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于2017—2019年在福建省龙海林下国有林场翻钟工区开展交趾黄檀19个家系的扦插苗造林比较试验,分析早期生长性状。结果表明:造林1.5 a时,扦插苗试验林平均造林保存率为98.83%,实生苗(对照)保存率为95.57%;家系扦插苗平均地径3.89 cm、平均树高2.62 m,不同家系扦插苗在地径、树高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家系扦插苗早期生长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变化幅度在77.03%~89.40%,具有改良的潜力;与实生苗相比,地径、树高遗传增益明显,变化幅度分别达到33.86%~93.57%、62.51%~129.5%。对地径、树高进行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初步选择出生长表现较好的3个家系(2、13、15号)扦插苗,可以逐步在造林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马尾松采伐迹地,进行了营造降香黄檀福建柏混交林、纯林试验,经过8年的经营管理,林木生长良好,调查可知,降香黄檀与福建柏混交造林生长的林分,比降香黄檀福建柏纯林生长的林分效果好。结果表明:降香黄檀福建柏混交林的林木生长量平均树高、胸径、枝下高、冠幅、单株材积、林木蓄积量,分别比降香黄檀、福建柏平均树高大8.76%、26.30%,胸径粗12.65%、29.85%,枝下高17.65%、61.29%,冠幅大7.22%、35.87%,单株材积大30.77%、112.50%,蓄积量大22.03%、94.50%。土壤肥力也提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开展交趾黄檀不同家系扦插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4 a苗龄交趾黄檀家系扦插苗平均造林保存率较高,为94.37%,大部分参试家系扦插苗适应性较强,比实生苗生长更快;不同家系扦插苗树高、胸径、冠幅处理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地径存在显著性差异;树高重复力最高,地径重复力最低。通过综合评价,选择出了遗传稳定性最优的2号、13号家系。  相似文献   

4.
降香黄檀引种造林,其育苗方法分为播种育苗和侧枝扦插育苗。播种培育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切根造林,侧枝扦插繁殖的苗木造林采用截干造林。在黄红壤地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且林木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5.
介绍2005—2015年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在粤西的引种栽培成果,总结降香黄檀人工采种、育苗和造林技术,林分抚育管理措施、病虫害种类和最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在温州地区的引种栽培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引种地的降香黄檀种苗在温州瓯海和苍南桥墩低海拨地区的保存率差异较大。引自广州的种苗在瓯海和苍南2个试验地的保存率分别为30%和60%,而引自广西凭祥、已在温州成活50年的大树下的萌生种苗的保存率为100%;不同立地条件对降香黄檀的生长影响较大,东南坡山坳内种植的降香黄檀种苗生长量明显高于南坡,东南山坳上苗年均生长量为0.76m,且东南坡山坳内降香黄檀已开始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五种海南特类材珍贵树种,不同促根剂多种浓度、不同季节、穗条木质化程度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海南紫荆木、野荔枝和坡垒扦插难以生根成活,降香黄檀(花梨)和红花天料木在浓度150mg/L吲哚丁酸处理下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9.2%和80.6%;降香黄檀不同部位插穗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下部扦插生根率最高为80.7%;红花天料木不同部位插穗扦插生根率无差异;降香黄檀、红花天料木不同季节扦插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夏季(6月)最高,分别为90.2%和83.1%。  相似文献   

8.
对全省18个县24块新营建的降香黄檀林分在2011~2013年连续开展寒害和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降香黄檀林分早期生长较快,树高年均生长可达1.05 m,胸径年均生长达1.03 cm,但是个体间差异较大;当最低温在0~5℃之间并保持5~10天时,降香黄檀出现较为严重的寒害,林分寒害等级与月均温、海拔、树高和林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纬度、胸(地)径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林分所处地形对寒害等级也有一定影响;受寒害的林分在次年寒害较轻的情况下可恢复生长。依据各地寒害等级,并结合各地气温及寒害恢复情况,绘制广东省降香黄檀人工林寒害分区图,将全省划分为适宜栽培区、次适宜栽培区、风险栽培区和不适栽培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降香黄檀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泉生 《热带林业》2006,34(3):36-36,33
根据降香黄檀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仙游县的生态环境条件对其进行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在仙游县四旁和低山(海拔高200m~300m)引种生长表现正常,造林成活率达98%以上,8个月苗高生长量达1.67m;地径达1.86cm,未发现冻害,能安全过冬,对气候适应性强,为在仙游县大力发展该树种提供科学参照。  相似文献   

