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0多年来,饲料生产者一直给家禽和猪的日粮添加合成氨基酸。合成氨基酸改善了饲料中氨基酸的平衡。合成氨基酸除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外,还通过降低日粮的蛋白质比例减少饲料生产成本。然而,随着生产合成氨基酸发酵技术的进步,合成氨基酸的价格日趋降低。但是,单一氨基酸可代替的完整蛋白质(intact protein)的数量则有限。当家禽和猪喂补充大量合成氨基酸的低蛋白质日粮时,就很难获得最佳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显然,动物为了达到最佳生长性能必需摄入最低限量的完整蛋白质即肽。当给家禽和猪饲喂蛋白质含量略低但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分2个试验,旨在探讨低蛋白质补充合成氨基酸饲粮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氮排泄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1选用6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公母各占1/2),分1~21 d,22~42 d和43~49 d 3个阶段饲养,饲粮共设5个处理,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生长前期(1~21 d):22.8%、21.9%、21.0%、19.5%和19.0%;生长中期(22~42 d):20.1%、18.8%、17.8%、16.5%和16.0%;生长后期(43~49 d):18.0%、16.9%、15.9%、15.0%和13.8%.各个处理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水平均满足NRC(1994)肉仔鸡营养需要.试验2的5组肉鸡饲粮的蛋白质水平与试验1的生长前期和生长中期饲粮相同,同时补充了足够的合成氨基酸以满足肉仔鸡对所有可消化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结果表明: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同时补充合成氨基酸不影响试验1各个阶段肉仔鸡的生长性能(P>0.05).当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饲粮时(试验2),生长前期肉仔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得到显著改善(P<0.01),但生长中期和生长全期肉仔鸡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线性增加了试验1中肉仔鸡的脂肪沉积率(P<0.05),但对其他胴体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氮排泄随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降低而线性减少(P<0.01).此外,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还降低了试验2中肉仔鸡血浆甘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降低肉仔鸡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同时补充合成氨基酸可获得使用高蛋白质饲粮时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3.
正在满足氨基酸需要量的条件下,日粮蛋白水平降低2.9个百分点,对育肥后期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且低蛋白日粮降低了配方成本,提高了育肥猪增重,这些都提示低蛋白日粮可以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由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降低饲料蛋白水平、提高蛋白利用率来节约蛋白质资源是目前动物营养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将育肥猪日粮的蛋白水平降低2~4个百分点并补充合成氨基酸,对猪生产性能没有影响,还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低蛋白日粮在育肥猪上的应用研究大部分只针对生产性能,对机体内营  相似文献   

4.
鲁志勇 《养猪》2012,(2):12-14
低蛋白质饲粮具有节省成本、降低氮污染等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利用猪的理想蛋白质比例、采用可消化氨基酸和净能系统等技术配制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猪饲粮,可以不对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做最低限制。这样配制的猪饲粮其粗蛋白质水平较低,而饲养效果与限制最低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相同。研究表明,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2~4个百分点)能使氮的排出量显著减少,且不影响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补充山苋菜提取物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576头体重接近的15周龄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粗蛋白质水平(12.5%和14.0%)及山苋菜提取物添加水平(0和150 mg/kg),试验持续7周。结果:高蛋白质日粮组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而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组育肥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高蛋白质水平日粮或补充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均显著提高了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高蛋白质日粮组血清总蛋白、尿素氮、肌酸酐、IGF-1和生长激素浓度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同时日粮补充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也显著提高了血清总蛋白、IGF-1和生长激素浓度(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降低育肥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可降低干物质、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进而对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造成负面影响,补充150 mg/kg山苋菜提取物可缓解低蛋白对育肥猪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山苋菜提取物|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血清指标  相似文献   

