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25、50、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牛至香酚,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相同体积的橄榄油,每日1次,连续14 d.第15天时,牛至香酚试验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8 mg·kg~(-1)脂多糖(LPS),6 h后采集脾脏组织,用qRT-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TNF-α、IFN-γ、IL-6、IL-10、IL-1β)、NF-κB及核转录因子(T-bet、GATA-3)mRNA的表达量,研究牛至香酚对LPS所致的免疫应激小鼠脾脏细胞因子及核转录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TNF-α、IFN-γ、IL-6、IL-10、IL-1β、NF-κB、T-bet mRNA的表达量提高(P<0.01),GATA-3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牛至香酚低、高剂量组IL-1β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IL-6、TNF-α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1、P<0.05),低、中、高剂量组IFN-γ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NF-κB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组T-bet mRNA的表达量降低(P<0.05),中剂量组GATA-3 mRNA的表达量提高(P<0.05).由本试验结果可知,牛至香酚通过提高或降低小鼠脾脏细胞因子、核转录因子的表达,调节免疫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5(IL-5)影响。方法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川芎嗪组、IFN-γ组和川芎嗪 IFN-γ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10只外,余均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哮喘激发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川芎嗪、IFN-γ和川芎嗪 IFN-γ。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和分类I、L-4I、L-5含量、肺组织中GATA-3的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1)空白对照组中BALF上清液中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上升;川芎嗪 IFN组细胞数量下降,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明显,与川芎嗪或IF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白对照组中IL-4和IL-5明显增多,与健康对照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 IFN-γ组IL-4和IL-5下降明显,与川芎嗪或IFN-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空白对照组支气管管壁较健康对照组增厚,川芎嗪 IFN-γ组与川芎嗪组、IF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 GATA-3免疫组化结果:空白对照组气道和肺组织有GATA-3表达,川芎嗪和IFN-γ组可见部分GATA-3表达,川芎嗪 IFN-γ组基本无表达或仅见很弱的GATA-3表达。结论川芎嗪联合IFN-γ能抑制哮喘大鼠GATA-3表达,降低IL-4和IL-5含量,减轻支气管管壁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通过定量检测小鼠转录因子T-bet、GATA-3 mRNA表达水平,探讨强鸡散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转录因子GATA-3和T-bet的调节作用.40只体重20 g左右的昆明纯种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环磷酰胺组、中药组、环磷酰胺+中药组、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β-actin基因作为内参基因,检测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强鸡散能改变小鼠脾脏转录因子GA TA-3的相对表达量,对T-bet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影响.表明强鸡散具有调节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脾脏转录因子GATA-3和T-bet表达量的作用,通过降低GATA-3的表达量,间接减少Th2细胞的生成,使Th1/Th2平衡向Th1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垂体前叶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G组)、去卵巢组(OVX组)和去卵巢并用17-β雌二醇治疗组(OVX+E2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时程各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去卵巢后不同时程,OVX组大鼠垂体前叶IFN-γ表达较CG组显著减少(P<0.05);OVX+E2组大鼠IFN-γ表达显著回升(P<0.05),且在第4周时回升至CG组水平。【结论】雌激素对大鼠垂体前叶IFN-γ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有明显影响,提示IFN-γ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参与雌激素对垂体前叶调节功能的部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青鱼γ-干扰素(IFN-γ)基因的克隆、结构特征与表达谱分析研究。【方法】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了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IFN-γ基因cDNA的5′和3′末端序列,然后根据其末端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得到青鱼IFN-γ基因cDNA全长序列,对其序列和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同时对其在青鱼各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青鱼鳍条组织细胞进行表达分析。【结果】青鱼IFN-γcDNA全长为895bp,其开放阅读框大小为549bp,编码18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青鱼IFN-γ与人、鸡、鼠IFN-γ的序列相似性仅为1.5%~7.7%,与其他鱼类IFN-γ序列相似性较高,为16.3%~92.9%。