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究基于外来小麦资源构建的小麦重组自交系苗期根系性状遗传特性,为进一步选择和利用优异株系以及鉴定控制根系性状的等位基因提供参考。【方法】以EGA Wylie和苏麦3号为亲本构建的包含81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为实验材料,在温室进行全营养液水培,对苗期根系的最大根长(maximum root length,MRL)、叶干重(leaf dry weight,LDW)、根干重(root dry weight,RDW)、总根长(total root length,TRL)、根平均直径(root average diameter,AD)、根体积(root volume,RV)、根表面积(root surface area,SA)和根尖数(number of root tips,RTN)进行测量及遗传分析。【结果】2次实验中,小麦RIL群体的8个测量性状变异较大,部分性状均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表现出连续变异,受多基因控制;遗传力在0.45~0.8之间,主要受基因影响。RIL群体的MRL与RDW、AD、SA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LDW与RDW、AD、SA之间在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SA与AD、RV在两次实验中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RV和SA对RIL群体的根系性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二郎山山地鸡产蛋性能的选育效果。【方法】通过测定该群体两品系、两世代的多种产蛋性状,对其产蛋性状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二郎山山地鸡的大部分产蛋性状在世代间和品系间差异显著(P<0.05);开产日龄和开产蛋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开产体重、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开产体重与300日龄产蛋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开产蛋重和300日龄产蛋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二郎山山地鸡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其产蛋性能的提高效果比较明显,为二郎山山地鸡的后续选育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甘蔗家系苗期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组合的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对实生苗根系性状、地上部性状及根系性状与地上部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合实生苗苗期根冠比、根直径差异不显著,根系鲜重、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分枝数、根交叉数差异显著。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相关性,且根系鲜重与植株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系干重与植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腐殖酸钠(SH)单施及其与磷肥(P)配施对紫花苜蓿根系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6个SH施肥水平(SH,SH2,SH3,SH4,SH5,SH6)和2个磷肥施用水平(P1,P2),测定单株株高、单株地上及地下生物量、单株主根长、单株根表面积、单株根平均直径、单株根体积及根系活力.【结果】与对照(CK)相比,SH单施及其与P配施对紫花苜蓿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系活力、地下生物量、株高及地上生物量均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且促进程度表现为SH-P1SH-P2SH;同时,紫花苜蓿地下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SH-P1处理组中,根系各形态指标、根系活力、株高及植株生物量随SH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其增至一定程度(SH4或SH5)后开始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可得,SH5-P1处理综合表现最好,且获得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最高.【结论】试验肥效最佳的处理组合为SH5-P1,即腐殖酸钠为11.25g/盆,磷肥为3.41g/盆.  相似文献   

5.
玉米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材料,采用大田挖掘法,全生育期系统研究了玉米根系与地上部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内,根系干重与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与绿叶面积以及根系总吸收面积与绿叶面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掖单13"根系与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丹玉13"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两品种根系与叶鞘的NR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系与叶片中的可溶蛋白含量、根系与叶鞘中的可溶蛋白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掖单13"根系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丹玉1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掖单13"根系与叶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丹玉13"则二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干旱及复水处理对不同小麦品种(系)苗期生长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抗旱型品种靖麦12号与干旱敏感型品系云0073为材料,以正常水分管理作为对照,待小麦长至三叶期,采用干旱—复水法取幼苗全株测定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以及初生根数、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旱处理下,两品种(系)之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总根长、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株高、地上部分干质量和根总表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间地下部分干质量、根冠比、根平均直径及根总体积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初生根数达显著差异(P0.05)。云0073的幼苗除初生根数外,其余指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而靖麦12号均无显著变化(P0.05)。在复水条件下,2个品种的初生根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余生长指标靖麦12号均显著优于云0073 (P0.05)。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品种与株高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显著负相关(P0.05);地下部分干质量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地上部分和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地上部分干质量与总根长、根总体积和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根长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平均直径与根总表面积显著正相关(P0.05);根总体积与根总表面积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抗旱性品种形态指标对干旱响应存在差异,抗旱品种靖麦12号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干旱敏感品系云0073,受干旱影响相对较小,各项生长指标也表现较好;复水后靖麦12号能较快恢复,而云0073在复水5 d后受害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干旱及复水处理下,小部分生长指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靖麦12号和云0073相比,靖麦12号表现出较强的抵御干旱及复水后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7.
