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五例大猫熊胰的大体解剖学观察,本文对胰的外形、分叶、位置关系,胰的门静脉环、主胰管和副胰管均给以系统描述。大猫熊胰的脉管比较复杂,供应胰的动脉有:肝总动脉分出的胃右动脉的胰支或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胰支;脾动脉的胰支以及肠系膜前动脉的胰支一胰十二指肠后动脉,后者仅分布于胰,可称为胰右叶后动脉。胰的静脉有:胰右叶后静脉,左叶静脉,胃网膜右静脉,胰十二指肠前静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支成年大熊猫的肝门静脉系的解剖学观察,对前人的文献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更正。肝门静脉系包括三个部分:肝门静脉干;肝门静脉的属支;肝门静脉的分支。肝门静脉的属支包括:脾静脉,肠系膜前静脉,肠系膜后静脉,胰十二指肠前静脉,胃网膜右静脉,胃右静脉。其分支是:分出右支到肝右外叶及尾状突;左支到肝左内叶,左外叶,右内叶,方叶及乳状突。  相似文献   

3.
小熊猫胃和肠的动脉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动脉灌注观察了小熊猫胃、肠的动脉供应。分布于胃的动脉来自脾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分布于小肠的动脉来源于胰十二指肠前动脉、胰十二指肠后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供应大肠的动脉来自结肠动脉、肠系膜后动脉和阴部内动脉。  相似文献   

4.
采用血管铸型方法,对10只北极狐胃、肠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分布于北极狐胃、肠的动脉分别来源于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肠系膜后动脉和阴部内动脉的分支。胃右动脉从肝固有动脉左支或胆囊动脉分出,结肠右动脉自肠系膜前动脉发出  相似文献   

5.
前言肝动脉是供给肝、胰、十二指肠血液的动脉血管。主动脉由膈主动脉裂孔进入腹腔后,延续为腹主动脉,由腹主动脉发出的第一个内脏支是腹腔动脉,腹腔动脉又分为三支,即胃左动脉、脾动脉和肝动脉。国内外的许多家畜解剖学经典著作、教科书,都是为此记述的。如S.Sisson和J.D.Grossman(1975)、和(1955)、(1955)、以及国内1960年和1978年家畜解剖学全国统编教材,都是这样记述的。我们解剖教研室三十年来解剖马数百例,肝动脉的分出情况,也无例外。笔者本学期解  相似文献   

6.
用动脉灌注法,观察了绯胸鹦鹉胃的动脉供应。结果表明,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供应。肌胃背侧动脉和肌胃腹侧动脉均由胃左动脉分出,肌胃背侧动脉发出分支与腺胃背侧动脉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灰鹤胃的动脉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脉灌注法对灰鹤胃的动脉分布进行了大体解剖学观察 ,结果表明 :分布于灰鹤胃的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发出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和肌胃背侧动脉供应 ,肌胃背侧动脉为腺胃背侧动脉的延续支 ,肌胃腹侧动脉是胃左动脉的分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左动脉来源、分支及变异情况,为临床开展左半肝活体肝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经甲醛固定灌注红色乳胶的尸体肝脏标本30例,观察肝左动脉的来源、走行、分布情况及规律。并测量有关数据;在15例肝脏铸型标本和15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的肝脏中进一步观察左半肝动脉血管的分布和吻合情况。结果:左半肝血供丰富,来源复杂。主要血供来自肝固有动脉的分支肝左动脉和肝中动脉,变异较常见。动脉在肝内呈段性分布,各叶,肝段动脉之间没有重要的吻合。结论:外科医生熟悉肝动脉的分支,走行和变异情况,对设计合理的手术方式,安全的施行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原麝胃肠动脉的分支分布和牛羊相比,其主要特点为:网胃动脉分出一支到膈。瘤胃左动脉分一粗支,沿瘤胃背囊的背弯向前向上再向后延伸,但不到后背盲囊。肠系膜前动脉不分出侧副支。回结肠动脉呈高度扭曲的螺旋动脉,分出3—4支到结肠,其中较粗的一支分布于结肠旋袢向心回的第一圈,其余几支分布于结肠旋袢的向心回和离心回,分布于向心回的较多。肠系膜前动脉的延续干分出一系列的空肠动脉,但不分出结肠支。各空肠动脉互相吻合,形成一级动脉弓。  相似文献   

