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树龄橡胶RRIM600养分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年龄阶段的橡胶无性系RRIM600为研究材料,对各器官(树叶、鲜茎、树根、树皮、树干、胶乳)中五大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养分元素在各器官中的高低顺序,树叶为:NKCaMgP;树枝为:KCaNPMg;树根为:CaNKMgP;树皮为:CaKNMgP;树干为:NKCaMgP;胶乳为:NKPMgCa。橡胶树各养分的高低顺序为:NCaKMgP。(2)不同器官所含养分的高低顺序,N含量高低顺序为:树叶树根树枝胶乳树皮树干;P为:树叶树枝树根胶乳树干树皮;K为:树叶树枝树根树皮胶乳树干;Ca为:树皮树根树枝树叶树干胶乳;Mg为:树叶树根树皮树枝树干胶乳。不同器官养分总含量高低顺序为:树叶树皮树根树枝胶乳树干。(3)各器官养分含量与月份和树龄之间建立的直线回归均达显著差异,橡胶RRIM600树叶、树枝、树皮、树干和胶乳养分含量主要受月份影响,树根主要受树龄影响;N、P、K、Ca、Mg均主要受月份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程度的人工干旱胁迫下,测定10个油棕品种的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SOD与POD酶活性等,并利用SAS8.1统计主成分分析法,对10个油棕品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初期(0~5 d),油棕各生理指标向着有利于适应抗旱的方向变化;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5~30 d)和胁迫程度的加剧(trt1~trt3),各指标反映出油棕植株受害;当胁迫达50d时,各生理指标几乎都向着抗旱有利的方向转变,表明油棕对干旱有较强的耐受性;(2)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和SOD酶活性是反映油棕干旱胁迫的最重要的生理指标,可作为油棕品种抗旱性评价的依据;(3)10个油棕品种的综合抗旱力排序为:RYL34RYL39RYL38RYL32RYL37RYL31RYL36RYL40RYL33RYL35。  相似文献   

3.
:以平远县4 年生油茶和长岗山油茶幼苗为试材,对油茶林生物量及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 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 年生油茶的平均生物量为2 331.93 g/株, 各器官平均生物量大小是根>叶>果>茎>枝,长岗山油茶幼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是叶>茎>根>枝;( 2) 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N > K > P、Ca > Mg、B > Zn。叶片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为上层叶含N、P、 K、Mg 较多;( 3)油茶各器官中,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有 31 对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4)油茶林下土 壤养分含量大小是:全K >全N >全P >交换性Ca >交换性Mg,有效Zn >有效B。土壤有机质、交换性 Ca、交换性 Mg、有效 Zn 和有效 B 的含量明显呈下坡>中坡>上坡的规律;( 5)土壤养分与油茶各器官营养 元素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果的相关性最密切;土壤中的交换性Ca、交换性Mg 和有机质与油茶植 株中的营养元素关系最为密切;土壤交换性Ca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Ca 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土壤全N、全P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中N、P 元素含量呈两两正相关,土壤有效P、全K 含量与油茶各器官P、K 元素含量分别 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油棕新品种的抗寒能力,本试验对引种海南儋州的12个油棕新品种RYL1—RYL10以及RYL12—RYL13,采用人工低温胁迫方法处理第1、9、17、25片叶的离体叶片12h,测定其电解质外渗率,经Logistic方程拟合,求出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抗寒能力参考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12个油棕新品种及其4个叶序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均呈"S"曲线上升,其拟合得到的LT50也因品种和叶序不同而异。油棕新品种抗寒能力大小为RYL13(-5.3440℃)>RYL7(-5.1327℃)>RYL12(-4.9328℃)>RYL10(-4.7903℃)>RYL9(-4.6359℃)>RYL3(-4.5508℃)>RYL5(-4.4982℃)>RYL1(-4.2865℃)>RYL6(-4.1459℃)>RYL4(-4.1005℃)>RYL8(-4.0540℃)>RYL2(-3.8016℃)。油棕不同叶序叶片所测得的抗寒能力大小为第9片叶(-4.8243℃)>第1片叶(-4.4717℃)>第17片叶(-4.4617℃)>第25片叶(-4.3335℃)。然而,植物的抗寒性是一个复合性状,其抗寒性不但存在遗传差异,也易受环境和栽培条件等影响,因此,本研究结果仅为油棕抗寒性评价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油棕业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棕属多年生单子叶植物,是热带木本油料作物。植株高大,须根系,茎直立,不分枝,圆柱状。叶片羽状全裂,单叶,肉穗花序(圆锥花序),雌雄同株异序,果实属核果。油棕果的果肉、果仁含油丰富,在各种油料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称。用油棕果的果仁榨的油叫棕油。棕油是全球第二大类食用植物油。单位产量是大豆、棉籽、花生、葵花、菜子等其它植物油作物的6~11倍。  相似文献   

