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团头鲂是一种野生的草食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养殖品种。 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易伯鲁等对团头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证明团头鲂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 80年代已在南方很多省、市大面积推广养殖,并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效果。北方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起步晚。 1991年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省科委“池塘主养团头鲂试验研究”科研项目,经过 4年的研究和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摸索出一套适合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殖团头鲂的高产技术,并已初具规模。池塘主养 1龄团头鲂鱼种可达 300千克 /667米 2以上,主养 2龄团头鲂鱼种和…  相似文献   

2.
池塘主养团头鲂鱼种高产技术为适应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需要,我们于1990~1991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通过省级验收、鉴定,19.59亩水面,总净产鱼种13134kg,平均亩净产鱼种670.04kg,其中团头鲂亩净产397.5...  相似文献   

3.
《水产科技情报》1985,(6):28-28
上海水产学院养殖系池塘养鱼教研室承担上海市科委于1983年下达的上海地区池塘综合养鱼大面积高产试验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与上海市水产养殖总场和淀山湖水产养殖联营场协作,进行配合饲料养鱼高产及饲养管理措施的研究,要求以放养青鱼、草鱼、团头鲂为主的鱼池亩产达到2,000斤;采用小规格鱼种、低放养量的鱼池亩产达到1,500斤。(二)与崇明县水产局协作,  相似文献   

4.
王金梁 《淡水渔业》1994,24(5):20-21
三角鲂与团头鲸养殖对比试验王金梁(浙江省富阳市鱼种场)团头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湖泊中特有的野生种类,1960年开始池塘驯养,1964年在国内推广饲养。三角鲂分布在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其池塘驯养工作目前在我省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是我国淡水养鱼的主要养殖对象,具有食性广、生长快、肉味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在北方地区其养殖周期通常为三年,为缩短养殖周期,将三年上市改为两年上市,必须当年培育大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即是夏花当年培育成规格12~15cm、体重30克以上的鱼种。要获得团头鲂高产和大规格须掌握其养殖技术。现介绍以团头鲂为主的大规格一龄鱼种高产培育方法。 1.施足基肥,肥水下塘。团头鲂夏花入池  相似文献   

6.
为大幅度调整新县水产养殖结构,提供大量优质鱼种,我们于2000年2月底在香山渔场进“二龄团头鲂鱼种高产养殖试验”。经过精心养殖,科学管理,达到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新县香山水库渔场池塘2口,总面积为3335m2,水深1 5m,底泥厚20cm。池塘避风向阳,保水性能较好,灌排水方便。每口塘配有3kW叶轮式增氧机1部,水源引用上游水库水,水质较好。在放养前第10天排干池水,用225g/m2生石灰清塘消毒。1 2 鱼种放养2000年2月28日至3月2日,鱼种用3%的食盐水消毒后在池塘上风处缓慢放入池塘。其中团头鲂占70%,鲢鳙占20%(鲢占60%),…  相似文献   

7.
王金梁 《科学养鱼》1994,(10):21-21
三角鲂与团头鲂养殖对比试验总结三角鲂和团头鲂是鲤科鳊亚科鲂属中的二种经济鱼类。团头鲂原产地是湖北省的梁子湖,1960年开始池塘养殖,1964年始在国内推广。三角鲂分布钱塘江中下游水系,以杭州、富阳、兰溪等地为多。三角纺池塘驯养工作在我省目前刚起步.为...  相似文献   

8.
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鲂属,俗称“鳊鱼”。具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团头鲂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及商品鱼养殖技术的突破,该鱼已发展成为淮安等地优良水产品种。为促进团头鲂养殖业健康发展,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以渔业科技入户为契机,将“团头鲂高效养殖成套技术示范”作为一种新的养殖技术,向广大示范户推广。现将团头鲂大规格冬片鱼种池塘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存琳 《科学养鱼》2006,(10):24-25
乌鳢一年两季养殖是指上半年养殖成鱼,下半年培育鱼种,达到成鱼、鱼种双丰收。2005年2月至12月,怀远县芡河渔场在芡河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在一口面积为1亩的小池塘进行了乌鳢一年两季高产养殖,取得成功。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头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屈文俊,陈万光,祖恩普(河南省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471000)团头鲂是一种优良淡水养殖品种。在传统的养殖结构中,一般被搭配利用,生长潜力没有充分发挥,产量和效益也没有体现出来。1995年,洛阳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打破四头鲂传统养殖...  相似文献   

