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参金止痢口服液对腹泻哺乳仔猪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同等饲养条件下7~15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共计9头,其中有腹泻症状的6头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腹泻空白组(FXK)和腹泻中药组(FZ),正常的3头为健康空白组(JK),中药组灌服参金止痢口服液,空白组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d,在给药后的第8天对仔猪采血进行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测定,并采集结肠内容物提取样本中菌群总DNA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与FXK组相比,FZ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IgM含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下调(P<0.01)。α、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结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在门分类水平上,FZ组仔猪肠道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而FZ与JK组之间两个菌门差异不显著。属水平上,FZ组韦荣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FXK组(P<0.05),普雷沃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XK组(P<0.05),FZ组与JK组之间这三个菌属差异不显著。综上结果表明,参金止痢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免疫及炎性相关因子水平和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发挥治疗哺乳仔猪腹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连梅止痢口服液对夏季仔猪湿热泻痢的防治效果,将60只仔猪随机分为6组,包括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连梅止痢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仔猪饲养在人工模拟的高温、高湿环境中灌服大肠杆菌制造病理模型,待仔猪腹泻症候积分≥35%,对仔猪腹泻致病菌进行生化鉴定,灌服连梅止痢口服液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连梅止痢口服液对仔猪湿热泻痢的治愈率均高于50%以上,有效率达到100%;连梅止痢口服液体外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能促进小肠绒毛的恢复。提示连梅止痢口服液能有效防治夏季仔猪湿热泻痢,中剂量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俗称黄痢)和仔猪腹泻(俗称白痢)以及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血痢(红痢)对仔猪危害很大,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务必做好三痢的综合防治。仔猪三痢也与母猪有关,如母猪缺乳或少奶、或乳痈(即乳房炎)或  相似文献   

4.
2010年迄今,华北地区春节前后2个月为新生仔猪腹泻的高发期,表现为发病急、面积大、传播快、死亡率极高,是冬季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疫病之一。笔者在养猪生产和为规模化猪场服务的过程中,观察到新生仔猪腹泻多为猪流行性腹泻病、伪狂犬病和仔猪黄痢的混合感染,与饲料、营养、免疫、消毒、保健、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采取了综合防控措施:对猪流行性腹泻病和伪狂犬病实行灭活苗与弱毒苗联合免疫,对头胎母猪配合痢特佳免疫预防仔猪黄痢,母猪妊娠后期用益生菌、奥奇素和维生素C保健增强体质,母猪分娩前肌肉注射惠通初元防治猪流行性腹泻,分娩中采用青霉素、甲硝唑输液防治产后感染,新生仔猪暂不剪牙、断尾,伪狂犬弱毒苗肌肉注射和喷鼻同时进行,1~2日龄仔猪肌肉注射惠通初元,不让新生仔猪饮脏水等。将该综合防控措施在30多个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有明显降低新生仔猪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复方中药制剂参五地口服液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以及参五地散剂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的作用,试验将腹泻仔猪随机分组,将参五地口服液与黄栀口服液、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比较,观察参五地口服液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效果。参五地散按5 g/kg添加到断奶仔猪专用饲料中,观察用参五地散拌料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和促生长作用;药物对照组添加复方阿莫西林粉,按0.3 g/kg添加到饲料中;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结果表明:参五地口服液对未断奶仔猪的治愈率为88.57%,预防保护率为100%;参五地口服液对断奶仔猪的治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5.00%;参五地散拌料对断奶仔猪腹泻的预防保护率为100%,第42天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说明可以用参五地口服液预防和治疗未断奶仔猪腹泻,同时用参五地散拌料对断奶仔猪腹泻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和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仔猪黄痢"的发病机理提出了新的观点,依据其提出的新的发病机理将"仔猪黄痢"定义为:新生仔猪出生后1周内在排泄胎粪期间的腹泻,并针对"仔猪黄痢"制定了综合保健防治措施,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猪的疫病不断增多,特别是新生仔猪腹泻病也日渐增多,发病严重的猪场甚至持续流行,引起新生仔猪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发病猪场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引起新生仔猪发病死亡的主要疫病有仔猪红痢、仔猪黄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为了有效控制这些腹泻病,笔者根据文献报道和临床防治经验,将这些腹泻病及防治措施作如下报道,仅供业内人士参考。1新生仔猪的主要腹泻病1.1仔猪红痢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参莲口服液(由苦参、穿心莲等中药按一定比例提取而成)对动物腹泻的防治效果,开展了参莲口服液对架子猪、肉鸡腹泻临床防治试验。结果高、中、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组与空白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证明单独使用参连口服液治疗畜禽腹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均为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目前。已分离的仔猪黄痢、白痢的血清型很多。各血清型疫苗之间有效的交叉保护性差.这给该病防治造成一定难度:加之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是严重危害仔猪生长的一大疾病。因此。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是直接影响仔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五味止痢合剂,由马齿苋、老鹳草、铁苋菜、地榆和仙人掌等五味药材加工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化湿止痢之功效,是本课题组研制的临床防治仔猪腹泻的有效方剂。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旨在阐释五味止痢合剂的组方特点与药理作用,揭示其防治仔猪腹泻的作用机制,为其在兽医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痢是严重危害新生仔猪的疫病之一,虽可用多种药物和方法防治,终因新生仔猪日龄小、体质弱而效果不佳.近年来我们应用仔猪腹泻基因工程K88K99双价灭活疫苗,对母猪作产前免疫注射,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2.
药讯     
复方  羔痢宁  口服液甘兽药字  (1999) X0 10 340复方羔痢宁口服液系根据对羔痢研究的全新认识而创制的专利新药。该药对新生羔羊下痢治愈率 95%以上 ;对羔羊关节肿大、断奶羔羊、成年羊顽固性腹泻引起的卧地不起均有显著疗效。用药的羔羊增重明显。[功  能 ]:防治羔羊痢  相似文献   

