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日本蟳(Charybdis iaponiea)俗称靠山红、石蟳仔和石杂蟹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海区。日本好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并具有清热、滋补、消肿等功效,为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型海产蟹类。由于近年来的酷采滥捕,其天然资源量日趋衰竭,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大力开展日本蟳的人工增养殖。日本蟳的繁殖期在对虾和河蟹之后,可以利用对虾、河蟹育苗室的空闲时间进行日本好的人工育苗,使现有的设施能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蟳池塘暂养育肥增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蟳俗称赤甲红、红眼、白眼、海蟳或石蟹等,属梭子蟹科、梭子蟹亚科、蟳属,是一种大型海产食用蟹类,属沿岸定居性种类,自然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10m~15m有水草、泥沙的水底或潜伏于石块下,我国沿海的岛礁区及浅海水域都有分布。近年来,人们对日本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  相似文献   

3.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A.Miline-Edwards)属梭子蟹科、(蟳)属,俗称赤甲红、红眼、白眼、海(蟳)和石蟹等,是一种大型海产食用蟹类,自然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10~15 m有水草、泥沙的水底或潜伏于石块下,属沿岸定居性种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岛礁区及浅海水域,近年来,由于资源量下降,人们对日本(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受到人们的亲睐.  相似文献   

4.
郑春波  申由 《齐鲁渔业》2008,25(8):16-17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A.Miline-Edwards)属梭子蟹科、梭子蟹亚科、蟳属,俗称赤甲红、红眼、白眼、海蟳和石蟹等,是一种大型海产食用蟹类,自然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10~15m有水草、泥沙的水底或潜伏于石块下,属沿岸定居性种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的岛礁区及浅海水域。近年来,由于资源量下降,日本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隶属甲壳纲(Crustace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亚科(Portuninae),蟳属(Charybdis),俗称海蟳、石蟹、靠山红等,是一种中型海产食用蟹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沿岸岛礁区及浅海水域,是我国常见蟹种类之一。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并具有清热、滋补、消肿等功效,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俗称靠山红、石婿仔和石杂蟹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海区。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运输成活率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蟹类,具有很好的养殖开发前景。目前,日本蟳养殖中放养的苗种大多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苗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急需通过人工繁育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冯坚  施晓峰 《齐鲁渔业》2008,25(12):36-37
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俗称石蜞刚,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好属,是一种肉质丰满,嫩而鲜美,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海产蟹类。笔者于2007年4~6月间,在普陀区东港街道塘头晓峰育苗厂进行了日本蚵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成功培育出健康日本蟳Ⅰ~Ⅱ期幼蟹苗60万只,育成率最高达15%。  相似文献   

8.
锈斑蟳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勇  赖秋明  王君 《海洋渔业》2001,23(4):185-187
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俗称红花蟹,隶属于十足目、梭子蟹科、蟳属,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均有分布,是我国大型海产蟹类之一。锈斑蟳已成为海鲜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不仅味鲜可口,而且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关于锈斑蟳的种苗生产研究至今国内未见报道。我们从1999年首次对锈斑蟳人工育苗尝试,前后进行5批次,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活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的免疫水平,实验对大连黑石礁、莱州湾、海州湾和象山4个地理群体日本蟳的肝胰腺、肌肉、血清和鳃组织中的抗氧化以及与非特异性免疫相关的酶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在不同群体间的酶活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检测的各种酶在日本蟳各组织中均存在,但是不同群体间不同酶活性有所差异.大连群体日本蟳的血清ACP、AKP、LSZ酶活均显著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与其它两个群体没有显著性差异;大连群体日本蟳肝胰腺和血清MDA含量显著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而在肌肉和鳃组织中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连群体日本蟳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SOD、GSH-px和CAT酶活显著高于海州湾群体(P<0.05),其活性以大连群体最高,莱州湾群体次之,海州湾群体最低.通过对日本蟳4个地理群体间免疫相关酶活的差异比较,发现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免疫水平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为日本蟳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海州湾双斑蟳栖息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双斑蟳栖息分布规律,实验根据2011—2016年多个季度航次在海州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广义可加模型(GAM)以及随机森林3种物种分布模型(SDMs)方法,结合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累积偏差解释率和交叉检验等评判指标筛选和构建了双斑蟳栖息分布模型,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双斑蟳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模型在解释因子与响应变量间的关系上基本一致;其中GAM在模型拟合上具有优势,而随机森林的预测性能明显高于传统的GLM和GAM。双斑蟳相对渔获量在年份和月份间的变异性最为显著,两个因子的解释率分别在18%和3.8%以上。水深和表层盐度对双斑蟳资源分布的影响较大,均与双斑蟳相对丰度呈正相关关系;双斑蟳分布总体呈现冬季相对较高,夏季东北部海域高、西南部低的特点,与海州湾水深分布特点基本一致。本研究还根据FVCOM(finite-volume coasta ocean model)模拟环境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分布模型估计了双斑蟳在海州湾海域2011年各个季节的空间分布,为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