6.
鱼腥草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究鱼腥草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在2006年5~10月采集鱼腥草花果期不同器官及不同季节的器官,烘干至恒重后测定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结果]鱼腥草各器官的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差异较大。总黄酮的含量在各器官高低顺序为叶子>果实>花>全株>地上茎>地下茎;槲皮素的含量在各器官高低顺序为花>叶子>果实>全株>地上茎;鱼腥草全草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在6~10月逐渐升高,10月含量达到最高;二者含量的分布在不同器官和不同季节中具相似性,且鲜草中槲皮素的含量比干品的含量高。[结论]该研究为提高鱼腥草药材质量、促进综合利用、规范化栽培、适时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油棕果实油分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了解油棕果实油分积累特性,探索提高油棕油分含量的关键栽培时期,以油棕品种‘T1’、‘T2’、‘T3’、‘M1’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小果期、中果期、大果期、变色期和成熟期果实含油率。结果表明,油棕果实含油率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差异显著,小果到中果期、变色期到成熟期,果实含油率快速增加;小果期到成熟期果实含油率的增加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油棕果实从小果期开始,直到采收,整个过程需加强水肥栽培管理,有利于提高果实含油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津春2号'、‘中农5号'、‘新泰密刺'为试材,对大棚黄瓜各生育期养分积累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棚黄瓜不同器官养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根系中各元素含量N>K>P>Ca>Mg;茎中K>N>Ca>Mg>P;叶中N>K>Ca>Mg>P;果中K>N>Ca>P>Mg。根、茎、叶和果实中养分含量随生育期有所变化,结果后期各器官中养分含量显著降低。大棚黄瓜全生育期养分吸收量K>N>Ca>Mg>P,幼苗期养分吸收量小,N的吸收比例最高;开花坐果期,养分吸收量增加,P、K的吸收比例提高;盛果期养分吸收达到高峰,K的吸收比例最高。大棚黄瓜养分向果实分配比例随生育期而增加,结果初期以向营养器官分配为主,盛果期兼顾茎叶与果实,结果后期以向果实分配为主。  相似文献   

9.
类黄酮是茶树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对决定茶叶品质及其健康功效具有重要作用。利用LC-TOF/MS、qRT-PCR等技术研究了茶树类黄酮合成积累的组织器官特异性。结果显示,茶树不同器官中,鲜叶中的酚酸、儿茶素和黄酮醇化合物种类较多且含量较高,原花青素含量低但种类多,而在根中则相反。从基因表达差异上看,从鲜叶到茎到根,4CL、CHI、F3H and F3’5’H表达依次降低。酶学实验显示,从鲜叶到茎到根,DFR/LAR和ANR酶活在鲜叶和茎中无明显差异,而在根中只检测到微弱的DFR/LAR活性。在不同发育时期鲜叶中,儿茶素含量在一叶中最高,芽其次;黄酮醇的含量在一叶和二叶中较高;花青素的含量随着鲜叶发育依次减少。qRT-PCR结果显示,PAL、C4H、CHS、F3’H、F3’5’H、DFR、LAR和ANR基因的表达与不同发育时期鲜叶中儿茶素和黄酮醇积累规律一致。酶学实验显示,随着鲜叶的发育,DFR/LAR的活性依次降低,ANR的活性呈增高趋势,它们的变化与酯型C和EGC含量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罗布麻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罗布麻不同器官和不同月份的叶、茎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罗布麻叶与茎中总黄酮含量有显著的差异,叶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茎中的含量。不同月份之间茎和叶的总黄酮含量变化也较明显。罗布麻不同器官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茎、花、果、根、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麻疯树成熟叶片N、P2O5、K2O、Ca、Mg、Fe、Mn、Cu、Zn、B共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和相关性,为麻疯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长势一致的麻疯树进行每株0、0.2、0.4、0.6kg的复合肥施肥处理,在每月的中下旬取植株成熟叶片,测定其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麻疯树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K2O>N>Ca> Mg>P2O5>Mn>Fe>Zn>B>Cu.不同施肥处理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N、K2O、Ca、Mn、Fe、Zn、B元素含量受施肥影响比较大,而P2O5、Mg、Cu受影响比较小.麻疯树的株高、总新梢生长量、地茎粗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果枝率最高的是施肥0.4 kg/株处理.[结论]施肥能促进麻疯树的生长,0.4 kg/株/年(15-15-15复合肥)时最利于麻疯树果枝的形成.麻疯树叶片的营养元素受施肥的影响,养分元素间有协同和拮抗作用,生产上要根据麻疯树的营养需求规律和需肥特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2.
三倍体毛白杨叶片营养年变化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倍体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11个无性系(无性系号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S9,S11,S12)叶片中营养元素氮、磷、钾、钙和镁年变化规律,并以二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号为S10)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①同一营养元素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中表现出大体相似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趋势,其中氮、磷、钾在整个生长期呈现出明显下降的年变化趋势,而不同无性系叶片中钙的年变化趋势为逐渐上升,镁为先上升后下降;②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叶片中仅磷全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1,n=36),12个无性系中S5磷质量分数最高,全年平均为1.85g·kg^-1;③在整个生长季节中,与对照二倍体毛白杨S10比较,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S5,S6,S3,S12,S7,S1,S4叶片磷质量分数均有所提高:④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在生长季节内,叶片中积累大量元素的规律相似,平均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氮〉钾〉钙〉镁〉磷,分别为24.31,17.23,4.36,1.94,1.56g·kg^-1。  相似文献   

