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展6种不同基质配方对多依果苗期生长量(苗高、地径)的影响研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基质对多依果小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基质对多依果(容器育苗阶段)小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且苗高和地径对不同育苗基质的响应不一致。基质配方为草炭∶腐殖土∶珍珠岩=3∶3∶1最适合苗木的苗高生长;基质配方为草炭∶蛭石=3∶1最适合苗木地径的生长,基质配方为红土对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均不适合,不建议使用,混合基质比单一基质更适宜多依果的根系发育和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培育基质对华北落叶松容器苗苗木质量的影响。培育基质设置了6种配方,分别是:森林土(10);草炭土∶猪羊厩肥∶黄土(6∶3∶1);草炭土∶鹿粪∶黄土(7∶2∶1);阔叶腐殖土∶酵母菌生态有机肥(8∶2);草炭土(10);阔叶腐殖质土∶厩肥∶锯末∶黄土(5∶3∶1∶1)。对6种配方中的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主根长及高径比等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容器苗第6种基质配方的苗木质量最佳。基质配方2、4、6培育的华北落叶松苗木,在苗高、地径、侧根数上,与其他3种基质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而基质为纯草炭土在各项指标上表现效果不是最优。  相似文献   

3.
于2019—2020年,在浙江省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设施大棚,研究不同补光时长(3、6、9 h,以不补光为对照)对青冈、浙江樟、浙江楠3种阔叶树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补光时长下青冈、浙江楠容器苗的地径、苗高、叶下高、叶片总数、最大叶片长度、最大叶片宽度等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浙江樟容器苗的地径、苗高、叶下高、最大叶片长度、最大叶片宽度等生长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叶片总数差异显著。不同补光时长对青冈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9 h>6 h>CK>3 h,对浙江樟、浙江楠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程度大小均为6 h>3 h>9 h>CK。综合结果表明,青冈容器苗的最佳补光时长为9 h,浙江樟、浙江楠容器苗的最佳补光时长为6 h。  相似文献   

4.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6种不同配方的基质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容器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最适宜油茶容器苗育苗的栽培基质。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采用泥炭50%、锯屑30%、稻壳5%、松皮粉5%、珍珠岩4%、黄土5%以及过磷酸钙1%的配方对油茶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及存活率有显著地促进生长作用,可为油茶良种容器育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基质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乐东拟单性木兰芽苗移栽到装有5种不同配方基质的容器中,通过对其1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进行定期测定,研究不同基质中乐东拟单性木兰1年生容器苗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苗在5种不同基质中的成活率及株高、地径生长量均有极显著性差异。在黄土∶泥炭土∶珍珠岩(4∶2∶1)基质中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成活率最高,达98%;在泥炭土基质中的成活率最低,仅为65%。在5种基质中,以黄土∶泥炭土∶珍珠岩∶磷肥(8∶4∶2∶1)为基质的1年生容器苗株高、地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及容器空气切根与否4个处理对1年生木荷容器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以选择出最佳的木荷容器育苗方案。结果表明:1年生木荷容器苗受基质和空气切根的影响不显著,其基质配比中泥炭比例达到50%即可。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对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随缓释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缓释肥量2.5 kg/m3时其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容器规格为4.5 cm×12 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考虑容器苗生产成本,1年生木荷容器苗最佳育苗方案为:基质中泥炭-谷壳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8 cm,基质中缓释肥量为2.5 kg/m3。  相似文献   

8.
几种轻基质及容器大小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松1a生播种苗为材料,在不同基质、不同大小的容器上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及容器大小,苗木在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及鲜重等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草炭∶珍珠岩∶炭化稻壳=1∶1∶1的栽培基质上,苗木生长最好,草炭∶珍珠岩=1∶1的栽培基质,亦有利于苗木生长。苗木的生长状况随着容器的增大具有增强的趋势,12cm×15cm塑料钵上容器苗生长最好,10cm×10cm塑料钵次之,若培育容器苗数量较大,从成本、占用空间及运输等因素考虑,建议采用10cm×10cm塑料钵育苗。  相似文献   