6.
当前猪饲料生产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饲料中蛋白质的过量问题   日粮中的粗蛋白质浓度与质量是评价商品猪饲料优劣时最常使用的指标。日粮蛋白质(氨基酸)不足时,生长育肥猪难以发挥最佳生长潜力,而日粮中的蛋白质过量也同样会导致猪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美国科学家( Chen, H.Y., A.J.Lewis, P.S.Miller等, 1999)最近研究了蛋白质过量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粗蛋白质分为 5个不同水平( 13%- 25%),生长猪体重为 51- 115kg。这个体重阶段猪的典型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 13%- 1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粮蛋白质浓度升高,猪的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猪营养中低蛋白质日粮应用的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净能体系和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的理想蛋白质体系,在猪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以将猪日粮的粗蛋白质水平降低3~4个百分点,不但不会降低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能在提高这些指标的同时,节约饲料成本,改善猪的健康,减少氮排出,提高养猪利润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8.
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是养猪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日粮模式,以理想蛋白质和氨基酸平衡为理论基础,在不影响生长性能的前提下,将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从NRC(1998)推荐水平的基础上降低2%~4%,同时合理添加合成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的需要。与传统日粮相比,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具有提高蛋白利用效率、节约饲料成本、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肉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文章从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猪的生长性能、氮排泄、肠道菌群、肉品质这四个方面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表明,给生长肥育猪饲喂理想蛋白质饲料没有优势。但是,研究人员Phillip S.Miller等报道,饲喂理想蛋白质饲料确实降低了猪排泄物中的含氮量。 试验目的是评定一种补充有前四个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构成为理想比例的合成氨基酸-玉米-豆粕饲料的效果。他们着重研究了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血脲浓度与胴体品质。 由于理想蛋白质以一定比例提供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维持与生长需要,因此理想  相似文献   

10.
王若绮  李哲 《中国饲料》2021,1(18):13-16
文章旨在评估低蛋白质日粮补充植酸酶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粪便特征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将520头平均体重一致的73日龄商品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6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粗蛋白质水平(14.0%和16.0%)以及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和150 mg/kg),饲养试验为期3周。结果:高蛋白质日粮组育肥猪末重、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无论日粮蛋白质水平如何,补充150 mg/kg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育肥猪饲料效率(P<0.05),且日粮蛋白与植酸酶水平对育肥猪料重比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高蛋白质日粮组育肥猪粪便pH、总固形物、氮和磷浓度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日粮粗蛋白质和植酸酶水平对育肥猪粪便总固形物和挥发性固形物浓度的影响均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高蛋白质日粮组育肥猪粪中甲烷、氮和硫化氢浓度显著高于低蛋白质日粮组(P<0.05)。日粮补充150 mg/kg植酸酶显著降低了粪中甲烷、氮和硫化氢浓度(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低蛋白质日粮(14%粗蛋白质)降低了育肥猪日增重、饲料效率及粪中氮磷浓度,但低蛋白质日粮补充150 mg/kg植酸酶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关键词]低蛋白|植酸酶|育肥猪|生长性能|甲烷排放  相似文献   

11.
绿色营养型饲料添加剂——生物活性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的营养在动物营养中占重要位置。传统观点认为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就是氨基酸的营养,而且认为日粮中蛋白质必须被消化成为游离氨基酸之后才可被吸收利用。传统理论在生产实践中起一定指导作用,例如,通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但可以改善饲料中氨基酸平衡,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而且能够减少日粮中蛋白质的原料含量,降低饲料生产成本。但是,近年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单体氨基酸能够取代完整蛋白质数量是有限的。家禽和猪采食低蛋白质日粮,虽然其中添加大量合成氨基酸,但并不能取得最大生长速度和最佳饲料效率;即使给动物喂以…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日粮补充植酸酶对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及气体排放的影响。试验将600头平均体重为22.56 kg的商品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2种粗蛋白质水平(15.0%和18.0%)以及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和200 mg/kg),试验为期3周。结果:高蛋白质日粮组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而日粮添加200 mg/kg植酸酶显著改善了饲料效率(P<0.05)。日粮蛋白质水平和植酸酶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和死亡率的影响无显著交互效应(P>0.05)。无论日粮蛋白质水平如何,日粮添加200 mg/kg植酸酶显著改善了磷表观消化率(P<0.05),同时显著降低甲烷、氮和硫化氢排放量(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高蛋白质日粮可以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补充200 mg/kg植酸酶可以改善磷表观消化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 [关键词]粗蛋白质|植酸酶|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气体  相似文献   

