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ycina)是草菇属中的一种木腐真菌,它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银丝草菇菌丝生长适温为25℃左右,子实体在20~25℃能正常生长,菌丝体在4~5℃冰箱中保存不失活,其生物学特性与其近缘种草菇有明显不同。我们对银丝草菇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子实体和弹射孢子进行了研究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STC Vo-1和STC Vo-5,由香港中文大学真菌遗传学研究室提供。(二)培养基制备:采用完全培养基,配方是: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蛋白胨2克,酵母膏2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维生素B0.5毫克.水1000毫升。配制的培养基置1.1公  相似文献   

2.
紫木耳原产于湖南省武陵山区,是毛木耳的一个新变种,耳片大,肉质脆嫩,营养丰富,品质优于毛木耳,适宜于中高温季节栽培.A-89是我们经组织分离获得的紫木耳新菌株,1990年在启东县圩角乡育才村用棉子壳等熟料栽培800袋,收干耳35kg多,每100kg棉子壳收17kg多.1991年江苏省已有10多个县引种栽培,现将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银丝草菇的生物学特性与栽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属木腐菌类,中温型食用菌,与一般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 比较,不仅具有生长所需温度低、色泽好以及不易开伞等优点,而且营养丰富、商品价值也高,是北方地区一年三季均可栽培的好品种。本文作者通过几年的工作,从银丝草菇 Volvarilla bomby-cina 的生物学特性、各级菌种及栽培料的较佳配方、菌种的复壮与选优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祥细的试验和研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紫木耳是毛木耳的一个变种,个大肉厚,含胶质丰富,具有黑木耳的柔软性和毛木耳的清脆性,风味独特。紫木耳属广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32℃,子实体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37℃,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抗逆性强,对原料适应性广,利用稻草栽培紫木耳的成本低、收益高,现将其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毛木耳与黑木耳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毛木耳(A. polyiricha)与黑未耳(A.auricula)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结果。制备毛木耳与黑木耳营养缺陷型单倍体的原生质体。通过电融合及再生筛选,获得了8株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的野生型融合子。这一结果对探讨远缘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有特殊风味,蛋白质含量高,菌蕾白色,不易开伞,适宜制罐。据美国菌种保藏中心主任钟顺昌教授介绍,银丝草菇是美国人喜欢食用的一种白草菇。我所于1982年从野生子实体中分离获得纯菌种,人工栽培试验得到成功,并在1983年《食用菌》第3期上作过报道。为了开发这一新的食用菌资源,使它成为人工栽培的菇类,1984年笔者对其生产性能、栽培方法及营养成分等作了进一步探索,本文主要报道袋式栽培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集毛木耳、细木耳优良特性于一体的木耳新种——大光木耳(学名网脉木耳)首次在内陆湖南发现并驯育成功。现已经过湖南师大生物系彭寅斌教授、中国食用菌协会顾问杨曙湘教授的鉴定。大光木耳属热带木耳,喜高温高湿,子实体在15—39℃可正常出耳,抗杂抗逆性强,生理结构与黑木耳相类似——没有髓层,柔毛稀而短小,蛋白质成份与黑木耳相同,而含糖量及氨基酸总量高于黑木耳、毛木耳。栽培对比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栽培表明:产量高于紫木耳,显著地高于毛木耳和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七五”攻关项目“金针菇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由省科委主持,邀请国内同行著名专家通过了鉴定。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研究,已在松口蘑、草菇等食用菌中获得到了成功,但由于金针菇生活史复  相似文献   