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选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的选育进展。【方法】试验通过比较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第一、第二世代孵化和产蛋性状,并对第二世代产蛋性状做相关分析。【结果】第二世代的受精率、孵化率、产蛋高峰期的产蛋率和高峰期持续时间均优于第一世代,第二世代开产日龄极显著大于第一世代(P<0.01),但300日龄产蛋量差异不显著;第二世代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18,P<0.01),与开产蛋重极显著正相关(r=0.24,P<0.01),与300日龄产蛋量极显著负相关(r=-0.20,P<0.01);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开产蛋重与300日龄产蛋量显著负相关(r=-0.11,P<0.05)。【结论】通过两个世代的选育,二郎山山地鸡蛋用品系的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阉割对生长期公猪的生长、胴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36头全同胞雄性仔猪,根据配对原则分成18对,每对随机抽出1头在5周龄时阉割,另1头作对照。5、12、21和30周龄时空腹称重,采集血液测定血清睾酮含量;21、30周龄屠宰测定胴体性状,采集背最长肌样品,用近红外扫描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测定肌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12、21和30周龄时,未去势公猪的血清睾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去势公猪(P0.01);21周龄时,去势公猪的体重高于未去势公猪(P0.05),但在30周龄时,未去势公猪体重极显著高于去势公猪(P0.01),21和30周龄时,去势公猪平均膘厚、板油重和脂肪率极显著高于未去势公猪,平均皮厚和瘦肉率极显著低于未去势公猪(P0.01);30周龄时,未去势公猪胴体重、前蹄重和眼肌面积显著地高于去势公猪(P0.05);21周龄时去势公猪肌内脂肪含量高于未去势公猪(P0.05),背最长肌肌肉部分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极显著高于未去势公猪(P0.01)、但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极显著低于未去势公猪(P0.01),公猪血清睾酮含量和肌内脂肪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C16:0、C18:1、MUFA及C18:0和PUFA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P0.01)。【结论】公猪阉割后,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公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以及肌肉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对植物叶性状的变异特征及其与植物科类群、高度、生活型、繁殖性状、分布区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摩天岭北坡植物叶性状的种间分异特征及其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植物功能性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摩天岭北坡邱家坝保护站(海拔2338~2916 m)木本植物的植物功能性状进行研究,包括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C)、叶碳含量(LCC)、叶磷含量(LPC)的变异特征及其与科类群、植物高度、生活型、花序、花色、果型和分布区的关系.【结果】摩天岭北坡邱家坝山地森林为针阔叶混交林带,共有木本植物37种,其中乔木21种,灌木和竹类16种.1)37种木本植物的SLA平均为14.22 m~2/kg、LDMC平均为0.43 g/g,LNC、LCC、LPC平均为23.69、458.94、36.30 g/kg;变异幅度依次为:SLA(103.45%)LDMC(61.61%)LPC(20.76%)LNC(20.38%)LCC(4.86%).2)相关分析显示,植物的高度与LC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LNC与LP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LCC与LDM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科类群的植物间LCC差异极显著(P0.01),LNC差异显著(P0.05),科类群能解释SLA、LDMC、LNC、LCC和LPC变异的42.4%、50%、63.3%、74.1%和32.4%;不同高度的植物间LDMC差异显著(P0.05),LCC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生活型的植物间LNC和LPC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花序类型植物之间的LDMC(P0.01)和LCC(P0.001)差异极显著.不同花色的植物LNC差异显著(P0.05).不同果实类型的植物间SLA(P0.001)和LCC(P0.01)差异极显著,其间LDMC差异显著(P0.05).植物的分布区对叶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植物功能性状并不是孤立发挥作用的,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其形态和功能性状的特征不仅受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受植物生活史和物种系统发育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红壤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大豆根系形态及根系分泌物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3种种植模式,测定玉米和大豆不同生育期根系形态参数、根系分泌物分泌量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作物根系形态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玉米抽雄期,与单作相比,间作玉米的根干质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系分泌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增幅分别为15.17%、58.49%、45.67%、34.30%和15.67%;0.25 mm团聚体百分含量(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显著提高了2.64%、3.37%和6.06%(P0.05),土壤分形维数(D)显著降低了0.82%(P0.05)。在大豆结荚期,与单作相比,间作大豆的根干质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系分泌总糖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增幅分别为17.25%、63.91%、54.32%、42.77%、37.21%和28.16%;R0.25、MWD和GMD分别显著提高了1.54%、2.99%和6.78%(P0.05),D显著降低了0.73%(P0.05)。作物根系根干质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系分泌总糖含量、根系分泌总有机酸含量与R0.25、MWD、GMD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D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玉米大豆间作能够改善作物的根系形态和提高作物根系分泌物分泌量,进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对红壤坡耕地具有肥力提升和减少水土流失的有益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