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四川省乐至县22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从整体判断、补贴标准、资金支付方式、政府在实施该政策过程中的行为、政策实施时效性以及粮食直补政策的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农户对现行粮食直补政策的评价.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达90.18%;在粮食直补标准、资金支付方式和政府实施该政策过程中的行为等方面基本满意及其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1.97%、98.22%和79.47%;政策实施时效性较及时及其以上的比例为91.97%;粮食直补作用较大和很大的比例为67.86%;农户期望提高粮食直补标准的幅度主要集中在50~100元/667m2,维持“一卡通”的粮食直补资金支付方式和实施多元化的粮食直补补贴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后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目前的粮食直补政策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为此,提出有效对策和建议,确保粮食直补政策效应的发挥,实现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作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对该政策的满意程度,因此,从农户视角分析研究其对粮食直补的满意度并查找影响因素,对于政府今后粮食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2011年对湖北省7个市323户农户对粮食直接补贴满意度的实地调查,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影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户对粮食直补政策满的意度较高,达到了46.4%,同时是否具备某项专业技能、对粮食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否遭受水旱灾害和村庄地形等4个因素对粮食直接补贴农户的满意度具有显著和较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农友 《农家致富》2007,(17):48-48
近日,江苏省下发《关于做好2007年粮食直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今年改进粮食直补面积核定办法,稳定水稻直补政策,提高农资综合补贴标准,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论公平价格理论与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平价格理论作为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粮食直补政策中利益关系的逻辑起点.从粮食的特质性、粮食价格不当干预的历,史教训中,发现以公平价格理论指导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结合现阶段我国粮食直补政策运用中的相关特点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6.
刘忠侠  张帆  王军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865-12866
基于2004年安徽省来安县19个村庄200个农户调查的数据,采用数据对比和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安徽省全省范围内推广的不挂钩粮食直补政策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安徽省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保证了粮食供给基本前提下,安徽省实施的不挂钩方式下的粮食直补政策,对农民收入做出了一定贡献,比挂钩方式下的粮食直补更加适合当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自2004年开始执行粮食直补政策,该政策对北京市的农业生产及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北京市相关文件及统计年鉴数据,归纳了粮食直补政策在北京市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了政策实施带来的初步成效,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增加了种地收益产值,从而增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粮食直补政策对北京市的种粮面积及粮食产量也有重要相关影响.同时指出目前粮食直补政策存在补贴标准不稳定,狭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需坚持执行合理稳定具体的粮食直补政策,加强资金发放程序的监督管理,并设立合理的粮食规模经营标准,加大规模生产补贴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农村土地流转中耕地占补出现“占优补劣,占多补少”现象,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粮食直补政策作用偏差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农业纯收入逼近于零,农户种粮积极性持续走低.建议政府完善耕地占补平衡评估考核机制,制定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折算标准,尝试实行财政补贴与商品粮供给数量挂钩的补贴制度并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莹 《农业展望》2013,9(6):37-4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已有8年,在促进粮食产量、降低种粮成本、提高种粮农户收益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粮食直接补贴实际发放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粮食生产和流通环节也还有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因此需要继续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使之能够长期稳定地支持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在分析中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和效果的基础上,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展望粮食直补未来体系并提出完善中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17,(7)
正1直补是农业发展的保障1.1补贴种类齐全现有惠农政策涉及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水稻保险、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蔬菜、水果、种粮等大户补贴。永川区享受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的农户212216户,补贴面积100.29万亩,补贴金额8445.95万元,每亩约83元。种粮直补政策的有效落实,确保了补贴资金及时用于春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1.2规范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将波动理论应用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析,采用波动系数、波动周期等指标来研究粮食产量的波动规律,并将粮食产量的波动周期与国家粮食政策和自然灾害结合起来,定性分析了国家政策和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利用国际市场的贸易机制、保持粮食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健全粮食生产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良种补贴政策的重要意义,河南省良种补贴面积、资金、范围及方式的变化情况,以及实施良种补贴政策以来河南省粮食生产状况的变化,认为良种补贴政策大大促进了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退耕还林政策在执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结合从"统治"到"治理"转变的大背景,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根本途径在于引入现代治理理念,实现多方参与和利益平衡,尤其解决提高农民收入使其脱离贫困陷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4年9月—2016年11月我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指数,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主要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粮食期货价格受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但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后危机时代及2015年股票灾难三个时期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粮食期货价格呈现正负交替的冲击态势,冲击响应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影响在12期后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现状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历来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给,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确保和促进粮食生产政策。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国包括粮食补贴政策、粮食价格政策、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农业保险政策、土地政策和税费改革等在内的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及其实施效果,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对比研究,提出完善中国粮食生产政策体系的建议: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改进粮食最低收购价及粮食存储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强化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协调和优化粮食市场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升粮食生产韧性是复杂形势下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议题。利用 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熵权法测算粮食生产韧性,并运用连续DID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韧性。通过多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这一政策效应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非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通过降低农业化学品投入强度、提升粮食种植比例、提高农地流转率以及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从而促进粮食生产韧性提升。为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韧性,应加快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高财政支持力度,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省份倾斜,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补贴的政策绩效与粮食累进补贴方式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2004年以来国家将以前实行的由流通环节改为直接补贴农民的粮食补贴政策产生的绩效:即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分析了不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挂钩,而与当期农民实际种植面积和售粮量挂钩,向农民进行粮食直接补贴方式的局限性.提出把农民经营土地的面积和出售粮食的数量结合起来,实行累进补贴的粮食补贴方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姜楠  韩一军  李雪 《农业展望》2013,(10):45-50
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特别是粮食价格频繁波动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粮食主产国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制定粮食产业支持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都是政府农业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粮食产业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探索发达国家粮食生产保护的措施和经验,从而研究其对中国粮食产业政策制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茜 《农学学报》2023,13(4):93-100
为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对粮食生产者进行直接补贴。国家在提升粮食补贴政策效果方面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甚微,直补政策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一直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基于在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开展的实地调研,厘清了直补政策实施的现状、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补贴与粮食产量直接挂钩、增强补贴政策的导向性等建议。将为国家宏观政策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贵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333-334,338
当前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尚未法律化,因而从法律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将我国的粮食直补政策法律化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完善这一政策的发展需求。主要从原则、内容、途径和模式方面对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法律化进行探讨,并就这几个方面的法律化提出建议,以期为这一政策的法律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