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871"A、B、C三个品系成绩分析看,"871"C系茧质成绩部分指标高于A、B系,但其发育经过较长,发育欠齐;健康性方面,"871"C品系显著低于"871"A、"871"B系;"871"C×"872"杂交种茧质成绩部分指标优于"871"A×"872"、"871"B×"872",但四龄蚕结茧率"871"C×"872"组合明显低于"871"A×"872"、"871"B×"872";从蚕种继代和繁育角度考虑,因"871"C品系健康性明显低于"871"A、"871"B,"871"C系不宜替换"871"B系。  相似文献   

2.
以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所148头育肥奶公牛犊为样本,在6月龄时采集体尺数据和体重数据。对体尺数据与体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奶公牛犊6月龄体重估算公式:Y(体重)=-861.3777—2.4981×x1(体高)+6.2301×如(十字步高)+2.0595X玛(体斜长)+1.0935×x4(胸围)+1.2346XX,(腹围)。5个性状与体重相关性差异显著(P〈0.05),模型拟合度90%。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秋丰、限1、854B、限2、871、872纯种在产卵过程中,前后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遗腹卵进行调查,用方差分析作比较.结果表明:秋丰、限1、871的遗腹卵在四种不同温度下的差异性不显著或显著,而854B、限2、872的遗腹卵的差异性表现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浆高产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蛹期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浆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蛹期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发现浆蜂和意蜂的工蜂蛹体重和头重随着日龄的增长均极显著降低(p〈0.001);各日龄浆蜂工蜂蛹的体重和头重均极显著高于意蜂蛹体重和头重(P〈0.001);浆蜂工蜂蛹体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69.85555+11.7309x-0.4261x^2,决定系数R^2=9975;意蜂工蜂蛹体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75.3093+9.5603x-0.36069x^2,决定系数R^2=0.9951;浆蜂工蜂蛹头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52.4847+104846x-0.3564x^2,决定系数R^2=0.9964;意蜂工蜂蛹头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55.9616+10.6083x-03547x^2,决定系数R^2=0.9948。由此可见:(1)浆蜂虽然经过多年选育产浆性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工蜂蛹期生长发育曲线与意蜂基本吻合;(2)各日龄浆蜂工蜂蛹期头重均显著高于意蜂,这可能是浆蜂产浆量提高后,头部分泌王浆的腺体产生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徐厚容 《蚕业科学》1994,20(4):257-258
匹鲁卡品对家蚕的生殖效应徐厚(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家蚕的产卵数是由造卵数及产卵率决定的。造卵数多的蚕蛾,不一定产卵数就多,但造卵数无疑是决定产卵数的最重要因素。造卵数是指发育完成卵的数目,这种卵的卵壳完备,外表同产出卵一样。在蛹中期以前,不论蚕品种和...  相似文献   

6.
<正> 了解雌蛹体重与产卵数的相关性,在家蚕遺传育种和良种繁育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少学者主要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即遗传相关方面进行过研究。从蚕种生产的角度出发,了解现行蚕品种雌蛹体重与产卵数的相关性,可以(?)合理地制定有关产量指标提供参考依据,也  相似文献   

7.
侯方晖  苏力  邹洁建 《野生动物》2009,30(5):260-262
2004~2005年,对人工饲养的长鬣蜥繁殖行为和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7月为长鬣蜥的繁殖期,繁殖行为主要表现为发情求偶、交配和产卵,5~6月为产卵高峰期,每条成熟的雌蜥年产卵2~3窝,平均窝卵数12(7~18)枚;雌蜥每窝产卵间隔33~45 d不等;平均单卵重3.06(2.80~3.50)g;卵径2.63 cm×1.18cm。在自然孵化温度和90%~95%的湿度下孵化期为60~98 d,孵化率52.34%,长鬣蜥幼体初生个体重2.50 g,体全长(头体+尾)14(4+10)cm。  相似文献   

