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动物中提出环磷酸腺苷(cAMP)第二信使概念后,人们在研究中确认了另一种胞内信使--钙离子(Ca2 ),二者共同作用,调节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本文从细胞信息转导途径入手,阐述了细胞信息转导过程中的各种调控因子及相关途径,并对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Ca2 信息转导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朱越雄 《中国家禽》2002,24(12):9-10
在乳酸发酵中添加蛋壳粉、CaCO3、CaHPO4、Ca3(PO4)2,并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检测其中Ca^2 含量。结果表明,各种钙源均要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发酵液中的Ca^2 含量,其中添加CaCO3后发酵液的Ca^2 含量达到最高,蛋壳粉次之,且蛋壳粉对发酵液中Ca^2 的相对增值最显著。同时发酵液中pH及Ca^2 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现出动态变化,Ca^2 含量还与发酵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10种血清型腺相关病毒(AVV)在哺乳动物子宫原代细胞中的转导情况并筛选出转导效率高的血清型,通过酶消化法获取哺乳动物子宫上皮和基质细胞、Real-Time PCR测定病毒滴度以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技术探究其转导效率。结果显示,10种血清型在小鼠子宫上皮细胞中,AAV-DJ可转导;在小鼠子宫基质细胞中的转导效率为AAV-DJ>AAV1、AAV2、AAV5>AAV9。在兔子宫上皮细胞中的转导效率为AAV5、AAV-DJ>AAV2>AAV9;在兔子宫基质细胞中的转导效率为AAV-DJ>AAV1、AAV2、AAV5>AAV9。在猪子宫上皮和基质细胞中的转导效率为AAV-DJ>AAV2、AAV5>AAV1。在人子宫基质细胞系中的转导效率为AAV-DJ>AAV2、AAV9>AAV1、AAV3>AAV8。综上所述,在转导哺乳动物子宫上皮细胞时,AAV-DJ、AAV5和AAV2效果较好;在转导哺乳动物子宫基质细胞时,AAV-DJ、AAV2、AAV9、AAV5、AAV1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牛磺酸对泥鳅、麦穗鱼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磺酸是一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含硫氨基酸,又称牛胆碱、牛胆素,相对分子质量小,无抗原性,各种给药途径均易被吸收。国内外对牛磺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有调节细胞渗透压、稳定细胞膜、维持细胞Ca^2+稳态和清除氧自由基等广泛的细胞保护作用,它还是调节神经系统、各种组织、细胞等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近年来,人们对牛磺酸的营养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进行了不少研究与开发,发现牛磺酸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解除疲劳,也作为体内的抗氧剂,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前景比较广阔。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integrin)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负责细胞内外信息的交流和转导。整合素在哺乳动物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如免疫反应,细胞粘附与迁移,组织形成及修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与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也密切相关。整合素在昆虫新陈代谢过程的多种生理生化反应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按蚊(Anopheles gambiae)、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以及家蚕(Bombyx mori)等昆虫中的整合素已相继被鉴定,已有的研究显示整合素在昆虫的先天免疫,尤其是细胞免疫中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家蚕血细胞系BmHc对脂多糖(LPS)和20-羟蜕皮酮(20E)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家蚕的细胞信号转导及外源基因在家蚕血细胞中的表达,用TC-199培养基建立起一个血细胞系BmHc。BmHc细胞系由原血球、小球细胞、颗粒细胞和浆细胞等血细胞组成,细胞倍增时间约30 h。脂多糖(LPS)刺激血细胞合成抗菌蛋白和多肽,启动细胞吸收Ca2+参与细胞的增殖。用Flu-3 AM处理细胞30 min并结合TCS-SP2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对Ca2+的分布、定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Ca2+主要分布在原血球和颗粒细胞的膜表面,但有部分荧光分布深入到原血细胞核,显示细胞核参与了钙信号的转导途径。同等条件下,用20羟蜕皮酮(20E)处理仅可见轻微的荧光反应。LPS激发并打开了细胞膜上的Ca2+通道,引起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在培养基内加入20E引起的Ca2+浓度变化相对较小,因此,20E不是细胞膜上Ca2+通道的有效激发剂。  相似文献   

7.
