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部分菊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26个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7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8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5条,多态性占74.03%,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出多态性条带40.7条,每一个引物组合都可将26个品种完全分开。利用AFLP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26个菊花品种聚为5类。结果表明:AFLP技术在菊花品种分类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建立适合的分子标记反应体系.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兰属植物的9个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8对引物共扩增出96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931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21条(多态性带116条),多态性位点频率为95.87%,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用NTSYS2·10进行UPGMA聚类分析,属于同种的品种聚在一起,与表型分类基本吻合.兰属植物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416-0.606.此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可为兰属分类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青海蚕豆品种改良、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对149份青海蚕豆资源进行AFLP标记分析,共扩增出大小为34~943 bp的片段17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1条,占总数的46.07%,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8.1条多态性带;不同来源种质资源扩增出多态性带的数目和比例差异较大;将149份材料分为8个组群,品种并没有全部按来源地聚类,各来源地的品种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来源地相同的品种并不单独聚成一类。[结论]青海蚕豆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地方品种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将AFLP标记技术与蚕豆育种技术结合,可指导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9份克新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用30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选出7对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进行了详细研究。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54 ̄90条带,共获得49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02条。AFLP分析表明19个材料的遗传距离介于0.2091 ̄0.7679之间,平均值为0.4811。聚类分析将19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第2类包括14个品种,占总数73.86%,表明多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但有少数品种亲缘关系较远,说明克新系列马铃薯的遗传基础有所拓宽。研究表明:AFLP指纹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适于进行马铃薯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茄子ISSR分子标记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茄子为研究对象,初步建立起茄子的I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包括DNA提取、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和引物筛选等,对退火温度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退火温度为54℃、最优循环次数为45次;共筛选出49条引物,其中12条引物能扩增出多态性带,选择4个条带清晰的引物对4个茄子品种进行扩增,共检测出3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为26条,多态性比例为81.25%,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19~0.57,说明茄子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基础较为狭窄,有必要进一步拓宽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6.
从基因水平建立名贵春兰品种的鉴定方法,突破以往只能用传统方法鉴定名贵春兰品种的局限性;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8种主要名贵春兰品种进行了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筛选出16对引物,这16对引物在18个名贵春兰品种中共扩增出345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21.56条带),其中有多态性带169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多态性带10.56条),多态性比例为48.99%;通过这些多态性条带的不同组合,可明确将供试的18个名贵春兰品种加以区分,并作为18个名贵春兰品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的6对多态性较强的引物组合(GAA/CAC、GAA/CAG、GAA/CTT、GAG/CTC、GAT/CTC、GAT/CTT)对11个木薯品种进行遗传基础分析,初步建立了11个木薯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经PCR扩增,6对引物共获得3560个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2438个,特异性条带90条,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0.68.其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化范围在0.578~0.774,多样性水平属中等.通过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0.345处可以将11个木薯品种处分为3类,其中华南8号、华南205和华南6068木薯为一类,GR911和华南124为一类,其他为第三类.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I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对51个药用石斛材料(包括35个铁皮石斛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利用ISSR标记筛选出6条引物,共扩增出79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约为13.17条,多态条带比率都达到100%。利用AFLP标记筛选出5对引物,共扩增207条带,其中206条具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9.52%。两标记分析获得的群体种系间关系与变异基本一致,且群体内的分化较小,群体间的分化较大,群体间的基因流动较小。所得到的聚类图表明:ISSR和AFL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将研究材料分开,且基本反映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说明两种标记均适合用于石斛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菠萝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6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所占比例为62.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的数目为11.67条。6个品种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带,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ISSR扩增结果建立的UPGMA聚类图,在距离系数约0.1处可把供试的17份菠萝种质分为3大类。同时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9对AFLP引物扩增出193条带,其中,73条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38%.每对引物检测出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56,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基因多样性、香农指数和遗传差异分别为0.25、0.62和0.39.在遗传相似系数0.66处,所有的甘蓝型油菜可分为3个类群,遗传相似系数表明,橄榄型油菜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表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种质性状或来源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选择的富士芽变优系和12个苹果品种为材料进行分子鉴定,构建指纹图谱,并且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确定这13个苹果品种的亲缘关系.[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对供试样品进行PCR扩增筛选,采用NTSYSpc2.10t软件根据Nei's遗传相似系数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此分析亲缘关系,并采用POPGENE1.32软件计算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点百分率,最终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较高、稳定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3个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分别为UBC846、UBC881和UBC899,共在57个位点扩增出条带,其中50个为多态性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6.11;.