13.
对桂西南地区32 年生望天树人工林乔木层的N、P、K、Ca、Mg 等5 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不同组分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树叶中以N 含量最高,其他各器官中元素含量均以Ca 含量最高,其次是N、P、Mg 含量,K 含量最小。乔木层5 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达2 451.65 kg/hm2,各元素积累量表现为Ca>N>Mg>P>K,乔木层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表现为树干>树皮>树叶>枝枝>树根;5 种营养元素年净累积量达76.61 kg/hm2。乔木层每积累1 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总量为7.12 kg,其中对Ca 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N、Mg,对P、K 的需求最小。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及凋落物层N、P、K 元素平均含量稍高于乔木层,3 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69、13.58、64.89 kg/hm2。  相似文献   

14.
望天树人工林营养元素含量、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桂西南地区32年生望天树人工林乔木层的N、P、K、Ca、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望天树不同组分中各营养元素含量大致为树叶>树皮>树枝>树根>树干;树叶中以N含量最高,其他各器官中元素含量均以Ca含量最高,其次是N、P、Mg含量,K含量最小.乔木层5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达2 451.65 kg/hm2,各元素积累量表现为Ca>N>Mg>P>K,乔木层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表现为树干>树皮>树叶>枝枝>树根;5种营养元素年净累积量达76.61 kg/hm2.乔木层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总量为7.12 kg,其中对Ca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N、Mg,对P、K的需求最小.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及凋落物层N、P、K元素平均含量稍高于乔木层,3种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7.69、13.58、64.89 kg/hm2.  相似文献   

15.
土壤盐分含量对落羽杉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土壤盐分含量对1年生落羽杉实生苗的营养吸收的影响 试验共有4种处理(对照、NaCl含量为土壤干重的0 15%、0 3%和0 45%),处理时间为130d 研究结果表明,(1)各种盐分处理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落羽杉根系、茎和叶片中全N、全Ca、全Na、全Fe浓度,全P、全K和全Mg浓度在根系中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在茎和叶中则逐渐升高;(2)根系中Ca/Na随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茎和叶中Ca/Na、以及根、茎和叶中K/Na、Mg/Na、Fe/Na均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大而减少;(3)根、茎和叶中全N和全P浓度的大小均是叶>根>茎,全Ca浓度大小的顺序是叶>茎>根,全Fe浓度大小的顺序是根>叶>茎,而根、茎和叶中全K、全Na和全Mg浓度的大小因不同盐分处理水平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长喙毛茛泽泻Ranalisma rostratum是极度濒危保护植物,被纳入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近年来,全国先后建立了多个长喙毛茛泽泻繁育基地,其种群数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对长喙毛茛泽泻营养成分及急性经口毒性的研究,有利于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利用。  方法  选取丽水市3个回归示范点的4批次样品,烘干前后称量样品质量,计算各营养器官的生物量比和干鲜比,测定其茎叶根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元素(包括脂肪、氮、磷、钾、钙、镁、铁、锰、锌)的质量分数以及茎叶的小鼠Mus musculus急性经口毒性。  结果  ①长喙毛茛泽泻植株的干鲜比为0.17~0.19,整个植株含水率较高。②长喙毛茛泽泻植株中8种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氮、钾、铁、钙、磷、镁、锰、锌,铁质量分数在各样品和组织间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磷和镁。③脂肪质量分数在4个样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锌外,其余7种元素在4个样品间均无显著差异;脂肪质量分数在长喙毛茛泽泻的茎叶和根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钠、磷、钾、钙质量分数在茎叶和根间差异显著(P<0.05)。④钠、钾、钙这3种元素两两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而与磷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磷与镁存在显著正相关。⑤以长喙毛茛泽泻茎叶制取悬浮样品液,喂饲试验显示:对雌雄小鼠经口半致死量均大于7.5 g·kg?1。  结论  长喙毛茛泽泻中的镁、铁和磷质量分数不够稳定,而其他元素均较稳定。钠、磷、钾、钙质量分数在长喙毛茛泽泻的茎叶和根系间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其茎叶属实际无毒。图1表5参28  相似文献   

