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坚持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原则,妇女即是环境问题的主要的受害者,也是环境的重要管理者与维护者,她们与资源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人之成才,重在素质,素质是人发展的条件与前提,是人才战功的内在因素。人的素质内涵丰富,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的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人的全部活动都同时就是心理活动,在人的整个素质系统中,心理素质是基础,同时它又渗透到各个素质之中,影响和制约着其它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土地是基础条件,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各级政府要采取有力组织手段和措施在一定时期内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从而确保人与环境、资源的协同发展,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林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是林业发展的真正要素,林业的发展就是依赖于森林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一、森林资潭保护与利用的措施1.依靠科技合理处理森林保护与利用。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培育优质高效林分,不仅强调森林的木材生产功能,也要注重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维持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  相似文献   

5.
耕地保护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本文对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可持续发展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6.
许焕 《河南农业》2013,(9):60-60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协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资源、环境的保护,使资源和环境能永续地支撑农业发展,同时,通过农业的发展促进资源和环境有效保护,使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有机结合,既避免农业发展以破坏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又避免单纯强调保护而阻碍了开发、利用。其次,有利于重新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使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宽,促进农村全面、综合、协调地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第三,有利于从我国国情出发,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方向,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影响贵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基础上的,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同样强调社会公平、农业人口、资源、环境、生产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1991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会议上,把农业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不损害后代人使用自然资源和享有良好环境的权益下,争取和保持当代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口爆炸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等逐渐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正是人类立足于今天放眼未来的共同宣言。其中 ,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是一个许多因素构成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一、人口素质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人口素质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结构。它包括 :生理、科学文化、伦理道德、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人的各种素质是体现为具体的观念和行为 ,并通过一定的社会活动 ,即个人担当的实际社会角色而…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和龙市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发展现状和对策,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及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SARD)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三农”的问题之一,而且是一个环境伦理道德问题,是一个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问题。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内涵和价值取向,努力向生态和谐、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相协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