8.
试验证明,797·129与798·241品种,其雌蛹体重与羽化迟早、造印量、产卵量呈高度正相关,与良卵拉、产出率无明显关系,与克卵粒数呈高度负相关。所以,生产中要创造优良的气象、营养等条件,促进蚕体健壮。在种革比价上,以全苗量作为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来航鸡育成期限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白来航鸡育成期限饲条件下的体重进行了测定,计算了绝对生长、相对生长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拟合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7-20周龄的白来航鸡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符合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Logistic曲线为:y=1429.44/1+8.36326e^0.2172x,体重(y)对平均日喂料量(m)的回归方程为:y=-1196.82+55.2162m+0.2761m^2.两条曲线回归方程的拟合度都很高(R^2分别为0.9996和0.9868);平均日喂料量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为0.9894(P〈0.01);累计喂料量与体重间的相关系数为0.9769(P〈0.01)。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对五岭末期添禽蜕皮激素(MH),探讨了MH对家蚕叶平面丝以及添禽后折簇营茧区和平面吐丝区的产卵成绩的影响。MH处理后,吐丝量有所下降,平面吐丝率表现为提高的倾向,折簇营茧区和平面吐丝区产卵数与造卵数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不同的品种之间,产卵数与造卵数增加的幅度在上簇处理方法上表现不同,平面吐丝率高的品种,折簇营茧区的产卵数与造卵数增加显著,平面吐丝率低的品种,平面吐丝区产卵数与造卵数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为我国柑橘类的重要害虫,其人工饲养技术尚未突破,虫源主要从野外收集并于室内保蛹。而短期低温冷藏对其蛹发育的延迟效应尚不明确。作者研究了柑橘大实蝇0级蛹在10℃下短期冷藏后,对1级蛹、2级蛹、3级蛹和4级蛹发育的延迟效应。结果表明:10℃冷藏处理0级蛹0d、29 d、35 d、40 d、45 d后,1级蛹、2级蛹、3级蛹和4级蛹,蛹级高峰延迟天数分别符合线性关系y = 0.5195x -1.6813(R2 = 0.9104)、 y = 0.4605x - 1.7231(R2 = 0.8668)、 y = 0.6888x -1.9274(R2 = 0.9058)、 y = 0.6773x - 3.9843(R2 = 0.6841)。成虫羽化高峰期延迟天数符合线性回归方程:y = 0.4135x – 2.1222(R2 = 0.7616)。冷藏40 d和45d时, 羽化率显著下降。柑橘大实蝇0级蛹在10℃冷藏35d时,1级、2级、3级和4级蛹高峰分别可延迟15d、15d、24d和15d。本文结果可为柑橘大实蝇蛹的保存和成虫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任桂华 《四川蚕业》2011,39(4):27-28
2011年秋,对原种夏芳A、夏芳B、秋白A、秋白B、871A、871B、872A、872B蚕品种进行了二回育养蚕试验,与同一条件下三回育养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大多数指标略低于三回育,但总体不显著。在生产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对芳草、晨星各原种的产卵特性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各品种品系的肾体重与造卵数、产卵数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多数品种产卵相当块,2小时内产出率在50%以上,但芳草A、晨光产卵较慢;产卵速度的杂种优势日系品种明显,中系品种不明显;造卵数和产卵数中系、日系都有明显杂种优势;母蛾3日内冷茂对产卵数无影响,不育卵稍有增加;芳草A,晨光的不产卵蛾,少产卵蛾较多;各原种的发蛾率都在97%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某奶牛场530头荷斯坦牛3个月(2010年6~8月)的DHI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体细胞线性分值与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体细胞线性分值与产奶量及乳成分之间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体细胞线性分值与产奶量呈负相关性:y=-0.8463x+22.205,R2=0.9486(P〈0.01),体细胞线性分值上升1分,产奶量下降(奶损失)0.8kg;体细胞分值与乳脂率之间显著正相关:y=0.1002x+2.8083,R2=0.5969(P〈0.01);体细胞分值与乳蛋白率之间显著正相关:y=0.0529x+2.7738,R2=0.7838,(P〈0.01);体细胞分值与尿素氮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y=0.1438x+16.602,R2=0.5038(P〈0.05),随体细胞分值上升,尿素氮水平表现一定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朱良  张石蕊  罗凤珍 《养猪》2010,(3):15-16
为研究猪在自由采食条件下的采食规律,选取体重(28.0±1.2)kg的大白母猪60头,随机分为6组,采用美国Osbern公司的FIRE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对试验猪采食行为进行精确的测定。结果表明,30~60kg体重大白生长母猪平均日采食9.5次,平均日采食量为1.48kg,平均消化能日摄入量为20.50MJ,平均日增重为0.68kg。日采食量(单位为kg)和体重(单位为kg)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0052x3+0.0054x2-0.1177x+0.7189(R2=0.96,P〈0.01);消化能日摄入量(单位为MJ)和体重(单位为kg)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07185x3+0.074399x2-1.62967x+9.9561(R2=0.96,P〈0.01)。  相似文献   