17.
添加沸石对黄瓜幼苗营养状况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以草炭蛭石 ( 2V∶1V)为基本基质 ,添加不同比例的沸石 ,研究其对黄瓜幼苗营养状况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 ;黄瓜幼苗叶干重与含氮量 ,根、叶干重与含磷量 ,茎、叶干重与含钾量 ,根、叶干重与含钙量、含镁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黄瓜幼苗根、叶干重与氮、磷、钾积累量 ,茎、叶干重与钙、镁积累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一代种子园土壤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测马尾松一代种子园的土壤N、P、K、Ca、Mg、B、Mo等主要营养元素和母株球果产量,分析探讨种子园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互作规律及对产量的效应,对土壤养分进行诊断,结果表明:P、Ca、Mo、Mg、B以及NMg、N-K、P-Ca、P-K、P-Mo、P-Mg、P-B、K-Mg、Ca-Mo的互作是影响马尾松一代种子园产量的主导因子。P-Ca、P-Mo、P-Mg、P-B以及Ca-Mo的交互对球果产量为正效应,而P-K、K-Mg、N-Mg、N-K对球果产量为负增产效应。营养元素间的相关性,除了N与Mo为拮抗关系外,其它元素之间呈协同关系;种子园土壤养分适宜浓度范围即营养诊断标准为水解N(91.40~116.06 mg/kg),有效P(1.72~2.78 mg/kg),速效K(107.76~136.62 mg/kg)、交换性Ca(36.00~56.88 mg/kg)、交换性Mg(8.18~16.58 mg/kg),有效B(0.31~0.55 mg/kg),有效Mo(0.25~0.47 mg/kg);现实种子园土壤N、P、K、Mo等速效养分含量总体偏低,处于缺乏或极缺乏状态,Ca、Mg、B含量大多处于中等水平;种子园建议施肥配方为:每株施N 25.48g、P2O529.75g、K2O 12.07g、Ca O 55.54g、Mg O 6.05 g、Mo 0.48 g,配比为N∶P2O5∶Ca O∶Mg O∶K2O∶Mo=4∶5∶2∶9∶1∶0.08。  相似文献   

19.
在人工光植物工厂中研究了不同光强的LED白光和红蓝光对营养液水培生菜生长、营养元素含量和累积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白光(WL)和红蓝光(RB)两个光质处理,光周期为16/8 h,分别设定三个光强:150(WL150、RB150)、200(WL200、RB200)和250(WL250、RB250)μmol·m-2·s-1,其中红蓝光光强比为4∶1,光暗周期16/8 h。结果表明,光强增加有促进生菜生长作用,随光强增加生菜地上部干、鲜重明显增加,WL200和WL250处理下生菜地上部干重比WL150分别提高了24.6%和49.7%。与红蓝光相比,白光显著提高生菜叶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红蓝光提高了生菜叶片中大中量元素(N、P、Ca、Mg)和微量元素(Mn、Zn)的含量,白光则提高了K的含量,光质对C、Fe和Cu含量无明显影响。白光或红蓝光下不同光强对生菜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只是红蓝光在200 μmol·m-2·s-1光强下多种营养元素(N、P、Ca、Mg、Mn、Cu和Zn)含量到达最大。在白光200 μmol·m-2·s-1的光强下,P、K、Ca、Mg、Fe、Mn、Cu和Zn的累积量最大,而在红蓝光250 μmol·m-2·s-1的光强下,10种营养元素的累积量均最大。相同光强下,红蓝光有利于生菜体内N、P、Ca、Mg、Mn和Zn含量的提高,而白光则更有利于C、N、P、K、Mg和Fe等的累积。因此白光处理更有利于促进生菜生长,并提高生菜体内N、C、P、K、Mg和Fe的累积量,其累积量的提高主要是由较高的生物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