NO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O对不同细胞的凋亡影响不同。NO诱导凋亡可通过氧化应激、干扰能量代谢、直接损害DNA、激活多聚ADP-核聚聚合酶或使胞液Ca^2 调节紊乱。另一方面,通过cGMP依赖途径,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降低半胱天冬酶活性等,NO也可以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血症中自由基生成增多。自由基可攻击酶活性部位,使酶蛋白发生结构重构,形成新的聚合物,使原来酶活性丧失或改变。Ca^2+-ATP酶是红细胞膜上的蛋白之一。Ca^2+是细胞内第二信使,在细胞外信号传递以及放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细胞钙超载与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损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宿主细胞损伤与钙超载的关系,采用组织定量检测、Von Kossa钙染色、焦锑酸钾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对使用和未使用钙离子阻断剂的E.tenella感染鸡盲肠组织的细胞沉积钙、ATP酶、磷脂酶A2(PLA2)、游离脂肪酸和盲肠上皮细胞游离Ca^2+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动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鸡患柔嫩艾美耳球虫病过程中,宿主细胞内钙和游离Ca^2+明显增多(P〈0.01),并随盲肠损伤加重而增加;(2)在发病过程中盲肠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总ATP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感染严重期显著低于不感染对照组(P〈0.01);(3)钙超载盲肠组织的PLA2活性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升高(P〈0.01),表明钙超载是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一个重要损伤机制;(4)硝苯地平可以阻止Ca^2+内流,减少宿主细胞内游离Ca^2+,减轻宿主细胞的损伤,在本病发生的早期盲肠损伤较轻时,对鸡有一定的保护力,但随着疾病的发展,其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介导的TAT蛋白核心肽PTD的跨膜作用,测定目的蛋白的转导效率,试验以pET28a-PTD-GFP质粒为模板,设计含LHRH基因序列的特异性PCR引物,经PCR扩增后双酶切,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在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超声破碎后进行硫酸铵梯度沉淀,取上清液用Phenyl-HP疏水层析柱和Q阴离子交换层析柱纯化,将纯化后的目的蛋白加到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中,观察转导情况,分析目的蛋白浓度对转导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目的基因LHRH-PTD-GFP,并成功构建出重组质粒pET28a-LHRH-PTD-GFP,在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成功诱导表达出目的蛋白,经Phenyl-HP疏水层析柱和Q阴离子交换层析柱成功纯化出目的蛋白,在荧光显微镜下HeLa细胞内显现明显的绿色荧光,经分析转导效率与目的蛋白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96 6,决定系数(R~2)为0.937 8。说明LHRH介导的TAT蛋白核心肽PTD具有很好的跨膜特性,转导效率对目的蛋白浓度具有依赖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目的蛋白浓度的增加转导效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miRNA在配子发育和受精中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泌体(Exosomes,EXs)是一类膜状结构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携带大量的生物活性调节分子进行细胞间信息转导。EXs携带的miRNA在配子发生、发育和受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对EXs中的miRNA在卵母细胞和精子成熟以及受精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猪血小板反应蛋白3(thrombospondin 3,THBS3)在PRV复制中的功能,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THBS3基因缺失的PK-15稳定细胞株。首先,根据THBS3基因序列和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设计并合成2对sgRNA序列,退火后连接到Lenti-CRISPRv2慢病毒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T)获得重组慢病毒,收集细胞上清并离心去细胞碎片后转导PK-15细胞,进行嘌呤霉素筛选获得THBS3敲除的PK-15细胞株;将重组病毒rPRV-GFP接种至野生型和缺失型细胞评价病毒复制差异。结果显示,表达sgRNA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收获的慢病毒转导细胞后通过筛选获得1株无THBS3蛋白表达细胞株(PK-THBS3-KO),通过测序发现外显子3有1个碱基的插入;感染试验显示,THBS3基因缺失后抑制了PRV复制。结果表明,通过CRISPR/Cas9系统成功构建了PK-15的THBS3基因敲除的稳定细胞株,PRV感染试验显示基因缺失后抑制了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ery virulent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vvIBDV)JM-1/10株VP2基因克隆至pcDNA-3.1(+)启动子CMV之后,随后将CMV-VP2基因序列一同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质粒 pFastBacTM Daul中构建了pFast-CMV-VP2。将pFast-CMV-VP2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筛选出重组质粒Bacmid-CMV-VP2。用 Bacmid-CMV-VP2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杆状病毒vBac-CMV-VP2。将该重组杆状病毒转导BHK-21细胞,48~72 h后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到VP2蛋白具有特异性荧光;样品经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目的蛋白得到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重组 vBac-CMV-VP2 既能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也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内,是哺乳动物细胞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可将细胞表面信号刺激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与细胞增殖、存活、分化、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在机体发生热应激时,MAPKs信号途径被激活,调控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功能变化。