10.
选取健康成年猪的胃,通过对传统的血管铸型方法的研究和改造,研制出了灌注用插管,用腹主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两点式插管,双向整体灌注,静态密封式腐蚀和雕刻式冲洗等方法建立了猪胃部动脉立体塑模的制作方法,获得了完整的猪胃部动脉立体塑模标本.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作出的胃部动脉塑模标本结构完整,成功率高,能够清晰显示胃部动脉的立体结构,以及胃与相邻器官动脉血管的毗邻关系;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胃部血管的立体结构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峰驼肾为表面光滑单乳头肾.肾动脉在肾门处分为背干和腹干.背干分出前内侧肾段动脉、前外侧肾段动脉、后内侧肾段动脉和后外侧肾段动脉;腹干分出前腹侧肾段动脉、中腹侧肾段动脉和后腹侧肾段动脉.其分布区为同名肾段.文中还对肾动脉分支之间的吻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鹌鹑的胰腺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鹌鹑胰腺表面为一层疏松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腺体内形成结缔组织支架,将胰腺分为界限不明显的许多小叶。胰腺上皮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构成。外分泌部占绝大部分,分为腺泡和导管。导管由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叶间导管和胰管组成。内分泌部为胰岛,不规则地散布于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以上研究为鹌鹑的饲养管理、生理研究、疾病诊治提供组织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作物种植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种植方式是耕作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将作物种植方式分为季节种植方式、季间种植方式、全年种植方式和年间种植方式等四大类型,这对耕作学科的发展是个贡献,对深化耕作制度研究、促进耕作制度改革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蝽科昆虫的区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害虫区系结构概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害虫区系结构作了概括,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祁连山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和比重;二是祁连山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中的归属和比重;三是祁连山昆虫与国外几个上种类组成异同比较。第一部分又按目和科2个单元加以分析,以说明彼此间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晨秋  唐丽  龙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274-17276,17278
围绕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可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为遗传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4个研究层面;另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归为3类,即:传统平板培养法、生物化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分别对各方法进行介绍和评述,最后提出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氦氖激光照射马的感觉神经(眶下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副神经)及混合神经(面神经、正中神经)及颈根部迷走交感神经干镇痛效果的对比观察。实验证明,氦氖激光照射上述的感觉神经及混合神经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照射运动神经及颈根部迷走交感干一般均未出现全身性的镇痛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氦氖激光照射神经之所以产生全身性的镇痛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感觉神经纤维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8.
一分为三是人类认识最普遍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黑格尔运用一分为三思想方法,将自己的哲学体系划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个部分.黑格尔逻辑学,整个的是概念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消散,是事物的量变、质变到量变,是运动的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无论是基本范畴和观点,还是认识观和方法论,或者是揭示和阐述的基本规律,乃至是体系构造的基本框架和骨干,都充满着一分为三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牦牛(Bos grunniens)前肢脚部动脉的构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剖观察牦牛前肢脚部动脉构筑标本10例、黄牛10例。结果是:1、中国牦牛前肢脚部掌侧动脉主干为正中动脉、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远端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分为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经远指节骨的轴孔入骨质管。2、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中部分出近指节背侧支(即指间动脉)和左右掌侧支;掌侧支分别与指掌侧第Ⅱ、Ⅳ总动脉吻合形成近指节深弓。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远端分出动脉总干(有时为左右动脉干),自总干或干上分出指枕支和蹄冠动脉。指枕支伸至蹄球、蹄底真皮;蹄冠动脉沿蹄冠沟伸至蹄壁真皮。3、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在骨质管中分支经蹄骨上许多骨孔走出,在蹄真皮中与指枕支、蹄冠动脉分支呈稠密网状吻合。4、指掌侧第Ⅱ、Ⅳ总动脉分别来自掌浅弓和掌深弓,分支至2、5指后,在近指节骨中部参与构成近指节深弓。5、牦牛前脚掌部背侧的血管来自腕背动脉网、掌心深内、外侧动脉、近穿支和远穿支;在指部背侧的血管来自指间动脉、中指节背侧支和蹄冠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和优化ABS血管铸型技术。创建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的铸型方法,并构建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为探明猪支气管动脉在肺内的分支与分布状态提供实验方法。【方法】用改进和优化ABS铸型技术,采用支气管动脉单纯铸型和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或肺动脉联合铸型的方法构建猪支气管动脉的立体标本。【结果】(1)创建了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的铸型方法。①猪肺支气管动脉单纯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先分别在胸主动脉近心端和远心端插管并结扎胸主动脉。同时,为了防止在灌入铸型剂时经食管和气管周围的血管网发生渗漏,分别在胸主动脉插管处相应的位置结扎食管前端和后端,并在气管开口处插入盲端套管并结扎。然后调整肺的位置,使其背上腹下地置于解剖盘中。经胸主动脉间接向支气管动脉中注入铸型剂。灌注时强压梯度灌入60 mL 10%和100-160 mL 15%的ABS铸型剂,当橡胶管中间部位膨大后停止灌注。在连续灌注结束后5 h内随时观察橡胶管膨大部位的大小,当压力减小时,立即灌入20%的ABS铸型剂,保证主动脉内的正压力。将灌注好的标本置于冷水中静态硬化3-4 d,再用盐酸密闭腐蚀10 d左右。然后用流水漂浮和加压冲洗,再通过摘除凝块、打枝疏密和断枝再植修整后就可以获得完整的铸型标本。②猪肺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铸型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首先,同时插管并结扎胸主动脉、食管和气管。然后经胸主动脉间接灌注铸型剂。间隔1-2 h后再对气管树进行灌注。最后同步硬化、腐蚀、冲洗和修复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标本。③猪肺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联合铸型标本制作的方法要点: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树联合铸型的方法和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联合铸型的方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将铸型剂注入支气管动脉的同时,前者是将铸型剂注入支气管树内,后者则是将铸型剂注入肺动脉内。在联合铸型时,根据肺的大小确定注入铸型剂的量,而经支气管动脉单纯铸型时,则根据压力大小确定灌注量。(2)构建了猪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猪支气管动脉与猪支气管树的联合立体标本和猪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的联合标本。【结论】采用该方法获得的支气管动脉立体标本血管层次清楚、管道充盈光滑、对比度清晰,能够完整显示猪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分支、走向、分布以及与支气管树和肺动脉的毗邻关系。该工作为猪及其它动物支气管动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