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合理分群与确定密度青年鸭圈养时每群数量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要做到:日龄相同、大小一致、品种一样和性别相同。饲养密度为:4~10周龄12~30只/m2;11~20周龄8~12只/m2;冬季每平方米可适当多养几只;夏季每平方米可少养几只。鸭生长快时饲养密度略小些,生长慢时饲养密度略大些。2科学选择饲料青年鸭生长期内所需的各种营养都要满足,饲料要多样化,保持能量、蛋白质的平衡。日粮中蛋白质不宜太高,钙含量要适宜。生产中要根据鸭生长发育具体情况增减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绍兴蛋鸭,正常开产日龄是130~150天,开产体重为1400~1500克,若体重超…  相似文献   

2.
(一)密度控制 饲养密度应根据育雏舍构造、饲养设备、通风情况、管理水平以及当时的气候等条件来决定。如笼养和网养的密度应比地面平养的大,保温和通风等条件好的密度可大些,饲料营养水平特别是维生素类水平高时密度可大些。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1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龄14只左右,第3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但是不管群体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要适时进行雏鸭强弱分群,弱雏单独饲养,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成鸭数量。  相似文献   

3.
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偏多,高温高湿的环境对肉鸭的生长不仅会造成肉鸭热应激的发生,而且还易使鸭舍粪便发酵、发臭,孳生蚊蝇,并造成栏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危害肉鸭的健康,轻则肉鸭食欲减退、影响生长;重则可导致中暑甚至死亡。因此,要提高在夏季饲养肉鸭的养殖效益,就必须采取如下几点措施:1选择良好的培育条件,提高仔鸭的育成率。1.1提供宽大清洁的鸭舍为保证雏鸭正常生长,必须有效控制饲养密度,1~7日龄时,每平方米鸭舍育雏20只,每群100只左右;8-15日龄,每平方米放养10-15只,每群150~200只;15日龄以后,每平方米放养8-12只,每群控制在200-…  相似文献   

4.
<正>野鸡的育肥阶段是指从8周龄开始至16~18周龄,此阶段野鸡体重呈直线上升。1合理饲喂用原粮饲喂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麦麸5%、米糠5%、骨粉1%,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kg及适量微量元素;家鸡料选用肉鸡生长料。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添加10%~20%的青饲料。每周至少沙浴1次,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2控制密度5~11周龄,养10~12只/m2,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6~8只/m2。同时,  相似文献   

5.
1环境控制雏鸭绒毛较短而且稀疏,体温调节机能很不完善,环境温度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所以必须按照不同日龄的温度要求标准进行稳定控制。1~3日龄,温度33~28℃;4~6日龄,温度28~24℃;7~10日龄,温度24~21℃;11~14日龄,温度21~19℃;15~21日龄,温度19~17℃;21日龄以后17℃以下。密度大小关系到雏鸭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直接影响育雏效果。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1周龄20只/m2左右,第2周龄14只/m2左右,第3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m2;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但是不管群体大小和密度如何,都要适时进行雏鸭强弱分群,弱雏单独饲养,精心护理,以减少残次成鸭数量。  相似文献   

6.
蛋鸡特别怕热.因此.人夏后.应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饲养密度。圈养蛋鸡入夏时.以每平方米饲养5只为宜;入伏以后可减少到4只。夏养肉鸡的适宜密度:1-2周龄为每平方米30-25只:3-4周龄25-15只:5周龄到出栏10-5只。每群以300只为宜.群与群之间用栅栏隔开.以利内外空气流通。  相似文献   

7.
一降密、防湿、防蚊蝇 1密度 蛋鸡特别怕热,因此,入夏后,应根据气温的上升情况,及时降低鸡群饲养密度。圈养蛋鸡入夏时,每平方米饲养5只为宜;入伏以后,可减少到4只。夏养肉鸡的适宜密度:1~2周龄为每平方来30~25只;3~4周龄25~15只;5周龄到出栏10~5只。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旱养模式下不同饲养密度、不同公母配比对SM3樱桃谷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4周龄产蛋期父母代SM3樱桃谷种鸭21600只。将试验鸭随机分为饲养密度调整为2、3、4、5、6只/m2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0只,公母配比均为1:4.5,试验至48周龄结束。对存活率、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及42周龄种蛋受精率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旱养条件下肉种鸭饲养密度以4只/m2最适宜。选择24周龄产蛋期父母代SM3樱桃谷种鸭14400只。将试验鸭随机公母配比为1:4、1:5、1:6、1:7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0只,各组密度均为4.2只/m2,试验至65周龄结束。通过测定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用与密度试验相同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5的公母性别比例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9.
樱桃谷超级M型鸭父母代的饲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樱桃谷超级M型良种鸭,是英国樱桃谷畜牧有限公司山亲本鸭经过复杂交配培育出来的.目前国内樱桃谷超级M型良种鸭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大连、山东高菁县和青州市三地饲养,尚未大面积推广,我市于1992年首次从高著引进樱桃谷超级M型良种鸭父母代16组(每组110只母鸭,30只公鸭)1760套,饲养在高柳镇.为探索该鸭在我市的生长情况,特于同年作饲养观察. 一、樱桃谷超级M型鸭父母代的饲养: 1.饲养条件:3周龄以前在网上饲养,4周龄以后在地面散养,用保温伞保温,第一周32-35℃,以后每周降低2-3℃,1月龄后视外界温度面施温,室温保持在20℃以上。饲养密度:3周龄以前为18只/米~2,4周龄以后为地面散养,舍内密度为10-5只/米~2.  相似文献   

