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威海市远洋渔业发展现状 威海市远洋渔业始于1991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全市远洋渔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整体规模和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1.1远洋渔业实力显著增强 2009年,全市远洋渔业资格企业发展到15家,占全省80%、全国12%;远洋渔船发展到255艘(预计2010年将超过400艘),占...  相似文献   

2.
韩国远洋渔业1992年的总产量达到1023926t。这是自1957年发展远洋渔业以来首次创造的记录。1992年的总产量较1991年的873465 t相比,增加了17%,与至  相似文献   

3.
我国远洋渔业自1985年起步以来,至今已有10年的历史。通过10年的探索、试捕和发展,现已初具规模,最近几年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作者围绕目前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近况作扼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谢敢运 《海洋渔业》1999,(3):105-106,115
<正> 我省远洋渔业作为大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发展远洋渔业战略部署,在新一轮创业中发挥重要产业作用,是我们从事远洋渔业工作面临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福建省远洋渔业现状 1985年3月10日,由中水总公司牵头组织的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从马尾港启航赴西非塞拉利昂海域作业,翻开了我省远洋渔业发展的新篇章。从此,我省非常重视远洋渔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姜崇阳 《齐鲁渔业》2014,(12):48-50
远洋渔业与能源业、采矿业一样,属于资源型战略产业。随着全球近海渔业资源枯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向了远洋。近年来,威海市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1991年,荣成龙须岛渔业公司派出2艘441kW拖网渔船赴斯里兰卡作业,迈出了威海发展远洋渔业的第一步。自此,威海市远洋渔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整体规模和实力目前已跃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相似文献   

6.
<正> 农业部远洋培训中心邀请日本远洋渔业专家真道重明来华举办关于远洋渔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培训班定于1991年10月18日至31开班,为期2周,地点设在上海市军工路334号(上海水产大学内).真道先生曾在"东南亚渔业开发中心(SEAFDEC)"和日本  相似文献   

7.
<正> 一、现状江苏省自1987年3月由省远洋渔业公司组建,派出第一批4艘8154型渔轮组成的赴伊朗合作捕鱼船队起,至1991年5月27日由南通市远洋渔业公司组建的新8154型渔轮2艘顺利抵达拉斯帕尔马斯(拟于摩洛哥合作捕鱼),已先后共4批派出渔船15艘次,累计派出人数392名。派出单位除上述两公司外,还有连云港远洋渔业公司。到1990年底,共捕鱼16 352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10月10日,中国远洋鱿鱼指数在浙江舟山发布,以促进我国鱿鱼市场开发与整合,引导国际鱿鱼资源的养护和合理利用。这也是我国发布的首个中国远洋渔业指数。"中国远洋鱿鱼指数"由资源丰度指数、市场价格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构成,能够科学预测年度捕捞产量,反映不同时期、不同种类鱿鱼市场价格的变化水平和趋势。我国远洋渔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远洋渔业国家。远洋渔业船队总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中国远洋渔业发展30周年。为纪念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成就,农业部组织整理编辑了远洋渔业30年大事记,因时间仓促,资料有限,疏漏和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0.
要闻速览     
<正>3月30日中国远洋渔业30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汪洋副总理强调,要积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布局合理、装备优良、配套完善、管理规范、支撑有力的现代远洋渔业产业体系,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向远洋渔业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1.
<正> 自1985年中央确定发展远洋渔业方针以来,短暂的几年时间,我国的远洋渔业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我国远洋渔业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试图就远洋渔业的发展条件作些粗浅的分析.一、发展远洋渔业势在必行众所周知,我国的远洋渔业是在近海渔业资源与捕捞力量难以平衡,渔获与需求差异日益扩大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当今渔业大国的日本和苏联在渔业发展中也同样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因此,可以认为这是渔业发展历史的必然规律.渔业企业要创汇,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求得发展,就需要开创远洋渔业去解决上述两大矛盾.  相似文献   

