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鱼文化以各种形式表现在民俗和艺术等各个方面。人们在捕鱼、食鱼和用鱼祭祀等生产生活经历中,给鱼注入了多彩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古诗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传说,以绢帛写书信装在鱼腹中传递的,谓之:"鱼传尺素。"所以,书信又有"鱼笺"、"鱼符"、"鱼契"之称。把鱼视为民间吉祥物,这是因为鱼与"余"是同音,从而产生出对生活美好,衣食有余的心理愿望。在中原地  相似文献   

2.
<正> 两栖鱼 这里所说的两栖,不是水陆两栖,而是海水和淡水两栖的鱼。本来生活在淡水的鱼,无法忍受和抵抗海水中盐分的侵袭,但是生活在海水的鱼,尽管吞吐大量的海水,却不怕海水的苦咸,依然逍遥自在。这是什么道理呢?原来是在海水鱼的鳃片里有一种能排除盐分的特殊组织,叫做氯化物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3.
郭贵良  闫先春  王桂芹 《水产科技情报》2016,43(6):298-302, 307
对东北地区统称为"柳根鱼"的所有鱼类的分类命名和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考证。通过归类分析,确定了东北地区所称的"柳根鱼"实际是指分布在东北地区的鲤科鱼类中鱼岁属5种鱼类的统称,这5种鱼分别是:拉氏鱼岁、真鱼岁、湖鱼岁、斑鳍鱼岁和花江鱼岁,目前人工养殖的柳根鱼是指拉氏鱼岁。  相似文献   

4.
关键词     
正药物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类芬顿氧化技术,实现了中性条件下对抗生素——孔雀石绿的高效降解,这对解决水产养殖抗生素滥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耐温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南方冷水鱼类已在种群层面对高温胁迫作出应答反应。这一研究成果警示,南方冷水鱼类受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更大,需要加强保护。"鱼稻共生"近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两万余亩早稻迎来丰收季。近年来,该县通过恢复"鱼稻共生"传统农耕模式,打造"高山鱼稻"品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94年对我省水库及河流网箱养殖罗非鱼的疾病进行了现场调查,从病鱼病变部位取材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及病变部位组织切片观察,对健康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及调整养殖场地水域,进行药物防治等一系列重复试验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箱养殖罗非鱼的主要病原菌有二种:一是非01群霍乱弧菌;二是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由于受这两种病菌感染,病鱼的肝、肾、脾、肠、鳃、眼部部位都发生了组织病变。其症状是病鱼在水面打转  相似文献   

6.
<正>多春鱼是原产于日本的深海鱼,属胡瓜鱼目胡瓜鱼科,又名毛鳞鱼、胡瓜鱼,因雌鱼肚中多有鱼卵,因此得名"多春"(中国南方方言如客家话中,把"蛋"、"卵"称为"春")。多春鱼平时生活在海里,成鱼春天到海边河口处产卵,产卵日期在每年的3~5月。孵化场所通常在较大的河道支流和浅滩,这是也是捕捞的最好时机。多春鱼在太平洋、大西洋的北部沿岸许多地区均能捕获,我国的黑龙江、图们江下游一直到台湾沿海都有出产。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4月,山东省济南市在济西湿地试验水域启动2018年"测水配方"试验放鱼工作,该批次共投放鲢鳙鱼4万余尾,草鱼2万尾。济南市农业局、槐荫区农发局相关技术负责人员到现场对试验承担单位进行了监督指导。"测水配方"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水域营养状况、饵料生物现存量、增殖容量和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确定水生动植物资源养护的品种、规格、数量和比例,实现水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  相似文献   

8.
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鰤鱼诺卡氏菌水解酶(hydrolase,HYD)可能是鰤鱼诺卡氏菌的毒力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鰤鱼诺卡氏菌HYD的肽段不是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HYD-GFP融合蛋白均匀地分布在胖头鲤(FHM)细胞的细胞质中。亚细胞定位和过表达研究都显示HYD蛋白在FHM细胞中表达后,细胞核出现固缩浓染、凋亡小体等细胞凋亡特征,但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HYD并未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水平。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鰤鱼诺卡氏菌的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二赫哲族-"鱼皮国"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一带的赫哲人古称"鱼皮国"。他是肃慎、女真的一部分后裔,清圣祖康熙时称"赫哲"。由于他们世世代代以渔猎为生,是迄今以来华夏民族唯一以渔业为生的民族,故在清代又称为"鱼皮部",史书称"鱼皮鞑子"(这是一种蔑称--笔者)。其生活习俗表现出典型的"鱼皮部'特色。据乾隆年间官书《皇清职贡图》介绍,其时赫哲人"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他们还根据鱼的不同品种,巧妙地剥制各种各样的鱼皮衣服。如猎人穿的鱼皮衣结实厚耐,而妇女宇的鱼皮衣则美观轻巧,婴儿…  相似文献   