16.
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纯黄荧光茧色品种龙限A和纯紫荧光茧色品种龙限B为材料,分析了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茧荧光色对造卵数、产卵数、产卵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健  王文 《野生动物》2010,31(1):26-29,48
2001~2002年和2004~2005年分别于5~6月,在内蒙古红花尔基地区,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环境因子与鸟类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草地生境中,鸟类多样性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显著,鸟的密度与草的高度和盖度相关性不显著。(2)在樟子松森林生境中,叶层高度多样性指数(FHD)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呈正相关(r=0.814,P〈0.05),回归方程为Y=1.332x+0.103(R^2=0.663)。叶总量(IF)与鸟类多样性指数(BSD)有显著的正相关(r=0.912,P〈0.05),回归方程为y=1.267x+0.428(R^2=0.832)。(3)樟子松林的胸径和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多样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树的高度、密度、森林下草的高度和盖度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樟子松森林的郁闭度与鸟类的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即随着樟子松森林郁闭度的增加,鸟类密度增加。树的高度、密度、胸径、森林下草的高度,草的盖度与鸟类密度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选用7个与雌蛹体重有关的印质、卵上指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陕蚕四号四个杂交原种的不同印质、印量的雌蛹体重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9·797、797·129、241·798、798·241的适度雌蛹作重分别为:1.6359、1.6259、l,4509、1.4209。即公斤茧颗粒数范围为中系品种520~560粒,日系品种为580~620粒。  相似文献   

19.
在杂交原种生产中常出现因品种间发蛾不一致而冷藏雄蛾的现象。为了解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中系杂交原种生产中,对交品种雄蛾6℃冷藏24h对生产杂交原种质量的影响而设计试验。结果显示:932雄蛾6℃冷藏24h后与芙蓉雌蛾交配,芙蓉×932(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良卵率均显著低于芙蓉×932,并且芙蓉×932(冷)雌蛾单蛾产卵率和良卵率个体间开叉大。芙蓉雄蛾6℃冷藏24h后与932雌蛾交配,932×芙蓉(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显著低于932×芙蓉;良卵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桑螟蛹和成虫性别的方法,利用体视解剖镜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比较了桑螟雌雄蛹及成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桑螟雌雄蛹的平均体质量差异,并应用该方法对桑螟种群的性比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结果表明:雌蛹具有在第8腹节的生殖孔和第9腹节的产卵孔连接成1道短裂缝的特征,而雄蛹生殖孔在第9腹节;在长度上,雌蛹腹部末端肛门裂缝、肛门裂缝与生殖孔产卵孔(雌)裂缝中间距离以及2道裂缝的总距离均极显著长于雄蛹;在体质量上,雌蛹平均体质量极显著大于雄蛹。桑螟成虫的雌蛾腹部较粗,末端平截;雄蛾腹部较细,末端尖。利用该方法对收集的953头桑螟蛹进行鉴别,发现雌蛹495头(占比51.94%),雄蛹458头(占比48.06%),雌雄比例接近1∶1。因此,桑螟雌雄蛹腹部末端肛门裂缝、肛门裂缝与生殖孔产卵孔裂缝中间距离、2道裂缝的总距离,以及蛹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桑螟蛹雌雄鉴定依据;桑螟成虫腹部末端形态差异较大可作为性别鉴定依据,这些结果将为桑螟的生物学、预测预报、性信息素研究以及性诱剂开发等提供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