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鄂温克旗东苏木沙地13a人工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平茬方式(留茬高度、带状与块状、预留盖度)对杨柴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4种平茬高度(0~5,10,20~30和40~50cm),留茬0~5cm时,分枝数、生物量等各生长项指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2)带状与块状处理间无显著差异,4种平茬带宽(2m、4m、6m、8m)对杨柴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差异显著,带宽8m时,各项生长指标最大;(3)4种预留盖度(10%,20%,30%,40%)对杨柴的生长状况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平茬强度(预留盖度10%、20%、30%、40%)及未平茬杨柴林(对照)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粒径组成进行研究,了解平茬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杨柴林分结构调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预留盖度10%~30%平茬可提高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预留...  相似文献   

3.
以鄂温克旗东苏木沙地13年生人工杨柴林为试验对象,开展了杨柴人工林更新复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平茬对杨柴林的复壮效果十分明显,5月份平茬各项调查指标均大于6月份。(2)5种平茬高度(0~5、10、20、30和40cm)处理中以留茬0~5cm时,新枝数、生长高度、生物量等指标最大,且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3)平茬带宽对杨柴生长有显著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随带宽的增大,杨柴生长的高度、株数、生物量等指标明显提高。(4)带状与块状处理对杨柴生长的影响近似,随带宽的变大,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黄柳杨柴混交林固定高大沙丘成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柳和杨柴生长状况、风蚀积沙特征、植物多样性和流动沙丘表面硬度变化等方面研究了生物机械复合沙障保护营造的黄柳杨柴混交林对高大流动沙丘生态修复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机械复合沙障材料黄柳和人工栽植的杨柴生长状况良好,生物机械复合沙障材料黄柳平均成活率为60.35%,沙障内栽植杨柴平均成活率为65.85%,4年生黄柳平均高度132.0 cm,杨柴平均高度99.2 cm;群落中植物种类由4~5种增加到7种,并且出现了多年生物种;混交林迎风面后积沙宽和林内地表风蚀深度都明显增大;沙面硬度值显著增大,还呈现出沿主风方向波浪型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毛乌素沙地飞播杨柴林为研究对象,对杨柴林的平茬方式、预留盖度、平茬周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平茬可降低林分的枯枝率,提高单位面积内株丛数量,其单位面积内活枝数量是平茬前的1.51倍;预留30%~40%盖度单位面积内具有较高的株丛数量、活枝数量和生物量,同时具有较低的枯枝率,可在生产中选择此范围预留盖度进行作业;通过连年监测,平茬第3 a枯枝率可达到24.21%~49.89%,杨柴林表现为衰退,在生产中可选择3 a作为飞播杨柴林的平茬周期。  相似文献   

6.
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境内天然樟子松林内风蚀区,采用雨季直播杨柴生物复合沙障固沙,2年后植被取得良好恢复,并促进了沙地樟子松的天然更新,风蚀坑内杨柴高度达到46.3 cm,植被盖度为27%;平缓流动沙地杨柴高度达到62.7 cm,植被盖度为37%。另外,在风蚀坑内,不论是杨柴还是天然草本植物,都是坡中部的密度最大,长势最好;风蚀坑阳坡植被恢复好于阴坡。  相似文献   

7.
直播生物沙障固沙成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呼伦贝尔沙地采用网格状生物活沙障直播技术具有明显的固沙效果。跟踪调查表明:直播3年植物盖度为55%,杨柴平均高度增加到78.3 cm,沙障网格中心平均风蚀下降到0.2 cm。并且随着沙障生长时间的延长,能够迅速形成不同类型的结皮,形成"结皮肥岛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复壮林分、减轻红缘天牛危害的目的,对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沙棘进行平茬试验,平茬后留茬高度分-5 cm、0 cm、5 cm和10 cm 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平茬对当年沙棘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平茬后植株的冠幅等显著减小;不同留茬高度间沙棘的生长仅有较小的差异;平茬能有效地降低红缘天牛的数量,减轻其对沙棘的危害,但不同留茬高度之间无显著差别;坡向和坡位及其交互作用对红缘天牛的为害没有显著影响,对沙棘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阳坡坡中和坡下及阴坡坡中的沙棘生长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9.
平茬高度对柽柳萌条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柽柳作为防风固沙和封沙育林的优良树种,采用平茬技术促进更新,是其复壮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柽柳集中分布区进行了平茬复壮更新技术研究。在柽柳树液开始活动前实施平茬作业,留茬高度分别为10 cm、20 cm、30 cm、40 cm,平茬当年秋季柽柳停止生长后,调查其萌条数、萌条高生长、萌条基径生长。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留茬高度对柽柳基径生长影响最大,对高生长的影响次之,对萌条数的影响最小;留茬高度30 cm时萌条数均值最大,枝条基径粗度均值最大,萌发效果最好;留茬高度10 cm时枝条高生长均值最大。  相似文献   