9.
采用6种原料配制成10种轻型营养基质进行福建柏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福建柏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基质中黄心土比例的增加,福建柏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黄心土与谷壳比为1.6:1和1.4:1处理的苗木生长较好,质量较高,成本较低,可在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置泥炭土、水稻田土、钙镁磷肥不同配比的5种基质,开展青冈栎容器育苗基质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青冈栎容器育苗最佳基质为泥炭土∶水稻田土∶钙镁磷肥=50∶45∶5;在此种基质上生长的青冈栎幼苗成活率最高,达到了97%;该基质中生长的青冈栎幼苗的平均苗高、平均地径与其它4种基质中的有极显著差异,其苗高达73.2 cm,高出总平均值31%;地径达8.0 mm,高出总平均值19%,富根壮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刨花楠容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基质、容器规格、遮阳率以及不同肥料配方对刨花楠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容器规格、肥料配方对苗木生长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遮阳率对苗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刨花楠容器育苗的最佳组合为:容器规格(上口直径×高)10 cm×12 cm,基质为泥炭土∶黄泥土∶珍珠岩为8∶1∶1,遮阳率75%,肥料N、P、K配比为3∶2∶1。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醋糟与不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生长的影响,遴选适宜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的复合基质配比,以南方红豆杉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10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测定不同配比复合基质性状特征,分析不同配比下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醋糟基质可促进南方红豆杉苗株高、地径和总侧枝数的增长,且以醋糟∶锯末体积比为80%∶20%和醋糟∶锯末∶珍珠岩配比为60%∶20%∶20%2个处理的容器苗生长效果较好。醋糟可以替代泥炭作为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轻基质;醋糟中添加锯末比例较高的基质不利于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珍贵用材树种刨花楠无纺布轻基质大容器育苗试验,研究了基质配比和缓释肥施入量等因子对刨花楠大容器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缓释肥施入量对刨花楠的苗高、基径和高径比等3个苗期主要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不同基质配比只对苗高有明显的影响;各组合处理间也有较显著差异,以A1B3组合苗木生长最好,苗高、基径和高径比平均值分别为67.67cm、0.833cm和86.2;其次是A2B3和A3B3处理组合。采用无纺布大容器袋培育刨花楠苗木时,基质配比可选用该试验A1或A2,基质中缓释基肥施入量可采用每立方米基质配缓释肥3kg,可以生产出优质壮苗。  相似文献   

14.
枫树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榨槭、三角枫、茶条槭、青枫为试验树种,用炭化稻壳、泥炭土、珍珠岩、蛭石为原料,按照不同的配比制成9种基质进行网袋容器育苗,各基质上生长容器苗性状指标苗高、地径、一级侧根数、单株生物量、质量指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运用多目标决策法筛选出培育4树种容器苗的最优基质体积比是V泥炭土∶V炭化稻壳=5∶5.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选取椰糠、泥炭土和黄心土3种不同轻基质作为白木香育苗基质原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白木香不同轻基质配比容器育苗实验研究,分别测定了白木香容器苗地径、苗高、叶绿素和氮素4个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型基质配比对白木香容器苗生长影响不同,表现最优的组合是A6B6C2,即最适宜的轻基质原料配比为椰糠∶泥炭土∶黄心土=6∶6∶2。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开展了桢楠(Phoebe zhennan)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GGR6富根试验。结果表明:桢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黄心土∶钙镁磷肥=60∶35∶5。桢楠大田育苗不同浓度GGR6对苗木进行喷施处理后,其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均有明显差异,宜采用GGR6溶液浓度为100 mg/L进行喷施,比对照,苗高生长增加20%以上,地径生长增加15%以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增加70%以上。富根壮苗出圃率达75%。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在福建沙县富口镇苗圃,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培育闽楠经济型大容器苗的轻基质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辅助基质种类对闽楠2年生大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及单株生物量积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等无显著影响;辅助基质比例对闽楠的苗高、地径、苗木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以及根冠比有着极显著影响;辅助基质种类与比例间交互作用对闽楠的苗高、地径、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根冠比和品质指数均存在显著影响;但对苗木的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多目标决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泥炭土∶珍珠岩=0.7∶0.3或泥炭土∶木屑=0.8∶0.2或泥炭土∶谷壳=0.7∶0.3(均为体积比)的基质比例为经济型优化配方,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高效培育黄樟壮苗,本文以黄心土、稻谷壳和泥炭土为育苗基质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置19种基质配方,来进行无纺布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通过对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侧根生长情况、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的测定和分析,综合评价值及育苗基质成本等条件来筛选出适宜培育黄樟容器苗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黄樟适宜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稻谷壳:黄心土=7:2:1,使用该基质配方培育的1年生黄樟容器苗平均苗高可达86.2 cm,平均地径可达0.80 cm.  相似文献   

19.
对3种基质,4个种源的2年生柔枝松容器苗的年生长规律及其形态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2个处理苗木进行了质量评价。结果表明,3-4月份、5-8月份,地径处于迅速生长阶段;而苗高只在4-5月份整个生长季中唯一一次高生长,期间地径生长缓慢。P3种源的年生长规律与其他种源有较大不同,即地径生长起止时间相对较早,苗高生长期较长。对17个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结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M1基质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较差;M2、M3基质的苗木质量较好,其中又以M2基质P1种源和M3基质P2种源的苗木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经济、环保、节约型大叶栎容器育苗基质,采用沤制锯末、炭化稻壳、腐熟的稻草秸秆等材料,以不同比例配制成6种基质,开展大叶栎容器育苗试验,测定半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及侧根数,并对基质配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上生长的苗木,其苗高、地径及侧根数差异极显著;Ⅳ号基质(50%炭化稻壳+25%珍珠岩+25%黄心土)育苗效果最好,Ⅲ号基质(50%炭化稻壳+25%腐熟的稻草秸秆+25%黄心土)次之;Ⅳ号和Ⅲ号基质上的苗木苗高、地径以及侧根均生长良好。这2种基质均适宜用于大叶栎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