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优良牧草是草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选择引进优良牧草品种建立人工草地和进行天然草地的改良,可为草食动物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及营养物质。但是适宜高寒地区的牧草品种短缺,因而引进适合于高寒地区生长的优良牧草对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是优  相似文献   

2.
<正>优良牧草是草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选择引进优良牧草品种建立人工草地和进行天然草地的改良,可为草食动物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及营养物质。但是适宜高寒地区的牧草品种短缺,因而引进适合于高寒地区生长的优良牧草对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是优  相似文献   

3.
三种优良禾本科牧草与本地品种生长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种引进优良禾本科牧草与一种当地禾本科牧草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三种引进禾本科牧草的鲜重均比当地禾本科优良牧草垂穗披碱草高,种植第三年引进牧草品种的鲜草产量为无芒雀麦19316kg/hm^2,达乌里披碱草16457kg/hm^2,猫尾草15754kg/hm^2。引进的三种牧草品种表现出较好的抗逆性,推广价值较高,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西藏高原优质牧草引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牧草引种试验”是西藏自治区科技左继粮食作物品种引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抓的又一项重中之重的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经过1998-2001年四年的实施,共进行了从国内外引进的157份牧草品种和15份草坪草的试验。试验根据生态条件划分为两个类型、四个点,即高寒牧区类型的那曲、当雄点和高寒河谷农区类型的畜牧兽医研究所曲尼巴综合基地、中科院达孜生态站。各试验点通过对引进品种的物候期、生物量、农艺性状及越冬率的观测,筛选出适宜在不同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29份,其中按习性、科属分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6份,多年生禾本科牧草14份,一年生豆科牧草3份,多年生豆科牧草5份,其它科属的牧草1份;按生态类型分为:适宜在高寒河谷农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13份,豆科牧草2份,其它科属的一种;适宜的高寒牧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品种10份,豆科牧草品种6份。试验结果表明燕麦草类、黑麦草类、羊茅类、梯牧草类、冰草和鲁梅克期K-1杂交酸膜在西藏河谷地区(海拔3800米)均能收获得到成熟的种子。区间试验显示,区试品种在高寒牧区和高寒河谷农区均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高寒牧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的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宜高寒地区种植的优质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为高寒地区大面积建立人工草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研究巴仑台(104团三牧场)地区引进抗旱牧草紫花苜蓿、红豆草、老芒麦3个品种并进行人工栽培,详细观察其生长发育性能、越冬及适应情况。两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巴仑台(104团三牧场)地区高寒草原地带播种当年3种牧草均出苗,生长良好但是还未能达到开花期。第二年3个品种中老芒麦返青早,安全越冬,生长旺盛,有望开花结实;苜蓿和红豆草返青较晚。说明老芒麦可在巴仑台海拔2 660m左右的高寒地区生长良好,很有推广种植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青海高寒地区草原退化严重、生态脆弱、牲畜超载、牧草匮乏和草畜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燕麦是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饲草,是优化三元农业种植结构重要的饲草品种,是冷季最重要的补饲饲草,在高寒地区社会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后应大力开展燕麦新品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扩大饲草生产种植规模,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提高饲草利用水平,发挥燕麦在高寒地区草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天然草地,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种质资源库。天然草地上野生牧草的优良品质,如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寻觅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据2007年调查统计,青海省有禾本科植物59属257种32个亚种及变种,并且已经有不少引进种和栽培种,已成为高寒牧区适宜种植的当家品种。因此,保护青海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位于高寒地区,该地区约有9个草地类型。为提高草原应用价值,针对青海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采取种植中华羊茅的方式。这不仅适合高寒地区牧草高产的价值趋势,还可以维护草原地区的生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对中华羊茅在高寒地区青海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初步研究中华羊茅牧草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发掘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提高退耕种草质量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成  王革平 《内蒙古草业》2003,15(2):17-17,21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地区,随着退饼人工种草的进一步开展,种植牧草品种单一,特别是多年生牧草品种单一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引进优良牧草品种与开发当地野生牧草品种资源相结合,发掘野生牧草品种资源,大力推广种植野生优良牧草,调整牧草品种结构,形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人工草地牧草种植格局,才能不断提高退耕种草的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推广人工牧草种植,开展种草养畜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2005年,我们从铜仁地区引进牛鞭草进行种植,为了解该牧草品种在盘县地区的产草量情况,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特进行该测定试验。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高寒地区影响牧草种植的因素很多,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对于当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引种了豆科牧草4个苜蓿品种,禾本科7个品种,经过三年的小区试验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引种的11种牧草都能在本地区推广和栽培,一些品种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状,为我旗今后的草原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在高寒地区影响牧草种植的因素很多,优良牧草的引种试验对于当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和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旗引种了豆科牧草4个苜蓿品种,禾本科7个品种,经过三年的小区试验观察和记载,结果表明引种的11种牧草都能在本地区推广和栽培,一些品种表现了良好的生产性状,为我旗今后的草原建设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于一九九七年在当雄县草原站进行,引进优良耐寒、耐旱牧草品种四种。通过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甘农一号杂花苜蓿和西伯利亚冰草,这两种牧草生长旺盛,生产性能好,品质优良,适口性好,且能在晚秋和早春提供优良饲料,如果大面积推广种植,可以大大缓解冷季牧场的压力;西伯利亚冰草对杂草的竞争力较强,其余引种牧草相对较弱,高寒地区牧草引种的工作关键是整地精细,注意苗期管理,入冬前要覆盖有机肥料羊粪,以提高牧草的越冬率。  相似文献   