11.
乌鳢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立康 《淡水渔业》1995,25(5):38-40
乌鳢高产养殖试验娄立康(杭州市西湖地区农业局)近年杭州西湖地区推广专塘养殖乌鳢的生产技术,即冬片鱼种养成和当年夏花鱼种养成。鱼种经6—7个月的养殖,亩产均超过500公斤。现将此二种养殖技术分述如下。一、当年夏花鱼种养成技术1.池塘与设施池塘为小土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池塘养鱼投入产出比较低的局面,我们于2000年7月-11月在郑州水产苗种繁育中心进行了池塘养殖团头鲂鱼种稀养高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为郑州水产苗种繁育中心的4号池,面积为6.47亩,水泥护坡,池底较平坦,保水力较强,水位1.5m。水源为地下水,水量充足,水质偏碱性、清新无污染。池塘配备1.5kw叶轮式增氧机1台。2苗种投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草鱼“三病”和出血病来势凶猛,让广大养殖户大伤脑筋。荥草鱼是荥阳水产良种场在三十多年人工繁育四大家鱼的基础上,用草鱼做母本、团头鲂做父本,自主研发的一个新品种。荥草鱼头尾象草鱼,身体侧扁象武昌鱼,其具有草鱼的生长速度和武昌鱼的抗病能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认为该品种具有前瞻性。2003~2006年,我们进行了鱼种、成鱼的池塘养殖对比试验,同时,2006年也进行了水库网箱养殖荥草鱼的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松浦镜鲤是由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黑龙江水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鲤鱼养殖新品种,作为适宜推广的选育种,吉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010年开展了松浦镜鲤池塘培育鱼种技术的试验,试验在昌邑区桦皮厂渔场进行,试验池塘3个,面积为两个5  相似文献   

15.
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我县华澳水产养殖公司在县水技站的指导下,开展了池塘乌鳢养殖高产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5口,编号为1#、2#、3#、4#、5#,面积共6.8亩,每口塘面积为1.1~1.6亩,池深1.8~2.0米,池底为沙壤土,塘底平坦、少淤泥。水源为溪流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2.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每亩用125千克生石灰对水全池泼洒。在池四周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作为乌鳢的隐蔽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6~1/5。3.鱼种放养2…  相似文献   

16.
针对草鱼鱼种病害多、难防治的特点,2010年山东省莱芜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在雪野水产良种场,采用高水位池塘,按照健康养殖“五项制度、两项登记”的要求,实行封闭式养殖,培育草鱼鱼种,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益。现将养殖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团头鲂具有病害少、易捕捞、繁育简便、成活率高等特点,且因为其肉质鲜美,市场价格较高。已成为广大养殖户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我们于2010年在池塘采用配合投饵为主、辅以施肥的方法,进行池塘培育团头鲂鱼种高产试验,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青鱼养殖高产模式,提高常规水产品养殖效益,促进高效渔业规模化发展,无锡市锡山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鹅湖镇无公害水产基地进行了池塘主养青鱼高产高效试验,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文辉 《水产养殖》2009,30(6):17-18
甘肃永靖县属高原地区,平均海拔2000m,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多年来池塘养殖主要以鲤鱼为主。近几年来,养殖效益连年下滑,而养殖团头鲂的成本低于鲤鱼,市场需求量大,成为替代鲤鱼的当家品种。而优质大规格团头鲂鱼种,严重短缺,外地调运成活率低,成本高,为了解决鱼种自给,于2007年进行了团头鲂鱼种池塘高密度养殖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主养1龄团头舫鱼种和2龄团头鲂养成的高产试验,研究了团头舫和配养品种的放养密度、饵料配方、水质管理、投饵方法等技术。结果:1年育成大规格鱼种,2年养成商品鱼,团头鲂养殖周期由3年缩短为2年,平均每亩净产团头鲂鱼种397.50kg,平均尾重33.97g;平均每亩净产团头舫成鱼461.02kg,平均尾重347.3g。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高产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