10.
从事水产专业工作或与水产有关人员,首先提到的第一个对象就是鱼。大家说鱼、谈鱼、研究鱼、养鱼,甚至发表文章写鱼,可谓研究之深。在这里,作者结合一年来进行的《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及AB-PAS的染色方法对野生和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中粘液细胞的类型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研究。黄鳍鲷粘液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分布,不同部位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均有差异。食道中以Ⅰ、Ⅱ型粘液细胞为主;贲门部和胃体部只有Ⅰ、Ⅱ型粘液细胞分布,幽门部只有Ⅰ型粘液细胞;幽门盲囊、肠道及直肠都是Ⅱ型粘液细胞最多。野生与养殖黄鳍鲷粘液细胞的区别在于消化道的相同部位养殖鱼比野生鱼粘液细胞数量更多。根据研究结果推测粘液细胞的类型和分布与鱼的生活环境及食物相关,也可能与消化道中各种菌群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土质上开发的养鱼池,有时在水温较低,水质清瘦,溶氧充足,而又未受到工业废水有毒物质污染,也检查不出有足以使鱼致死的病原体,常会出现暴发性大批鱼死亡。这是由生活在半咸水中一种有毒藻类——三毛金藻所引起的一种中毒症。一、形态特征三毛金藻是一种肉眼看不见,营浮游生活的单细胞藻类,细胞椭圆形或卵圆形。细胞顶端有三根鞭毛,二长一短,短鞭毛位于长鞭毛之间,长度为长鞭毛的K左右,长鞭毛基本与细胞等长。二、生发条件三毛金藻是生活在低盐度海水或半咸水中的一种广盐性浮游藻类,在我国北方的春、秋季节,多是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13.
<正>大鳍鱊隶属鲤形目、鲤科、亚科、属,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水系的底栖性鱼。大鳍鱊色彩艳丽,体形优美,可以养殖观赏。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饲养土著鱼人员数量持续增多,对属类鱼的需求量也在稳步上升,目前仅靠野外捕捞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繁育势在必行。笔者对大鳍鱊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行总结,为属土著鱼的饲养及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产》2016,(12):17-17
正本刊讯12月1日,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和工商总局市场司联合在广州举办"加利福尼亚湾石首鱼履约执法培训研讨会"。会议详细解读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有关加强石首鱼保护的决议,讲授了加湾石首鱼鳔及其干制品识别技术,并发布了手机适用的加湾石首鱼膘快速视觉鉴定电子指南。来自美国鱼类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组织学和电镜的方法,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眼部组织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以期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解析鲍对光照的生理响应机制提供组织学与细胞学基础。结果发现,眼部组织由外至内依次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外核层、光感受器内节、内核层、黑色素颗粒沉积层、视觉纤维层。组织表面布满乳头状突起,每一乳状突起的顶端均具有一簇或两簇纤毛环。疏松结缔组织和平滑肌纤维等是组织内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间分布的胶原纤维等对保持细胞的弹性和韧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了鲍的眼部组织在感受和辨识外界光环境因子中的重要作用,也为鲍养殖生产中的光环境因子优化和调控、深入探讨鲍对光照的生理应答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在龙鱼的雌雄配对上,全世界龙鱼繁殖场基本做法就是实行"自由婚姻"原则,将一群龙鱼放在户外池里自由配对,也正是因为这样,便产生了混血龙鱼和纯种龙鱼。而对于玩家来说,因为不具备龙鱼繁殖场的诸多条件,比如龙鱼的数量和龙鱼生活繁殖的空间,所以他们一直在摸索雌雄配对问题。下面将他们通常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混养配对法这是最常用、最科学的方  相似文献   

17.
动物福利的概念是:动物有承受外部刺激的能力,因此动物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管理者所提供的环境条件。虽然由于个人在宗教、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导致"可接受的"动物福利条件的定义上的巨大不同,但人们普遍认为养殖动物应避免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包括饲养、运输、测试等过程。有越来越多的认可,鱼可以有意识地体验痛觉,它们有能力体验到痛苦和恐惧。事实上,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证据支持这一概念,鱼可以体验两种形式的解剖痛苦,药理学和行为学研究的数据表明,鱼可以像四足动物一样,经历并感受痛苦、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怒江裂腹鱼(Schizothorax nukiangensis)鳃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怒江裂腹鱼鳃基本结构与其他硬骨鱼相似,均由鳃耙、鳃弓、鳃丝以及鳃小片构成,且各部分具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类型。扁平上皮细胞覆盖于整个鳃表面,其表面的纹路主要有3种类型,在鳃上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密集细胞主要分布于鳃小片基部,仅有一种细胞类型,顶端膜内凹呈浅滩型,细胞内具有大量圆形的线粒体。怒江裂腹鱼鳃内扁平上皮细胞和线粒体密集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其在急流中游泳和摄食活动等生活习性相适应。本研究结果丰富了怒江裂腹鱼的基础生物学资料,并为阐明鱼类鳃的结构特征与其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食"鱼",而且要食好"鱼",食优质、绿色、安全卫生、健康无公害的"鱼".  相似文献   

20.
<正>鱼是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的水生脊椎动物。而有些动物,虽然也叫鱼,但也是"有鱼之名,无鱼之实"。以下仅是查找到的部分叫鱼而非鱼的动物。※1.鲸鱼鲸是生活在海洋里的世界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形状像鱼,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鲸终生生活在水中,对水的依赖程度很大,以致它们一旦离开了水便无法生活。鲸为适应水中生活,减少阻力,它们的后肢退化,前肢变成划水的浆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