13.
低蛋白日粮氨基酸平衡是指在不影响生长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粗蛋白质(CP)水平和添加游离氨基酸(FFAA),其优势在于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蛋白质、减少氮排泄、维持肠道及机体健康、提高猪肉品质,还可能具有代替抗生素的作用。本文从氨基酸平衡的定义、优点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这3个方面,对近年来猪氨基酸平衡模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低蛋白日粮在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肥猪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笔者进行相关试验。选择120头健康状况良好的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对照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并添加合成氨基酸的基础日粮。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低蛋白质水平日粮对育肥猪的养分消化率、血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6.59%(P<0.05)和11.71%(P<0.05)。说明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并添加合成氨基酸不会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且能够有效减少蛋白质饲料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氮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低蛋白质日粮补充合成氨基酸在肉鸡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低蛋白质日粮补充合成氨基酸对内鸡生长性能和氮排出量的影响以及应用低蛋白质日粮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添加支链氨基酸对生长前期海南猪生产性能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健康、体重为(18.10±0.67kg)的阉割海南猪公猪144头,随机分为4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6头猪,其中1个处理组为对照组,饲喂正常饲粮(21%CP),其余3个处理组为试验组,试验Ⅰ组粗蛋白质水平为18%,试验Ⅱ组为18%CP+支链氨基酸(18%CP+BCAAs),试验Ⅲ组为18%CP+2倍支链氨基酸(18%CP+2BCAAs)。预饲期为7天,正式试验期40天。结果表明:(1)生长前期海南猪在平衡饲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4种必需氨基酸的条件下,当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由21%降低到18%,饲粮中添加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使其含量达到对照组(21%组)的2倍,可以使海南猪达到正常饲粮的生产效果;(2)饲粮中粗蛋白质降低至18%时,生长前期海南猪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9.89%、11.75%和12.49%,其中以试验Ⅲ组结果最好(P>0.05),表明降低海南猪饲粮中的粗蛋白质水平,确实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降低粪便中氮...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64头生长猪,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个重复,每重复8头猪。A和B组应用4%低蛋白质日粮型预混料(补充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C和D组应用4%普通预混料;A、B、C和D组配合日粮粗蛋白分别为15.9%、14%、15.6%和13.7%。测定猪日增质量、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粗蛋白质、钙、磷、粗脂肪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生长猪前期、后期和全期,试验A组(正常蛋白质水平额外补充必需氨基酸)、B组(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6百分点再补充必需氨基酸)和对照C组(正常蛋白质水平)各组间日增质量(ADG)、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均未见差异;生长全期,A、B及C组ADG和ADFI较D组(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9百分点而未补充氨基酸)分别提高5.33%、6.51%及6.31%和1.46%、2.44%及2.68%,差异均显著。D组粗蛋白、钙和粗纤维消化率较C组分别降低10.97%、8.25%和8.43%,差异均显著。表明蛋白质水平降低1.6百分点并补充必需氨基酸的生长猪生长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未受影响,而未补充氨基酸时生长和消化则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蛋白质类饲料资源紧缺,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禽存栏量不断增加,畜禽饲料利用率低,养殖业产生的排放物造成愈加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制约着我国饲料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采用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技术可缓解以上问题,且不会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目前,此技术在单胃动物上研究较多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反刍动物因有独特的瘤胃,更适于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补充非蛋白氮和氨基酸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文章以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在猪、鸡的应用为基础,就反刍动物生理消化特点,探讨低蛋白日粮在其的适用性,并展望低蛋白日粮补充氨基酸和非蛋白氮物质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前景,这对建立反刍动物最佳营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147头体重约35 kg的健康大白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日粮,生长期(35~60 kg)和育肥期(60~100 kg)对照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4%和13.9%的玉米-豆粕型日粮;低蛋白质Ⅰ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4% 和13.0%日粮;低蛋白质Ⅱ组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4.3%和11.6%日粮。试验猪舍平均温度16 ℃。试验结果表明,在低于临界温度的猪舍温度环境下,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6%,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效率、背膘厚及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均无差异显著性影响(P>0.05)。因而,在冬季没有供暖的猪舍,考虑到降低日粮蛋白质带来的减少蛋白质饲料消耗、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6%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合成氨基酸不仅对减少饲料成本而且对降低环境污染都很必要。随着技术的改进,合成氨基酸的成本越来越低。然而单体氨基酸替代完整蛋白质终究有个极限。给猪与禽饲喂低蛋白质日粮而添加合成氨基酸以满足必需氨基酸需要,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由此看来,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或肽是必要的。猪与禽可以通过在低蛋白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或赖氨酸和蛋氨酸来达到最佳生产性能。商品色、苏氨酸和其他必需氨基酸可以购买,可以保持低蛋白水平而满足这些营养素的需要。在猪、禽日粮中添加合成氨基酸使日粮中氨基酸平衡,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氮污染而增加氮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