10.
(一)建舍、选苗鸭舍应建在地势干燥、安静、水源充足、通风采光好、交通方便的地方.舍内网架下面可铺半倾斜水泥地面,以利冲洗和清扫鸭粪.建筑面积按饲养量大小决定,如养鸭1000只,育雏室需8米2,育雏密度为每平方米网床15只;中、成鸭舍240米2,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网床5只.鸭苗宜采用北京鸭、狄高鸭、樱桃谷鸭和芙蓉鸭,一年可养6~8批.  相似文献   

11.
肉鸭的网床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鸭舍的选择 应选择地势干燥、安静、水源充足、通风采光好、交通方便的地方。舍内网架下面可铺半倾斜水泥地面,利冲洗和清扫鸭粪。建筑面积按饲养量大小决定,如养1000只,育雏室需8平方米,育雏室利用率为80%,育雏密度为每平方米网15只;中、成鸭舍240平方米,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网床5只。  相似文献   

12.
(上接第19期第19页) 3.饲养密度与鸭舍建筑.饲养密度因品种、年龄、气候等因素而不同,一般体型小的品种,密度略大些,体型火的品种,密度略小些;同一品种,冬季饲养密度略大些,夏季饲养密度略小些.现以金定鸭春秋季平养密度为例.  相似文献   

13.
雏鸭或雏鸡在网上饲养,就是用1.3厘米×1.3厘米的钢丝网做成网床,一般离地70厘米左右,网床的宽度一般随钢丝网的宽度而定,长度根据饲养雏鸭、雏鸡的数量及育雏房的面积来确定,一般1周龄鸭子每平方米饲养50只左右,床的四周用20厘米高的木板围栏,也可以一边或两边靠墙,其他几边用木板围好;网床底每隔50~60厘米放一支横档,用竹条侧向放置或用板条侧放,要设法使网孔尽量畅通,在档面上少留或不留粪便;网床上根据饲养的鸭子数量再用20厘米高的木板隔开分群饲养,一般以200~300羽一群为宜.这样饲养的好处有:  相似文献   

14.
薛志成 《广西蚕业》2002,39(4):48-49
晚秋蚕结束后 1 1月中、下旬至来年 3月上旬春蚕开始前及 6月中旬至 8月下旬 ,蚕农可利用闲置的蚕室、蚕棚养 3~ 4批肉鸡仔鸡 ,既节约设备投资 ,又提高经济效益 ,但在生产技术上应注意和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饲养周期和密度 肉鸡饲养同一般鸡不同 ,其周期一般 45天左右 ,生产周期快 ,鸡舍和用具经清洗消毒再养下茬。在家蚕饲养中 ,如加上上蔟摘茧 ,一般也要 30天左右 ,与养肉鸡差不多。另外 ,养肉鸡和养蚕都是群养 ,饲养密度大 ,肉鸡 1~ 4周龄每平方米 1 8~ 2 5只 ,5~ 8周龄 1 0~ 1 8只。二、实现良性循环 肉鸡饲养可产生大量的鸡…  相似文献   

15.
农户笼养鸡与散养相比较,有以下优点:1、节省占地、饲养密度高;散养除需要一定面积的鸡舍外,还需要一定范围的运动场,一般每平方米只能养3~5只;笼养鸡鸡舍空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一般每平方米可养10~20只。  相似文献   

16.
<正>鸭的葡萄球菌感染主要是以胫跖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特征,主要是在气温较高和饲养密度较大情况下会发生此病。1临床症状2016年8月16日,普兰店区安波镇太阳村吴某打电话说,他家养了1000只鸭,整个鸭群出现了以胫跖关节肿胀、跛行为主要特征的病症、且有鸭只发生了死亡。接到电话后马上到吴某家。认真仔细的检查了整个鸭群,患鸭大多数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废绝或减少、体温比正常略高0.5~1℃,病鸭中有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确定秋季多层平养密闭鸭舍适宜的肉鸭饲养密度。选取3栋条件相同的鸭舍,3个饲养密度设为12、13、14只/m^2,0~14日龄为预试期,试验期为15~40日龄。在38日龄对3个鸭舍纵向不同位置的环境参数、肉鸭体重、血清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分析,并评估40日龄生产效益。结果发现:随着饲养密度增加鸭舍内湿度和氨气浓度逐渐增加(P<0.01);鸭舍纵向从湿帘端到风机端的温度、CO2和NH3浓度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饲养密度和纵向距湿帘距离增加,肉鸭38日龄体重均呈线性降低(P>0.05);饲养密度增加导致肉鸭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总蛋白和尿酸升高(P<0.05);随着饲养密度增加,肉鸭个体出栏体重和毛利降低,饲养密度为13只/m2时总盈利最高。综上,秋季饲养密度能著影响多层平养密闭鸭舍的环境参数和肉鸭的生长发育,饲养密度为13只/m2时整栋鸭舍的总盈利最优。  相似文献   

18.
<正>1选择优良鹅种选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的鹅种。雏鹅保温饲养刚出壳的仔鹅,要进行温室饲养,室内温度为1~2日龄32℃;3~7日龄28℃,以后22℃~26℃。气温高时育雏气温高时育雏10天,气温低时育雏20天。温室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12只。饲喂室要  相似文献   

19.
1防暑降温放置足够的饮水器具,供给足够清凉洁净饮水。三伏天可向鸡群、地面喷洒凉水降温,视情况高温时段可每隔2~3小时喷凉水1次,有条件的可采用水帘纵向通风技术。降低饲养密度,1~2周龄25~30只/平方米,3~4周龄15~20只/平方米,5周龄出栏前8~12只/平方  相似文献   

20.
<正>一、密,即密度适宜。乌骨鸡生长比其他鸡种慢,30日龄平均体重为180克。其适宜的饲养密度为:1~10日龄每平方米60只,11~20日龄40只,20~40日龄30只,40~60日龄18只,此后每平方米12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