面,尽快探索出开拓出口市场的新思路、新方向,贵州省质检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茶叶出口市场调研考察工作。综合相关资料和信息,作为一名茶叶工作者,有感于实施贵州茶叶出口战略是当前我省茶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和新方法,故以此共勉。  相似文献   

18.
吴新民 《茶业通报》2004,26(4):169-170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自古以来池州就是我国重要茶叶生产区,“九华毛峰”、“黄山毛峰”、“祁红三大名茶因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享誉国内外。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0000hm2,年产干茶7000余t。然而,池州茶园有近60%分布在山区,经济落后,劳动力资源匮乏,茶叶生产加工粗放,茶园“树老、株稀地散、产量低、茶叶品种单一”是池州茶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当今茶叶市场处在供大于求,茶叶生产力水平低下,茶农进城打工,更造成池州茶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危机。实施集约化有机茶叶生产已被证明是提升茶叶价值,提高茶农经济收益,振兴茶业的有…  相似文献   

19.
当前茶叶产业中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加强对茶叶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监控、管理 ,重视茶园害虫综合治理、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 ,发展绿色茶园 ,大力培养“有机农业”型的有机茶产品。为了加快促进我县有机茶发展的步伐 ,去年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立县”为导向 ,治理关闭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营造绿色生态。而后县里专门制定了《开化有机茶开发规划》 ,并成立有机茶开发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了实现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和有机茶发展规划。一是重点抓好“两增一改”工作 ;二是对列入县级试验示范的有机茶基地 ,安排专项资金给予…  相似文献   

20.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