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胃弛缓病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能力减弱,胃动力明显不足,使消化机能紊乱的疾病。在临床上以前胃(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食欲、反刍、嗳气紊乱为主症。此病较为多发,对治疗前胃弛缓病的方法颇为多见,也各有千秋,笔者从2003年以来,应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前胃弛缓病,共收治142头,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0~2009年,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前胃弛缓疾病869例,治愈率95%,效果理想。介绍如下。1病因原发性前胃弛缓的发病原因包括长期饲喂粗硬劣质难以消化的前胃弛缓饲料,如豆秸、地瓜蔓、  相似文献   

3.
前胃弛缓是牛的常见内科病之一,由于前胃神经调节机能紊乱、前胃壁兴奋性降低和收缩力减弱所致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很快加重,甚至造成死亡.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牛前胃弛缓53例,治愈5l例,治愈率达96.2%,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牛前胃弛缓病证候认识中存在的分歧及其可能原因.方法主要运用计量方法回顾性分析建国以来中兽医治疗牛前胃弛缓病的资料.结果牛前胃弛缓病证候认识中虚证和实证的各分值段频数均呈非正态的均匀分布.结论牛前胃弛缓病证候认识中存在较明显的观点分歧,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胃弛缓的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季节的不同等.  相似文献   

5.
前胃弛缓在牛内科病中所占比例较大。1996~2005年古城区所属乡(镇)兽医站服务情况统计,共治疗牛病276例,前胃弛缓占30.4%,一般的前胃弛缓容易治愈,但顽固病例往往久治不愈,甚至以死亡告终。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准确诊断,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正>奶山羊前胃弛缓中兽医称脾虚慢草,是奶山羊前胃机能减退、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的一种病。以前胃兴奋性降低,消化机能紊乱为特征。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萨能奶山羊前胃弛缓230多例,均收到了满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奶牛前胃弛缓的类型、病因及临床特征,特别是顽固性前胃弛缓;同时介绍了适用于所有前胃弛缓,尤其针对顽固性前胃弛缓的治疗方法;例举了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成功二例,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顽固性前胃弛缓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真胃阻塞也叫真胃积食,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前胃弛缓、内容物停滞于真胃的一种阻塞性疾病。本病内服药物治疗,由于药物需经过前胃才能到达病所,由于前胃弛缓使药物后移缓慢,故而疗效较差。若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病程较久极易继发瓣胃阻塞或扩张,使治疗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9.
据本院门诊统计,牛前胃弛缓病约占牛前胃疾病的80%以上,尤其是顽固性前胃弛缓病程较长,难以治愈。笔者从1980年起,试用胰岛素治疗牛顽固性前胃弛缓病22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前胃弛缓是前胃机能减退的一种疾病.近年来,笔者根据胃内容物酸碱性辨证治疗牛前胃弛缓98例,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牛前胃弛缓是消化系统较为复杂的疾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尤其原发性前胃弛缓,初期显轻度症状,往往不引起人们注意,迁延日久,导致病畜脾胃功能进一步下降,气血大亏.若用苦寒攻下药,消食导滞、降胃气法治疗,反而使病情加重,而甘温除热法是运用味甘性温的方药,治疗发热之属于脾胃阳虚,中气下陷,元阳不振,先天及后天水火升降失调而阳损及阴的一种反治疗法.笔者用李东恒首倡的甘温除热法治疗各种牛前胃弛缓126例,其中原发性98例,继发性28例,治愈109例,治愈率87%.  相似文献   

12.
牛前胃弛缓的本质是脾虚。其治则是益气健脾。西兽医将牛前胃弛缓分为急性、慢性与原发、继发等类型。按中兽医的观点:原发为本,继发为标,治疗必求其本,所以分型应以原发性为依据。至于继发病,只有在标急时才治其标。但这只是治疗步骤的缓急措施,而不是辩证分型问题。急性与慢性的划分,是以病程长短为依据的,难以指明病机。中兽医是有"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之说,但也是一般而言。午前胃弛级的本质既是脾虚。只要确诊是原发性弛缓,而不是将外感、伤食、损伤等实证而兼见脾胃机能减弱的病误诊为弛缓,那就无论病程长短.治疗总要着眼…  相似文献   

13.
原生性牛前胃弛缓病,简称“宿草不转”,同时也可说是牛科中的“脾胃虚弱”和“脾虚不磨”,这种病在牛羊之间较为普遍,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尤其是在舍养牛群中极为常见,一旦发生就会对牛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了解牛前胃弛缓病的病因,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前胃的消化运动状态是反刍动物是否健康的标志,兽医临床工作者都习惯于从前胃弛缓这一消化不良综合征入手,对反刍动物的各种胃肠疾病以及相关的各类传染病进行症状鉴别诊断.主要对引发牛前胃弛缓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临床诊治牛前胃弛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奶牛生产和饲养过程中,梨形虫病是寄生在奶牛血液中的高热性疾病,梨形虫病继发的前胃弛缓在临床上很难确诊。对于本病的治疗,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除及时应用抗梨形虫的药物外,还应配合治疗前胃弛缓和提高机体抵抗力的药物方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辩病与辩证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胃弛缓仕牛常见多发病之一,以西兽医辨病与中兽医辩证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多发于高产奶牛.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认为该病与真胃弛缓和机械转移有关,导致真胃弛缓的原因和前胃弛缓有关,如消化不良,高蛋白日粮,酮病等。机械性转移如分娩、爬跨、滚转等。笔者参与对济南及周边地区四个病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现将经验体会介绍如下,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东北地区枯草期漫长而冬春季节气温很低。到了深冬与早春时节,玉米秸和干草等养牛常用粗饲料的营养品质极度下降。黄牛长期以此类低劣的容积性饲料为食,往往会发声前胃弛缓病,尤其是在日粮严重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而粗放饲养的牛群中,前胃弛缓病的发生率更高。笔者归纳了黄牛前胃弛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摸索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多由于牛体质衰弱,饲喂不当造成前胃过度兴奋后转为弛缓。另外长期运动不足,草料骤变。过度使役也是此病发生的原因之一,病情轻微者,疗效见快,顽固性前胃弛缓在排除网胃炎的情况下可用中西以结合治疗,疗效甚佳。笔者长期在兽医一线工作,对此病治疗微发见解,以就供于同道。  相似文献   

20.
牛前胃弛缓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多由于牛体质衰弱,饲喂不当造成前胃过度兴奋后转为弛缓。另外长期运动不足,草料骤变。过度使役也是此病发生的原因之一,病情轻微者,疗效见快,顽固性前胃弛缓在排除网胃炎的情况下可用中西以结合治疗,疗效甚佳。笔者长期在兽医一线工作,对此病治疗微发见解,以就供于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