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氮、磷、钾耦合效应对杂交棉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产量建立施肥模型.[结果]氮、磷、钾不同配比对棉花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不足或过量都造成产量下降,其中氮素对棉花生长影响最大.膜下滴灌氮、磷、钾与产量三元二次方程为:Y=4 382.22+5.456 N+1.937 P+6.823 K+0.013 84 NP-0.009 24N2-0.307 5 P2-0.027 72 K2.由模型方程得到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383.26、117.76和123.07 kg/hm2,其产量为5 961.8 kg/hm2.[结论]氮、磷、钾合理的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基施钾肥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需钾肥较多的作物,只有氮、磷、钾的均衡供给才能确保棉花生长发育协调,稳产高产.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舞钢市棉区推行"稳氮增磷"施肥技术,基本不施钾肥,加之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使土壤中的钾素消耗加快,出现氮、磷基本稳定或稍升,钾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供给棉花吸收的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导致病害加重,出现大面积早衰,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棉花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河北农业科学》2007,11(4):15-15,17
综述了棉花的需肥特性和棉花氮、磷、钾、硼肥的营养特性,提出了根据棉花田土壤肥力状况和产量目标确定棉花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检测2020年在新疆阿拉尔市九团阿瓦提县新引进的4种不同棉花品种的产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各生育期内叶片总氮、磷、钾的含量,分析棉花所吸收的养分与其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高棉花产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4个棉花品种各生育期内的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均呈现为氮>钾>磷,且在不同生育期内氮、钾含量波动较大,因此在棉花种植生产过程中应着重注意氮、钾肥的施用;此外,根据棉花产量与不同生育期叶片内氮、磷、钾含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发现,苗期和初蕾期棉花氮、钾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盛蕾期棉花氮、磷、钾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养分的供给和吸收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棉花生长的各阶段要合理追肥,确保养分供应。  相似文献   

5.
为使氮、磷、钾施肥利用率提高,进行了肥料增效剂配合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条件下,加施肥料增效剂能提高稻谷产量3.69%;植株的每蔸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均有所增加,生物产量增加;对氮、磷、钾吸收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木瓜施氮、磷、钾肥试验,初步掌握了木瓜氮、磷、钾的合理用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了解了土壤养分状况与氮、磷、钾施用量对木瓜产量的影响及木瓜产品中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对开展木瓜大面积施肥和木瓜配方施肥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制约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是氮素,其次是钾素,磷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最小。水稻增施氮、磷、钾肥均能增加每100 kg籽粒氮、磷、钾的吸收量,且配方施肥处理氮、磷、钾吸收量均低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素配方施肥处理的干物质生产效率、养分稻谷生产效率、收获指数和吸收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棉花优质高产。棉花科学施肥应遵循如下原则:即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大量元素(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以产定肥和因土施肥相结合。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具体施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连续5年在鄂东灰潮土上进行了旨在获得棉花高产优质的氮、磷、钾、硼、锌合理施用技术的试验,建立了单因子的施肥数学模型,总结出了因土质、因品质、因气候、因管理而定性、定量、定时、定法的、因、四定”的棉花高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喀什棉田氮磷钾化肥最佳用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在喀什噶尔河流域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氮、磷、钾化肥最佳用量及其配合比例,提高化肥利用率,进行了喀什棉田氮、磷、钾化肥最佳用量试验,为棉花平衡施肥积累资料和经济合理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棉花的配方施肥,就是根据棉花生育特性和需肥规律,根据本地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对棉花产量水平的要求,施入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肥料,使土壤中有效养分处于平衡状态并符合棉花需肥要求。棉田氮、磷、钾的比例一般以1∶0.8∶0.6为宜,配施锌、硼等微量元素则效果更佳。实施配方施肥技术,将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按棉花生长发育的需要进行优化配置组合,棉农只要根据自己的产量要求,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就能达到预期目的。以667平方米产棉花(皮棉)100~125千克为目标,要求棉田有机质含量为1%~1.2%,同时施用有机肥4000~5000千克,施纯氮15千…  相似文献   

