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1])和《森林养生基地质量评定》(LY/T2789—2017)~([2])对贵州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公园进行评定;在评定的基础上,分析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康养型森林公园的软硬件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评定得分较低的区域给予发展策略。为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康养型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的分析和评价,从森林风景资源利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布局等方面分析提出了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构想,强调在森林公园里开展以修身养性、调适机能、延缓衰老为目的的森林休憩、保健、养生、养老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推动森林旅游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和健康旅游转变,从而促进森林公园所在的林场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述了森林养生基地的建设模式。对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资源现状进行评价,提出森林养生基地的发展规划内容和策略。该森林公园以优美的森林景观为主题,以养生文化为内核,将森林养生基地项目的功能布局确定为"八区·八养",打造一个集自然养生、休闲康疗、科普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山水人文养生基地。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内外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研究现状,以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养生基地建设实践为例,论述森林体验与文化旅游的共生模式。对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分类评价,提出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的规划内容:以森林公园优美迤逦的森林景观、鬼斧神工的地质景观为主题,以森林体验和文化旅游为内核,将森林公园定位为"名山名瀑之境,翰墨遗香之地",并将森林公园布局为历史文化、茶文化、诗词文化、禅修文化、归宗文化五大功能区,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和总体定位,归纳出5类文化旅游与森林体验复合型产品体系,将森林公园打造一个集森林体验、文化旅游、科普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多元综合型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5.
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原名叫桃源洞国家森林公园,距离炎陵县城45公里。公园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基本上保持原始的风貌,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森林保健功能为一体的森林公园。其主要人文旅游资源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贵州九道水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布特征,对森林公园森林植被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森林公园植被提升方案,以期为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护、发展以及提高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质量,本文从景观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3个方面对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并以此3大类指标构建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森林公园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8.
绿色短波     
正广西凤山根旦入选新一批国家森林公园2019年2月13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广西凤山根旦森林公园入选国家森林公园。(何坚王劲松)东兰红水河入选中国森林养生基地2019年1月23日,从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获悉,东兰县红水河森林公园入选2018年"中国森林养生基地"。这是此次全区唯一入选的森林公园。该公园为自治区级森林公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陕西省3家森林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和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现状及影响游客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因素,为森林公园景区发展质量提升提供基础理论借鉴。【方法】在有效性改进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划分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等级,并结合IPA分析影响森林公园发展质量的优劣势资源。【结果】3家森林公园游客总体满意度得分为5.076,处于"有点满意"等级;自然环境满意度评价得分最高,处于"非常满意"等级;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满意度评价等级最低,处于"比较不满"等级;旅游消费价格满意度评价等级为"一般";景区服务质量与安全、旅游交通与环卫设施以及旅游吸引物满意度评价等级为"有点满意";IPA分析显示,指标层中的门票价格合理、景区内小交通价格合理、餐饮价格合理、餐饮设施、餐饮质量、住宿质量、外部交通可进入性、景区手机通讯良好、景区无线网络完备、珍稀动植物多样、文化遗存价值高以及紧急救援体系完备位于高重要性-低满意度象限,急需重点改进。【结论】在森林公园景区发展建设中,应重点改进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旅游消费价格等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具体而言,应注重创新旅游吸引物,重点控制景区内小交通价格、餐饮价格,着重改善餐饮设施、旅游通讯设施,提高餐饮质量和住宿质量。  相似文献   

10.
罗柠  王声菲 《华东森林经理》2020,34(1):42-44,48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区域环境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全面评价,研究表明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符合一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标准。并通过分析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打造森林旅游精品、完善配套设施和树立品牌形象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郊森林公园是新近发展的一种森林公园形式。近年来在公园规划方面得到较为迅速发展,但目前还缺乏一个城郊森林公园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城郊森林公园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考察国内26个森林公园的基础上,结合20位业内专家的支持,构建了一个包含生态建设、生态服务、设施建设和综合管理4个准则层,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环境调节、游憩价值、游憩设施、自然教育设施、机构建设和支撑能力8个因素层24个评价指标的城郊森林公园评价体系。选取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地,进行了评价体系的实证应用,得出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综合评分为7.33分。以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参照,提出城郊森林公园4个等级划分标准,基于这个标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可以评定为三星级城郊森林公园。通过对该评价体系的分析,笔者对城郊森林公园的发展提出了重视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和生态建设、着力发挥城郊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功能、提升城郊森林公园的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3,(6):57-61
介绍了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保护与发展、景区规划与布局、提高森林质量、丰富森林景观、挖掘文化内涵、规范项目建设、兴建旅游设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康美特色与保育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森林公园保护与建设彰显着生态哲学的时代精神。千岛湖森林公园是集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文化体验、山水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保健养生、科普教育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滨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基于千岛湖森林资源、审美风格、欣赏要点、重要景点特征,从生态建构序列剖析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之美、山水之美、天时之美。建设康美千岛湖,要在强化千岛湖森林资源保育的前提下,提升森林景观,打造休闲养生胜地;挖掘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利用区域发展优势,打响森林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4.
利用层次分析方法,从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基础条件等3个方面构建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体系,以此对湖南吉首矮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评等定级。结果表明:(1)湖南吉首矮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综合评价得分81.290分,符合评价体系中的"一级"标准,说明公园内风景资源质量较高,具有独特的旅游开发价值,可以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展森林生态旅游;(2)该评价体系可以根据影响风景资源质量的关键指标因素,客观反映公园生态旅游价值和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为森林公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为对象,运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层次分析、定性和定量综合分析为研究方法,探讨森林文化的评价标准和发展水平,实现森林公园森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森林公园森林文化评价标准,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实证调研和权重系数,计算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文化的发展水平指数为75.4084分,达到Ⅱ级的良好标准。  相似文献   

16.
卢燕华 《广西林业》2012,(10):47-47
自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的30年间,中国森林公园不断发展壮大,在保护国家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森林生态文化、提供森林旅游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9月19日,在中国森林公园发展30周年纪念大会上,国家林业局对广西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等30个森林公园授予"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称号。这批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富有特色,保护和利用规范有效,具  相似文献   

17.
张齐立 《绿色科技》2019,(9):263-265
基于RMP理论,分析了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现状旅游市场和现状旅游产品,并依托森林公园特色旅游资源、森林旅游市场发展目标,对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进行总体定位,提出了重点发展4大主题类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森林生态文化和森林养生等相关理念,以江西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陡水湖森林公园现有的自然地理、森林植被、生态环境、文化古迹等生态文化资源,探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中森林生态文化科普区、客家渔乡文化体验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布局,以及赣南树木园、百花谷等景点建设项目规划,论述了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模式,提出重视森林文化科普教育、形成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引导森林文化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湖北林业科技》2017,(2):80-83
湖北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大、范围广,森林植被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生态旅游。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结合旅游景区相关规划理论方法,讨论湖北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相关规划设计,从森林公园规划原则、服务区布局、景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线路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建议,为公园进一步旅游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五感理论是通过刺激人体五感(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来治愈人体健康,是发挥康养要素的一种重要理论。通过分析五感理论运用方式与森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总结了基于五感理论下森林康养景观改造设计方法,并对昆明市呼马山森林公园进行了改造设计。基于五感理论并充分考虑呼马山森林公园现状,开展了景观入口、道路周边、老旧广场等景观改造设计,在提升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强化五感康养体验,为基于五感理论下的森林公园康养景观改造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