10.
遮荫对降香黄檀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遮荫对降香黄檀容器育苗生长发育和形态生理的影响,为林木育苗的光环境控制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降香黄檀幼苗为试验材料,设遮荫程度0(T_0)、40%(T_1)、60%(T_2)、80%(T_3)、95%(T_4)5个处理,用不同遮荫程度处理4个月后,每隔15天监测降香黄檀幼苗的地径、苗高、叶片数等生长指标,观察其生长进程;并于试验处理结束后测量降香黄檀幼苗的生物量、比叶质量、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n)、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系数(Tr)等。【结果】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降香黄檀幼苗的苗高、地径逐渐降低,生长越来越弱,且表现越来越明显,其中T_4的苗高和地径增量分别为7.7和1.0 mm,是T_0的39.2%和35.6%。随着遮荫程度的加强,降香黄檀幼苗的干物质积累、比叶质量以及质量指数(QI)、根冠比、存苗率显著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使降香黄檀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随着遮荫程度加强,幼苗叶片的叶绿素b(Chlb)、叶绿素a(Chla)和植株各部分含水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Chla/Chlb)、Pn降低,表明遮荫程度的增加引起降香黄檀容器苗的光合利用效率下降,进而导致幼苗生长发育缓慢,存苗率下降。【结论】综合分析生长进程和生理形态指标,降香黄檀容器育苗幼苗期宜在全光照环境下进行,遮荫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降香黄檀是海南珍贵树种,生长缓慢,幼林期长,林下生长空间充足,通过林下套种农作物,扩大种植效益。2016—2017年,在海南省定安县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金鸡岭基地,开展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红薯、玉米试验,以降香黄檀纯林为对照,探讨降香黄檀幼林下套种农作物对林分生长量、土壤理化性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香黄檀幼林套种农作物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其中以降香黄檀幼林套种花生+南瓜模式最佳,套种2 a后,可获得经济效益约38730元·hm-2。  相似文献   

12.
对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种子胚根不同程度切根处理进行育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切根处理的苗高、地径、根瘤数、生物量等苗木形状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降香黄檀芽苗切根1/2时,根生物量、根瘤数、根冠比最大,有利于造林后的成活率及生长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降香黄檀是一种集工业原材料、药用价值和园林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珍贵树种。为给降香黄檀优良品系的扩繁提供技术支持,对不同措施处理下降香黄檀插穗的生根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降香黄檀插穗选取的部位对降香黄檀生根性状有着极显著的影响,来自母树基部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中部次之,上部最差。不同插穗长度对降香黄檀穗条的生根性状影响显著,生根率、生根数、最大根长、最粗根粗均以12cm的插穗长度为最佳,18cm的插穗长度在生根率、生根数和最大根长上表现优于6cm的插穗长度,6cm的插穗长度在最粗根粗上表现优于18cm的插穗长度。生根剂对降香黄檀插穗的生根性状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同,ABT1、IBA对生根率、生根数、根长的生长效果显著,其中ABT1对生根率的促进效果最佳,IBA对生根数和根长的生长促进较ABT1效果好,NAA对粗根壮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比较黎蒴扦插苗与实生苗苗期和造林后7个月及31个月的生长情况,发现黎蒴扦插苗多个性状优于实生苗;造林初期,实生苗生长较快,生长明显优于扦插苗,扦插苗蹲苗期较长,但后期扦插苗生长可以超过实生苗。从目前情况来看,黎蒴扦插苗造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降香黄檀(Dalberqia odorifera)是我国珍贵红木树种。本文从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密度、造林季节、种植技术、抚育管理、套种模式、修枝间伐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概述降香黄檀人工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对降香黄檀推广和规模化培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南珍贵乡土树种套种农作物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海南珍贵乡土树种坡垒、降香黄檀、秋枫套种南瓜、香蕉等农作物对林木保存率、生长情况及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套种农作物可以显著提高坡垒、降香黄檀及秋枫的造林保存率,套种农作物3a后,3个树种的保存率均大于90%;而对照(没有套种农作物)的坡垒保存率仅为23%;套种农作物2a,坡垒、降香黄檀、秋枫的树高、胸径生长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秋枫的生长最快,树高达3.83m、胸径达4.56cm,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6.52%、228%  相似文献   

17.
降香黄檀容器扦插育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因子2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生根促进剂(A)、不同浓度(B)处理不同生长期的降香黄檀插穗(C)及不同插穗直径(D)对降香黄檀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差异;比较了8种不同配方的轻基质网袋容器(E)对降香黄檀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生根长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生根促进剂采用ABT-1#(A1)+浓度采用600mg/kg(B2)+插穗生长期12个月(C2)+插穗直径1.0~1.3cm(D1),即A1B2C2D1组合最好,扦插生根率最高,达到86.7%;8种不同配方的轻基质网袋容器扦插对比试验中,以泥炭∶木屑∶树皮∶红心土=3∶3∶3∶1(E8)最佳,扦插生根率高且生根数多。  相似文献   

18.
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试验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火炬松、湿地松、马尾松扦插苗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量、生物量、树冠结构与根系分布等性状的测试表明:3树种扦插苗造林的林木生长与实生苗造林一样,仍然显示速生高产的性状。其中马尾松对比试验表明,扦插苗的造林成活率、5年生林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实生苗造林分别提高27 5%、14 1%、30 1%、85 7%。说明3树种利用扦插苗造林,发展短周期速生高产无性系林业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降香黄檀引种栽培育苗的种子发芽率高,苗木生长快。从容器育苗、造林、苗圃地选择、种子处理等方面探讨了降香黄檀引种育苗适宜福建省安溪县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在普洱市思茅区木乃河,江城县曲水镇怒那村三棵桩小组、勐烈镇江边村半坡小组开展降香黄檀育苗和造林引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荒山造林,5年生平均树高4.09 m,平均地径5.21 cm,表明降香黄檀在普洱市荒山造林生长比较缓慢;而庭院种植的降香黄檀幼树生长较快,5年生平均树高5.71 m,平均胸径8.22 cm。所有试验的苗木均未发生霜冻现象,3年生幼树即开花结实,表明降香檀从原产地引种到普洱市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区,在海拔1 430 m以下地带能正常生长,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