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拓宽云南热区咖啡主产地可再生资源咖啡壳资源利用途径,探讨咖啡壳制作"虎奶菇"菌种的可能性,为云南热区利用咖啡壳资源制作"虎奶菇"等珍稀食用菌菌种提供科学依据。以"虎奶菇1号"菌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三因素试验设计,以菌丝生长情况及菌种使用效果为评价指标,筛选以咖啡壳作为主要原料生产"虎奶菇"菌种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在9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均能正常生长,其中筛选出配方4(即咖啡壳刨花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麸皮18%、石膏1%、石灰1%)、配方7(即咖啡壳刨花棉籽壳培养基:咖啡壳40%、刨花40%、棉籽壳18%、石膏1%、石灰1%)和配方9(即咖啡壳棉籽壳麸皮培养基:咖啡壳40%、棉籽壳40%、麸皮18%、石膏1%、石灰1%)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优配方,综合评价指标与对照相差不大。经合理搭配,咖啡壳作为"虎奶菇"菌种生产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桑枝屑、棉籽壳和木薯酒精废渣为主要原料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筛选生产平菇和木耳的最佳培养配方.结果表明:配方⑧(桑枝屑42%、棉籽壳28%、木薯酒精废渣14%、麸皮(米糠)12%、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1%),以及配方⑥(桑枝屑28%、棉籽壳42%、木薯酒精废渣14%、麸皮(米糠)12%、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1%)的2个配方菌种长势最好,抗老化能力强,外观好.在这2个配方上平菇菌种的菌丝日均生长速率分别为7.77和7.34 mm/d;木耳菌种菌丝日均生长速率分别为5.19和5.18 mm/d.  相似文献   

3.
棉籽壳营养丰富,颗粒分散,所制菌种抗污染性、抗高温性好,优于麦粒、粪草和河泥菌种,因而日益受到菇农欢迎。现将制种方法介绍如下:(一)配方与堆料:配方为棉籽壳75%,干熟牛粪粉20%,尿素、磷肥、麸皮各1%,石膏2%。棉籽壳按每瓶300~350克计用量,预湿前曝晒1天,建堆前将棉籽壳用清水浇透后堆起预湿1天,然后加入上述辅料拌匀,做成宽1.6米、高1.2米、长度不小于3米的堆。堆后5~6天进行翻堆,以后每隔5天  相似文献   

4.
我省秸秆来源丰富,成本很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春进行了玉米芯和高粱壳瓶栽猴头菇配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猴头菇菌种,由山西生物所提供,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原种用棉籽壳培养基培养。栽培料设五个配方:A 主料(下同)棉籽壳87%(对照);B 和C玉米芯87%;D 玉米芯50%,棉籽壳37%;E 高粱壳50%,棉籽壳37%。各配方均加辅料麦皮10%,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相似文献   

5.
我站对疏松法养菌压块出菇进行实验取得满意效果,现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香菇菌种 Cr—02、909二种。培养料配方:木屑75%,生糠20%,黄豆粉2%,石膏2%,磷酸二氢钾1%;棉籽壳40%,木屑35%,黄豆粉2%,石膏2%,磷酸二氢钾1%。  相似文献   

6.
随着食用菌技术的普及,各地原材料十分紧缺,特别是麸皮(米糠)不仅价格高,且难买到。为此我们选用了桑蚕副产物的蚕粪代麸皮(米糠)制作菌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一)供试配方棉籽壳78%,麸皮20%(对照1);②棉籽壳78%,米糠20%(对照2);③棉籽壳78%,蚕粪20%;④棉籽壳88%,蚕粪10%;⑤棉籽壳68%,蚕粪3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1%,糖1%和多菌灵0.2%。将上述配方按常规拌料、装瓶、灭菌、接种(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金针菇高产的栽培规律,我们进行了不同品种、培养料和栽培方式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试验用金针菇品种为:“8702”(引自陕西省蔬菜所的日本菌种);“8703”(引自陕西省微生物所);“8705”(引自福建省三明真菌所)。(二)培养料配方配方Ⅰ:青杠木木屑3份,麸皮1份(按重量计)。配方Ⅱ;棉籽壳95%,玉米面3%,白糖1%,石膏  相似文献   

8.
利用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别名环柄斗菇,学名为黄白侧耳,属担子菌纲,侧耳属。秀珍菇菇形秀小、口感柔嫩、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目前杭州地区栽培规模最大的珍稀食用菌之一。栽培秀珍菇最常用的培养料是棉籽壳和杂木屑。自浙江省省委、省政府提出“蚕桑西进”的发展战略以来,杭州地区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桑园总面积已达20多万亩(1亩≈667m2,下同);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桑枝条等副产品(每年大约有12万吨),成为农村新的环境污染源。若能将蚕桑副产品桑枝条用于栽培食用菌,不仅能将桑枝条变废为宝,还能有效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促进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株杭农1号秀珍菇,由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提供。1·2试验地点时间杭州市农科院菌种站试验大棚。2008年1月上旬生产菌包,3月上旬出菇,统计前两潮菇产量。1·3试验配方6个配方:①桑枝屑10%,棉籽壳6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②桑枝屑20%,棉籽壳5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③桑枝屑30%,棉籽壳4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④桑枝屑40%,棉籽壳38%,麸皮20%,石膏1%,蔗糖1%;⑤桑枝屑50%,棉籽壳28%,麸皮20%...  相似文献   

