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蔬菜育苗。秋冬或早春可利用塑料大棚露地或保护地培育果菜类、甘蓝类等蔬菜幼苗,也可以保护茄果类蔬菜的幼苗越冬,以便提早定植.实现早熟高产,提早上市。夏季可利用荫障、遮阳棚等培育西芹、芹菜.莴笋、番茄等蔬菜的幼苗。  相似文献   

2.
应用蔬菜育苗移栽机械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20-121
阐述应用蔬菜育苗移栽机械的优点,介绍大连市应用蔬菜育苗移栽机械的状况,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和推广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面向温室大棚辣椒的幼苗全自动移栽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人工移栽存在工作量大、稳定性差、操作复杂等问题,劳动力成本占据蔬菜生产成本的50%以上,研制全自动温室大棚钵苗移栽机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秧苗栽植质量并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方法】(1)温室大棚钵苗移栽机采用曲柄摇杆作为夹取机构,以步进电机作为曲柄的动力来源,曲柄摇杆配合摇杆前端的夹取爪与顶出装置,将钵苗夹取至投苗筒,再由投苗筒完成栽植工作;(2)通过计算与实验,确定了曲柄、连杆、摇杆、夹取爪材质、复位弹簧劲度系数等各项数据。【结果】通过实验,得出该设备针对辣椒幼苗移栽的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0.45%,最佳移动速度为0.4 m/s,移栽成功率达到90%。【结论】移栽机对于不同规格、含水率的钵苗有良好适应性,对钵苗夹取损伤小,相较于人工移栽与半自动移栽机性能可靠、标准化程度高,工作效率有较大提升。蔬菜移栽机构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可满足自动化的钵苗移栽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经济作物从育苗到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菱角设施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茬口安排设施蔬菜基地种植浅水菱,可以自早春开始播种一直长到深秋,也可以在春茬结束后移栽生长、秋茬或越冬茬之前结束。即大棚内早春1月底、2月初播种,5月份开始采收,高温季节揭除薄膜,秋季降温再覆盖薄膜,可采收至深秋,然后种植越冬茬旱生蔬菜。或者春提前瓜果类蔬菜6月份让茬后灌水,移栽菱苗,根据茬口安排,9月份至深秋任意时间结束让茬。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保护地蔬菜生产仍以舂早熟、秋延后栽培为主,早春正值蔬菜生产淡季,上市品种数量少,价格高。发展保护地春早熟栽培,对丰富早春淡季市民的“菜篮子”、富裕农民,都有重要意义。春早熟栽培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主要制约因素是低温。因此,要争取早熟,首先必须尽可能多获得热量,保存、利用热量,其次还要有综合配套栽培管理措施。一、加大采光角,覆盖无滴膜,应用镜面反光膜保护地蔬菜最经济的热源是太阳能,所以,要尽可能多获得太阳能。通过加大采光角度、覆盖无滴腹、应用镜面反光膜,可以实现这个目的。1.加大采光角度。早春利用日光温室的采光角  相似文献   

6.
【目的】2行移栽机是宁南山区最常见的移栽机,蔬菜生产上有时需要起宽垄种植多行蔬菜。一般农业合作社缺少3行/垄和4行/垄的蔬菜移栽机,只能采用2行移栽机种植3行/垄或4行/垄的种植方式。本文旨在通过2行移栽机种植3行/垄或4行/垄的机械移栽较人工移栽投入进行比较,以指导生产。【方法】选取开拓者白菜花幼苗为试验材料,设计85 cm的宽垄,每垄移栽3行和4行,以人工移栽为对照,分析其机械效率和物质投入。【结果】机械移栽每hm2用时9.47 h,不计机械折旧每hm2物质投入为378.81元,计入机械折旧每hm2物质投入为387.58元,每hm2物质投入仅增加8.77元。3人工作条件下,4行/垄处理,用移栽机移栽每hm2较人工移栽节省时间31.36h,效率提高了3.31倍,物质投入降低837.26元;3行/垄处理,用移栽机移栽每hm2较人工移栽节省时间23.46 h,效率提高了2.48倍,物质投入降低600.25元。【结论】在人工辅助条件下,利用东风井关PVHR2乘...  相似文献   

7.
<正>大力推进蔬菜机械化移栽,能够很好地解决蔬菜种植过程中劳动力少、成本高的问题,对扩大蔬菜生产规模、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湖南省蔬菜机械化移栽现状湖南省蔬菜播种面积128.4万公顷,总产量3603万吨,总产值1171亿元。目前,湖南省耕整地基本采用旋耕机和大型拖拉机,田间管理等环节也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全省蔬菜移栽机械化程度不高,且处于摸索阶段。二、存在的问题1.蔬菜移栽机对田块要求高蔬菜移栽前必须对田块进行平整作业,而且平整后的田块必须起垄,根据移栽轮距进行双行起垄。另蔬菜移栽  相似文献   