利用3条多态性ISSR引物构建的数字化指纹能够有效地区分出所有供试材料,且建立了13个苹果品种的亲缘关系聚类图,这13个品种的相似系数的变化范围在0.67 ~0.82,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结论]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用于苹果种质资源评价、指纹图谱的构建和苹果芽变品种的鉴定,为苹果的种质资源鉴定、遗传多样性检测和栽培育种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AFLP和RFLP标记检测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利用AFLP和RFLP技术对 2 0个水稻品种 (系 )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AFLP分析中 ,用 6 4对引物组合进行了初筛 ,然后用其中适合水稻的 15对引物进行了详细研究 ,每对AFLP引物组合扩增出了 4 7~ 118条带 ,其中多态性带为 5~ 32条 ,15个引物组合共得到多态性条带 2 99条 ;在RFLP分析中 ,4 9个RFLP探针共检测出 10 7条多态性带。聚类分析表明 ,两种标记均能将 2 0个材料分成籼粳两大类群 ,但AFLP标记比RFLP标记更能反映品种间系谱亲缘和地理生态上的差异。两种标记检测出的遗传距离的趋势是一致的 ,但AFLP标记相对于RFLP而言提高了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的估计 ,降低了亚种间遗传距离的估计 ,因此 ,AFLP更适应于多样性的研究 ,RFLP更适应于籼粳分类及度量籼粳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酶切和双酶切AFLP技术分别对5种不同蔷薇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比较了2种方法的多态性比率。单酶切采用10条人工设计的与接头序列相识别的AFLP选择性引物,用PstⅠ酶切,共获得108个AFLP标记,片段大小在100~2000 bp,得到33个多态位点,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30.56%;双酶切采用25对双酶切AFLP引物,在50~600 bp扩增出清晰条带658条,得到182个多态位点,占总扩增带的27.6%。对多态性片段进行统计,计算出不同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结果表明:硕苞蔷薇同其它4种蔷薇的遗传距离偏远,且其它四种蔷薇的遗传距离均较近,这与蔷薇品种来源和培育史相符。该研究表明两种AFLP标记均可用于蔷薇品种基因组DNA的遗传多态性的检测,准确评价尚待和其它品种对比研究后确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称AFLP)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主要分布区的26份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64对AFL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8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8对引物共扩增出1 0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 030条,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8.85%,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28.75条条带。结合POPGENE软件分析遗传多样性指数:等位基因数(Na)为1.562 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26 0个,Nei's基因多样性(H)、香农信息指数(I)分别为0.142 0、0.225 5;26份海州常山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285 1~0.690 9之间,平均为0.518;根据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534处切割时,可将26份海州常山划分为7大类,对其中第三大类在0.57处分为4个亚群,聚类结果与资源的地理分布大致相符。以上结果表明,海州常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今后海州常山的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荧光AFLP技术,对梨属6个栽培种84个品种进行研究.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9对用于选择性扩增,共获得859条带,其中多态性带795条,多态性为92.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95条带.扩增结果显示,9对引物组合在16个品种中扩增出23条特征带;每对引物组合均能将所有品种鉴别开,表明荧光AFLP技术用于梨品种鉴定的效率很高.通过聚类,从分子水平对梨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为梨属植物的分类、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香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威廉斯B6及其选育亲本等国内外32个香蕉品种(系)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从98对通用I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64条DNA带,其中5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79.69%,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为9.12条。供试香蕉品种间的遗传相异系数范围为0.0345~0.7500,平均相对遗传相异系数为0.0305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的32个香蕉品种(系)可分为四个类群,其中巴引103、野酸蕉和花蕉(观赏)分别为一类,其余29个品种(系)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7.
ISSR标记技术在湖南柑橘主要品种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6个湖南柑橘主要品种进行了分子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9个引物共扩增出72条谱带,其中54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高达75%,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目为8条.·利用Popgene 1.32程序进行了Nei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分析,橙类中彭娜和纽荷尔的亲缘关系最近.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76的水平上,16个柑橘品种可分为四大类群.  相似文献   

18.
铁观音和黄棪是乌龙茶茶树育种的骨干亲本,以这2份品种及其为亲本选育出的新种质及不同地域种质的铁观音茶树为研究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利用筛选出的9个多态性较好、扩增条带较清晰的ISSR引物,分别对24份茶树品种(系)进行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73条稳定的谱带,其中47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64.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2条谱带;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24份供试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0.544~0.889,平均为0.727,表明供试种质的遗传基础较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大果油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为其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的遗传与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99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6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56条带,其中54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例为95.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9.33条.供试大果油茶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2222~0.7826,平均相对遗传相似系数为0.5293.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可分为3个类群.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3个大果油茶品种(系)可分为3个类群.[结论]13个广西大果油茶品种资源间的遗传基础较宽.  相似文献   

20.
利用AFLP鉴定沙田柚新种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鉴定沙田柚新种质的遗传分类,为其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4对AFLP引物组合,对12份柚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类研究.[结果]从64对引物中筛选出12对AFLP引物组合,在12份柚类材料中扩增出399条清晰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为25~49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条带33.25条;多态性条带91条,多态性比例为22.8%.供试材料相似系数在0.752~0.956,AFLP鉴定结果显示桂柚1号与沙田柚相似系数为0.956,早熟沙田柚与沙田柚相似系数为0.920;早熟酸柚和福建酸柚两个品种与其他柚类亲缘关系较远;以0.830为相似系数的阈值,可以将12份柚类材料分为5类.[结论]AFLP分子标记技术能将12份柚类材料区分开;早熟沙田柚与桂柚1号是不同于沙田柚的变异新种质,可以直接作为品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