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化简易-高盐沉淀法提取云南松针叶DNA的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简易-高盐沉淀法提取云南松针叶基因组DNA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然后用浓度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质量,并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溶液的纯度和浓度,以定性和定量检测为指标,得出简易-高盐沉淀法提取云南松针叶基因组DNA的最佳处理组合。[结果]最佳处理组合为:水浴温度为70℃,V氯仿∶V异戊醇=25∶1,离心时间为8 min,NaCl浓度为2.2 mol/L。[结论]该结果可为开展云南松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犬STR基因座多态性中,比较使用了饱和苯酚-氯仿抽提法和Chelex-100树脂法,两种方法提取的DNA在扩增后的检测结果均能准确地反映实验结果。尽管从平均峰面积和平均峰高值等指标上,利用Chelex-100树脂法提取的DNA质量和扩增后的检测效果较饱和苯酚-氯仿抽提法差,但Chelex-100树脂提取法更为简单快捷,适合在建立警犬STR基因座等位基因数据库中和犬亲缘关系鉴定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种从感病叶片中高效提取条锈菌基因组DNA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TAB/SDS法直接从感病叶片中提取条锈菌基因组DNA,该法与β-巯基乙醇法相比,提取DNA纯度和产量均较高,所提取DNA的产量大约为β-巯基乙醇法提取DNA产量的5~10倍.并且用所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能够获得条锈菌特异性条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花生2-甲基-6-植基-1,4-苯醌甲基转移酶(MPBQ MT)基因VTE3,揭示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遗传多态性。【方法】利用EST拼接、RT-PCR以及以DNA为模板的PCR扩增技术,从花生属栽培种中分离VTE3 全长cDNA;从不同类型栽培品种和花生属花生区组二倍体野生种(Arachis duranensis 和A. ipaensis )中分离VTE3全长DNA,进行VTE3序列多态性分析,并构建VTE3的进化树。【结果】从3个栽培品种中分别克隆得到2条VTE3 cDNA序列(命名为rVTE3-1和rVTE3-2),rVTE3-1和rVTE3-2的编码区长均为1 059 bp,二者同源性97.8%,存在10个变异位点,其中8个为SNP变异;二者均编码35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98.6%,存在5个氨基酸差异。从13个栽培品种分别克隆得到2条VTE3 DNA序列(命名为gVTE3-1和gVTE3-2),13个品种间gVTE3-1的同源性为99.9%,gVTE3-2的同源性为100%。其中丰花2号gVTE3-1序列长2 710 bp,存在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44-163、772-1 295和1 603-2 437 bp处;gVTE3-2序列长2 706 bp,也存在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44-169、778-1 291和1 599-2 433 bp处。丰花2号gVTE3-1和gVTE3-2同源性96.6%,内含子区域存在36个SNP位点和3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多态性位点。从A. duranensis分离的VTE3 DNA序列命名为gVTE3-A,从A. ipaensis分离的VTE3 DNA序列命名为gVTE3-B。利用栽培种丰花2号gVTE3-1和gVTE3-2以及野生种gVTE3-A和gVTE3-B 4条DNA序列进行进化分析,推测序列gVTE3-1和gVTE3-2分别来自丰花2号的A、B染色体组。花生MPBQ MT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较高,具有很强的保守性。【结论】本研究克隆了花生VTE3的全长cDNA和DNA;推断栽培品种的gVTE3-1和gVTE3-2分别来自A、B染色体组,不同染色体组的VTE3多态性位点丰富;不同栽培品种间等位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很小,所检测13个栽培品种的gVTE3-1以及野生种的gVTE3-A间存在等位变异,13个栽培品种的gVTE3-2以及野生种gVTE3-B间未发现等位变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乌鳢的肌肉、肝脏、肾脏、尾鳍、鳞片、肠、鳃盖、鳃等组织的DNA提取。[方法]利用酚-氯仿法提取乌鳢的肌肉、肝脏、肾脏、尾鳍、鳞片、肠、鳃盖、鳃等组织的DNA,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PCR扩增法检测提取的DNA质量。[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组织的DNA含量不同(0.370~0.975μg/μL),其中肌肉、肝脏、肾脏和肠等组织DNA质量较高,而尾鳍、鳞片、鳃和鳃盖等组织DNA质量较差。[结论]乌鳢的肌肉、肝脏、肾脏和肠等组织提取的DNA可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收集63支鹿角,利用酚-氯仿法、改良酚-氯仿法、DNeasy~? BloodTissue Kit (50)、QIAamp~? DNA Investigator Kit (50)提取鹿角DNA,通过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确定提取鹿角DNA的取样部位和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鹿角中部DNA含量高于基部,更适合用于鹿角DNA提取工作;酚-氯仿法优于改良酚-氯仿法,DNeasy~? BloodTissue Kit (50)提取效果优于其他方法。进行鹿角DNA提取时,建议在鹿角中部取样,用DNeasy~? BloodTissue Kit (50)提取DNA。  相似文献   

7.
以1%转基因玉米MON810粉末为材料,对比了酚-三氯甲烷法、PVP法、CTAB法、胍-三氯甲烷法4种经过调整和优化的DNA提取方法在转基因玉米检测中的效果差别,该4种方法均能获得可供进行进一步转基因成分检测分析的DNA,其中CTAB提取法获得的DNA质量相对较高。DNA提取过程中,略去蛋白酶、淀粉酶以及RNA酶的使用步骤,同样可获得质量良好的DNA用于转基因成分检测分析。在转基因玉米检测中,可针对样品情况选择和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β-葡聚糖是以β-1,3和β-1,4混合糖苷键连接形成的D-葡萄糖聚合物,主要存在于单子叶禾本科谷实中.有些微生物会产生降解β-葡聚糖的β-1,3-1,4-葡聚糖酶.将β-葡聚糖酶基因在食品级宿主菌中表达对动物饲料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实验以地衣芽孢杆菌为材料,提取其总DNA,扩增其β-1,3-1,4葡聚糖酶基因序列,将该片段克隆到pMD 19-T载体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发现其与GenBank中的两段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白莲花粉中的类胡萝卜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β-胡萝卜素扫描光谱初步鉴定,然后薄层层析法处理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进行进一步鉴定,并利用绘制标准曲线测定β-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是石油醚:丙酮比例为2:1,温度30℃,提取时间150 min;白莲花粉中的β-胡萝卜素提取量为596.22 μg/g.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中华绒螯蟹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采用酚-氯仿法和试剂盒法分别对中华绒螯蟹的鳃、肌肉、血淋巴液和刚毛4种组织进行DNA提取,并从纯度、浓度、片段完整性及微卫星标记PCR扩增效果4个方面评价提取DNA的质量.结果显示:酚-氯仿法提取的DNA片段比试剂盒法提取的更完整,且DNA浓度较高,但纯度稍低;无论何种提取方法,刚毛和血淋巴液中的DNA纯度都高于鳃和肌肉,4种组织中的DNA含量依次为鳃>肌肉>刚毛>血淋巴液,未剪碎刚毛中未能提取到基因组DNA;微卫星标记的电泳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下4种组织中提取的DNA均可满足微卫星标记的应用要求.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的非损伤性中华绒螯蟹的采样及其DNA提取方法,这对于进行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和分子标记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