青鱼IFN-γ分子N末端包含1个信号肽序列、C末端有IFN-γ特征序列([I/V]-QX-[K/Q]-A-X2-E-[L/F]-X2-[I/V])以及核定位基序(RRRR)。青鱼IFN-γ蛋白二级结构与高等脊椎动物IFN-γ类似,包含7个α螺旋结构。经Poly I:C诱导后发现,IFN-γ在青鱼头肾、肾、脾、皮肤和鳃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最高的为头肾,其次为脾、皮肤、鳃和肾,而在心脏和脑组织中无显著变化。青鱼γ-干扰素真核表达质粒在青鱼鳍条组织细胞中成功表达IFN-γ。【结论】成功克隆了青鱼IFN-γ基因cDNA,经Poly I:C诱导后,该基因在头肾中上调倍数最为显著,青鱼γ-干扰素在体外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贯筋藤为原料,探究其提取物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DTH)的影响.【方法】通过乙醇辅助超声萃取的方法制备贯筋藤粗提物,采用泼尼松连续灌胃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以2,4-二硝基氟苯诱导DTH,检测贯筋藤提取物对模型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计算胸腺和脾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明显减轻正常免疫小鼠耳廓肿胀度(P<0.01),对免疫抑制小鼠有减轻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性降低正常免疫小鼠血清IFN-γ含量(P<0.05),对免疫抑制小鼠有降低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贯筋藤提取物对DTH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分泌IFN-γ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獭兔免疫性能及IFN-γ表达量的影响,为獭兔饲养能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60只1.5月龄獭兔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每组40只,分别饲喂消化能为9.7,10.5,11.3和12.1MJ/kg的4种日粮(各日粮其他营养成分一致);预试期7d,正试期2个月;每个月采样1次,进行相关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在日粮能量水平为9.7~11.3 MJ/kg时,獭兔的免疫器官指数、免疫球蛋白含量以及肝脏IFN-γ表达量均随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2.5月龄时,Ⅰ组与Ⅳ组肝脏指数、脾脏指数、IgG含量以及肝脏IFN-γ表达量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3.5月龄时,Ⅰ组与Ⅲ组的脾脏指数、IgG和SIgA含量及Ⅰ组与Ⅳ组的肝脏IFN-γ表达量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日粮能量水平为9.7~11.3MJ/kg时,日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能够增大獭兔的免疫器官指数,促进獭兔免疫球蛋白的分泌以及肝脏IFN-γ的表达,獭兔日粮较适宜的消化能水平为11.3MJ/k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能否诱导RIMVECs分泌IFN-γ,为黄芪及有效成分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的RIMVECs为模型,用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在不同时间诱导RIMVECs分泌IFN-γ的表达量。【结果】25μg/mL和50μg/mL黄芪甲苷能诱导RIMVECs表达IFN-γ,且随着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升高,24h时达到峰值,具有明显的富集效应;25μg/mL和50μg/mL黄芪多糖也能诱导RIMVECs表达IFN-γ,随着时间延长RIMVECs细胞上清液中IFN-γ表达量逐渐增多,25μg/mL组IFN-γ表达量24h达到峰值;50μg/mL组IFN-γ表达量12h达到峰值,随后表达量降低。【结论】结果提示,黄芪甲苷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RIMVECs分泌IFN-γ来实现,为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α-干扰素(IFN-α)和γ-干扰素(IFN-γ)在怀孕前期(怀孕1~30d)、中期(怀孕31~120d)、后期(怀孕121~150d)山羊腺垂体中的分布及表达量的变化特点。【方法】以怀孕前、中、后期的山羊为试验动物,放血致死后采取其腺垂体制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怀孕前、中、后期山羊腺垂体内IFN-α、IFN-γ阳性细胞的分布及表达变化进行研究。【结果】2种干扰素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中。不同怀孕期,IFN-α和IFN-γ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前期和后期表达量较高,中期明显降低;在前、中、后各个怀孕时期,IFN-α的相对表达量均比IFN-γ多,在后期更为明显。【结论】IFN-α和IFN-γ在山羊腺垂体中的表达量因怀孕时期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其可能在不同怀孕时期发挥作用或相互协同调节垂体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参与动物生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影响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ADRP和TIP47 mRNA表达的分子机理。【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用50 ng/mL Leptin及Leptin与JAK-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MEK通路抑制剂(U0126)、PPARgamma激活剂(罗格列酮(Ros))联合处理原代大鼠脂肪细胞3 h,提取总RNA,半定量(Semi-quantitative,SQ)RT-PCR法检测PPAR gamma、perilipin、ADRP和TIP4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阻断JAK-STAT3通路,可以减弱50 ng/mL Leptin对原代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但加剧了Leptin对大鼠脂肪细胞ADRP和TIP47 mRNA表达的抑制(P<0.05);阻断MEK通路可以加剧Leptin对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ADRP和PPAR gamma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Leptin通过JAK-STAT3通路抑制原代大鼠脂肪细胞perilipin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AG490阻断肥胖模型小鼠JAK2/STAT3信号通路对脂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雄性昆明小鼠为供试动物,构建肥胖模型。