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高海拔山地风电场的建设极易形成山体坡面,加剧水土流失,通过水土保持监测,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有效促进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落实。结合贵州高海拔山地风电场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分析评价了监测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监测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展开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和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分析贵州山地型风电场环境特征,建设工程土壤侵蚀特征的基础上,对贵州山地型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同时段及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旨在为贵州山地型风电场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风电场通常位于高海拔山地区,水土流失风险高、危害大,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以江西省吉安市华润峡江玉峡风电场工程为例,从扰动面积、水土流失、挖填方量等方面分析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探讨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和防治重点。结果显示:风电场风电机组区和道路工程区是新增扰动面积和水土流失量的主要区域,也是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应在施工期第1年布设完毕,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单台风机挖填方量、造成的水土流失均小于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表明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挡土埂和挂网喷播植草是两种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可为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产业,其建设过程将不可避免地对原地表、植被和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同步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景观修复措施是风电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湖南某风电场工程为例,基于生态景观原理,结合工程区环境状况对山地风电场工程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的设计思路、原则及方案可供从事山地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地风电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施工人员水土保持意识不强,野蛮施工,组织管理及监管不到位等,容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通过分析山地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江西做好山地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风电场工程作为一种开发建设项目新的建设形式,在其建设过程中扰动和破坏地表及原生植被,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通过对宁夏丘陵地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为该地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岑溪大隆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建设内容、水土流失特点,综合考虑了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按照预防保护与治理并重、工程与植物措施并举的原则,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并通过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和建成后的水土保持效益分析成果,验证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对于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作用,为华南地区山地风电场工程建设时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事实依据,为区域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沿海风能开发前景广阔,近些年逐步进入风电开发的高峰期,风电建设中场内道路挖填、风机场施工等扰动剧烈,在沿海大风及暴雨侵袭下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已成为沿海风电开发的环境关注重点。国电电力宁波穿山风电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重视水土保持设计,规范过程管控,积极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成效显著。根据宁波穿山风电场工程实践,对沿海山地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业内对风电场工程的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体系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但由于各个地区不同岩性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有各自独有的特征,故而在防治水土流失时所采取的措施也不能千篇一律。以湖南省3个不同岩性地区的风电场工程为例,探讨了不同岩性条件下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省坝上风电场建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风电场建设区水土流失特点、分区、防治重点及植被恢复措施。结果如下:风电场建设区水土流失特点为风电场工程的特殊性与坝上水土流失特征的相互耦合的表现;风电场建设区水土流失特点表现为点状与线状侵蚀并存,风蚀与水蚀共存,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植被恢复难度大,土石方量较小、弃渣相对较少,水土流失重点在施工建设期等;风电场建设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来自升压站、风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道路区、集电线路区和弃渣场等6个区域,不同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和防治重点各有侧重;坝上风电场建设区的植被恢复可采取封育恢复自然植被,清理表土集中覆盖、利用土壤种子库恢复植被及人工植被建设3类途径。  相似文献   

11.
山地型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风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大量风电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可以调整区域能源结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但如果不注重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而且会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风电场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具有多种侵蚀形式并存、扰动地表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土壤侵蚀集中在施工期等特点。分析总结了山地型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要结合同类工程现场调查,综合确定风机区、道路区等直接影响区的范围;有关风速的介绍不能照搬当地气象站收集的资料,要查阅主体设计报告中工程区的近地面风速;项目土石方平衡要结合工程实际分区进行计算;在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中要考虑对风力侵蚀的监测等。  相似文献   

12.
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绿色资源,是构建生态文明、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的深化调整,风能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山区、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集中发生的区域[1],因此在山区建设风电场由水土流失因素触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视。本文以云南大理某风电场为例,阐述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水土保持防治对策建议,为更好地防治山区水土流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酒泉市戈壁荒漠区的9个已建成的典型风电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该项目的工程性质、占地面积、挖填方量及施工工艺等资料,应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分析和评级方法,计算了戈壁荒漠区风电场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建立了国内荒漠戈壁区风电场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众值范围。通过计算得出,戈壁荒漠区风电场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为0.314 0。  相似文献   

14.
福建海岸风电场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进行风电场工程的水土保持损益量化分析,对福建省13个海岸风电场进行了水土流失影响指数的计算和研究。在计算中,按照单位产能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进行了修正,得出海岸风电场水土流失影响指数参数值,并分析了地形对指数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建议,以期为海岸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需引起高度重视。以山东莒南风电场项目为例,指出该风电场水土流失具有点状与线状侵蚀并存、受风力和水力侵蚀共同作用、植被破坏点多且面积广、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等特点,并依据项目区地形、气候特征和各项目分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植物、临时措施,以期为我国同类地区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减轻风电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以江苏盐城某县150 MW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平原地区风电工程施工的特点,重点分析了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措施设计及落实情况,并依据该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探究了平原区风电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要点,以期为江苏平原地区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施...  相似文献   

17.
山地茶园水土流失及生态调控措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近年来随着山地开发热潮,大面积的山地被开发成茶园.茶园的开发加剧了山地的水土流失,大量肥沃表土的流失降低了茶园的经济效益.2003年福建省茶园水土流失面积高达6.35万hm2,占山地开发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2.73%.占茶园总面积的比率高达46.62%.以乌龙茶之乡安溪县为研究区,在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开垦茶园、不同开垦年限、不同耕作方式和山地茶园不同部位水土流失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开垦茶园水土流失较严重;3 a生以下茶树的茶园土壤侵蚀显著高于5 a生茶树的茶园;茶园的顺坡种植会加剧茶园的水土流失;山脚的茶园土壤侵蚀最严重,其次是山顶茶园,而山腰茶园土壤侵蚀最轻.根据山地茶园各种情况下水土流失状况,提出对新建茶园应进行铺草覆盖或间种绿肥,提高茶园的覆盖度以降低茶园水土流失;改梯壁锄草法为割草覆盖;在山地茶园内合理设置排灌工程等相关措施,为从整体上治理茶园水土流失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风电场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5年来,世界风能市场每年都以40%的速度在增长。风电的优势在于发电能力每增加1倍,成本就下降15%。与大多数开发建设项目相似,风电场的建设也会对环境产生一些影响,如对地表的扰动破坏及水土流失的发生,这种影响相比于火力发电还是比较轻微的,并且通过积极的预防与治理这种影响是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结合对辽宁省内已建、在建风电场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特点,并参考水土流失治理比较成功的风电场工程,归纳了一些在风电场建设时比较可行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风电场工程的水土保持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近年来我国风电工程发展迅猛。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扰动地表,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在分析风电场建设水土流失特点和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的基础上,以原平市某风电场为例,提出了分区应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环鄱阳湖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电力事业发展中来。江西省风能资源富集于鄱阳湖区域,在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壤及植被造成一定的扰动和破坏,人为加剧水土流失。如何解决好风电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概述了风电场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吉山风电场工程为例,结合项目区具体特点,分区合理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