8.
应芳卿  刘宗立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3):105-105,161
蔬菜早春育苗是生产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本文从必备设施条件、育苗床土消毒、种子处理方法、播种及幼苗期管理等方面对早春蔬菜育苗应掌握的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董蕴芝  王亚平 《农业与技术》2005,25(6):124-124,131
随着蔬菜保护地生产增产、增收的高效性,随着蔬菜保护地生产对北方地区差季蔬菜供应的实用性,以及蔬菜保护地生产在增加蔬菜种类,花色品种上的突出作用,使蔬菜生产保护地栽培,越来越得到重视,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保护地棚、室生产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包括温差大、湿度大、光照弱、通风透光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增施农家肥和追施有机肥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肥害影响,特别是早春和秋冬问题更加明显,不仅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有时适得其反,所以在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必须坚持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0.
如今,买苗的菜农越来越多。虽然是冬季,但河南农业大学科教试验园区的工厂化育苗基地却是一派繁忙景象。育苗室内温暖如春,工人们出出进进,正在配制培养基。他们早先培育的越冬一大茬蔬菜苗已销售一空,目前正在准备培育早春蔬菜幼苗。所谓工厂化育苗也就是一茬接一茬地集中育苗  相似文献   

11.
王帅 《现代农业》2012,(11):90-91
移栽是蔬菜、花卉等作物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期提早的综合效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可观。目前,约有60%蔬菜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的。但长期以来,秧苗栽植环节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研制先进实用的移栽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1 播种育苗 早春及晚秋和冬季保护地栽培可育苗移栽或者直播.生产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育苗前应先整理苗床,作成1.2~1.5米宽的平畦,施入足量有机肥.播前浇水洇地,撒播.由于菜心种子粒小,播种时可掺入3~4倍的细土或河沙拌匀.播种后盖一薄层细潮土.菜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为25℃~30℃,室温过低,会使幼苗提早通过春化,植株在未长成之前即开花抽薹.幼苗在真叶展开后需间苗1~2次,苗距5厘米左右.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要及时定植,此时苗龄大约20~25天,即使晚熟品种也不宜超过30天.夏秋季节以直播为宜.直播亩用种量为250~300克.种植地须施足有机质肥料,并要求灌排水方便.春秋季用平畦,夏季宜用高畦.按行距15~20厘米开浅沟条播或撒播.  相似文献   

13.
蔬菜移栽机分插机构结构参数优化及运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改进的小型蔬菜移栽机,移栽的核心工作部件是采用曲柄摇杆的后插式分插机构,其性能决定移栽质量,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运动模型,模拟了相对运动轨迹和绝对运动轨迹。运动VB软件获得运动轨迹,并进行参数优化,获得取苗角=13.2°,推苗角=68.08°,两角差值=55.50°。绝对运动轨迹高度达到300 mm,满足蔬菜移栽农艺要求,为蔬菜移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浦东新区早春甜瓜保护地栽培中抢早小苗移栽的情况较为普遍,如遇到气候不正常,将严重影响甜瓜的正常生长。为此,开展了不同苗龄苗移栽对其生长发育过程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苗(3叶1心)移栽,无论从长势、抗性,还是从产量、产值来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立体气候,其土壤类型以及海拔类型多样,对蔬菜种苗机栽移栽提出较高要求,一般的农业机械移栽机很难适应.为了有利于不同类型蔬菜苗的移栽,提高蔬菜苗移栽效果,减少对种苗的移栽损伤、漏苗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产值,笔者提出了农艺技术与机械进行融合,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对农艺技术等进行适当改进,机械移栽才能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秋葵是我国近十年来新引种成功的高级蔬菜之一,也是四川攀西地区正在推广的特色蔬菜新品种。目前,黄秋葵在生产上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栽培方式,其中以直播栽培为主。采用直播栽培的黄秋葵出苗后生长不整齐,且幼苗期容易发生秋葵萎蔫病、猝倒病、立枯病、地老虎、蝼蛄等病虫害。如采取撒播育苗和营养杯育苗移栽,不仅在育苗期间同样容易发生多种苗期病虫害,还因为四川攀西地区的早春至初夏气候十分干旱,苗床管理困难,取苗后萎蔫严重,不易移栽且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17.
1998~1999年藁城市农技推广中心,在连续进行大面积玉米软盘育苗移栽示范的基础上,试种了小面积蔬菜软盘育苗移栽。结果表明,蔬菜软盘育苗较传统苗床育苗不仅占地少、移植不易伤根,栽后缓苗期短,成活率高,而且能保证苗全株壮,节工省时、增产高效。据总结试种经验,一般应主要掌握以7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茄科蔬菜有茄子、辣椒、番茄等。栽培方式可分为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与保护地栽培。这几种蔬菜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栽培方式,主要在移栽后和直播田采用化学除草。杂草的萌发与生长,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萌发出苗时间较长,先后不整齐。近年来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在全国茄果类蔬菜栽培中发展较快,杂草的发生情况也产生很大的变化。生产中应根据情况,采用适宜的除草剂种类和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早春蔬菜生产以茄科蔬菜为主要品种,当前因茄科蔬菜大多采用保护地栽培。温湿度难以控制,故苗期病害多,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炭疽病等。  相似文献   

20.
<正>东丰县位于吉省林东南部,在省棚膜经济的支持下,保护地蔬菜发展迅速,早春蔬菜大棚黄瓜,是我当地早春市场上市量最多的蔬菜之一。黄瓜的产量高,产值也高,是广大菜农保护地种植的首选蔬菜,但在生产过程中,有部分菜农在施肥上存在很多问题,错误的认为只要施肥多产量就高,造成了施肥的误区和浪费。根据理论和实践的调查,下面浅谈一下黄瓜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一大棚黄瓜的需肥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