将肥胖模型小鼠分为2组,处理组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1 mg/(kg.d))腹腔连续注射2周,对照组腹腔连续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的含量;取脂肪组织提取总RNA,RT-PCR方法检测JAK2/STAT3信号通路基因(JAK2、STAT3)及脂代谢关键基因(FAS、PPARγ、HSL)的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G490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脂肪组织中JAK2 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STAT3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脂代谢相关基因FASmRNA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PPARγ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HSL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JAK2/STAT3通路可能通过影响脂肪组织中生脂基因的表达而调节体脂沉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德昂酸茶水提物对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与机制。【方法】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和干扰素-γ (interferon-gamma,IFN-γ)诱导的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Griess试剂盒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炎症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 2,COX2)、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和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NF-κB信号通路活化水平。【结果】与LPS/IFN-γ诱导炎症组相比,德昂酸茶水提物可显著降低NO含量以及INOS、COX2、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NF-κB信号通路负调控因子NFKBIA和TNF...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雌激素与γ-干扰素(IFN-γ)对下丘脑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去卵巢(OVX)模型大鼠,然后将其分为摘除卵巢(OVX)组、假手术(SHAM)组、OVX+17-β雌二醇(E2)组、OVX+E2+50IU IFN-γ组、OVX+E2+200IU IFN-γ组和OVX+E2+800IU IFN-γ组共6组,分别在处理后的0,2,4,6,8周,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各组大鼠下丘脑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OVX组大鼠下丘脑中Bcl-2的相对表达量随时程逐渐减少,4周后最低,6周后又逐渐上升,随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Bax表达量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OVX组Bcl-2和Bax的表达量与SHAM组差异极显著(P<0.01)。OVX+E2组大鼠下丘脑中Bcl-2的相对表达量增加,Bax的相对表达量降低,均与OVX组差异显著(P<0.05)。OVX+E2+200IU IFN-γ组Bcl-2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OVX组,显著高于OVX+E2组,Bax的总体变化趋势与OVX+E2组一致;OVX+E2+50IU IFN-γ组和OVX+E2+800IU IFN-γ组Bcl-2和Bax的相对表达量与OVX+E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雌激素的缺乏增强了下丘脑神经元对凋亡的敏感性,而外源生理剂量E2与适当剂量的IFN-γ,在一定时期内对这种凋亡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熊猫秦岭种群和四川种群IFN-γ基因的差异,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秦岭大熊猫重组γ干扰素蛋白。【方法】采集秦岭大熊猫血样,采用RT-nested PCR技术扩增秦岭大熊猫IFN-γ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入DH-5α,进行菌液PCR和双酶切鉴定,经序列测定与分析,构建表达质粒pET32a-IFN-γ,将其转入BL21(DE3)受体菌后,用IPTG诱导表达秦岭大熊猫IFN-γ蛋白。对重组IFN-γ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分析后,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可溶性蛋白。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重组IFN-γ的活性。【结果】大熊猫秦岭种群和四川种群的IFN-γ基因序列在434位核苷酸处存在差异,秦岭大熊猫的为G,而四川大熊猫的为C;氨基酸序列相同。重组IFN-γ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其分子质量为35.3 ku,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纯化的可溶性蛋白经SDS-PAGE分析,纯度可达90%以上;重组IFN-γ具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生物学活性。【结论】获得的重组IFN-γ蛋白表达量高且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运输应激对马体温、血常规指标及HP、TNF-α、IFN-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测定马运输前1 h、运输中7 h及运输后1 h和9 h的体温及血液指标,RT-qPCR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P、TNF-α、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运输前1 h相比,运输中7 h时马体温显著增高,运输后1 h的体温极显著增高,运输后9 h的体温逐渐下降但仍显著高于运输前;运输后9 h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P、TNF-α、IFN-γ的mRNA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HP和IFN-γ的mRNA表达量在运输后1 h达到高峰,且与运输前相比差异极显著,运输后9 h逐渐恢复;TNF-α的mRNA表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运输后9 h TNF-α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研究表明运输应激会导致马体温上升,MCV下降,上调马外周血淋巴细胞中HP、TNF-α、IFN-γ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为进一步阐述运输应激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cCHM)添加剂对断奶獭兔盲肠内环境及脾脏IFN-γ、IL-10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机体抗病能力的调控作用及适宜用量。