15.
李英年 《草业学报》2000,9(2):77-82
高寒草甸地区温度是限制牧草地上年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利用这一点,引进牧草产量与生长期间的产量积温比概念,建立高寒草甸牧草产量的估算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5个多年生牧草品种开展了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评价,为高寒地区饲草料基地建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种牧草品种中除无芒雀麦外,4个牧草品种越冬率均在85%以上,能在该地区安全越冬,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其生育期在100d左右;3年平均饲草产量以贫花鹅观草产量表现最高,达到13469.4kg/hm^2;贫花鹅观草3年饲草产量稳定性表现最优;贫花鹅观草具有良好的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是该地区饲草生产的高产优质品种,适宜在青海省同类地区开展人工草地建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农业大学、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共同承担的青海省 2 0 0 2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青南地区适用草种选育项目” ,经过主持承担单位的认真准备 ,开始全面实施。项目除在同德牧草繁殖场设立良种扩繁基地外 ,在青南地区的果洛州高寒草甸区新建牧草原种繁殖基地 7.33hm2 ,引种实验基地 1处 ,2hm2 引进牧草品种十余种 ,并开始青南地区野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和野生草种的采集工作。该项目 ,由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副教授 ,草地研究室主任王方方土 博士 ,担任首席专家 ,由中国农业大学 ,青海省草原总站 ,同德牧草繁殖…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高寒地区牧草引种试验及贫花鹅观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4种美国牧草品种在高寒地区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的测定表明,LMS-SLSWG-04(贫花鹅观草)长势好,越冬率高,产草量高,是适宜青海省高寒地区草地建设和生态治理工程的牧草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云南南亚热带多雨区引进禾本科牧草的适应性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进国外优良牧草栽培种14个在云南南亚热带多雨区进行种植,结果表明:贝斯莉斯克俯仰臂形草、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海密尔大黍、海琴绸纹孔颖草、帕春青绿黍和无芒臂形草6个牧草品种在适应性,草产量和质量方面表现较好,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誉称“牧草之王”,其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价值居各类牧草之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苜蓿种植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原江西省牧草试验站从1974~1983年先后引进苜蓿品种48个进行试种,有不少品种表现较好。“八五”期间引进紫花苜蓿品种11个在新开垦的丘陵岗地上种植。虽然鲜草产量不是很高。但越夏率多数在70%以上。近10年来。国内外牧草育种工作者针对不同气候、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