12.
研究阿克苏市棉花氮、磷、钾肥利用效率,进而指导阿克苏市棉花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以棉花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无氮、无磷和无钾4个处理,在收获期对棉花株高、单铃重、产量、含水率、含杂率、收获指数、氮磷钾利用率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年亩施65kg尿素、20kg重过磷酸钙和20kg硫酸钾能提高阿克苏棉花株高、平均单铃重、产量和收获指数,降低了含杂率和含水率;棉花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40.4%、 19.1%和 43.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硝酚钠(CSN)与胺鲜酯(DA-6)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复硝酚硝与胺鲜酯分别和化肥复配施用,采集棉花2叶期、4叶期、6叶期各20株,测定棉株鲜重,干重,以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计算棉花3个时期的干物质比、氮吸收率、磷吸收率、钾吸收率,与CK相比较,分析复硝酚钠与胺鲜酯对棉花肥料吸收率的影响。【结果】复硝酚钠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0.76%、0.87%和10.4%。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8.5%、2.34%和24.8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31.14%、5.33%和35.56%;胺鲜酯和化肥复配施肥后棉花对肥料的吸收率在2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8.31%、0.85%和9.25%。4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11.51%、1.48%和15.66%。6叶期时氮、磷、钾吸收率分别提高了27.11%、4.49%和30.31%。【结论】复硝酚钠与胺鲜酯与化肥复配施用,对棉花化肥吸收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棉花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与需求规律,探明各种养分的需求量及其比例,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锰、硼、锌、硫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的一套施肥技术体系。开展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量的同时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1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棉花施肥应遵循施肥基足、培肥地力、重施花铃肥和根外  相似文献   

15.
为使氮、磷、钾施肥利用率提高,进行了肥料增效剂配合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条件下,加施肥料增效剂能提高稻谷产量3.69%;植株的每蔸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均有所增加,生物产量增加;对氮、磷、钾吸收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在喀什地区开展棉花测土配方施肥成功的基础上,以棉田土壤测试和棉花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棉花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喀什地区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以期为棉花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川丹参对氮、磷、钾的吸收及转运规律,为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2019年7月15开始至翌年2月15日,每月采集并测定川丹参不同部位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磷、钾含量,分析川丹参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对氮、磷、钾的累积量和累积速率。【结果】7月中旬至9月中旬,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逐渐增加,并主要存储在地上部分;9月中旬之后,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减少,地上部分的氮、磷、钾元素大量向根部转运,促进根部迅速膨大。【结论】7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川丹参最佳施肥阶段,此时施肥有助于后期川丹参根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 通过肥料三因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用量对棉花生育生状及产量的影响,提出氮,磷钾的适宜用量和最佳配方比列,结合棉花测土优化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参数,提高肥料利用率,探素棉花生产中最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为我县棉花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施肥与不施肥处理情况下,半湿润偏旱区春谷子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在供试土壤条件下,施肥可明显提高春谷子产量、干物质累积量、体内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施肥或不施肥,春谷子地上部干物质的累积量随生育期呈典型"S型"曲线增长,其中抽穗灌浆期为累积高峰期,占总累积量的50%左右;植株氮含量随生育期呈曲线下降趋势,整个生育期植株含磷量呈"W型"变化,植株含钾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拔节期;植株氮、磷、钾累积吸收量随生育期的延长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各生育期相对累积吸收比例,施肥与否差异不大;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1%~3%,拔节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0%、20%、37%,是钾素吸收的高峰期,孕穗期约占22%、21%、34%,抽稳灌浆期约占43%、53%、23%,是氮、磷吸收的高峰期,籽粒形成期约占3%~5%;不论施肥与否,地上部氮、磷、钾累积吸收量与干物质累积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植株氮、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营养液培养研究钾营养对棉花氮、磷、钾分配和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营养液中钾的水平,能促进棉花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利用,促进氮、磷、钾向地上部分的运转,同时,有利于棉花内源玉米素、赤霉酸和吲哚乙酸的合成、运输和代谢.棉花内源玉米素、赤霉酸和吲哚乙酸在各器官的分布在不同K水平下呈现规律性,玉米素:叶>根>茎,赤霉酸:叶>茎>根,吲哚乙酸:茎>叶>根.在钾营养下,棉花内源玉米素和赤霉酸与氮、磷、钾素的总吸收积累量相关性不明显,只有内源吲哚乙酸与氮、钾吸收总积累量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180和0.9769(n=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