10.
以毛乌素沙地沙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人工灌木林平茬年龄、平茬高度及平茬周期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沙地沙柳造林后3~6a内应进行首次平茬复壮,进入丰产期后平茬周期以3~4a为宜,此时生物量收获最高;沙柳人工林平茬留茬高度应控制在5cm左右,平茬后生物量积累最快。  相似文献   

11.
对5种灌木防风阻沙林的防风效益与流沙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梭梭和花棒由于植株高大,遮挡面大,总体防风效果好,沙拐枣、杨柴、沙木蓼3种灌木植株相对矮小,总体防风效果较差。这一顺序恰与各灌木的枝丛密度、冠幅和高度等因子由大到小的排列相吻合。在同一风速条件下,5种防风阻沙林的输沙量均较旷野流沙明显减小,且杨柴的输沙量减小幅度最大。在营建防风阻沙林时要重视乔灌草相结合,充分考虑地被物的作用,为防风阻沙林整体结构和功能更加完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榆林沙地矿区为例,通过3个试验研究,探讨了半干旱区沙地矿区植被恢复技术。结果为引进樟子松、沙地柏更新改造原有植被,可增加防护植被类型,改变林分结构;以北沙柳为例,平茬可以更新加快灌木生长发育,改变衰老长势,春季平茬效果好于秋冬季;沙地柏、紫穗槐、北沙柳、樟子松等林分消耗利用水分较少,可作为较好的防风固沙林类型,而塔落岩黄耆、柠条、沙蒿耗水量较大,不适宜大面积营造。  相似文献   

13.
盐池沙地主要饲料灌木树种特性的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生宝  王北  白永强  王力 《林业科学》2000,36(4):119-125
为了更好地提高灌木饲料林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其利用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李生宝等,1993,王 北等,1992),对饲料灌木树种的特性进行了研究。1 研究地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研究地位于北纬37°47′~38°40′,东径106°42′~107°45′,为宁夏盐池县北部毛乌素沙地西南边缘。干旱少雨,风多沙大,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77℃,1月平均气温-89℃,7月平均气温223℃,年温差312℃,≥10℃的积温29449℃,年日照时数28679h,无霜期145d,年降水量250~300mm,且主要集中在7、8、9几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年变率大于30%,蒸发量是降水量的72倍…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蒙古岩黄芪、细枝岩黄芪、紫穗槐和刺槐等4个优良饲用树种在河北坝上地区引种后的生长表现及物候特征。引种研究表明,蒙古岩黄芪和细枝岩黄芪均能顺利越冬并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而刺槐和紫穗槐地上部分冬季遭冻害,且不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除刺槐外,其他3个树种均可在坝上进行大规模育苗。  相似文献   

15.
对民勤绿洲沙化退耕地造林树种梭梭、沙拐枣、花棒、柠条、柽柳、毛条、沙枣的水分生理测定的结果表明:耐旱树种具有水势低、水分亏缺大和保水力强以及变化幅度大等特点,7个树种抗旱力大小为梭梭〉柽柳〉花棒〉柠条〉毛条〉沙枣〉沙拐枣。  相似文献   

16.
在半干旱地区的盐池县,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TDR土壤水分测定仪,对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的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汤柴盆栽苗木的光合生理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m)、蒸腾速率(Tr)、水分利剧效率(WUE)对土壤含水量(SWC)的响应过程,并探讨了在不同土壤水分胁迫程度下3种灌木叶片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最后确定了3种灌木在沙区适宜生长的土壤水分调控标准。研究表明:柽柳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6%、小叶锦鸡儿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3.4%、杨柴叶片Pn最高时的SWC为15.0%;Tr最高时3种灌木的土壤含水量临界值依次是:14.3%、15.1%、17.2%;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维持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时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0.1%、11.0%和9.9%;柽柳、小叶锦鸡儿和杨柴生长适宜的土壤水分范围分别为7.2%~10.1%、6.2%~11.0%和7.3%~9.9%。  相似文献   

17.
选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常见的沙地植物杨柴进行生物量及其相关因子研究,构建植株个体的生物量估测模型,并从中筛选出与生物量相关性最显著、拟合度最好的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杨柴的最优生物量回归方程为三次函数方程,判定系数R2的范围为0.311~0.762,SEE值范围在0.187~0.84,F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杨柴以DH为自变量的模型最优,模型为y=-0.236+0.017x+1.50E-06x^3(R^2=0.762,p<0.01)。由于灌木的生长状况具有空间异质性,在其他研究区使用该模型时需要进行精度的检验和校正。  相似文献   

18.
花棒是防风固沙、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先锋树种。从其形态、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综合利用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