13.
畜痢灵口服液系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兽医所研制的一种新型试验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各类细菌性痢疾。为测定该药对于仔猪腹泻的临床效果,我站于1997年6月份至8月份对该药进行对比治疗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畜痢灵口服液,青海省畜牧兽医科...  相似文献   

14.
猪大肠杆菌病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它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急性腹泻和败血症为特征,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仔猪黄痢是新生仔猪的常见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采用抗菌药物防治、  相似文献   

15.
仔猪止痢口服液为葛根、藿香、板蓝根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解肌清热、化湿止泻功能。主治仔猪黄白痢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该法以仔猪止痢口服液中的君药葛根所含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为指标。采用HPLC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经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等实验研究表明,本法不仅简便易行,且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肠痢康口服液"治疗腹泻仔猪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痢康口服液"为广州某药业公司研制的治疗仔猪腹泻的兽药新制剂,该药由多味中药配伍后加工而成,包括黄柏、金银花、白头翁、苦参、茯苓、藿香等.2004年4-6月份,用"肠痢康口服液"对广东某集约化猪场自然发生腹泻的哺乳仔猪进行了治疗试验,现将试验过程与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药讯     
复方 羔痢宁 口服液甘兽药字 (1999)X010340复方羔痢宁口服液系根据对羔痢研究的全新认识而创制的专利新药。该药对新生羔羊下痢治愈率95%以上;对羔羊关节肿大,断奶羔羊、成年羊顽固性腹泻引起的卧地不起均有显著疗效。用药的羔羊增重明显。[功  能]:防治羔羊痢疾、断奶羔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养猪生产中,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产中很重要的环节之一。仔猪饲养的好坏、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仔猪阶段最易发生的疾病就是仔猪腹泻,该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死亡率也比较高。生产中就其发病常见的传染病主要是大肠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1大肠杆菌性腹泻大肠杆菌性腹泻是仔猪腹泻最常见的病原。特别是新生仔猪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可占到45%~50%左右,主要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  相似文献   

19.
仔猪黄痢是以腹泻排黄色液状粪便为特征的一种新生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疾病。O_8,O_(20),O_(101)和O_(149)等大肠杆菌的多种血清型均可引发仔猪黄痢,且随着区域的不同,大肠杆菌的致病血清型也各不相同。该病发病率很高,可达90%,并且一旦有1例发病会快速传染至整个猪群,导致仔猪死亡严重,严重降低新生仔猪的存活率,危害生猪养殖业的经济发展。本文主要从仔猪黄痢的病因和临床症状等方面,简述其流行病学和防治措施,以期减少仔猪黄痢的发病,降低其对养猪业繁殖育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黄痢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发育不良或育成降低。给养猪场(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养猪业发展影响很大,因此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十分重要。1发病原因和流行特点临床上剧烈腹泻、排黄色稀粪、迅速死亡为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刚出生至2月龄的哺乳仔猪,出生生12h至2~5日龄的发病最多,头胎仔猪由于缺乏母源抗体而下痢严重,发病率高,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