9.
以木糖醇渣和棉籽壳为主料,以麸皮等为辅料进行不同配方栽培茶树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配方3(木糖醇渣30%,棉籽壳50%,麸皮15%,生石灰2%,石膏2%,碳酸钙1%)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茎瘤芥叶、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金针菇,筛选最佳栽培配方,拟为茎瘤芥叶的循环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金针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24%茎瘤芥叶、60%棉籽壳、10%麸皮、5%玉米粉、1%石膏;以此配方栽培金针菇,每袋产量最高为248.48g、生物学效率为88.74%,投入产出比为1∶3.30,比全棉籽壳栽培金针菇降低成本21.43%,提高毛利润16.44%。  相似文献   

11.
以棉籽壳和玉米芯为主料,进行不同配方培养料栽培茶树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4(棉籽壳45%,玉米芯30%,麸皮18%,玉米粉5%,石膏1%,生石灰1%)茶树菇菌丝浓密洁白,长速较快为3.75 mm/d,生物学转化率最高为87.5%,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2020,(4)
以纯棉籽壳+玉米芯为对照,进行添加白灵菇菌糠9个配方栽培平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菌糠20%,棉籽壳20%,玉米芯48%,麸皮10%,石灰1%,石膏1%(质量比)为试验最优配方。此配方与对照相比生物学效率无显著差异,产投比最高,为4.01。  相似文献   

13.
花生秆和棉籽壳在我国农村十分丰富。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笔者于1987~1988年进行了花生秆、棉籽壳野外袋栽香菇试验,生物学效率达到87.7%,现简介如下:(一)菌种和配方:试验在高安县锦江牛场香菇厂进行。供试菌种Cr—02。设四组培养料配方:①花生秆74%;②棉籽壳74%;③花生秆37%+棉籽壳37%;  相似文献   

14.
平菇袋墙式林间栽培增产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简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1988年秋和1989年春,我们在林间采用不同方式栽培平菇,试验表明以袋墙式栽培较好,生物效率达150%以上,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91.2%,过磷酸钙5%,石灰2%,石膏1%,尿素0.5  相似文献   

15.
小平菇不同配方及覆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平菇 ,又称姬菇、袖珍菇等 ,味美且脆嫩 ,适于炒、汤食及作火锅菜 ,深受日本和中国的上海、深圳、台湾等地广大消费者青睐 ,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高档食用菌。为了探索不同处理对小平菇产质量的影响 ,开展了对比试验 ,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来源 母种引自福建省农业大学 ,原种和栽培种用木屑、麦皮培养基培养。1 2 栽培料配方 ①木屑 78% ,麦皮 2 0 % ,红糖1% ,石膏 1% ;②棉籽壳 5 0 % ,木屑 30 %麦皮18% ,红糖 1% ,石膏 1% ,③棉籽壳 80 % ,麦皮18% ,红糖 1% ,石膏 1% ;④棉籽壳 2 0 % ,木屑60 % ,麦皮 17% ,红…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平菇生产中,对于子实体生长与培养温度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从桑椹期到子实体成熟期与温度有一定相关性,现小结如下。(一)供试材料: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94%,石膏、过磷酸钙和消石灰各2%,每50公斤料加25%多菌灵100克。采用室内大床栽培,先将棉籽壳拌水至含水量65%,堆积发酵4天,加入辅料拌匀,  相似文献   

17.
小集锦     
《食用菌》1988,(4)
用种过平菇的棉壳料制蘑菇种经笔者二年的实践证明,利用种过平菇的棉籽壳废料制作蘑菇栽培种,与同等量的粪草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萌发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生产的方法简介如下:平菇生产结束后,取无霉、无虫害的废料,经曝晒2天后堆2周,再摊开晒干备用。制作蘑菇栽培种的配方为平菇废料50%,棉籽壳(发酵处理后)或油菜壳35%、牛粪10%、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55%,pH 自然。装瓶时要装紧一点,  相似文献   

18.
陕西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棉籽壳不同配比栽香菇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是“7402”。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为:①纯棉籽壳,即棉籽壳78%,麸皮20%;②棉籽壳与青冈栎木屑(下同)以3:1配合,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20%;③棉籽壳与木屑以1:1配合,即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20%;④木屑(木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灵菇在6种栽培配方上菌丝生长速度及工厂化出菇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配方上,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子实体形状和生物学效率均存在差异。配方⑤(棉籽壳53%,玉米芯33%,麸皮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均为4.19mm/d,但产量较低,平均生物学效率仅为27.30%;配方③(棉籽壳47%,玉米芯29%,麸皮16%,玉米面6%,石灰1%,石膏1%)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最高,平均生物学效率为36.47%,一级菇成品率达88.74%。综合试验结果,配方③适宜在工厂化白灵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补肾益寿胶囊药渣、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杏鲍菇、姬菇,并测定了杏鲍菇、姬菇的主要成分,以期筛选最适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53%药渣、30%棉籽壳、10%麦麸、3.2%玉米粉、1.8%过磷酸钙、1.5%石膏、0.5%尿素、2%石灰,生物学效率为59.64%,投入产出比为1∶4.0;姬菇最适栽培配方的质量百分数为68%药渣、15%棉籽壳、10%麦麸、3.2%玉米粉、1.8%过磷酸钙、1.5%石膏、0.5%尿素、2%石灰,生物学效率为74.82%,投入产出比为1∶3.7。杏鲍菇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17.34%、粗脂肪1.52%、粗纤维8.15%、灰分5.36%;姬菇的主要成分为粗蛋白20.18%、粗脂肪1.05%、粗纤维8.36%、灰分5.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