【方法】选用(35±2)日龄断奶、体质量相近的獭兔1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6只幼兔。对照组饲喂添加0.1 g/kg杆菌肽锌的日粮(不含抗生素等其他药物),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复方中药5 g/kg(cCHM1组)、10 g/kg(cCHM2组)、20 g/kg(cCHM3组)的日粮,60 d后,取脾脏和盲肠样品,测定盲肠微生物活力和数量,检测IFN-γ、IL-10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HM2组獭兔盲肠内容物氨氮(NH3-N)浓度降低21.62%,菌体蛋白(MCP)含量提高16.81%,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抑制大肠杆菌的效果不及抗生素,但cCHM2组、cCHM3组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31%和16.50%,差异显著(P<0.05)。复方中药提高了脾脏IFN-γ、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cCHM2组和cCHM3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中药添加剂可改善断奶獭兔盲肠内环境,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断奶獭兔的肠道健康;该试验条件下复方中药添加剂的适宜用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EMT),以不同浓度的IFN-γ为阻断剂,探讨干扰素-γ(IFN-γ)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表型重塑的作用。[方法]将原代培养的BMEC分为对照组、诱导组(TGF-β_110ng/m L)、药物组(IFN-γ20 ng/m L)及阻断组(TGF-β_110 ng/m L+IFN-γ10、20、50、100 ng/m L)。培养72 h后,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胶原Ⅰ(COLⅠα1)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诱导组α-SMA、CTGF和胶原Ⅰ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药物组CTGF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α-SMA和COLⅠα1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阻断组IFN-γ明显抑制了TGF-βl诱导的转分化。[结论]IFN-γ能够负性调控TGF-β_1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EMT),减少COLⅠα1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体外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后对IFN-γ及其关键信号分子IRF3和IRF7 m RNA转录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仔猪肺脏中无菌分离PAMs,分为对照组和PRRSV组,于PRRSV感染后的6、12、24、48和60 h收集各组PAMs及其上清液,应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质量浓度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中PRRSV、IFN-γ、IRF3和IRF7的m RNA转录情况。【结果】PRRSV组IFN-γ的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PRRSV组IFN-γm RNA转录量在24 h和48 h显著升高(P0.01)、48h后降低,IRF3(P0.05)和IRF7(P0.01)m RNA转录水平在60 h显著降低。【结论】PRRSV感染PAMs过程中对IFN-γm RNA的转录呈现先抑制再激活后抑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调控IRF3和IRF7的转录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干扰素γ(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妊娠9 d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采用生殖道肌肉注射的方法,对照组大鼠生殖道肌肉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组大鼠注射IFN-γ,其中1组剂量为2.5×104U/只,2组剂量为7.5×104U/只。各试验组均在注射48h后灌注取材、免疫组化SP法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注射2.5×104U/只和7.5×104U/只的IFN-γ均能下调妊娠大鼠下丘脑室周核、视上核、视前大细胞核、视前内侧核、视前外侧核、视前交叉上核、弓状核,腺垂体,卵巢黄体及子宫蜕膜基质细胞和子宫腺中IGF-1的表达。【结论】IFN-γ对妊娠早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中IGF-1的表达具有下调作用,高剂量IFN-γ的下调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选择5种不同细菌来源的鞭毛素蛋白刺激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选择4个含量(0.1、1.0、5.0、10.0μg·m L~(-1))的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探讨其诱导IFN-γ的表达效果.结果表明,鞭毛素蛋白可以显著提高IFN-γmRNA的表达水平(P0.05),以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MO6-24/O)的效果最佳.4个含量的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均能显著提高猪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mRNA的表达量(P0.05),其中以5.0μg·m L~(-1)为创伤弧菌鞭毛素蛋白的最适含量.本试验主要目的是筛选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猪免疫功能的细菌鞭毛素蛋白,为挖掘新型疫苗佐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