作者综述MAPKs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机制和生物效应,重点阐述了MAPKs通路与热应激反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Toll样受体(TLRs)为模式识别受体的一员,是介导天然免疫及病原体信号转导与细胞活化信号转导的重要跨膜信号传递受体。研究发现许多负向调节蛋白通过靶向TLR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干扰信号转导途径中连接复合体形成、泛素化降解信号通路中接头蛋白、转录调控等不同方式负向调控TLRs信号通路,及时抑制TLRs信号,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论文就TLRs信号转导途径及其负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蝙蝠是许多新发人兽共患病病毒的自然储存宿主,由于缺乏蝙蝠细胞系,只能利用其他哺乳动物细胞系来分离蝙蝠病毒,因此成功分离的几率较低。为建立稳定的蝙蝠细胞系,本研究利用胰酶消化法培养东亚水鼠耳蝠(Myotis petax)的胎儿原代肾细胞。利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转导法将SV40 LT抗原基因转导入蝙蝠胎儿原代肾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LT基因整合和表达的阳性细胞,并进行连续传代培养。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导的细胞中有SV40 LT基因的整合和表达。转导细胞在软琼脂中培养不能够形成克隆,表明其未发生癌性转化。对第33代的转导细胞进行单细胞克隆,获得了3个衍生的细胞系,其中Mp-Ki03细胞系已培养至第60代。病毒感染试验表明蝙蝠西江病毒和蝙蝠轮状病毒均可以感染该转导细胞系。本研究通过SV40 LT抗原建立了永生化的蝙蝠胎儿肾细胞系,并且该细胞系对蝙蝠病毒易感,对分离与鉴定蝙蝠病毒以及研究病毒感染蝙蝠细胞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坪草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7,自引:17,他引:30  
对近年来草坪草逆境生理研究进行了综述。逆境下草坪草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Fv/Fm)降低,生长受抑制,草坪质量下降;保护酶活性降低,导致膜脂过氧化,细胞膜受伤害;耐逆性强的草坪草品种能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因而受逆境的伤害较小。ABA(脱落酸)、细胞分裂素、Ca^2 以及逆境锻炼等能提高草坪草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7,(2):218-223
采用融合PCR方法将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基因和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病毒(HSV-1)VP22蛋白转导域串联得到Cap-VP22基因,将其插入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Dual构建pFast-Cap-VP22重组转移载体,通过转化含有Bacmid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3种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含Cap-VP22基因的重组穿梭质粒rBac-2Cap-VP22。重组穿梭质粒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通过PCR、间接免疫荧光(IFA)、电镜观察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含双拷贝Cap-VP22基因的杆状病毒载体,IFA证实重组蛋白在Sf9细胞中获得正确表达,与PCV2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细胞上清中的目的蛋白可装配形成直径约17nm的病毒样颗粒(VLPs);表明C端融合VP22蛋白转导域序列并不影响Cap蛋白的组装。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安全、高效的PCV2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细胞受到刺激时可产生细胞因子,但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并没有激酶活性,所以细胞因子如何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是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JAK-STAT(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的发现解决了胞浆区不含蛋白激酶活性的细胞因子如何转导信号这一难题,JAK-STAT是一条极其快速的从细胞外到细胞核的信号转导通路,是一条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研究发现,JAK-STAT信号通路与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对JAK-STAT的研究成为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就JAK-STAT信号通路的基本结构、激活及转导过程及其在动物营养方面取得的进展作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20.
Morimoto  杨舒黎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6):I0015-I0015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哺乳动物日粮的重要组成成分,众多研究结果证实,n-3 PUFA在人类的生长发育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中发挥有益的作用。线虫是少数几种能产生亚油酸(LA,18∶2n-6)和-亚麻酸(ALA,18∶3n-3)2种必需脂肪酸的动物之一。这些必需PUFA是由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在脂肪酸去饱和酶作用下连续去饱和转化而成。将线虫△12和n-3脂肪酸去饱和酶的cDNA编码序列分别放置在真核启动子控制的后面,同时通过腺病毒转导转入到HC11鼠的乳腺上皮细胞。结果发现,来自于转导细胞的磷脂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了MUFA与PUFA、n-6与n-3脂肪酸比率,同时MUFA和花生四烯酸(20∶4n-6)含量显著下降,但亚油酸(LA)、-亚麻酸(AL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必需脂肪酸含量增加;此外,转导细胞甘油三酯的脂肪酸组成同对照组相似,很少受到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了线虫脂肪酸去饱和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功能。这些脂肪酸去饱和酶如果能在反刍动物体内表达,或许可以弥补瘤胃微生物氢化作用对反刍动物产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有望发展成为新型的、来自陆地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