9.
香蕉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世界第4大粮食作物和近5亿发展中国家人口的主要粮食,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由于香蕉品种的高度不育性和多倍性,制约了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生产实践中所需抗病虫害新品种。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进行的体细胞杂交育种有望克服这些障碍。原生质体培养技术是细胞融合所必需的基础技术之一,自1984年首次进行香蕉原生质体分离研究以来,有关香蕉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和融合等方面的研究陆续开展,相继有超过10个品种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且开始了体细胞杂交研究的探索。作者就香蕉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紫木耳是一种还没有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它在分类学上仍属于毛木耳,但由于它原产于张家界这个特殊的自然环境中,以致其生物学特性方面与普通的毛木耳有较大的差异,是毛木耳的一个野生菌株。它的品质比普通毛木耳较细嫩,鲜耳颜色红褐,朵大肉厚,干品色泽和质地也较理想,商品价值介于黑木耳与普通毛木耳之间。它能在高温的盛夏进行栽培,并能适应多种代用料,可作为毛木耳中的一个品质较好的栽培品种,大力地发展和生产。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前身中南真菌研究室)成立于1963年,是一个以研究真菌为主的研究所,食用真菌是其中一个研究方面,现有30个科技人员从事这方面工作,主要任务是改革提高已生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通过细胞融合、杂交育种、不同菌株栽培评比等方法,培育或筛选出优良高产适应当地的菌株或新的品种;开发新的食用菌资源,驯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野生食用菌。1979年以前,主要研究香菇和草菇,在选育优良品种,引进国外先进  相似文献   

12.
丝状真菌的原生质体,一般是利用酶溶解细胞壁而获得的。关于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表过研究任何一种栽培食用菌的原生质体的论文。因此,我们对具有活性的草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和复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现  相似文献   

13.
1986年4月初,湖北天门县竟陵镇一食用菌专业户家的菌床废料上,长出一批野生伞菌,经我所鉴定为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bycina(见封面彩照),是湖北省新纪录。据《中国的真菌》记载,这种食用菌过去仅在河北、云南有发现。  相似文献   

14.
草菇种内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草菇种内原生质体的制备、融合和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色草菇品种V-5原生质体制备时菌丝适宜菌龄为48h,酶作用时间以3-4h为宜,白色草菇品种V-38则以培养48h及酶作用时间2-3h为宜。利用草菇不同品种间胞外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差异,检测原生质体融合再生的菌株,筛选了三个与出发菌株有明显差异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与毛木耳在自然条件下不亲和,种间杂交用常规技术很难成功。河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与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黑木耳育种课题组,运用原生质体融合这一生物技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  相似文献   

16.
紫木耳采集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分离、驯化栽培和分类鉴定,确认是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的一个新变种,拟定为毛术耳的紫色变种。为了开发利用紫木耳,我们对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有紫木耳,以毛木耳和黑木耳作对照。斜面培养基为PDA。作抗逆性能测定用的袋栽培养料为稻草66%、米糠30%,过磷酸钙2%、石膏1%、白糖1%。稻草切成3厘米长的段,用2%的石灰水浸20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备用。(一)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观察温度、酸碱度对菌丝体生长的作用,在每一培养条件下接种紫木耳和毛木耳各5个培养皿,每天测定菌落直径,并比较菌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于1988年开始推广木耳立体袋栽技术,但主要品种都属毛木耳类,如台湾黄背木耳、紫木耳817等。毛木耳产量高,抗逆性强易栽培,但商品性较差,市场消费量不大,难以大面积推广。为了选出适应新疆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黑木耳优良品种,形成商品生产规模,我们于1989~1991年对六个引进的黑木耳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菇是喜高温的真菌,要求高温高湿的生长发育条件。为了提高上海近郊7000多亩塑料大棚在夏季的利用率,我们于1984和85年的7月上旬,利用废棉进行塑料棚栽草菇试验,均获得了成功。84年栽培1107米~2,投料18500公斤,收鲜菇4962公斤;85年栽培18333米~2,收鲜菇50965公斤。现根据我们两年的实践,谈谈塑料大棚栽草菇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营养和环境条件对木耳属4个主要种类的野生菌株生长速率和生长势等培养特性的影响,明确了黑木耳、毛木耳、皱木耳、紫木耳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以及最佳碳源和氮源。  相似文献   

20.
光木耳和毛木耳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使用Novozym234酶从光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单核菌丝体中,成功地分离出高产量的原生质体;一些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及原生质体再生过程中形态学变化的观察结果。菌体的液体培养时间、缓冲液pH值和一定浓度的酶液用量与原生质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原生质体的两种再生型能在液体的CYM(Complete yeast extract medium)和固体的CYM含有0.6M山梨醇的再生培养基中观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