12.
<正>3月30日上午,中国远洋渔业30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介绍了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情况,福建省政府、中农发集团、上海海洋大学及上海水产集团的远洋渔船船长代表地方政府、远洋渔业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和远洋渔业一线船员作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13.
1985年3月,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从福建马尾港起航,经过几十天的艰苦航行,终于成功进入大西洋西非海域渔场,随即与几内亚、比绍等西非国家开展远洋渔业合作,实现了我国远洋渔业"零"的突破,开启了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新时代。30年来,远洋渔业在主张我国公海权益,促进国际交往、减轻国内渔业资源压力、丰富城乡居民餐桌、提高国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身利长期从事远洋渔业发展战略研究和管理,是我国远洋渔业的开拓者之一,经历了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许多重要时刻。在纪念中国远洋渔业发展30年之际,我们就30年来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当前面临的挑战、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对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刘身利董事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远洋渔业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必须正视和解决,但也属于"成长中的烦恼"。中国发展远洋渔业的目标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发展节奏、发展方式要调整。本刊讯(特约记者赵丽玲报道)2016年12月5日,于康震副部长在福州专题调研福建省远洋渔业。在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后,于康震出席了福建远洋渔业企业座谈会,听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中国远洋渔业发展30周年。为纪念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成就,农业部组织整理编辑了远洋渔业30年大事记,因时间仓促,资料有限,疏漏和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6.
大连市发展远洋渔业 ,坚持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经济一起上 ,加快了发展步伐 ,目前远洋船已达 2 3 2艘 ,其中国有企业投入的远洋渔船 3 9艘 ,占 1 7% ,乡 (镇 )集体企业 1 0 7艘 ,占 46% ,民营、个体经营企业 86艘 ,占 3 7% ,增强了发展活力和实力 ,规模和水平居国内沿海省、市首位 ,预计 2 0 0 1年可完成产量 1 2 5万t,占海洋捕捞产量由 5年前的 4 8%提升到目前的 1 3 9% ,已成为大连市渔业新的增长点。1 986年 ,根据国家发展远洋渔业的方针政策 ,国有企业大连市水产供销公司在我市率先开发远洋渔业 ,派出“大远渔 1 0 1”号渔船奔赴…  相似文献   

17.
二、“十五”期间以至2015年我市渔业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一)我市渔业中长期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市发展渔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发展渔业经济和富裕农民为主线,搞好“四个服务”,坚持科教兴渔,走渔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利用首都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渔业,稳定渔业生产水面,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性;结合首都经济的特点,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的都市渔业;拓宽渔业经济发展领域,加快水产品流通和加工的发展;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认真贯彻执行《渔业法》,坚持依法兴渔,保障渔业生产经营环境,努力实现渔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5月15日,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在大连市召开全国远洋渔业工作座谈会。赵兴武局长出席会议并对"十二五"以来远洋渔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远洋渔业发展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今后一段时期远洋渔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进行了全面部署。农业部船检局、沿海省级渔业主管部门、中国远洋渔业协会负责人和远洋渔业企业代表以及有关水产科研单位专家等50多人出席会议。发展远洋渔业意义重大,世界主要  相似文献   

19.
青岛海洋渔业公司于1991年和1992年引进国外3000吨级远洋拖网加工渔船“泰和”、“泰平”、“泰安”轮三艘,截止今年4月,累计投产三个航次,作业25个月,共捕获原条鱼近7万吨、创利2800多万元。三年来,“三泰”轮生产稳步上升,效益逐年提高,为公司发展远洋渔业闯出一条新路子。1994年,公司按照建立捕捞加工带动国内外贸易和国际化综合经营远洋渔业新格局的指导方针,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远洋渔船生产经营及革新举措。  相似文献   

20.
《水产学报》1992,16(1):39-39
本会海洋渔业资源专业委员会,于1991年11月18日至23日在广州召开了四届四次委员会议暨资源开发利用讨论会。在会议期间的11月22日,还召开了《远洋渔业》编委会会议 这是一次综合性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主要内容是:研讨我国近海渔业资源的生态结构,资源开发、监测、增殖和管理;交流外海和远洋渔业的开发和利用经验等。会议收到论文和摘要20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